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逆轉靖康

第83章 最後的摩尼教徒【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昶�本章︰第83章 最後的摩尼教徒【六】

    楊元嗣不想知道也不願意去深究山谷里面最後發生了什麼。

    這兩萬多人最後只剩了不到三百人活著出來,他們的外貌用乞丐都形容不了。

    辛興宗本來是一雙眯眯眼,現在眼眶深陷,皮包骨頭,顯的眼楮也大了許多。

    他路上已經听花榮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了,知道這都是呂師囊的計謀。

    辛興宗伸出瘦骨嶙峋的手,緊緊抓住楊元嗣的手臂,厲聲說道︰“小人的兩個弟弟都死在這惡賊手里,指揮使一定要將他千刀萬剮!”

    楊惟忠也是老淚縱橫,說道︰“下官帶來的三千多兒郎都死在谷里,實在是憋屈!”

    楊元嗣心中也感慨萬千,他也是想著要給宋軍復仇,不過更重要的是不要重蹈覆轍,這呂師囊不可小覷。

    陶宗旺帶著他們下去休養,這時候麻石帶領的蠻族青壯也趕了過來。

    楊元嗣升帳議事,召集眾將讓他們敞開了討論。

    劉鎮和劉光世都對于這種形式非常新奇。

    大宋都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只听上面的軍令行事,違反軍令是要被殺頭的。

    正常情況下,將領率軍出征還要有監軍。

    楊元嗣這樣一個人率領三萬多大軍出征本來就十分罕見,現在又搞這個什麼軍事會議,更顯新奇。

    等他們看到登州軍的下級軍官都踴躍發言的時候,更是震驚無比。

    關鍵最高軍事統帥楊元嗣還是一副欣賞的樣子,頻頻點頭。

    有些禁軍和西軍的軍官也大著膽子提出自己的意見,那個叫吳用的書記官也一一記錄。

    據說要是誰的意見被采納,對于戰爭的勝利起了作用,那是有重賞的。

    看著登州軍的軍官們暢所欲言,很多禁軍和西軍的將領們也謹慎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看著堂下將領們暢所欲言,爭得面紅耳赤的樣子,楊元嗣就知道,這場仗即使是打不贏也不會吃太大的虧。

    自古以來,不管是什麼行業,最怕的就是外行指導內行。

    大宋從太宗以後,所有率軍出征的將領,都是外行指導內行。

    所以才有了高粱河車神的傳說,也有了寇準守檀淵的美名。

    不管是什麼戰爭,最後上戰場的都是普通的軍卒和中低級的軍官。

    他們雖然不可能從宏觀上了解整個戰役的來龍去脈,但是對于戰場的細節卻是最了解的。

    大帳內的會議開了整整一上午,形成了十幾條有用的意見。

    楊元嗣將這些意見總結起來,做了最後的總結發言和部署。

    眾人在會議結束後還再討論會上的得失和自己意見的對錯,整個軍營一派生機勃勃。

    楊元嗣的策略也很簡單,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不求一地的得失,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宋軍開始誓師出征,分成了十幾個軍,一個軍五千多人,每個軍都有幾個當地的蠻族向導。

    大軍進山剿滅叛軍,騎兵是派不上什麼用場,方臘叛軍也沒有重步兵,所有人都輕裝上陣。

    楊元嗣和景川劉十三在一隊中,麻岩是他們的向導。

    據麻岩所說,這幫源洞里的大洞窟足足有七八個百個,方臘軍也不可能每個洞窟都住人。

    他們又不是野人,同樣是要吃飯的,完全待在洞里不事生產,也撐不了多久。

    呂師囊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挺過宋軍大規模的圍剿,耗走宋軍大隊,再圖發展。

    楊元嗣的想法跟他一樣,不過正好是對立面。

    他指揮著宋軍穩扎穩打,從不冒進,一洞一窟的進行搜索,力圖將叛軍壓縮到一個小範圍內,進行決戰。

    這個時候群策群力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能預料到的困難宋軍基本都提前有了預案。

    呂師囊對于宋軍的進攻早有謀劃,他命人將毒藥撒在山林四周的水源當中,期待宋軍上當。

    哪里知道宋軍早就有防備,每個人帶著水囊,水盡則是尋找合適的地方就地掘井,絕對不飲用不了解的水源。

    呂師囊又在山林中的必經之路設計了陷阱埋伏,多放毒蟲。

    宋軍則是都穿著厚底羊皮靴子,前鋒土人探路,陷阱毒蟲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楊元嗣指揮著部隊穩扎穩打,將外圍的洞窟逐個清剿,包圍圈越來越少。

    方肥和呂師囊在幫源洞的洞穴里不斷接收敗退而來的軍卒,他們也知道決戰的時候就要到來了。

    睦州的天氣濕熱,多數宋軍都是北方人,能夠保持完整的建制趕到聖公洞決戰就很不容易了。

    聖公洞是清溪最大的一個洞窟,洞口有五十多步寬,開在半山腰上。

    呂師囊在洞口又築起了一座半人多高的石牆,要想攻擊洞口就必須要佯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個山坡人多了也施展不開,楊元嗣將善于射箭的射手組織起了兩千人,準備對洞內的叛軍進行火力壓制。

    禁軍和西軍中還有一千多弓弩手,也單獨安排了一列。

    楊信和李繼恩都沒有穿盔甲,一手持著木盾,一手拿著戰刀開始準備攻擊。

    他們身後是神武軍的精銳戰士,分為六個梯隊,一個梯隊五百人。

    在後面就是禁軍和西軍,他們手里拿著的是長槍大刀,準備做最後的決戰。

    戰鼓響起,宋軍開始發動了進攻。

    呂師囊親自站在石台上,指揮軍卒放箭,只是他們的桑木弓弓力太弱,根本抵擋不住宋軍的強弓勁弩。

    前排的軍卒有石牆阻擋還能好些,後排的方臘軍在宋軍第一輪齊射下就倒了一大片。

    呂師囊見狀急忙命令石牆上的軍卒滾動圓石,阻擋山腰下的宋軍。

    這一招確實比放箭有用的多,宋軍本來就需要仰攻,還要躲避滾石,一時間十分狼狽。

    麻岩和麻石兩兄弟穿著草鞋麻衣,手里提著一柄鋼叉,背後插著五六支標槍。

    他們身後的五六百蠻兵也是這個打扮,這群人如同猿猴般敏捷。

    麻岩一邊躲避著石頭和弓箭,一邊從背後拔出標槍開始反擊。

    這家伙的準頭非常出色,他身後的軍卒們也是如法炮制,紛紛將標槍投出。

    這標槍雖然投擲大距離短,但是殺傷力卻是十分巨大。

    叛軍們發出一陣陣慘叫,被釘在了地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第83章 最後的摩尼教徒【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第83章 最後的摩尼教徒【六】並對穿越大宋︰逆轉靖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