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罪惡之眼】白瀟什麼都知道,其實白瀟問的這些問題,很多基本上都是後面公檢法會問到的,現在問就相當于是給趙月月做模擬題罷了。
通過這個問題回答下來,白瀟看得出來趙月月是一個很聰明的姑娘。
因為趙月月給出的回答正是,白瀟一來跟她說的那種,如實描述客觀事實,但是主觀上只給白瀟想要的,而白瀟想要的就是做無罪辯護。
關于白瀟問趙月月她是否按時吃藥了這個問題。
那事實上趙月月吃藥了嗎?確實是吃了,但是吃的不是治療她這個疾病的藥,因為當時醫院給她拿錯藥了,趙月月也知道她吃的不是治療她這個疾病的藥,她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將錯就錯。
而且剛剛趙月月結合她之前時不時犯病出現幻听幻覺被害幻想的這個來回答,也完全一點毛病都沒有。
事實確實如此,因為這個問題,趙月月的母親帶她去過精神病院問過幾次,有病歷資料為證。
在這里趙月月巧妙的把正常病情波動跟斷藥之後的病情混為一談來說,其實,這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理解也完全一點毛病都沒有。
畢竟作為患者,又不是醫生,判斷不出來這到底是正常的病情波動,還是斷藥之後的病情惡化很正常。
那正常的病情波動,跟斷藥之後的惡化有什麼區別呢?
打個比方,規律服藥患者的精神波動如同 "平靜海面的微波"。
而停藥患者的惡化則是 "海嘯",質差異在于神經化學風暴的失控程度。
停藥之後的惡化軌跡如同 "逐漸融化的冰川",表面尚平靜時,內部結構早已崩塌。
這時,外面出現電閃雷鳴,一場不小的暴風雨又要來了。
而接下來,白瀟的這個問題會觸動趙月月的這個神經,但是沒辦法,因為她遲早都要面對,就算白瀟不問她,在後面,她不知道要經歷過多少次辦案人員和檢察官的訊問。
但在這個問題之前,白瀟跟趙月月確認了一件對正常人來說沒有必要的事情,但是對趙月月很有必要的事情。
白瀟問“你知道我們是跟你站在一邊的吧?”
趙圓默契地將手中的筆停了下來。
趙月月點了點頭,回“我知道。”
其實,問到了現在,再加上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趙月月的心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逐漸變得開始覺得有點危險。
但是,白瀟剛剛的這句話,又讓她確信了,她現在是安全的。
白瀟說“接下來,我問的問題,你實話實說就行,沒事的。”
趙月月點了點頭回“好。”
白瀟問“你覺得你爸爸當年是冤枉的嗎?”
趙月月還是不自覺地緊張了一下,因為听到了爸爸這兩個字,但隨即又放松了下來,回“是。”
白瀟問“那你恨覃東西和龔慶紅嗎?”
趙月月回“恨。”
其實這兩個回答已經足以形成了趙月月的犯罪動機。
接下來白瀟並沒有繼續問趙月月,而是跟趙圓唱起了雙簧,白瀟突然轉頭問趙圓“趙律師,你有恨的人嗎?”
趙圓先是愣了一秒鐘,隨即便反應了過來,回“有啊。”
白瀟問“你想過要殺掉你恨的人嗎?”
趙圓絲滑地回“沒有,因為我知道殺人是犯法的,而且,我也不敢殺人,還有,我覺得憑我的戰斗力似乎也殺不了人。”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去殺人因此受到了懲罰,這傷害最大的是我父母,我很愛我的父母,所以,我不能去這樣做,如果我這樣去做了,我的父母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打擊。”
“雖然我是殺了仇人,事實上受到懲罰的還有我的爸爸媽媽,我做不到。”
“哦還有,不過我想要我恨的人去死,所以我希望我恨的人能夠受到上天的懲罰,希望他能夠得到他應有的報應。”
趙圓故意給出了幾種標準答案供趙月月選擇。
白瀟滿意地點了點頭。
其實,仇恨是人類的自然情緒,但暴力行為通常被道德、理性、社會關系和大腦抑制機制所阻止。
所以,在這里白瀟不會去教趙月月讓她去說不恨,那不符合常理。
白瀟只會讓趙月月承認自己的情緒,然後解釋它。
白瀟又轉了過來看趙月月,問“趙月月,你說你恨覃東西和龔慶紅,那你想過要殺掉他們倆嗎?”
趙月月參考了趙圓的標準答案,回“沒想過殺掉他們,但想過他們要是死掉就好了。”
白瀟問“可听說以前在醫院治療時發病的時候,經常喊著要殺死覃東西和龔慶紅。”
趙月月回“我記不得了。”
“我確實是很恨他們,恨不得他們去死,但是,比起恨他們,我更愛的是我的媽媽。”
“我知道殺人是犯法的,我媽媽已經失去了我的爸爸,我不能再讓我媽媽再失去我。”
“如果我的媽媽失去我,我想她一定再也無法承受得了這種打擊。”
“雖然我殺了他們,事實上受到懲罰的還有我的媽媽,我做不到。”
這是多麼天經地義的理由啊!簡直就是滿分答案!
這基本就是趙圓的回答,不得不說,趙月月學得真快。
這個回答,不管是仇恨也好,什麼能夠比得上親情呢?親情的重量在人的一生中實在是太重了,重到可以化解掉趙月月先前的那些犯罪動機。
瘋掉的趙月月或許是會去殺覃東西和龔慶紅,但是正常的趙月月因為她的媽媽,絕對不會。
這個答案,非常的有說服力!
撒謊很容易被識破,但是真真假假的話很輕松的就能夠迷惑他人。
因為當信息中混雜事實時,會迫使接收者同時處理真假信息,大腦的驗證系統會因超負荷而降低判斷力。
研究顯示,人們驗證一個混合命題真實性的時間比驗證純粹謊言要多35倍。
其中的真實成分會像船錨一樣固定整體信息的可信度,比如有政客在演講中80的數據是準確的,那101novel.com的虛假信息會借勢獲得"連帶可信度"。
因為听眾在自行分辨真假的過程中,會產生"既然我能找出真實的部分,說明我有判斷力"的錯覺,這種成就感反而會降低對剩余內容的警惕性。
……
喜歡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