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淘金客

第238章 油荒帶來的改變和影響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康一沐 本章︰第238章 油荒帶來的改變和影響

    雷洪汕在昨天會議中提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霍曼提出集中資源處理尾礦的過程中,更加集中資源辦大事。

    淘金的步驟其實就是開采、運輸、淘洗、處理尾礦和精煉礦幾個大步驟,不管是丑國那邊的水洗淘金法還是這邊的旱地淘金法,都萬變不離其宗圍繞著這幾個步驟完成。

    而如果要想提高效率,以及削減成本,無外乎也是在這幾個步驟上做文章,從而來降本增效。

    霍曼的思路就是削減運輸、以及淘洗過程中產生的各家無序消耗,將資源集中在一起集中力量處理那些尾礦。

    思路也很簡單,既然上層的覆蓋土已經不用分運到各家隊伍的地盤上,那麼為何不直接將淘洗區設置在礦坑里呢?

    礦料挖出來後就直接運載到最近位置的淘洗作業區里現場進行碎料、吹除精洗作業,這不就把運輸中產生的損耗給直線降低了嗎?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從流程上,怪獸從礦坑將低收益的礦料挖掘出來後,各家礦隊會自行將礦料運送到自己的地盤上進行淘洗,在獲取黃金利益的同時,也幫助雷洪汕的主礦坑處理了上面巨量的尾礦。

    但中間產生了大量運力的浪費和淘洗過程中的冗余資源消耗。

    如果是平時也就算了,這些成本都是由承包礦隊自行承擔,雷洪汕不用去理會。

    但現在出現的油荒就打破了這種平衡,任由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只會快速的消耗光整個礦場里所有隊伍的那點油料。

    這個問題各隊長也都能理解和意識到,所以當霍曼提出這個思路,並給出大概方案和流程後,所有礦隊在平衡利弊後,兩其相害選其輕,對這個方案補充最困難的分配細則後,後便迅速通過。

    與霍曼提出集中力量現場處理礦料的思路相比,雷洪汕的想法則是在霍曼的思路上又增進了一步。

    那就是直接從工序上進行改進,優化工序流程,更加減少油料的消耗和處理工時。

    都知道旱地礦機在吹除作業時需要進行碎料的前置作業,而這一步的好壞也極大決定這後面吹除作業效率的高低。

    因此在這一步上,能提高這一步的效率,那勢必會降低整體的油料消耗。

    而破碎泥料這邊通常都是用專門的碎料機進行,這個時候,雷洪汕突然想起為何不利用怪獸那可以升降改變高低角度的尾臂呢?

    為此他當時找到在現場出席會議的老強尼,詢問怪獸尾臂的最高仰角。

    這個仰角可不是簡單的抬起一頭就行,如果在無負載、無礦料的狀態下,工作臂理論上可以達到80度的仰角形態。

    但這種形態只是極限的運動移動狀態,並沒法運送礦料作業。

    別忘了傳送帶只是簡單的一個平整的橡膠、化縴混合制作的帶狀物體,仰角太高的話,泥料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傳送帶上就會變成一個玩滑滑梯的搗蛋鬼,它們會很“開心”的順著傳送帶原路徑滑落下來,從而無法完成輸送的工作。

    好在怪獸的設計師們在設計之初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還記得怪獸在聖子小鎮那里還存放著一批零配件嗎?

    那些零配件其實就是用于臨時改裝傳送帶的附加三角台這樣的配件,當時是一起拉到了紅鳥城進行維護和檢修,不過這些東西當時就一直沒用,所以只是簡單的打油處理就被跟隨著翻修後的工作臂一起拉進來卷角礦場了。

    設計師利用這些三角台,巧妙的在傳送帶上增設了階梯式的傳送模式,也就是工作臂在高仰角的姿態下,礦料會被像變成手扶電梯樓梯一樣的傳送帶,承載著從低處向高處運輸。

    這個辦法雖說降低了一點傳送效率,但卻解決了運送過程中礦料反向滑落的痛點。

    到這一步,所有人也都明白了雷洪汕的想法。

    就是利用怪獸靈活多變的工作臂姿態,先來一場高空墜物使其自然破碎,減少碎料作業的工時消耗。

    之前為何沒人想到這個辦法呢?

    是因為尾礦料不是一家的,而是要分別分配到不同的車輛中。

    同時落地砸碎了……

    也需要用挖掘機再次重新挖上來裝車。

    這就等于是多了一道工序,既增加了油料的消耗,也增加了工時流程。

    但現在如果不需要將尾礦料運走呢?

