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個麻煩……”
劉備皺起了眉頭,手指輕輕敲著額頭。
這時,蔣華強卻是一笑,說道︰“大王放心,我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這個人不僅精通騎兵戰術,而且對河北的地形了如指掌,並且大王也能信任他。”
“我已經派人請他出山了,應該這幾天就會到。”
劉備的眼楮頓時亮了起來。
“不知道你說的是誰?”
劉備立刻追問。
蔣華強正準備回答,忽然有個親衛進來稟報︰“大王,營外有一名武將,白袍銀槍,單槍匹馬而來。”
“他說自己是大王的老朋友,受蔣相國邀請,前來大王帳下效命。”
蔣華強笑了︰“真是巧了,正是我說的那個將領來了。請大王把他請進來就知道了。”
劉備心里充滿了好奇,連忙讓人把這位將軍請進來。
關羽等人也是好奇心起,都迫不及待想知道蔣華強到底請了什麼人。
不一會兒。
帳簾掀開,一名身材魁梧、威風凜凜的銀甲將軍從容走了進來。
“子龍!”
劉備和關羽同時脫口而出。
那武將上前一拜︰“末將趙雲,見過大王!”
蔣華強笑了。
他推薦的人正是趙雲。
說起來,劉備和趙雲之間還有過一段淵源。
當年公孫瓚與袁紹爭奪河北時,曾派趙雲帶領騎兵歸劉備指揮,支援田楷對抗袁譚。
但後來沒過多久,趙雲兄長去世,家里老人無人照顧,趙雲便向公孫瓚告辭回家鄉。
于是劉備和趙雲就此分別。
幾年後,趙雲再次為公孫瓚效力,經歷了公孫瓚的覆滅,最終隱居常山,不再問政事。
趙雲的忠勇,蔣華強早有耳聞。
所以這些年他一直有意為劉備招攬這位虎將。
不過歷史上的趙雲是在劉備失去徐州,短暫投奔袁紹時才投效的。
如今劉備遠在南方,讓趙雲從千里之外趕來確實不太現實。
直到不久前,劉備攻陷黎陽,率二十萬大軍挺進河北,逼近鄴城。
蔣華強意識到時機成熟,便暗中派人去常山邀請趙雲出山助劉備。
果然如他所料。
趙雲對劉備早就心懷敬仰,如今劉備近在咫尺,自然一請便來。
“子龍,子龍啊!”
劉備驚喜交加,一把扶起趙雲。
看著這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劉備激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一個勁地拍著趙雲的肩膀。
“當初青州一別,我一直沒能追隨大王,這一直都是我的遺憾。”
“如今大王已經到了河北,我終于有機會盡忠盡力,為大王出生入死!”
“希望大王能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全力以赴,幫助大王振興漢室!”
趙雲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劉備這才平復心情,重重一拍趙雲的肩膀,高興地說︰“常山趙子龍,真是勇猛無比!”
“我劉備有了子龍相助,何愁大業不成,漢室不興!”
“子龍,從今天開始,咱們並肩作戰,共同扶持大漢!”
劉備和趙雲相對大笑。
劉備拉著趙雲坐下,又是把酒暢談舊情。
這場慶功宴因趙雲的到來變得更加熱鬧。
“大王,那位蔣相國是哪位?”
趙雲拜見了劉備後,對那位邀請他出山的大齊相國產生了興趣。
劉備指著蔣華強,笑著說︰“這就是蔣華強蔣文韜,我的相國。”
趙雲仔細地看了看蔣華強,起身恭敬地行禮道︰“在常山的時候,我就听說蔣相國有過人的智慧,是當世少有的英才。”
“今天終于有幸見到蔣相國,真是趙某的榮幸。”
蔣華強微微一笑,說︰“子龍,你來的正是時候。大王剛好有一項重要任務要交給你。”
趙雲有些驚訝。
自己孤身一人來到這里,剛投奔劉備不久,就給他派個重任?
再說了,劉備現在可是天下最強的霸主之一,手上有二十萬大軍,對付袁紹已經佔盡優勢。
他手下猛將無數,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能搞定的?
劉備眼楮一亮,想起了正事。
趙雲曾是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統帥,指揮騎兵的能力不亞于張遼。
更重要的是,趙雲作為河北人,非常熟悉冀州和幽州的地形。
再加上他對趙雲的忠誠十分信任,覺得讓趙雲來統領騎兵再合適不過。
“子龍啊,文韜說得沒錯。”
“這項重任非你莫屬!”
劉備滿臉喜悅,便將蔣華強的計劃詳細地告訴了趙雲。
趙雲恍然大悟,臉上不禁露出激動的表情。
他一個人前來投靠,還沒立下任何功勞,卻受到劉備這樣的禮遇,心中自然有些不安。
現在有了一個大好機會放在眼前,如果能立功,也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劉備的好意。
同時,也能在大齊將領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若是大王信任我,我願意承擔這個重任,為大王截斷袁紹的糧草!”
趙雲毫不猶豫,欣然接受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劉備和蔣華強交換了一下眼神,兩人會心一笑。
于是劉備下達命令,令趙雲和張遼率領騎兵即刻繞道鄴城以北,截擊袁紹的運糧隊伍。
大齊騎兵原本只有四千多人,但清水一戰中俘獲了大量的優良戰馬,使得騎兵人數擴充到了近六千精兵。
這六千鐵騎,如利劍一般直插袁紹軍隊的側後方。
騎兵前往北部截擊敵軍糧草的同時,劉備則令二十萬步兵在鄴城西南東三個方向開始修築圍牆,縮小魏軍的活動空間,進一步加強對鄴城的圍攻。
…
十天後。
鄴城,魏王宮。
“劉備派趙雲擔任騎兵統帥,深入我們幽燕地區,頻繁襲擊我們的糧隊。”
“中山、常山、巨鹿、河間等郡運送過來的糧草都被齊軍搶走了。”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有十五萬斛糧食被劫走。”
“過去的十天里,送到鄴城的糧食還不到一萬斛。”
“倉庫里的存糧只能維持一個月了。”
審配臉色沉重,默默向袁紹匯報著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
袁紹面色鐵青,憤怒地質問︰“趙雲是誰?難道是公孫瓚的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