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

第455章 技術戰對于汽車行業的洗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柒肆參捌 本章︰第455章 技術戰對于汽車行業的洗牌

    那個時候的比迪汽車,憑借著超級混動技術,可以說在新能源市場,也是大殺特殺,銷量更是一路飆升。

    在技術方面,比迪汽車也是有很深的底蘊。

    並不像一些新能源車企,嘴里說著最新技術,其實大部分技術根本都沒有落地,只是存在于ppt中。

    大眾對于新能源車企的偏見,就是這樣來的。

    為什麼說這一次的技術戰,將是整個汽車行業一次洗牌。

    因為此刻的汽車市場,正在進行一次“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

    就像之前和神話人物重名的造車新勢力,在前些年的時候,還以急速增長的銷量,成為一眾造車新勢力中的黑馬。

    但就是在之後的短短幾年當中,它就從昔日的銷量黑馬,淪落到戰略迷失、資金斷裂、信任崩塌,甚至連廣告費都捉襟見肘的境地。

    上百億的融資化為泡影,並且還附帶著上百億的虧空。

    其實造成這個結果,很多人已經預料到了。

    因為在這家車企的背後,有著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這個汽車品牌的創始人,持股僅有5。

    這個數字,真的是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一家汽車品牌的創始人,對于這個品牌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他決定一個汽車品牌的主要調性,而且是要帶著這個品牌向前去發展的。

    但是當創始人最後持有這樣股權的時候,就意味著在重大決策面前,他連拍桌子的資格都沒有。

    你就說,他有很好的發展規劃,能有什麼用呢。

    除此之外,還有更為夸張的事情,這家汽車品牌的股東居然有十幾位,其中涉及到國有資本,行業巨頭等各方勢力。

    股東太雜,並且都有一定的實力,所以每個股東都有著自己的想法。

    不過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不懂車。

    這夠不夠夸張!

    一群股東是外行,唯一的創始人是內行,還說不上話。

    你就說這樣的企業,能發展的起來才怪。

    特別是在這些股東中,國有資本想的是為自己創造一些政績,而行業巨頭則是想創造一個新的資金點,總的來說,目標都是利益。

    所以在拿到資金之後,這個汽車品牌就像上了發條似的,開啟了瘋狂的擴張。

    最開始他們也是從低端市場入手,而且發展勢頭也還不錯,要不怎麼被稱為黑馬。

    如果接下來只要穩扎穩打,在技術方面不斷的增加投入,讓他們的品牌在這個市場穩定下來之後,在慢慢的向上發展,就是一條最穩妥的路線。

    就像當年的華耀似的,也是從微型車入手,一步步穩扎穩打才做到現在。

    新能源車企,他的第一位定位很重要,像造車新勢力中的夢想、未來,以及小彭,一開始都定位是高端市場,在慢慢打出名氣之後,才開始慢慢的向上發展。

    一開始他們都有一定的技術加持,並且在後續也在技術方面,不斷的投入。

    但是這家品牌就有意思了,低端市場剛做出了一些成績,就迫不及待的奔向了高端市場。

    他們身後的資本,算盤打的很精細,既想要保住低端市場的市場份額,同時還想去搶佔高端市場的利潤。

    想法是很不錯,但是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條。

    就是他們品牌沒有核心的技術,大部分都是依賴外部的技術。

    說的難听一些就是,通過購買各大廠商的零配件,然後進行組裝。

    當沒有核心的技術作為基礎,所有東西都依賴外部因素的時候,外部因素就已經決定了你的生死。

    這樣的事情在新能源行業,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當三電等核心技術遭遇研發瓶頸的時候,一些品牌就會選擇屏幕尺寸、座椅舒適度、冰箱大小這種低門檻的替代性競爭。

    于是我們看到了新能源汽車行業里的一些奇葩營銷,某些品牌將車載冰箱制冷效率作為核心賣點,卻對電池熱管理系統避而不談。

    這就是所謂的技術空心化!

    一家家新能源車企的倒閉,就是最好的證明。

    要知道,造車事實上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

    它需要技術的積累、供應鏈的完善以及品質的把控。

    而這家品牌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顯然是很不充足的,反而是將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營銷和擴張上。

    結果就是,車雖然造出來了,但是核心技術仍然依賴供應商,智能化的水平也遠遠落後于同行。

    所以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加劇的時候,這些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自然首當其沖、搖搖欲墜。

    這一次工信部將推出的,關于動力電池的新一代強制性標準,就是對這些沒有核心競爭力汽車的一次極大沖擊。

    說句直白的話,國家也想要對整個汽車行業來一次重大的洗牌。

    因為這些年來,一些車企靠著政策崛起,在政策有了變化之後,這些個車企就消失了。

    而最終默默承受所有的,卻是我們的車主。

    這顯然不符合國家的發展規劃,國家的扶持政策,是幫助一些有實力的車企,快速的發展。

    而不是讓那些投機取巧的車企,鑽了空子。

    所以這些年,國家在政策方面也是在不斷的調整。

    這一次直接在動力電池方面推出政策,不僅僅是針對的車企,還有所有的動力電池企業。

    一些達不到標準的電池企業,也將會消失在這樣硝煙中。

    在他們看來,唯有真正的強者,方能在這場戰役中屹立不倒。

    之前好多人都在說,在之後的幾年里,國內的車企會倒下90。

    現在在看這句話,也不是空穴來風。

    而華耀汽車這一路走來,就是憑借著技術的加持,一步步走到了現在。

    好多新能源車企,都想著模仿華耀的成功,但是還不想再研發方面投入,那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雖然說陳卓是個掛逼,但是那些個技術,也是陳卓投入了不少的真金白銀的。

    所以陳卓對于這場技術戰,反而是更加的有興趣。

    喜歡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第455章 技術戰對于汽車行業的洗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第455章 技術戰對于汽車行業的洗牌並對國貨之光,從制造電動車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