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大秦的貴人?”
“不不不,老丈謬贊了,我們幾個只是跟著貴人而來的,您可以算作是僕役吧。”
一處月氏部落里。
面對一個月氏老人的疑問,穿著一身灰布麻衣的嬴青苦笑著回道。
其實,他也不能算說錯……吧?
貴人確實不是他啊!
他是被安排來這異域打工的,于大王來說確實算“僕役”。
我只是選擇性的概括了一下重點,他自己怎麼理解就不能怪我了嗷!
听到他的話,又看到身後那幾個人也是平頭百姓的樣子,老者想了想,覺得大秦的人不至于來騙他一個快入土的老頭子。
身邊,部落里另外幾個老人也在這坐著,周圍還有十幾個半大小孩子在玩鬧。
如果這不是在月氏王城附近,部落間沖突相對較少,他們不可能安穩活到今天。
如果不是因為秦國開通西域商道的發展,部落也不會比以前相對富裕不少能供養給他們幾個老人。
更重要的是,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使得他們能接受這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還在部落內活著——以前,對于這種失去價值的老人,貴族老者十個中能有三四個在退位後苟延殘喘,平民的……
抱歉,平民很難活到老年。
少數幾個也只是靠著部落內一些好心人的殘羹剩飯、如果遇到饑荒就不好意思了,你要用自己的身體為部落的後人做貢獻。
所以對于秦人,其他月氏人或許只是出于利益才有感情,但這些老人卻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來,我這有些糖,給你們。”
嬴青拿出了一堆奶糖,給這些孩子和老人每人分了一個。
由于秦國制糖產業的薄弱,所以糖果這行業很是古怪——哪怕李緣已經提價了許多甚至為此內疚過一段時間,但秦國本土制造的糖果依舊成本高昂,是唯一一種售價高于國師府產品的東西。
幾個老人沒吃,將自己手上的糖給了這些小孩子。
“你還說你們不是貴人?”有個老人看著他,滿臉的不信。
“老人家,我們真不是。”嬴青說︰“這些糖果,只是我們這些僕役的基礎物資而已。”
“秦國的技術和物質產出比你們發達多了,哪怕我們只是僕役,我們每個月也能吃到這些糖果,每個月不說工錢,哪怕只是賞賜都夠我們自己生活了。”
“秦國很看重國民感受的。”
幾個老人看著他,都有些發懵。
在你們秦國做僕役這麼好?
我沒什麼文化,你別騙我……
僕役僕役,既然是給人做事,無非就是比奴隸高了一個叫“民”的身份,但在做事待遇上怎麼可能有多好?
真要很好,怎麼可能用“僕”和“役”來形容?
“你沒騙我們?”
一個老者眼神懷疑。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僕役,這次跟著大人物們路過你們這,過幾天就走了,騙你們有什麼好處?”嬴青臉色平靜︰“你們不信也情有可原,畢竟你們的統治者肯定也不願意你們知道秦國真正的情況,不願意你們知道外面有多美好。”
“我跟你說件事吧。”
“我們秦國不是在修路嗎?那種水泥材質會覆蓋土地、壓住原本的植物和草地,這讓我們很是心痛。”
嬴青說得很有感情。
但面前幾個老人卻顯得很迷惑。
不是,你是說那些樹和草?會毀壞它們?可這有什麼關系?
“有一次修路,好像是隴西郡吧。”
“一條通往某個偏遠縣的道路修建時,原本規劃的路線上有一棵數百年的古樹,上面還有一個鳥窩。”
幾個老人更迷惑了。
嬴青感慨了一聲︰“當探路人員去的時候,鳥媽媽被驚得在樹旁盤旋,一邊大叫著一邊不肯離去。”
“探路的工人于心不忍,上報給工地負責人,隨後又一路上報給縣衙、郡府、最後直達工部。”
“最後,國師下令多出幾萬錢的工程款,道路則繞開古樹,給古樹生機、給小鳥安寧。”
嬴青說得感動無比。
十幾個小孩一臉敬佩。
幾個老人則目瞪口呆……你們秦國人有病吧?
別說他們。
嬴青身後,幾個護衛都沉默不語。
不反駁是因為我愛國;不承認……或許是因為我有良心吧……
但當那些小孩帶著期盼的目光看過來時,他們心中的不忍讓他們點了下頭。
這一點頭不得了。
小孩子們眼神中仿佛冒出了一種光。
幾個護衛心里則冒出了一絲不好意思……
“你們……”
一個老人欲言又止,最後只問了一句︰“國師是不是……善良?”
嬴青覺得,他可能是想講“有病”。
“這不是國師的善良。”他義正言辭︰“這是我秦國、甚至是所有中原華夏族共同的習慣,我們不會為自己的私欲而剝奪任何生命生存的權利,哪怕只是一棵樹、一只鳥、一片草!”
“相比之下,你們草原部族……”
嬴青似乎是覺得不妥,便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可幾個老人怎麼可能不懂他想說什麼?
中原孝道讓他們不會不贍養父母,可月氏卻連“孝”是個什麼玩意都不在意;而現在,中原人可以為了那麼一點小事就多花那麼多錢,甚至一個小吏都可以直接往上逐級匯報直到國家頂層的國師府……
這是多麼美好、自由、公平、善良的國度啊!
“其實秦國的景象遠不止于此。”
嬴青又說道︰“我們以前也是有徭役的你們知道吧?是後來在國師的推動下才取消、改為工人制度的。”
“我依稀記得,咸陽正式改法律的那天是13號,而命令傳達到最偏遠的巴郡時卻已經到了六天之後。”
“當時,有些人家剛干完徭役回來,當晚凌晨便接到了縣衙的人來送錢。”
“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幾個老人面面相覷。
這有關系嗎?
“因為他們干了六天的徭役啊!按照法律制度,那六天應該要以工人工錢來算的,他們雖然回家了、但縣衙的人沒忘,他們清點好每一個人的工錢後連夜送上門,就為了執行秦國的律法。”
“……”
幾個老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震驚!
還有一絲懵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