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的邯鄲城城門口。
一張布告被張貼了出來,它太大了,這面兩丈多長接近一丈高的木牆全部被它佔滿。
而路過的人們看著這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許多人都是一臉懵。
不是他們看不懂,一旁有小吏在讀給大家听。
讓他們懵的是上面的內容。
“《告趙國萬千百姓書》。”
“數百年前秦趙同出一源,後世事無常才導致兩家分立,但趙人從不低秦一等,此乃趙人風骨……然近一百年,秦國愈發強大,以至登頂絕巔,趙國卻日漸沒落……”
“最近五年,秦國更是以一己之力創造了華夏族巔峰的歷史……歷代先王皆痛心于此試圖變革,卻只是惶然掙扎,直到近幾年,本相才看清兩國本質差別……秦國吏治清明,在秦王帶領下官員無不盡心盡力,在朝廷厚愛之下,百姓忠心勞作于田間無怨無悔……反觀趙國,一切錯亂皆因權貴不法而起,以至于上蒙騙君王、下欺壓黎民,百姓苦不堪言,逃亡秦國者眾多……”
“正視差距,方能奮起直追……”
“今日起,本相將對趙國官場展開大規模嚴查行動,以秦國標準來對待……望各級官吏自發改變,勿等違法事發再全族連坐……”
“也請萬千趙國百姓相信趙國的未來,本相向諸位保證,秦國有的美好,一定會落在你們身上……”
“……”
小吏依舊在重復念著這篇郭開親自拽寫的文章。
周圍,百姓們面面相覷,沒一個人吭聲,既沒表達什麼反對,也不怎麼相信。
趙國要能這麼容易改變,還會等到今天?
只是有些人略微有些奇怪,這文章怎麼……有種在貶低趙國抬高秦國的感覺?
“承認別人優秀很難嗎?”
相國府。
郭開叫來了近百位趙國大臣,召開了一次相國府的‘朝會’。
面對他的這聲質問,大臣們心有不忿,卻不知道怎麼回懟。
“如今大王垂拱而治,國政還望諸位多多費心。”
眾人心里一陣無語,什麼狗屁垂拱而治,不就是沉迷後宮嗎?國政我們多多費心?最終決定權不全在你那嗎?
但郭開恭維了他們,他們也必須拱手應下再說一句‘相國辛勞’,這是規矩。
“所以,接下來的治理,還請諸位和我一起努力。”
“本相不要求你們和秦王以及那國師一樣愛民如子,但你們也多學學秦國的同僚們,他們是怎麼為官的?”
“今後,你們哪怕是裝樣子都得裝出一副改變的態度來,別讓本相真的把屠刀砍下來!”
“我不想逼你們,但你們也不要逼本相。”
大臣們當即稱是。
郭開的話他們听明白了︰不會動你們的基本盤和已有的利益,但你們今後得稍微收斂點,哪怕只是在表面上裝出來!不然我話都說出去了,你們不給我面子,那大家都別想要面子了。
至于表面之下……
郭開沒說。
但他沒說,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意思。
郭開自己也知道。
這一番話會隨著貴族間的聯絡而傳遍所有趙國貴族。
他們會知道,自己並沒有和秦王一樣逼迫他們必須對百姓好,只是希望他們配合一下這次自己的政令。
與此同時。
他的文章在民間卻受到了一些額外的解讀。
秦國怎麼那麼好?
你看看,相國都說了,是官員的錯!不是我們!
而且秦趙本來是一家,這仇恨和差距也是最近這一百年才出來的,你們別對秦國惡意那麼大嘛!
隨著這些言論一起傳播的,還有一些“據說”是郭開在相國府里怒罵趙國官員的話傳出︰
“以前兩國百姓都艱苦,為何現在秦國越來越好、趙國卻越來越差?”
“不僅是因為秦國有秦王和國師,還因為你們這些官員不夠努力!”
“看看秦國的官員們,人家才是干實事的,不是和你們一樣趴在朝廷與百姓身上吸血的!”
官員︰“???”
是不是哪里不太對?
你相國以前可以是第一大奸人啊!
而且趴在百姓身上吸血……你這是不僅罵了我們,你還把大王、甚至其他四國也給罵了啊!
這麼勇的嗎?
……
“人才啊!”
嬴政看著趙國傳來的消息,不由得感慨。
“能說出此等忽視現實情況的話來,要麼是如郭開這般聰明卻故意賣國使壞的奸人,要麼是完全不懂現實邏輯的蠢貨!”
如果是敵人說出這種話,那嬴政的態度就是這樣。
但郭開是自己這邊的,那就不一樣了。
“此乃大才!”
“這倒是個好借口,寡人也可以用來針對國內這幫不听話的家伙!”
說干就干。
第二天的朝會,嬴政把郭開的文章在朝堂上公示了一遍,並對著官員問道︰“趙國都如此推崇秦國,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百官︰“……”
還特麼不夠努力啊?
你就差用刀逼著我們加班干事了……
兩天後。
有御史以‘喪失為官初心、空耗國家錢糧’為由彈劾一些官員時,大家才知道,秦王是來真的!
兩個上班摸魚、到點就下值走人的官員被降職,打發去了工廠教工人們讀書識字去了。
雖然也還在國家體系內,但……從中央朝廷的官員,其中一人還是副局長,一夜之間變成工廠里的教書先生?時不時還要去勞作?
“大王,國家應垂拱而治啊!”
那位副局長在離開咸陽前在王宮門口血書上奏,請求大王向上古之世學習。
然後他沒去工廠了。
改去礦山了……
“你們在家里是什麼樣寡人不想管,但既然戴了官帽,就應該對得起百姓給你們的供養和寡人給的俸祿!不然就脫了官服讓給那些更有動力的年輕人!”
嬴政下了鐵令。
但凡有官員被舉報瀆職、上班不干事、或者對百姓訴求敷衍者,一旦查實,輕則降職,重則直接發配礦山。
韓非反對過,認為這處罰太重,且毫無律法依據。
然後嬴政就把秦法中有關瀆職的罪名處罰全部提高了……
“愛卿,你怎麼不看看這段時間被查的都是些什麼官員?”
韓非想了想,好像都是些傳統貴族的人?
正當他以為大王是想借此再度削弱那些人的力量時,嬴政緊接著道︰“為什麼那些寒門和平民官員們沒有被查的?”
“好好想想,是不是他們自己不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