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之徒!無恥之國!”
當秦國朝會上的那些言論傳出來後,趙國許多朝臣們氣得直跳腳!
每挖多少煤就會有一人死亡?
好像死的都是秦國抓來的那些奴隸吧?
還把國家建在他們的礦上面……北邊的代地就算往前倒幾百年也和秦國無關好不好?那是我趙國從樓煩、林胡這些北狄人手上奪過來的!
不就是想要礦嗎?
不就是想為趙國那支反賊軍打掩護嗎?
居然以如此無恥的借口……
“尤其是那嬴政!簡直是一個沒娘養的!”
趙國王宮。
朝會久違的在王宮內召開。
一些官員怒斥著秦人的行徑,說到氣急之處,一個老臣甚至直接罵上了秦王。
“什麼狗屁不忍心擅開戰端?他繼位後秦國打的仗比他爹和祖父加起來都多!想要打我趙國就直說,居然還做出一副不忍被迫的樣子,真是無臉無皮!”
“他要是有臉,當初就不至于為了一個外人把對自己有大功的王叔給殺了。”
大殿內,幾個官員痛罵著秦王。
其他官員原本還在罵秦國,但現在許多人都默不作聲,一些人甚至帶著一絲殺意的看向這些罵秦王的人。
“相國到!”
大殿門口,一道喊聲傳來。
眾人立刻扭頭看去,郭開帶著一張折疊起來的紙走到了最前方。
“怎麼不罵了?”
他看向這些官員︰“在這里罵,能把秦人罵死嗎?真要想出力,把家中私兵和護衛拿出來,加入即將北上的軍隊里。”
眾人閉口不言。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秦人做出決定的那一刻,北地其實就已經失去了——沒有誰能擋住那位秦王的意志,他說要哪塊地哪塊地就是他的,無非是以什麼方式失去的問題罷了。
趙國不可能直接給,怎麼著也得打一仗戰敗後再給。
所以,這個時候把自己家族的護衛和私兵給出去,這不是送死嗎?
郭開冷笑一聲︰“本相剛剛得到情報,駐守北地郡的秦軍野戰軍已經出動,現在估計在過河了;秦人向趙國通報,趙國代地範圍將全部納入攻擊目標,最多兩日秦軍就會把那里和趙國其他地區分割開。”
“秦軍不屑于偽裝,他們直接就把作戰計劃公開了。”
“可你們呢?在這里說這些有什麼用?”
百官默不作聲。
打是一定要打的,只是派誰去送這個死……這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了。
郭開看了他們一眼,朝著內殿走去。
調動少部分軍隊他可以,但要面對秦軍,還是需要趙偃這個趙王下命令。
說來,趙偃這貨不會躺平到這次都不打了吧?
他穿過內殿,直接坐到了一把椅子上。
一旁的內侍看著這一幕,深深低下了頭。
郭開的手伸到了王宮里,但還是給趙偃留了些面子,沒全部掌控的。
這把椅子和前方趙偃該坐的椅子完全一樣,只是兩者位置不同——這已經是對君王的大不敬了。
“好酒啊!”
里間宮室的聲音比人先到。
郭開沒動,坐在座位上看著趙偃一手提著酒瓶一手拿著酒杯走進來。
“如此佳釀,應該有美人相伴,而不是臣子。”趙偃仿佛沒看到郭開,坐到了前方的位置上後才嘆息道。
郭開略微拱手︰“大王,秦軍快和這秦酒一樣來趙國了。”
趙偃又喝了一杯。
“接著說。”
“臣來請求大王下令,集結軍隊抵抗秦國。”
趙偃今天第一次正眼看他︰“還能打嗎?”
“趙人永不投降!”
“哈哈哈哈……”
趙偃忽然大笑,笑到最後甚至把眼淚都笑了出來。
“趙人永不投降?你郭開居然會說這種話?真是笑死寡人了!一個奸臣,居然會說出如此壯烈的話,與你不符啊!”
郭開心里略微低落。
他不知道趙偃發現了多少事,但很顯然,趙偃現在已經認定自己不再是以前那個‘忠臣’了。
趙偃笑完,從懷里拿出了王令,又讓貼身侍衛取來了虎符,將兩者都扔到了郭開面前的地上。
“相國請自取。”
郭開神情復雜的撿了起來。
這兩個東西,可真是讓人陶醉啊!
