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從一旁的案台上翻出了一份文件,那是玄衣衛昨天發來的對清平隊的報告。
“錦隴,召文信侯與李斯來見!”
“唯!”
嬴政走回王座,一邊等人一邊思考著。
英任的想法他大概猜到了,這可讓他很不爽。
從軍事實力來看,別說韓國,秦要滅六國都用不了一個月。
他現在不想滅韓不是怕軍隊死人,是怕影響到秦國的發展大計。
韓國面積就比三川郡大一丁點,官吏數量上秦國吃得下,他怕的是累人。
因為累的是老秦人……
已經是冬天了,年節將近。
滅韓後,那些地方的百姓需要享受到秦國百姓的一些福利吧?可秦國眼下沒準備啊!
足夠覆蓋那麼多人的蜂窩煤、珙爐等商品制作不要時間?現在對韓國可都是抱著賣去還錢的心思來的。
過年節需要的東西,其他的或許可以勻出一部分來,可鐵礦、煤礦這些礦產上,如布匹、陶瓷等生活物資上,哪一個制作不需要時間、精力?
滅韓哪怕再輕松,也需要一兩個野戰軍軍去走一趟,需要有民夫後勤吧?
滅韓之後,那里就是自己的子民,需要大量官吏去填充府衙,更是需要人手審判那些韓國權貴以收攏民心,那需要抽調官員去執行吧?
到時候,路需要修吧?
韓國百姓已經困苦不堪,需要東西去安撫吧?至少需要些糧食、布匹不能看著一些人餓死凍死吧?不管用什麼方式哪怕欠債也好。
如果韓國朝廷時有人凍死餓死,秦國朝廷下還有人凍死餓死,那這韓國不白亡了?
而且總有些韓國民眾之前從秦國賺到點錢了的,他們若想趁著這機會過個好年,也需要足夠廉價的東西吧,至少名義上他們已經是自己人了。
總而言之,滅韓簡單,滅韓之後需要處理的問題才麻煩。
這一切,都需要秦國出力。
這也是為什麼在計劃中要到明年才滅韓的原因。
他還想著年節前一個月就慢慢減產讓百姓放假呢,畢竟不管是學宮學子們回家還是一些趁農閑離開家的人,他們回家總得需要時間,最少得提前十天放假。
現在難不成要讓百姓加班?
讓老秦人在工廠里多累一段時間就為了歡迎韓國百姓加入?
苦了自己人,去成全外國人?
這特麼是什麼狗屁道理!
老秦人可以自發支持秦國,秦王也可以下令讓他們累一點來支持秦國;但這個結果的好處必須是作用在秦國本身的。
如果秦國的發展是為了外國人……
興許秦王哪怕下了這方面的令,百姓可能也不會說什麼,畢竟嬴政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好處和仁慈,他們短時間也不會想到這麼深的方面。
但嬴政自己心里說服不了自己。
除了父母,他人沒有義務對你好,信任和情感都是會消耗光的——況且于嬴政來說,父母也……
如果現在可以為了彰顯仁慈,讓老秦人累一點來幫助他人,那以後呢?
是不是異族人來了秦國後還要彰顯大國風範去優待他們?異族學生在秦國學宮里要給出些優渥條件來區別對待?犯事了或者和秦人學子起了沖突,還要彰顯仁慈不做處罰或者反過來以斗毆處分自己的子民?
大國不是這麼當的。
“大王,李廷會來了。”
嬴政看著李斯走進行禮,讓其坐下後把玄衣衛的報告遞給了他。
不一會,呂不韋也來了。
自從將商行交給兒子呂平後,他就徹底清閑了下來,在城中開了一家書店,里面收藏了除一些各家學派孤本、學宮專用之書之外的所有已出版的書籍。
入他書店看書的要求很簡單,就兩條。
秦人或者決定定居秦國取得臨時身份的。
識字的,哪怕你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也可以。
靠著這點,他的書店在咸陽城收獲了大量底層百姓的喜愛——因為他們的孩子只要會寫那麼幾個字,就可以獲得一個接觸知識海洋的機會。
當然,他也獲得了部分讀書人的敵視——因為這斷了他們在民間教書的路。
只是呂不韋不以為意,他只是提供看書的機會,又沒派人教;孩子們回去後要麼自學,要麼還是得找讀書人當老師。
因為自己開了書店就記恨他的人,多半也不是什麼有真學問的。
“大王!”