    那麼這個辦法就變得有操作空間。

    在經過初步處理後的礦料再送入碎料機時勢必會增加了工作效率,雖然最終依舊需要將淘洗完後的尾礦給運走……

    但這麼大的一個礦坑臨時找個地方堆放起來毫無壓力,等油料能夠恢復正常,那這個問題也就不會是什麼問題。

    可以說,雷洪汕的想法確實比霍曼的思路更進了一步,但前提是所有隊伍要達成一個一致的意見,也就是要至少達成霍曼的思路,要不然這個辦法也無法能夠實現。

    听到這個想法立刻引起了不少隊長們的好奇和贊同,每個人都是資深的淘金客老炮,他們當然深知碎料作業對吹除作業帶來的效率變化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干就干。

    結束會議後眾人便立刻安排了測試,不過當時尾臂上還是簡單的傳送帶,所以能運送拉起的高度有限,礦料落地後產生的碎裂程度也不盡人意。

    可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

    哪怕不用雷洪汕拿出黑鳥毛灘的自行研制的搓泥機案例,現場的礦隊隊長們就想到了用角鋼和鋼筋制作出專門增加踫撞分解力的鋼架網出來。

    因此在結束完初步的測試後,夜晚,塔克和漢斯帶人給工作尾臂上安裝三角台階,而其它隊伍的人也派出人手臨時焊接制作這些撞擊鋼網架。

    今天一早的測試,其實就是整體的第二次測試。

    效果也很明顯,有鋼架的撞擊效果非常令人滿意,鋼網下方的礦料碎屑甚至已經達到了能進礦機進行第一次初吹的細密程度。

    既然效果很明顯,那麼解決如何持續用鋼網分料便成為了所有人下一步的改造目標。

    所有人將目光投向礦坑外面,其實就是望向了一台大型自卸礦車!

    人多就是力量大,在各隊伍的機械師、焊工的共同努力下,這台礦車便很快經過快速的改造。

    向車尾翻起的車斗被鋼筋、鐵板牢牢固定在車架上,氧氣切割機切掉車斗靠車窗部分的鋼板,並將其耷拉在車頭頂部形成天然的保護和滑料坡。

    然後昨晚焊接出來的鋼架網也被迅速的移植到這里,利用翻起傾斜的車斗形成一個天然的傾斜面撞擊面。

    這樣一來,從上方掉落的泥料在撞擊到鋼網後,破碎的細小礦料會順著縫隙直接掉落到下方的車斗中,順著車斗的斜面自然向下滑落。

    不用擔心它們卡在鋼板上,因為隨時不斷從上方掉落的高空墜物礦料產生的撞擊力,會天然的形成一個持續不斷的震動,保證它們能如同受熱融化的巧克力一樣,絲滑的直接滑落出去。

    而那些個頭體積無法通過縫隙的礦料,則是在慣性的作用下,朝著傾斜鋼網產生的反射面飛到車斗的後面。

    第三次測試很快開始。

    這一次,礦料和所有人預期的那樣,形成了天然的分流。

    細小的礦料直接穿過鋼網的縫隙,在車斗和地面接觸的位置形成了堆積,這鋼網下方區域也就被命名為穿透區。

    而大坨的礦料和夾雜的碎石,則是在完成和鋼網的踫撞後改變方向向後飛濺,迅速形成了一個如同火箭尾焰噴射般的堆積區,而這個堆積區都是被飛濺出來的碎石、礦料組成,所以也被直接命名為飛濺區。

    “哈哈!!成了成了!!”

    看到測試成功,現場礦工和隊長老板們紛紛爆出歡呼聲和口哨聲還有掌聲。

    當然,第三次測試還是暴露出不足之處。

    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車體距離地面高度有限,導致不管那些穿過縫隙,落入下方細密破碎的礦料,還是個頭粗獷的大礦料,都會很快就堆積在一起形成了兩個堆積體,如果不能夠持續的處理,那麼這些礦料同樣會迅速的產生堆積從而降低效率。

    其次第二個問題,就是一輛泥頭車產生的寬度有限,從天而降的礦料在空中會自動散開,形成了一個天女散花的形態,導致不少礦料並沒有撞擊到鋼網,而是直接落在了泥頭車的四周。

    對于新出現的問題,眾人便很快想出了解決方案。

    首先用挖掘機和推土機,迅速的推建出一個直角形的三角傾斜的坡道,讓泥頭車倒車屁股向上傾斜放置。

    如此一來,這個人工建立起來的坡道就直接拉高了礦料和地面形成的空曠區域,一下子就增加了數倍礦料臨時分離存儲區。

    為了增加那些細密礦料的存儲量,挖掘機還在三角坡道垂直面下方還挖出了一條壕溝來繼續擴容存儲量。

    而第二個問題解決起來也很簡單。

    一台泥頭車的車斗形成的撞擊面不夠……

    那我們就同時並排放兩輛、三輛、甚至四輛相同改裝的泥頭車!!

    單個面積不夠,我們就特麼的用數量來湊!!

    並排起來的泥頭車就特麼的如同太陽能光伏板一樣,直接形成了一個陣列帶,極大的提高了撞擊作業面範圍。

    而且這樣做還帶來了三個意外的好處。

    第一個是礦隊老板看到形成了陣列覺著還不夠,還喪心病狂的從泥頭車車尾開始,直接制作了大面積的新鋼網,從高聳的車尾直接斜向延伸到地面上來。

    這樣一來,整個撞擊網面積就一下子翻了數倍,基本能保證從空中掉落的礦料,能99的撞擊到這些鋼網上!

