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
剛剛睡完午覺醒來的李緣,被嬴政用對講機呼來了。
地面上,那幅巨大的華夏輿圖里,嬴政將王劍立著,雙手重疊搭在劍柄上,站在呂不韋商隊出事的那個地點,俯視著幾米外的楚國國都。
听到腳步聲,他頭也沒回。
“寡人想發兵十萬,陳兵秦楚邊境。”
十萬?
李緣想了想︰“只是教訓一下楚國?”
“興許。”嬴政說︰“寡人會以此事為由,讓楚國簽下新的約定,如楚國不答應,十萬大軍攻楚,將那出事的地方拿回來。”
“既然楚國在那里保證不了秦國商隊的安全,那就讓大秦自己佔著那!”
這行為,怎麼那麼耳熟呢?
李緣想了想,貌似後世山姆大叔每次想要他國低頭時說出的那句‘我們的航母編隊在哪’,和政哥此時表達的意思差不多?
“約定?什麼約定?”李緣問道。
“楚國所有城市免除對秦國商隊貨物的檢查,允許秦國商人在各地自由行商,秦國商人一旦犯法需交由秦國自己審判,對秦國所有貨物不能加征任何……”
听著嬴政淡定的說著那些,李緣心里的某根弦突然就被觸動了。
干脆改叫《某某條約》算了……
“是不是還有賠款?”不等嬴政說完所有,李緣就問了句。
嬴政看了他一眼︰“你怎麼知道?”
李緣︰“……”
因為我見過曾經的後世列強是如何對我們自己家的……
但幸好,現在自己是列強……
“寡人會要求楚國交出所有凶手,並且給死去的商隊之人補償錢財,錢財之事就由呂不韋去干,他很樂意。”
“如果楚王答應了,那寡人就當臨時練兵了,如果不答應,等大秦真打下那百里之地後,他們還得支付寡人的發兵之錢。”
“戰爭賠款。”李緣說。
嬴政思索了一下,發現這個詞似乎更加貼切,于是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既如此,要不你率軍出征吧?”
李緣︰“……”
我?
去跟現在正在楚國邊境上的那個項燕打?
“政哥,我覺得……”
“蒙武做你副將。”
“我覺得可以。”
嬴政有些好笑的看了他一眼︰“如果沒有蒙武,你是不是覺得寡人是讓你去丟臉的?”
“不,我覺得你應該是想讓楚國拒絕。”李緣說︰“我從未帶過兵,楚王估摸著不會答應,那大秦就可以打過去了。”
“後世有個名詞叫軍事恫嚇,差不多就是形容現在這種情況的。”
自己只是個讓楚王掉以輕心的誘餌而已。
實際動兵後,楚王如果不答應,那打下那百里之地之後,大秦就接著打。
楚王是覺得,被打得再來一次遷都好呢?還是覺得簽了那條約付出些面子和金錢好?
打了你,讓你丟了尊嚴。
但我連句不好意思都不說,你又能拿我咋樣?
你還敢開戰不成?
自始至終,國與國之間的欺壓行為,一直都是那幾種方式……
現在還好,天下都知道兩國同屬華夏,秦國也只是對著楚王,更重要的是,在幾乎是貴族聯合體的楚國、大部分平民此時的國家情結幾乎等于無。
可在後世,李緣見識過那種整個國家所有人都義憤填膺卻無可奈何的情況……
“你好像在想些什麼?”
嬴政看出了他沉思中隱藏了一些情感。
李緣抿了抿嘴。
他想起了自己家曾被別人軍事恫嚇的那些悲憤歷史。
差點統一時航母來了、那棟樓被炸了、一艘船被無故檢查了、一架飛機墜海了等等……
“沒什麼。”他深吸一口氣︰“政哥,大秦有被軍事恫嚇過嗎?”
嬴政明白他不想說,也沒強求。
至于大秦被軍事恫嚇……
“如果你是指這種臨近開戰的威脅的話,那有過。”
嬴政想了想︰“那還是老早之前的事了,靈公、簡公時期?最終到惠公,大秦一直都處于這種軍事恫嚇下。”
ps︰由于秦國在春秋時期已經有過一位惠公,所以此處這個戰國時期的惠公歷史上稱之為秦後惠公)
秦靈公、簡公時期,秦國正處于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
在這之前,秦厲共公、秦躁公、秦懷公連著三任君主時期,要麼毫無建樹政策反復無常、要麼義渠反叛國內民不聊生、要麼群臣逼迫君主自盡舊貴族代行王權,整個秦國內憂外患。
秦懷公死後,由于其太子秦昭子早死,掌權的舊貴族勢力擁立其孫子秦靈公。
秦靈公繼位後,一旁的魏國剛由魏文候任用李悝kui、一聲)變法成為戰國第一強國,正需要一個對手來試試實力。
然後秦國就倒霉了……
魏國入侵了秦國河西一座城,秦軍想奪回,結果大敗。
秦靈公死後,太子連由于年紀太小被舊貴族們反對,被迫逃到魏國尋求庇護;舊貴族們轉而擁立靈公的叔叔、懷公的另一個兒子簡公繼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面對這副爛攤子,秦簡公原本以為自己是來收拾的。
畢竟這局勢再壞也壞不到哪去了吧?
結果他沒想到,真有更壞的……
靈公時期,魏國還只是在河西奪了一座城打敗了一次秦軍。
到了簡公時期,魏國發兵準備攻取秦國整個河西,並且主將叫︰吳起。
吳起以步步蠶食的方式吞下了整個河西地區,被魏文候任命為西河郡郡守後,為了防止秦國反撲,他訓練出了歷史上第一支特種兵部隊——魏武卒。西河郡︰魏國對河西地區的行政區劃)
秦簡公至死都夢回河西。
但吳起宛如一個戰神一般,硬是站在那堵住了秦國所有強大的希望,並且麾下的魏武卒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拿秦國建功立業。
“後來,簡公死後,惠公曾三次發兵想奪回河西之地,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嬴政說起這個,就感覺一陣羞憤。
因為按照史書上的記載,秦惠公最大規模的一次反攻、傾盡全國之力發兵五十萬,結果被吳起五萬魏武卒打得頭暈目眩……
吳起讓秦國時刻都感受著滅國的危險。
但可能是上天真的眷顧了秦國。
此戰過後第二年,吳起因政治失敗而被迫離開魏國去往楚國。
離開時,吳起直言︰
【假如主上能信任我,再給我數年時間,我必定能滅了秦國,可如今主上听了小人的話不信任我,河西再度落入秦國之手的日子怕是不遠了,魏國也會因此衰落。】
說到這,嬴政有些後怕。
“假如當年吳起沒有因為魏國朝堂之事離開,而是真在河西接著發展魏武卒,大秦豈不是那時就亡國了?”
這個問題,李緣選擇了默認。
吳起的能力毋庸置疑,再加上當時魏國用李悝變法而有的戰國第一強國的實力,滅掉秦國真的不是夢想。
于是嬴政也沉默了。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