呂不韋拱手一禮,心里有些高興。
這可是政兒第一次喊我來商量政事,由此可見,老夫哪怕退休了,在政兒心中還是佔了很重地位的!
李斯把文件給了呂不韋,心里有些警惕。
這個老不死的東西怎麼也來了?
等呂不韋看完後,嬴政又將自己對英任如此做的猜測說了出來。
然後李斯和呂不韋都皺了皺眉。
此舉于清平隊的立場來說,可以理解。
但他們是秦國的立場。
“挾民意求答案,雖是為百姓,卻也不齒。”呂不韋搖了搖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斯沒說話,他在觀察著嬴政的神情。
只可惜看不出什麼。
“你們覺得呢?”
嬴政問道。
呂不韋沉吟了一下︰“不知國師的意見是……?”
“他沒意見,你只管說你自己的就是,不必顧忌他。”
“可……”
“你是怕他偷听?”
嬴政笑了笑︰“他不會的,後世教育出來的還沒被社會污染的大學生,很尊重人的;給他尊重,他也會尊重寡人,他不會干這種事的。”
頓了他,他又說道︰“雖然寡人有些不理解為什麼這種實力下還保留著這種所謂的尊重原則,但不可否認,他是個好人。”
呂不韋點了點頭。
“那老夫的意見是︰老秦人為重。”
就這一句話,已經表達了他的態度。
不管英任是出于什麼理由,不管韓國百姓有多麼困苦,不管眼下機會有多麼好,秦國終歸是老秦人的秦國。
歷史上的秦朝,傷透了老秦人的心。
現在絕不能重演。
哪怕只是累一點都不行!
嬴政看向李斯。
後者面無表情,心里已經翻起了滔天巨浪!
剛才大王和呂不韋的對話,讓他以往許多疑惑都瞬間消失,心里更是泛起了一絲對李緣的恐懼。
“愛卿,你的意見呢?”
嬴政相信李斯的謹慎,這才讓他成為這大秦時空里第五個明確知道李緣身份的人。
哦對了,還活著的第四個。
李斯深吸了一口氣︰“良機難覓。”
“怎麼?難道讓老秦人和秦國百姓們犧牲自己的年節去成全別人?”呂不韋淡定問了一句。
對李斯,他談不上怨恨,因為哪怕李斯不背叛他李緣也可以解決。
但也沒什麼好態度就是了,畢竟誰會喜歡一個背叛者呢?
李斯壓根沒看他,只是直視嬴政︰“敢問大王,是否想賺取這一次的利好?”
如果這個時候滅韓,固然有許多麻煩,但能獲得的好處也是極大的。
嬴政點了點頭。
功勞誰不想要呢?
“那麼臣建議,滅韓!”
李斯神情一肅︰“臣覺得,考慮一件事只需要看是否能解決便可,而秦國有能力解決現在滅韓帶來的麻煩!”
嬴政有些古怪的看了他一眼︰“此話,國師也說過。”
李斯︰“……”
密碼了筆的……
“大王,首要問題是物資上的準備,這一點有辦法解決。”李斯強迫自己忽視有關國師的任何事。
“如今秦國境內,還有數萬匈奴奴隸,以及其他一些來勞作的匈奴婦女和青年,攻略西南後,許多西南夷的蠻人也會來大秦做一些苦力活。”
嬴政點了點頭︰“你不會是想……”
“既然對方攜民意,那我們也用民意來對付;我們可以直接言明要為滅韓準備物資,並且臨時給出一個月的期限,這個月內允許工人自己選擇是否跟隨工廠計劃而加班,選擇的加足夠補償。”
“若還是無法滿足工廠計劃如何?”嬴政問道。
“用異族之命,補足我華夏之缺。”
“臣覺得,如果百姓自願加班多獲取一些錢財固然好,如果不願意,那就是那些異族之人出力的時候了。”李斯語氣冰冷︰“秦國強大是為了什麼?秦軍攻伐天下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用武器給秦國和百姓帶來好處嗎?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嬴政陷入沉思。
呂不韋眉頭一皺,他可是知道自家的商行內那些異族奴隸過的是什麼日子,那是真的把把女人當男人用、把男人當牛馬用。
這還是在已經相對保證他們生命、可以讓他們大部分人活著的前提下,如果再壓榨過分一點,怕不是不用半年那些奴隸就得全部累死。
“若有不好的影響怎麼辦?”呂不韋問了一句。
“哪來的影響?誰能對秦國有影響?”李斯反問道︰“我秦國讓異族之人來秦國,總不是為了讓他們和百姓一起享受的吧?”