趙偃做出這個舉動,其實已經代表了一種徹底放手了的意思。
“相國啊,寡人想最後問你一個問題,還望相國如實回答。”
“大王請問。”
“寡人以前那個忠臣,是假的嗎?”
郭開沉默了一下。
“忠臣是趙國的忠臣。”
趙偃閉上眼,深呼吸了一下後,再次睜開眼。
趙國的忠臣,不是他的。
而如此一來,這個忠臣覺得如何才能拯救趙國,可就與他這個趙王無關了。
“相國請自便吧。”
郭開離開了,帶著那兩件東西。
“大王,為何剛才不殺了他?”
身邊,趙偃的宦者令低聲問道。
趙偃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在場其他幾個內侍,笑著搖頭︰“殺不了的。”
郭開不是個傻子,他既然在知道自己懷疑他之後還敢入宮,那就絕對有安全離開的把握,他那麼怕死,怎麼可能會倒在他的國來之前呢?
秦國……真的這麼好嗎?
……
趙國西北。
一支趙軍騎兵駐地。
主帳里,听完了上級的調令,所有軍官都看向了最前方的將領。
“杜將軍,你還在等什麼?”
前來傳令的文官看著主將一言不發,頓時急了︰“秦軍隨時可能打過來,你們應該立刻南下去截擊秦軍,拖延他們的進軍腳步……”
杜將軍有些想笑。
去攔截秦國?
我們拿著弓箭去攔截有火槍大炮的秦國野戰軍?
你傻還是我們傻?
“好了,你先坐下。”他轉頭看向一個校尉︰“去準備吧,待會就出發。”
“太好了,杜將軍,你們一定能打……”
“誰說我要去打秦軍了?”杜將軍有些驚訝的看著他。
他直接帶著這個一臉懵逼的文官朝著外面走去,指著主帳外的一面旗桿。
趙國的旗幟緩緩降下。
取而代之的,是秦國的旗幟……
“你要造反?!”官員頓時怒罵道。
杜將軍臉色冷了下來︰“我自幼無爹無娘,是軍中一位校尉收養了我,後來我被大將軍看重,他親自帶我成為了執掌萬余騎兵的將軍。”
“可是,趙國是怎麼對待大將軍的?”
“造反?”
“我只是想替大將軍伸冤!”
“全軍集合,南下邯鄲!”
……
黃河邊。
一處渡口。
李信正率領著大軍渡河。
由于這次的攻佔目標只是趙國北部部分區域、主要是為了那個煤礦,所以秦軍壓根就沒想著用什麼計謀。
直接派一個野戰軍過去分割了,攔截邯鄲可能來的援軍,然後派官員去北邊接管衙署。
李信搶到了這次的任務。
雖然是搶到的,但他心里知道,無非就是自己是李家人,而他們隴西李家在趙國北部,很有歷史……
對此,李信是信心滿滿的。
我可是未來注定要當上將、軍部部長的人,區區一個封鎖任務,這不是白撿的功勞嗎?
然後就出事了……
玄衣衛和軍隊兩條情報渠道都送來了一些消息。
趙國北部,一听說秦軍馬上打來了,三支騎兵在一個將領、兩個校尉的帶領下當即反叛,打出了秦軍的旗號南下直沖邯鄲,說是為曾經的大將軍李牧報仇……
另外有七支部隊在得到消息後嘩變,一些副官殺了想要南下抵抗秦軍的主將,並宣布直接向秦國投降。
還有兩座城池的趙軍似乎準備南下前來阻擊自己,但他們隨後就被附近的其他趙軍部隊攔住了。
其他的趙軍則沒有這些動作,只是也沒有任何要抵抗的意思就是了。
趙國北部深入草原的那些地方駐軍,則有些人直接朝著秦國的方向跑去,其他大部分沒跑的部隊,也都默默的停在原地,仿佛不知道秦人要來的消息一樣。
趙國北部十幾萬部隊,好像集體躺平了……
看著這些情報,李信震驚的同時,還有一絲無語。
“兄長糊涂啊!”李信恨鐵不成鋼。
現在這情況還是李牧‘死’了三年後的趙軍!
那三年前……
他在趙軍當中、尤其是北方那些軍隊之中,究竟是有多大的影響力啊?
有這影響力,你還被逼趙王逼得下獄?
看來還是膽子不夠大啊!
