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嘴角掛著一絲笑意,目光卻轉向了袁尚。
袁尚頓時感到後背發涼,預感到情況不太妙。
“袁熙所顧慮的,無非是三公子的地位。”
“主公可以答應讓袁熙成為魏國世子,這樣一來,他的顧慮就全消除了。”
“這樣的好條件,還不足以誘使袁熙重新效忠您嗎?”
司馬懿笑著揭曉了他的計劃。
袁紹瞬間明白了,眼楮猛地一亮。
他明白,自己的兒子最擔心的就是袁尚繼位後,對他不利,從而徹底消除王位上的威脅。
如果袁熙自己成了世子,將來做魏王,就不需要有這個顧慮了吧?
袁紹的臉色由陰轉晴,拍著桌子大笑道︰“仲達這計策真是太棒了,正巧抓住了那逆子的心理。”
“好好好,我就答應立他為儲君,看他敢不敢不回來背叛劉備,回到我的陣營里。”
袁紹恍然開朗,心情大好。
袁尚卻是臉色慘白,表情僵硬,怨恨的目光瞪向司馬懿。
這一招雖能將袁熙拉回來,但代價卻是他自己失去世子之位。
將來如果袁熙做了魏王,他該怎麼辦?
難道袁熙不會清算他嗎?
“父王——”
袁尚欲言又止。
這種關于繼承的問題,他這個身份的人自然不好開口。
于是他急切地看向審配。
審配比他還焦急,還沒等袁尚暗示,就急急忙忙說道︰“大王啊,即使袁熙回頭,畢竟有投靠劉備的污點。”
“我們魏國的世子之位,怎能給這樣一個人?”
“臣怕整個魏國會人心不服啊。”
袁紹收起笑容,瞥了一眼袁尚,立刻看出了兒子的憂慮。
“尚兒,別擔心。”
“世子的位置早晚還是你的,江山也是要傳給你的。”
“我的許諾,只是用來誘騙那逆子的手段罷了,你真以為我會實現這個承諾嗎?”
袁紹諷刺地說道。
袁尚的眼中閃現出一線光亮,突然領悟到了袁紹話里的意思。
說到底,袁紹的承諾只是為了穩住袁熙的心,讓他乖乖倒戈攻擊劉備。
一旦擊敗劉備,奪回黎陽,把齊軍趕出黃河以北,袁紹自然不會再履行諾言。
不僅不會履行,反而會翻臉不認人,找機會清算袁熙。
袁尚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了。
“父王誤會了,孩兒並沒有在意誰來當世子。”
“無論誰當世子,都是父王您決定的事情。”
“孩兒唯一關心的,是如何幫助父王擊退那個劉備。”
袁尚當然不會承認自己在乎世子之位,只能擺出大義凜然的姿態。
袁紹滿意地點點頭,隨即說道︰“那就按照司馬仲達的計策去做吧。”
話音剛落,已經明白過來的審配又開口道︰“大王,臣覺得仲達這個計策還有破綻,恐怕不能完全欺騙到袁熙。”
袁紹微微動容,示意審配繼續說下去。
審配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袁熙雖然平凡,但他難道看不出大王一直偏愛三公子,有意立其為世子?”
“現在突然說要立他為世子,讓他反叛劉備,他會輕易相信嗎?”
“臣擔心他會看出這是大王的圈套,不會上當。”
袁紹臉色再次變得陰沉,目光迅速移到司馬懿身上。
司馬懿淡定地冷笑了一下︰“大王請放心,臣已經有一套方案可以讓袁熙深信不疑。”
說完,司馬懿壓低聲音,不緊不慢地說出自己的計劃。
袁紹听後,臉上再次恢復光彩,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仲達啊仲達,你不愧是我們魏國的謀士!”
“我沒有看錯人,只有你能壓制那蔣華強!”
“好好好,就這麼辦!”
……
鄴城以南百里之外的外黃城。
劉備自攻克黎陽以來,大軍休整兩天,就開始向鄴城進發。
三天之內,軍隊便抵達了鄴城南邊一百里處。
二十萬大軍在城外安營扎寨,進行休整。
某軍帳內。
袁熙、荀諶和高覽三人再次秘密會面。
“三弟竟然被刺殺了!”
“大王想要立我為世子,召我重返魏國!”
荀諶看著袁紹親筆信,臉上充滿了喜悅。
這封信是袁紹派人偷偷帶給袁熙的。
信中提到,袁尚剛剛被刺殺身亡,整個鄴城都在哀悼。
袁譚已死,袁尚被刺,袁買年紀還小,只剩下袁熙可以繼承王位。
袁紹信中承諾,對袁熙之前投靠劉備的事既往不咎。
只要袁熙率軍歸順,並且內外夾攻幫助擊潰劉備,事後一定會立他為王世子。
此外,荀諶、高覽等人若能跟隨袁熙一起返回,不僅免除前罪,還將加官進爵,重用有加。
突如其來的喜訊讓袁熙大喜過望,立即召來荀諶和高覽商量對策。
“唉,沒想到三弟竟然遇刺身亡,真是可惜啊。”
袁熙心里樂開了花,面上卻假惺惺地落淚,仿佛為弟弟的死而難過。
荀諶和高覽對視一眼,暗自嘲諷。
兩人當然看得出來,袁熙這是在假裝難過。
“三弟的死,確實讓人惋惜。”
“但對公子來說,也許這並不是壞事。”
“當初公子選擇投奔劉備,不就是因為擔心三弟將來得勢會對公子不利嗎?”
“現在三弟已經去世,所有的擔憂都煙消雲散了。”
“況且大王還承諾要立公子為世子!”
“這樣的話,公子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轉向支持大王擊敗劉備,何必留在齊國苟延殘喘呢。”
“到時候大王退位後,公子您就是大魏之主,掌控整個河北,多威風啊!”
荀諶在向袁熙描繪著未來的美好前景,顯然是想鼓動袁熙重新歸順袁紹。
高覽也急忙表示贊同,並極力勸說袁熙回到袁紹身邊。
他們二人原本以為,投降劉備之後,袁紹會盛怒之下屠殺他們全家。
沒想到卻收到消息,袁紹竟然善待了他們兩家的親人。
這一舉動讓二人對袁紹感到由衷的感激,同時也對之前背叛袁紹感到內疚。
再加上他們都以為自己有才能,在投降劉備後能被重用,佔據高位。
誰知齊國人才濟濟,以他二人的能力根本排不上號,劉備所謂的“重用”,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