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抗議!”
“這不是救人,這是在殺人!”
當房子再一次被扔來的石頭砸得震動不已時,劫匪們受不了。
領頭的劫匪拿著木刀離開人質身旁,打開窗對著外面大聲呼喊著。
開什麼玩笑?
我又不是真劫匪!
這只是一次訓練而已,有必要這麼玩嗎?
下方。
蒙恬站在小型投石機旁,點了點頭。
“果然是在那個房間!”
“讓樓頂的人按原計劃行動!”
“可是有人好像在抗議……”一個士卒說了一句。
蒙恬一臉驚訝︰“抗議如果有用的話,要武器干什麼?”
“而且,劫匪的話能信嗎?”
士卒︰“……”
投石機依舊在繼續著。
三個士卒拿著盾牌堵著一樓大門,防止劫匪跑出來。
兩個士卒則控制著投石機改變了一下位置,從另外好幾個角度都往那個房間砸了許多石頭。
眼看著木質牆壁上有些破爛即將被砸壞,不遠處,用望遠鏡看著這里情況的幾個軍官忍不住了。
那三個劫匪和人質可還在那屋子里呢,蒙恬是真不怕玩脫了?
可下一秒,看到屋頂上的動作,他們停下了腳步。
屋頂上,五個等候在這的士卒已經捆好了繩子。
看到下方的信號,兩個士卒將繩子綁在身上,有些決然的往下看了一眼。
豁出去了,干!
下一秒,兩人順著綁在樓頂的繩子往外一躍,在離空中離樓頂邊緣一丈多的地方被繩子拉住,隨後猛的往下墜去。
房間內。
三個劫匪正將門板和擔架拆下,頂在一面搖搖欲墜的牆後,三人更是頂在門板後,生怕石頭砸穿牆壁飛了進來。
另一側的牆壁雖然也有些破損,但並沒怎麼多壞,而被捆起來的人質正生無可戀的靠在牆壁上。
忽然間,一聲巨響從人質身後響起。
兩個人影宛如蕩秋千一樣穿過本就有些破損的木質牆壁‘摔’了進來。
人質瞬間就被沖擊力砸暈了。
兩個士卒迅速掏出小刀割開了身上的繩子,和前方三個還靠在門板上的劫匪對視在了一起……
“大哥……”
一個劫匪看向中間的老大。
愣神之際,又一個人從牆壁缺口那蕩了進來。
“殺了人質!”
三個劫匪沖了上來,卻被兩個士卒硬生生拉住。
後進來的士卒迅疾將另一根繩子捆在本就被捆起來的人質腰間,然後直接把人質往外一扔。
繩子的另一端綁在樓頂,繩子距離也是算好的。
人質在下落過程中在牆壁上擦了兩下,最終懸停在距離地面不到半米的空中。
動靜漸漸平息。
這場比試,以蒙恬率領的士卒方獲勝而結束。
幾個軍官走過來,看著被砸暈、甚至在下落過程中還因為和牆壁磕踫有好幾處擦傷的人質,一時不知道該給蒙恬多少分。
“你們就說有沒有救出來?人死沒死?”蒙恬理直氣壯。
一個軍官看了看已經成危樓的房子︰“你怎麼知道他們還會呆在那個房間?”
“我不知道,但這棟樓里適合藏人且容易阻攔外部視線的房間就只有三個,大不了每個都砸爛就是了。”
“……”
“那你怎麼知道那三個劫匪會堵在那邊牆壁而不在人質身邊?”
“因為怕死是人之常情,相比于殺了人質,他們更怕牆壁真的被砸爛然後自己被一塊石頭送走。”
軍官深呼吸了一下,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你就不怕人質出事嗎?”
“這不是沒出事嗎?”
“我是說萬一。”
“那也與我無關。”蒙恬面色淡然︰“如果真有窮凶極惡的劫匪劫持了人質,還要到我們這些軍官帶著士兵出動的程度,那只能證明他們已經失去談判價值、衙役也處理不了了;這個時候,人質生還的希望本來就很小,但難道我還要讓我的士兵去和劫匪一對一換命嗎?”
“恕我直言,這不合理。”
軍官沉默了。
身旁,其他的軍事學院學子們也沉默了。
蒙恬猶豫了一下︰“我依舊在努力的去救人質,但這種情況下,我會以保證自己麾下的士兵生命為首要前提。”
這只是一場演練。
實際情況下,當那兩個士兵通過破損的牆壁摔進去的那一刻,這場危機就結束了。
因為他們手中會帶著火器進去,甚至還可能有炸藥包。
“可如果這不是木質牆壁,而是水泥呢?”
一個同學問了句。
蒙恬看了他一眼︰“你傻啊,那就把石頭換成炸藥包不就行了?”
眾人看了看那個小型投石機,一時居然有些害怕。
可千萬不要和蒙恬對上……
由于大樓也壞了,這科目的演練也就此結束。
其他學子接著進行其他的軍事訓練,而蒙恬則回宿舍收拾東西——他明天要去學宮進修了。
在其他學子眼中,他是軍事學院第一天才。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之所以能領先其他人學完軍事學院的所有課程,只不過是因為他有個當國師的軍事老師。
雖然這個老師在許多時候不怎麼正經,一些軍事思想和理論也顯得有些浮夸。
但不可否認,國師對他的許多教育才是他能在軍事學院領先所有人的第一因素。
就比如這救人質的科目中,他信奉的道理也是國師教給他的“不要在乎過程”。
如果有劫匪劫持人質,衙役和當地官府都處理不了,需要他們這些軍官帶著士兵去處理了,那這事件性質,還能稱做‘綁架’嗎?
他至今還記得,國師問過他的一個類似問題。
“如果發生戰爭,秦軍攻入了敵國的領土,前線吃緊,你奉命要去馳援,而此時你要經過一個敵人的城市,里面有許多敵人的武裝分子還在負隅頑抗。”
“不理他們繼續行軍,你的部隊可能會出現傷亡;而如果先對他們進行巷戰清理他們,你又可能貽誤戰機,那你該怎麼辦?”
當時蒙恬想了許久,甚至想過分兵而動了。
結果國師只告訴了他一個答案︰用炮彈和子彈洗地,在城市中開出一條安全的路來。
你多耽誤一秒,你前線就可能死去一個戰友。
而整座城市如果真的接納秦軍,百姓也不可能讓那些反抗分子在城中給你們造成麻煩,只會給你們帶路清剿。
如果真的攔在你們面前,那你是要顧忌一幫注定會阻攔你們的百姓的命,還是前線正在拼命的戰友?
國師的回答給了他足夠的震撼。
因為這個回答,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解釋白起時代的秦國。
許多時候,不要在乎過程。
尤其是他這種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