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會,嬴政重新調整好了心態,看向李緣。
“半個時辰前,呂不韋辭相時,言語中似乎想讓你來當相國?”
可李緣明顯懵了︰“我?”
“他說……”
等嬴政復述一遍當時的情景後,李緣搖了搖頭。
“他說的不是我,而是李斯。”
“李斯?”
嬴政顯然沒想到指的是他,因為此刻的李斯官階還不夠。
原本的歷史上,此刻的李斯還是呂不韋麾下的郎官,等呂不韋倒台後才被提拔為長史、客卿,再然後因《諫逐客書》才開始廷尉之上的晉升之路。
ps︰李斯在廷尉之前的官階晉升,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具體時間,所以有關此事皆為作者個人在對歷史事件分析後的猜測。)
而如今,哪怕呂不韋提前辭相,可李斯依舊只是個小官。
嗯,一個入了嬴政眼的小官。
由于其早就在暗中靠向了自己,並且向自己提過一邊用金錢游說六國官員貴族、一邊用兵鋒威逼的蠶食之計,深得自己看中。
這次呂不韋辭相,嬴政心里的封賞名單中也有這個人,他準備任命其為長史,後續看其計謀的實際表現來決定是否再加一個客卿之名。
但這明顯不足以成為讓他當相國的理由,別說朝堂是否會通過,嬴政都無法說服自己。
並且他不打算再任命相國了,以後最多只能有丞相!
“寡人知道李斯,可其才華雖強,但並不如呂不韋。”
他看向李緣,希望對方給出一個解釋。
“那只是你現在認為的。”
李緣沉默了一下︰“實際上,在政哥你的政治生命中,他為首功。”
“如果沒有他,政哥你統一六國的時間可能會大大延長,甚至你都來不及干後來的一些功勞,你投入畢生精力也可能只能干出掃平六國一件事。”
“那樣雖然你也可以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但後世終究有會人與你平起平坐,而不是像原本的歷史那樣,千古一帝獨你一人。”
一個驕傲之人的功勞被質疑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嬴政感到很氣。
原本想問他的一些問題也被暫時壓下,他非得先知道個理由不可。
放下手中的帛書和白紙,他面容嚴肅︰“他有何等功勞?”
“那說來可就多了。”
從隨身空間中拿出了兩個面包和兩瓶營養快線,遞了一份給嬴政。
教他撕開包裝盒擰開瓶蓋後,李緣糾結了一下︰“首先,我得先跟你說政哥你以後會有哪些功勞。”
縱觀嬴政的一生,他在歷史上其實只留下兩個名號。
一個是由濫用民力、好大喜功而引起的‘暴君’。
但這個相比于他整個人生的事業,其實佔比並不多,大約五分之一而已。
另一個就是由滅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執行郡縣制等大一統行為而得到的‘秦皇’之稱,這是一座壓在所有皇帝身上的大山,在明代思想家李贄之後,這名號成為了‘千古一帝’。
至于所謂的‘始皇’則並沒有多少重要性。
因為從客觀發展上來說,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一定會走向統一之路。
一旦統一,抓住那個統一機會的帝王都有可能以‘始皇’自稱,只是這個機會正好被他踫上了。
ps︰這也是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嬴政只是運氣好、論個人能力不怎麼樣的原因。但作者個人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和魄力,換個皇帝有那好運氣也走不到嬴政的高度。所以我認為政哥配得上始皇之稱,不僅是運氣,各方面都是!)
而在嬴政那“大一統”的所有功績里,幾乎都離不開李斯的影子。
如果沒有李斯的《諫逐客書》,後續以尉繚為代表的六國之人未必會來秦國,而一旦這些人投奔六國,雖仍舊阻擋不了秦的兵鋒,但統一天下的阻力會大大加強。
而且他向始皇提議的一邊用金錢腐蝕六國官員、一邊用兵鋒逼迫的蠶食之計,是秦正式開始滅國戰爭之前的主要計劃。
哪怕在滅國戰爭的過程中,此計策的後續影響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統一天下後,以王綰為首的群臣全部支持分封制。
是李斯以近乎孤臣般的堅持與群臣對壘,支持著始皇進行郡縣制的決心。
在始皇決定統一文字時,是李斯奉命整合、甚至自己親自下場書寫開創了小篆字。
他還采用了小官程邈創造的字體——隸書作為官方正式書體,放到整個文字演變歷史中,華夏四大書體真、草、隸、篆,其中兩個的功勞都離不開他。
且此後兩千多年,可以令華夏不管男女都上頭的那八個字,也是出自他筆下。
統一度量衡,是秦統一後李斯向始皇上奏的。
而在始皇同意後,他以十進制為基礎親自規劃,並從法律上保證了它的有效實行。
修秦馳道、車同軌,始皇下的決定,李斯是主要執行人。
始皇三十七年,此時面臨崩塌的秦王朝、只靠著正在進行最後一次巡游的始皇的個人威壓支撐,而這時的李斯依舊在執掌大秦這艘龐大且破舊的大船,並想著努力維持平衡。
他上了最後一道重要奏折︰統一貨幣。
他親自主持鑄造秦半兩、將鑄幣權收歸國有,成為經濟史上的創舉。
只可惜當時秦朝基本盤已徹底崩塌,統一的貨幣沒能救下大秦。
但這卻直接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秦半兩的制式及結算制度,直到兩千兩百多年後才隨著清王朝的崩塌而消失。
始皇的每一項功績背後,都有他的功勞,有的是主功,有的是次功。
若不是因為嬴政身為皇帝給予了最上層的權利支持、才讓嬴政的排名在他之上,若換一個平庸的帝王來,千古一帝的名號將不會再有,而會變成屬于李斯的千古一相。
若不是殺韓非、焚書、篡改聖旨等事毀壞了聲譽,他的功績可與周公、召公媲美。
只是歷史總讓後來者無奈。
千古一相是四百多年後的一位武侯,而他只是大秦第一丞相。
他的晚年,也因自己那些錯事而淒慘無比。
偏殿里寂靜了下來。
除了統一貨幣那一段,李緣沒有交代時間和背景、只是說了影響外,別的功勞他都如實說了一遍。
開講前政哥就撕開了面包,直到听他講完,政哥還一口未動。
李緣喝完了自己瓶子中最後一口營養快線,扭頭看向他︰“政哥,你覺得,這樣的李斯,夠不夠?”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