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苦思冥想了好幾日。
硬是沒想清楚秦王為何要好心幫助趙國。
可不管再如何困惑,事情都解決了。
東胡和月氏在一個秦國特使的見證下停戰,兩國以現有的實際掌控範圍重新厘定國境線。
至于兩者為何如此听秦國的話,固然有國力差距原因,還有一個民間傳言︰據說那秦國特使一露面就讓兩國之人什麼拒絕的話都不敢說。
在草原有這威嚴的有三個人︰楊端和、王翦、李牧。
前兩者都在秦國軍隊里,且都是中將,不太可能親自去當這特使,就算要去也會帶著大軍前去。
那這個特使人選就很有意思了,僅憑個人威風就讓草原之人懼怕……
趙王很生氣。
秦國這幾乎是擺明了羞辱自己——你看看,你趙國容不下的人,在我秦國混得好好的。
可當隨後燕王解除國內所有戒備,一心籌備和秦國的商貿之事的消息傳來時,他又氣不起來了。
秦王真的給他解決了一次麻煩。
听說秦國已經和西邊萬里之外的國家建立了聯系,新的西域商道會有極其巨大的利益,而這第一個搭車的就是燕國。
這讓其他幾個國家的貴族羨慕無比。
“哼!終究是當秦國小弟換來的利益,卑躬屈膝而來的錢財,此行為與家犬何異?”
邯鄲東門。
趙偃親自率領百官在這等待著郭開凱旋,對燕國被秦國拉攏一事極其不屑。
這也是周圍許多趙國貴族的態度。
至于到底是真的瞧不上、還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那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那燕王還大言不慚,說什麼與秦國交好是本事。”一個趙國大臣氣呼呼的︰“若不是他秦國擋在西邊,還強令月氏不準和中原其他人做生意,哪輪得到他秦國威風?把兩國位置換一下,我們也行!”
一些大臣附和著。
趙王沒說話,他沒這麼厚的臉。
前方,一支龐大的隊伍漸漸靠近,屬于郭開的那架龐大的相國馬車,也漸漸映入眾人眼簾。
走到近前後,郭開提前下了馬車,步行走到趙偃身前行禮。
君臣時隔半年後的相見,雙方都很是激動。
可當一起上了趙偃的馬車往王宮內走時,郭開的神情當即就凝重了下來。
“大王,民間現在都在傳,是秦王出手讓燕國退避的。”
趙偃點了點頭,這點他也很惱火。
秦王真是好面子,給他寫完信後第二天,趙國民間就傳出了一些風聲。
現在燕國真的不打了,北方兩個異族停戰了,被證實的傳言讓秦王在趙國百姓心中的形象頓時拔高。
有仇是一回事,但承認對手強大是另一回事。
許多趙國貴族都開始敬佩起秦王的實力來,也算變相佩服和羨慕秦國的國力。
“大王,那秦王哪是好面子啊,他是為了繼續攻心趙國啊!”
“這點寡人也知道。”
趙偃有些無奈︰“可這能有什麼辦法呢?相國率軍在外半年,雖只有數萬人,但每日糧草供給已讓趙國國庫下降大半,可燕王卻遲遲不動手。”
“燕國有秦國通過商貿支持,趙國沒有啊!”
“寡人也知道秦王這是在施恩趙國百姓,這是在攻心,可趙國實在拖不起啊!”
趙偃不是個傻子。
但在郭開眼里,和傻子差別不大……
“大王,臣要說的不是這個啊!”郭開痛心疾首道︰“大王難道還沒看明白嗎?秦王這是在離間趙國百姓和貴族啊!”
趙偃先是心里一緊,可隨即愣了下。
這還需要離間?
“大王試想,之前燕國是怎麼被離間的?這手法難道不是似曾相識嗎?”
“秦王表面上是為趙國解決了一次大麻煩,可這解決的,究竟是百姓的麻煩還是貴族的麻煩呢?”
“再加上秦國展現出了對西域的絕對掌控力,以及他們說的那萬里之外的國家,把這三者聯合在一起,大王,秦王的意思難道還不明顯嗎?”
“臣給個提示,敢問趙國今年稅賦幾何?”
聚集財富最快、最高效的方法是什麼?
吸血。
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貴族們之所以能保持奢侈生活,就是吸百姓的血而來的。
或許,與生產力發不發達無關……
眼下,秦國要將商道打通到萬里之外,這當中會有多少謀利之機?
