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江南自治區。
某山林里。
劉邦正帶著十幾個手下朝前走著,周圍依稀可見一條小路的痕跡,但周圍卻雜草叢生。
這是一條古道。
始于西周時期,是當初楚國在攻略這里時開出來的,它被利用起來的鼎盛時期,周朝還沒衰弱。
“所以,這條路當時是楚國大軍攻打蠻夷所用?它為華夏族的擴張立了大功?”
“可以這麼說。”
當地向導點了點頭︰“當時這里有一個很強大的蠻國,楚國正面攻打了半年都沒拿下來,後來通過這條路才繞道直取對方國都,一戰滅國。當然,我也是听村里的老人說的,至于他們傳下來的真不真實,我就不知道了。”
劉邦若有所思。
許多時候,如果一件事情有足夠大的政治利益,那麼它即便是假的,在宣傳上也是真的。
“官人,我听說你們一直在搜集這種楚國舊事?可我們現在不是秦國嗎?為何要這樣?”向導有些不解。
他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官,只知道是大官。
周圍各縣官吏在面對他們時,許多人都是小心翼翼,即便是那些性格高傲不怎麼合群的人,對他們也是和顏悅色。
“楚國舊事怎麼了?楚國也是華夏的一員啊!”
一個玄衣衛成員笑呵呵的說道︰“他們的開拓,往大了說是整個華夏族的成就啊,我們不是為了楚國考究這些事,我們是為了那些給華夏開疆拓土的英雄們。”
劉邦點了點頭,並暗自觀察著這個向導的反應。
向導一言不發,只是那復雜的神情顯示著他心里並不平靜。
華夏文明,說團結也團結,說松散也松散。
說團結是因為,遇到外敵時,別管哪個民族,別管哪個地方,只要是為了華夏而戰,我們都可以是戰友。
但這種團結由于華夏古代歷史中強大時候佔了大多數,所以並不怎麼突出。
相反,松散才是常態。
對于上層社會來說還好,雖然分了地域派別或者其他勢力,可大家都在一個朝廷里,隔閡不至于多重。
可對于百姓來說,許多百姓終生連自己所在的縣都沒怎麼出去過,就算是因為要服徭役而離開,大部分人也只是在自己所在的州、郡、府內。
所以許多時候,外鄉人可能不止是指南北方的差異,而是指兩個縣之間的差異。
戰國時代,百姓則更是如此。
各個國家有自己的文字、貨幣、制度,這讓國家之間的隔閡不僅是互相攻伐,百姓間也毫無關系。
華夏族的名聲只流傳在大家都听說過的女媧造人、大禹治水等等上古故事的時候。
所以,大一統的嬴政確實是華夏文明的大功臣——別管他暴不暴君、秦朝短不短命,但他光干了這件事,就足夠把他捧上華夏功臣之山的頂峰!
在向導眼里,此刻的這群官人所說的話也極其震撼。
楚人的先輩,是整個華夏族的英雄?
沿著這條古道一直走,他們走了兩個多時辰才走到了目的地——一個南蠻部落。
雖然是南蠻部落,但他們是熟蠻。
不僅說的是雅言,人們也經常去附近的城池,有些人甚至在城內和楚人成親,這里只是他們曾經的祖地,不來這,許多人甚至都快忘了自己其實是‘蠻人’。
劉邦在里面待了一會,找到當地一些老人和他們聊了會天。
離開時,他是高興的。
自從被派出咸陽後,劉邦就變了。
雖然大王沒有罰他,國師也依舊把他當成自己人,還讓他來負責包括楚國、南蠻在內幾乎是整個江南之地的玄衣衛事宜,在玄衣衛內部僅次于章邯。
但他知道,這種升官依舊是一種發配。
干得好,以後前途大大的有,說不定章邯的位置都可以考慮下。
干得不好,不好意思,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劉邦不服氣。
他現在依舊認為,自己當初給國師告密的選擇沒錯,是國師給了我機會,再讓他選一百次,他依舊站國師那邊。
他也認為國師和大王沒錯,他們關系一如既往的好,他們倆還是一樣的看重自己。
可自己為什麼還是離開了咸陽呢?
他想了許久,得出了一個答案︰要讓自己避嫌。
可為什麼是我避嫌?
我明明沒錯。
所以,其實是我還不夠重要,地位還不夠高。
如果我是玄衣衛的老大,那我還需要避嫌嗎?
所以自那之後,他一改往日的游手好閑,開始努力干正事。
他暗自發誓,當我再回咸陽時,一定要讓曾經那些玄衣衛的同僚盡皆俯首!
沒有人可以再因為我地位輕而看不起我,以至于我明明沒錯卻因為要避嫌哪怕保護我都只能把我調離!
我一定要往上爬,我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
去年年底,他間接的讓國師府多了一個少小姐,今年離年底不遠了,他依舊要干一件大事。
雖然秦國來到這里後獲得的百姓支持度很高,政治上的事情也不需要他來操心。
可他依舊察覺到了這里的問題。
那就是由于沒有和秦國其他地方一樣以郡縣來統治,而是以自治區的形式,這里的百姓對秦國其實還是有些疏離感的,哪怕他們很想加入秦國。
劉邦隱約知道一點,大王是想把這里當成一塊試驗田,實驗某些新的制度。
但百姓不理解啊!
為了解決這種隔閡,他想在這自治區開展一場英雄化運動,選出一些值得銘記的英雄,包括但不限于楚國曾經開拓此地的將領、投靠華夏族的一些蠻人代表等。
以共同崇拜的人物,同化這里的民間氛圍,讓百姓關注‘華夏族’多于關注‘國別’。
為此,他還特意寫了一封信回去給國師,詳細講述了他的計劃。
既是請求國師指點、畢竟國師在如何爭取人心上很有手段,也是向上級報備——他寫給玄衣衛總部的信都沒那麼詳細,他想的是既然我已經在那些人心中被打成國師派了,那我還給他們面子干嘛?
要不是怕打擾大王,否則他都想直接把信寫去王宮了。
“老大,怎麼樣?”
部落門口,已經等得有些無聊的手下看到他出來,趕忙問道。
劉邦點了點頭︰“他們對此沒意見。”
他想宣傳一些英雄,可彼之英雄、我之仇寇,那些華夏族英雄畢竟是靠著打這些蠻人的祖宗成為英雄的……
他特意前來問下這些熟蠻部落們對那些人物的看法。
幸好,這里的人們早已忘卻了那些事,提到那些人也只是說‘都是幾百年前的事,無所謂了’之類的話。
“可老大,那些生蠻部落還沒去呢。”
“他們不需要去。”
“那如果他們反對怎麼辦?”
“怎麼辦?”
劉邦腳步輕快的走著︰“去煤礦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