嬴政制止了呂不韋想要繼續問的勢頭,看向李斯︰“接著說。”
在他心里。
只要不涉及秦國百姓,異族之人死多少與秦國何干?
“其二,就是派遣官吏去接收韓國一事,這工作量很大,但臣以為不是問題。”李斯說︰“大王,秦國許多中低層官吏,都需要一個進步的機會,韓國之地,正合適!”
“至于其他的大貴族、重臣等人,那就更不用考慮了。”
“既是國之重臣,累一點不是應該的嗎?”
“而且許多國內不能做的事,可以從六國之地破局。”
嬴政瞬間就懂了他說的是什麼事。
“還有呢?”
“其三,便是對其他五國的影響了。”
滅了韓國後,其他五國都會關注著,他們想看看秦國會怎麼做。
對百姓很簡單,給他們足夠生存的土地和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就可以。
對那些韓國貴族……
“臣知道大王是想將他們全部打掉,但臣以為,第一年當只抓重犯,等再過幾年,我大秦有足夠人手填充整個天下後,再把他們連同五國貴族一起打掉。”李斯笑了︰“秦國盛世,需要一些人當祭禮,把他們當做對過去的告別,豈不是正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是要土地改革嗎?不是要取消奴隸制嗎?不是要打破貴族專權政治的現狀嗎?
這些年可以緩慢開展,等到了那個時候,用六國貴族的血來警告秦國國內的一些人︰是選擇服從秦王一起走向未來,還是和六國貴族一起留在舊時代。
李斯的想法,嬴政明白。
他很喜歡。
“軍隊一事呢?”
“大王,這就非臣所能回答了,不過哪怕尉廷會在此,他也會同意的;因為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不管是不是年節。”
難道哪天打仗了,還要跟敵人說︰我正在過節,怕勞煩了國民,等我過完節再打?
軍隊若如此,還不如和工人們一樣固定時間上下值算了——因為這樣的軍隊反正也沒什麼用。
嬴政看向了呂不韋。
李斯已經給出了這幾個大問題的答案,其他的小問題就無傷大雅了,底下的官員們就可以解決。
呂不韋沉思了一會,不得不承認這些方法的可行性。
除了會苦一苦朝廷官員、累一累軍隊、死一死異族罷了……
呂不韋點了點頭。
嬴政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
“召章邯、張蒼前來。”
整個過程中,他在意的只有一點︰是否會讓老秦人心生不滿?
自願選擇的方法是可行的。
但高層的方法,能否真正落實到基層、惠及百姓,這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為了防止一些工廠、官員逼迫百姓“自願”,他得先下一劑猛藥!
只要百姓不反對,別的都是小事。
官員的怨氣?異族奴隸和勞工們的死傷?
通通都是小事。
……
清平隊營地。
英任這幾天一直在處理南陽郡的搞事任務。
張奇倒也是個合格的郡守。
在發現郡內各處都有小官小吏陽奉陰違、甚至收受了反賊錢財搗亂後,他直接調動當地駐軍進行了軍管。
村村封閉,把守各處道路,勸阻逃亡之人,許諾只要沒殺人那麼歸鄉後一切罪責清零,抓了一些罪大惡極的官吏當眾處斬……
說實話,這些舉動讓英任對這人刮目相看,他居然不守護朝廷尊嚴、放低身段做了這些事。
英任對此有點認可,但不多。
如果韓國早些改變,何至于今天?
“老大,秦人來了……”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