秦國已經允許了燕國一起,那會不會允許其他人?
而現在秦王又通過讓東胡與月氏停戰一事,直接證明了秦國對西域的掌控力,這商道路上的風險已經降到了最小。
可以說,跟著秦國混,絕對能賺。
雖然說會被秦國吃掉大頭,但如果不跟秦國混,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只會越來越差。
秦趙和約只剩下一年了。
趙國這兩年間,實力增長微乎其微。
秦國已經滅了一個韓國了。
那一年後……
面臨這個選擇,趙國的貴族們會怎麼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秦王怎會接受趙國人?”
趙偃連連搖頭。
他不相信以那個秦王的性格,會好心讓趙國貴族們通過這個賺到錢,哪怕只是少部分。
郭開苦笑了一笑︰“大王,利益動人心啊!”
“在足夠的利益下,賣國又不是什麼大事。”
“況且,那只是臣猜測的一種可能,或許是臣猜錯了也未必。”
“但總之,臣絕不相信幼時在趙國受過那麼多苛刻對待的秦王,會好心到為趙國解圍!單單一個名聲,絕對不夠秦王如此做!”
“另外請大王試想,被秦王記恨、絕對無法原諒的人,有多少?”
“臣說句不好听的,包括臣在內,趙國七成貴族都入不了秦王的眼,秦王幼時在邯鄲受的那些淒苦,是誰給的?大部分趙國貴族,那時候就算想去欺負一下秦王,他們夠格嗎?”
趙偃想到了自己。
那時候自己已經是太子了,而圍繞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去找秦王麻煩的,不說是趙國頂尖貴族,但也算是前列的貴族了。
其他的中小貴族,很少有待在邯鄲有時間來欺負秦王的。
“至于趙國上層那三成的貴族,如果臣是秦王,那臣會覺得他們死就死了吧,只要現在能離間他們和其他人的關系動亂趙國就行。”
“再者,也許秦王離間的目標根本就不是貴族呢?”
趙偃已經被說得有些恐懼了。
“什……什麼意思?”
……
趙國西部。
十幾個剛從戰場回來的漢子回到了縣里,他們都是相鄰幾個村的人,在被趙軍征召時也是同在一個校尉手下。
他們本想約著在縣城里吃一次酒再回去,畢竟對于他們這種底層百姓來說,很少有機會能來縣城里放縱一下。
得益于秦國對士卒的待遇傳播,如今的五國,雖然軍隊組成還是和之前一樣,以少部分常備軍和大量臨時招募的士卒組成,但在軍餉上卻稍微好了一點。
“嘿,出門打了半年多的仗,換來這十錢,還是趙幣!”
一個男人有些不爽。
現在天下的貨幣中,只有秦幣是最好用、最受歡迎的,哪怕是趙國人,也不覺得自家朝廷發的貨幣能和秦幣比。
“知足吧!”
一個同伴調笑了幾句︰“擱以前,我們啥都拿不到呢,就看能不能私下搶點東西了;現在還給了我們幾錢,這放過去可是只有戰死才有的待遇。”
“就是,戰死後這錢能不能到家人手中還兩說呢。”
“什麼兩說?肯定到不了啊!縣令就給你貪了!”
“不至于。”
“什麼不至于?你敢說他們不會……”
“我的意思是根本到不了縣令那。”
“……”
“在偏將或者校尉那就沒了。”
“這……這倒有可能。”
眾人一陣沉默。
他們的父輩在秦人手中死了許多,他們卻因為秦人的強大生活才稍微好了一點……
在沉默的氣氛下,他們吃酒的心情也沒了,直接朝著家中走去。
可回到家,許多人都發現家人不在。
一問之下才得知,由于去年的戰爭,朝廷征糧過多,許多人家中已經沒有多少余糧了。
為了不被餓死,他們只好想辦法去秦國找找機會。
恰好,秦國年節之後就大肆招工,好像是說要為了更西域的市場做準備,工錢都比去年多了幾十文呢。
于是此時的村中,幾乎只剩下了實在走不動的老人和小孩。
但凡還能走得動的,都想辦法去秦國了。
也許有些人,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也未必。
這樣的事不僅發生在這幾個村里。
在整個趙國西部,成千上萬的民眾或因為生計、或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而逃入秦國。
其中,一些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人,發現自己為國家打了半年多的仗,所得軍餉還不夠家人度日,朝廷還在後方加征了一些稅收,家人為了生活都離鄉去了秦國或者借了一些債後,頓時就不甘了。
本來征召青壯打仗就會荒廢農耕。
現在倒好。
不僅荒廢了家中農耕讓婦孺艱難求生,我拼命這麼久家中卻連安穩生活都做不到。
我為朝廷出力,結果就這?
