龐統的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議論。
畢竟現在漢軍里的將領個個都是有名的猛將,秦國間諜一直盯著他們呢。
只要有啥風吹草動,秦國間諜怎麼會不警惕。
劉備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眉頭緊鎖︰“丞相,士元說的確實有道理,這確實是個問題。”
蔣華強卻沒這麼悲觀︰“這不是問題,奇襲箕關並不一定非得讓名將出馬。”
“我推薦一個年輕的小將,既有大將之才,又不會引起秦國間諜的注意。”
這話一出。
諸葛亮眼神一閃,似乎已經猜到了是誰。
劉備卻一臉茫然,奇怪地問︰“我們漢軍里還有這樣的人?不知道丞相推薦的是誰?”
蔣華強慢條斯理地說︰
“我推薦的人正是平虜將軍鄧艾。”
鄧艾。
一個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在殿中響起。
劉備先是一愣,隨即問道︰“丞相指的是那個在夷陵打敗曹洪的鄧士載嗎?”
蔣華強點了點頭。
劉備眼中滿是驚訝︰“這個鄧艾如果真能打敗曹洪,確實有些本事。”
“可我听說他現在才十五歲。”
“這麼一個小將,丞相真的認為他能擔起這份重任嗎?”
蔣華強大笑一聲。
鄧艾有多強的實力,老劉不清楚,但他最明白不過。
論武藝,鄧艾可能比不上關羽那些前輩,但在領軍方面,漢秦兩國中能超過他的還真不多。
歷史上,就是這個鄧艾親手滅掉了老劉辛苦建立的蜀漢。
擁有如此功績的人,放眼古今也沒幾個。
盡管現在的鄧艾還很年輕,但他的軍事才能不容小覷。
“我推薦的人,什麼時候看走眼過,陛下盡管相信我就是了。”
蔣華強也不多解釋,直接用自己的識人能力做擔保。
劉備眼中的疑慮瞬間煙消雲散。
畢竟那可是蔣華強啊,眼光如伯樂般精準。
大漢的許多謀臣武將,都是他發掘舉薦的。
蔣華強說鄧艾能行,還有必要懷疑嗎?
劉備放心了,說道︰“文韜你推薦的人絕對沒錯。”
“好,這回奇襲箕關的任務就交給鄧士載了!”
老劉拍板決定,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有異議。
攻秦的戰略就這樣定了下來。
劉備登上龍座,回頭環視眾臣,豪邁地說︰“傳朕旨意,動員全國十州的兵力,即日西進。”
“鏟除偽秦,統一全國!”
春天。
劉備下令列舉曹操的罪狀,並宣布傾國之力伐秦。
南線,呂蒙率領五萬荊州軍團沿江進攻益州。
北線,關羽帶著八萬大軍從黎陽出發,假裝要從井陘、壺口進攻並州。
中路,劉備親自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從洛陽出函谷關,直指潼關。
同時,甘寧率領水軍沿黃河西進,與主力部隊匯合。
大漢傾盡全國兵力,近四十萬人向秦國殺去。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
而漢軍西征的消息很快被間諜傳遞到了長安。
……
長安,秦皇宮。
宮殿內一片焦慮緊張的氣氛。
剛剛登基不久,屁股還沒坐熱的曹操,正緊鎖眉頭看著手中的情報。
“四十萬大軍,三路同時進攻。”
“大耳賊,你這是傾全國之力要把朕置于死地啊……”
曹操把情報扔在地上,嘆了口氣。
然後振作精神,抬頭看向眾臣︰“劉備要跟咱們拼命來了,你們說說看,該如何抵擋這四十萬大軍?”
眾臣面面相覷,眼神中流露出恐懼和憂慮。
司馬懿咳了一聲,第一個站了出來,拱手欲言。
“陛下!”
法正搶先一步開口︰“我大秦有山河險阻,雄關堅固,即使劉備以百萬大軍來攻,也無須懼怕。”
“陛下只要做到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就可以了。”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法正身上。
法正來到地圖前,手指一點︰“劉備三路進攻,陛下只需以三路阻擋即可。”
“益州方向,派大將軍駐守白帝城,三萬兵馬守住天險三峽。”
“只要守住不戰,漢軍也無計可施。”
曹操微微點頭,示意法正繼續說。
法正轉頭看向千里之外的並州。
“至于並州一線,驃騎將軍已在晉陽主持大局。”
“關羽想攻打並州,只能通過壺關和井陘關穿越太行山。”
“驃騎將軍有五萬大軍,可以分兵駐守這兩個險關。”
“這兩處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只要我軍堅守不出,憑借關隘及太行山的險峻,足以阻擋關羽的大軍。”
听法正講完策略,曹操皺著的眉頭漸漸松開了。
最後,法正的手指向了潼關。
“至于中線,劉備二十五萬大軍雖然聲勢浩大,令人畏懼。”
“但只要陛下親率七萬秦軍主力進駐潼關,依靠潼關的險峻據守不戰,劉備就算有百萬大軍又能如何?”
法正信心滿滿地說出了自己的防守計劃。
曹操越听越是高興,冷冷一笑︰“孝直說得不錯,山河險要正是我秦國最大的優勢。”“我可不是袁紹,豈能被大耳賊輕易攻破?”
他所控制的四州,雖然人口和兵力比不上袁紹當年的魏國,但地理優勢明顯。
益州自不必說,蜀地本就群山環繞,易守難攻。
而並州有太行山作為天然屏障。
關中到洛陽之間的路途多是山地,地形狹窄,中間還有潼關這座雄關。
一座座山脈將秦國和漢國自然分割,只有幾條通道可以通過。
秦國雖然兵力不多,但守住這些關隘綽綽有余。
反觀當年的袁紹,雖然號稱有黃河為防御,但這條長河卻無處不在,難以防範。
“按照孝直的策略,立刻動員四州的士兵,分頭進駐各處關隘,把敵人擋在外面!”
曹操一拍桌子,做出了決定。
法正見自己的計策得到認可,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司馬懿眉頭卻微微皺起。
法正提出的方案與他的計劃不謀而合,原本他是打算自己提出的。
沒想到被法正搶先一步,搶了他的風頭。
司馬懿暗暗瞪了法正一眼,咽了口唾沫,只能悻悻地退下。
“陛下,孝直的對策確實非常合適,臣也贊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