那時候秦軍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天下第一的騎兵就是趙軍,有十幾萬精銳騎兵、還有許多步卒,李牧若想,估計可以調動起超過二十萬可用兵馬……
就這,你被趙王苛刻對待了卻還當忠臣?
要是我,我非得去邯鄲坐一坐那個位置!
就算不這樣,也絕不允許趙王敢對我大聲說話!
李信感慨完,立刻開始了動筆。
他可沒忘了秦國的國策,這次只是想吞了趙國北部拿那個礦而已,就算有想削弱趙國的心,也絕對沒有滅趙國的準備。
但那三支反叛的趙軍,總共有接近兩萬騎兵,雖然沒有火器,可裝備了騎兵三件套的他們對其他冷兵器部隊來說,一樣屬于不可抗拒的強敵。
這要是不管,他們萬一真拿下了邯鄲城來獻禮怎麼辦?
他寫了三道將令,派出了自己麾下的幾千騎兵全速前進,一定要攔住那三支趙軍。
“加快速度,明日午時之前必須全部過河!”
“第一師立刻出發,各部隊按照預定計劃攻佔城池、封鎖道路,遇到前來支援的趙軍則……”
李信忽然停住了。
按道理,邯鄲方面是絕對要來支援的,哪怕他們知道沒戲。
可從軍事角度來看,如果北部的趙軍都不反抗了……那這援軍,還有來的必要嗎?
“各師團長視情況自行決定,在不違反戰場紀律的情況下。”
命令傳達下去後,下方的軍官們都知道李信說的是什麼意思。
戰場紀律有很多,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兩點︰一是不能放棄主要任務去求戰,二是不能殺俘虜。
如果不考慮這兩條,李信都想得到,絕對有軍官會假裝‘有援軍’,然後再出擊打幾座趙國城池來增加軍功。
秦軍的動作很快,作為先頭部隊的第一師在第一天就前進了上百里。
然而他們打得很不爽。
幾乎每到一個城池,秦軍還沒想好怎麼攻城和勸降呢,里面的人就自己投降了……
他們好像不是來打仗,而只是來進行一場游行示威,然後接管城池就行了。
百姓對他們沒有絲毫排斥,甚至有些百姓會鼓起勇氣上前問秦軍士卒是否需要帶路。
“百姓已經知道了給我們帶路有報酬。”
“那這仗打得也不對啊!”師長咆哮如雷,打了上百里,卻硬是一點軍功都沒賺到……
那我來干嘛了?
玩嗎?
“報!”
門口傳來一聲急報,師長兩眼放光︰“是不是有情況?”
“二團一營匯報,他們在攻佔信城後受到當地百姓歡迎,在將所有趙國官吏控制起來實行軍管後,有百姓向他們告狀請求嚴懲一些罪犯,這是一營長的報告,他請求遲緩一天以安撫當地民心。”
師長︰“……”
沉默了幾秒,他手都開始顫抖起來。
從國策上來說,他應該高興。
可他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同意。”他認了︰“告訴所有部隊,如遇到類似情況,以安穩民心為主。”
隨後,他眼不見為淨,直接帶著師部的警衛營加快速度。
一天後,他直接到了燕國邊境。
秦軍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分割了趙國北部和其他地區;現在所有秦軍部隊在佔領城池後不是加緊防御工事,而是給百姓做主。
“報!前方有一支趙軍邊軍並未投降,而是派來了一名使者。”
“帶上來。”
看到來的趙軍士卒,師長眼神期待︰“是不是要給我下戰書?”
“我們想投降,但我們有一個條件。”
士卒的話把他內心最後一絲期待都給澆滅了。
“什麼條件?”
“听說你們伙食很好,能不能先讓我們吃一頓飽飯?”這個趙軍士卒停頓了一下︰“朝廷已經連著半年沒給我們發足軍糧了,每月都只發一半,我們……”
師長嘆了口氣。
這樣的對手,哪來的成就感呢?
他答應了這支趙軍的條件。
都到這個地步了,他也不奢求軍功了,只覺得這些趙軍可憐。
然而,他又開始思考這一切是怎麼造成的。
除了秦國的優勢和輿論戰外,趙國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呢?
一個朝廷再蠢,也不可能連飯都不讓士卒吃飽吧?
他想到了那位趙國相國身上。
秦軍高級將領之間有許多傳言,其中有一個就是︰趙國相國是我秦國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