“去你媽的朝廷!”
一個村子里。
當看到幾個孩子在一個老人的帶領下精打細算的熬著吃食時,一個男人直接爆了粗口。
他妻子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變賣了家中東西換了一些糧食後,把孩子和糧食都留給村中一個老人照看,自己去秦國賺錢了。
和她一起同去的,還有村中另外幾個婦人和兩個走得動道的老人。
面前的幾個孩子中,其中一個干瘦的小男孩正是男人的孩子。
雖然大家都吃不飽飯,但以前也不至于這樣啊!
他和同村幾個漢子商量了一下,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這趙國,不待也罷。
父輩之仇?
如果要去秦國才有活路、在趙國反而生活不下去,那這仇還該不該記,恐怕就得打個問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趙國西部的情況傳到邯鄲時。
原本那些口口聲聲為了趙國的大臣們全都沉默著。
這直接把趙偃都給氣笑了。
其實這大可以有解決方法,但貴族們不願意干。
只要減稅,百姓能過日子,沒人會在國仇家恨和生存之間做選擇;只要他們不那麼貪婪,給百姓一條活路,他們也不至于去秦國。
只要他們下定決心與秦國為敵,不去想著日後能不能賺一分利,他們大可以團結起來像當初抵抗自己一樣抵抗秦國。
大不了,再一次封鎖邊境。
可他們沒人說話。
哪怕是那些大貴族們。
有大臣在奏疏里說“只是部分百姓叛逃”。
是,確實只有部分。
估計徹底下定決心逃去秦國的百姓,兩年間加起來都只有萬人上下,其他人都只是為了去秦國踫踫運氣的。
但問題是,他們是趙國啊!
是和秦國有血仇的趙國啊!
趙國有這麼多百姓逃離,這不是諷刺是什麼?
眼看著又一輪逃亡潮掀起,趙國朝廷卻毫無動作。
如果不攔,便宜了秦國。
如果攔了,只會讓百姓和朝廷離心離德,還是會便宜了秦國。
“大王,歸根結底,是國力不行啊!”郭開感慨道。
如果國力和秦國一樣強盛,哪怕朝廷給全國百姓免稅一年都不至于發展到今天。
趙偃呼吸粗重,眼神凶狠︰“該死的齊國和燕國!”
如果不是他們,去年趙國也不至于打仗,百姓的日子也不至于困苦到這個程度!
看到趙偃將罪責都怪在了齊國和燕國身上,郭開默不作聲。
其實本不會發展到今天的。
如果他不是為了秦國的話……
只可惜,立場不同啊!
不讓趙國持續流血、不讓五國內戰不休,秦國怎麼能安心發展?我怎麼能為大王建功立業?
趙國不穩?
不穩得好啊!
這時,有士卒來報,秦國的邊境政策發生了變化。
……
【攜孩童舉家投奔秦國者,朝廷借貸利息可相應減免】
當這個政策從咸陽向著天下傳播之後,所有人頓時嘩然。
之前的兩年間,大部分都是些家中沒有長輩的單身漢、或是沒有成家的人帶著父母而來,舉家而來的人佔比較少。
可現在,這個政策對那些想要拖家帶口卻因為有些顧慮的人來說,無異于增大了吸引力。
秦國攻略天下之心,直接擺在了台面上。
僅這個借口,五國就算是為了自身直接封鎖邊境甚至開戰都可以理解了,因為人口是國力之本。
“但他們敢嗎?”
新一天的朝會上,面對有臣子問如此明目張膽是否會引起不好的變化的問題,嬴政很是不屑的回道。
我就是要掠奪你們的民眾,有本事你們也學我啊!
如果不是因為秦國官員數量不夠、學宮體系沒有大成,他連南陽郡那些權貴都會殺個干淨,更別說還留著五國。
我在等學宮體系大成。
你們在等什麼?
等死嗎?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