    第二個好處就是增加的傾斜鋼網,讓完成第一次撞擊的礦料破碎之後,大塊的礦料一路翻滾、蹦蹦跳跳順著傾斜面滾落的同時,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和後續的鋼網形成二次、三次甚至十幾次的滾落撞擊。

    這些額外增加的撞擊繼續破碎著這些礦料的個頭,細小的礦料直接順著縫隙掉落到下方,大塊頭的……

    給老子繼續往下滾!!

    最後一個好處,那就是增加的撞擊面和下方形成更多的臨時存料區,也讓怪獸有更持久的單次作業時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不管怎麼拉高,怪獸的刨土運送量是恐怖的,高聳的工作臂如果長期不動,無數礦料依舊會迅速的在第一個撞擊面形成天然的堆積體,直至堆積體足夠龐大無法再能夠形成撞擊力不得不停工。

    但擴大的撞擊鋼網面,就讓高聳的工作臂能微微調整角度,中間這輛車的下方已經堆積滿了,但左右旁邊的車輛下方才堆積一半啊!!

    只要稍稍挪動一下工作臂的位置和角度……那不就多出來不少的堆料區了嘛……

    唯一讓人比較遺憾的,是整個流程還是受到堆料高度的影響,也就是不管怎樣,只要不能不斷的將礦料輸送出來,那麼堆積問題都是無解的。

    外面飛濺區的礦料還好說,有礦隊隊長甚至打算給推土機和挖掘機的玻璃上增加防護網,一邊墜料一邊把這些飛濺的礦料集中推到一起。

    這個辦法雖然有些瘋狂,但安全防護做的好還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是真正操作時才發現,還是太想當然了。

    因為墜落作業時,礦料撞擊和產生的無數細微泥塵簡直如同一個超大號的發煙器,四周充斥著大量的塵土導致能見度極低。

    這種程度已經不是眾人折騰出來的那種簡易工作扇能處理的了,只有讓自然風將這些煙塵給吹走。

    看到外面飛濺區沒法一邊墜料一邊運輸礦料,下方更困難的穿透區的處理方法也就直接放棄了,成本和危險性都比較大,而且這個辦法只是臨時應對油荒時期的作業,沒必要在這方面增加更多的成本費用。

    到這一步,新方法的技術上問題都基本被解決,而圍繞這套新方法的新工作流程也很快被老炮們給敲定。

    首先要根據怪獸的兩個工作臂展範圍,確定出新的作業區,然後在礦料處理區這里用推土機和挖掘機搭建出一個三角斜坡,這里就是就是鋼架網的作業面。

    同時還要在附近用蓋臨時房的鐵皮圍一個牆體,避免黃金和礦料飛出去。

    開工時,地下的礦料會通過怪獸直接先砸在鋼網上進行第一次的重力處理作業,等礦料差不多將飛濺區和穿透區都堆滿後暫停挖料;

    推土機會將那些飛濺出來個頭較大的礦料集中推到一起,由挖掘機將兩個區的分揀礦料轉挖到運送礦料的礦車中送到百米外的淘洗作業區。

    飛濺區的礦料會先送到碎料區進行破碎,而穿透區的礦料因為細密程度很高便直接進入吹除作業。

    到這一步基本上就和正常淘金流程沒啥區別。

    唯獨就是吹除作業產生的礦渣,會用推土機將它們先匯聚到一起臨時存放,等油料恢復供應量後再將它們轉運到原定的窪地那邊傾倒。

    至于經過二次吹除甚至三吹的礦料雖然還有不少雜質,可到這一步已經不用再進行吹除作業。

    這些粗礦料可以直接進入到用水淘作業法進行精洗。

    都知道水淘法會消耗很多的礦用淡水資源,換成是此前,哪怕不能直接飲用,而且死貴死貴的礦用淡水都要省著用,但現在……

    這里的礦工們甚至可以直接每天干完活後都能洗個澡!

    能有這麼多淡水不是雷洪汕發財了,而是礦用淡水價格一下子出現了下降,同時收貨時間也變得迅捷不少。

    這主要由于油荒的消息在第二天後傳開,很多礦主們面臨突發的這種情況紛紛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雖然也在極力的尋找新的油料來源,但這種油荒是上游帶來的大面積影響,這樣倉促去尋找燃油效果著實有限。

    而且這麼多人一同外出找油,勢必就把信息傳遞給了小鎮、紅鳥城甚至附近的城市,導致普通居民也引發恐慌開始搶油……

    據說老頭別古霍斯是費了不少力氣,才讓普通居民相信民用油暫時不缺,只是限制了礦場機械設備用油。

    這才算是彈壓住了恐慌。

    在明白已經很難找到油料補給的礦主們也紛紛調整應對措施,既然開源不行……

    那就只能在節流上大做文章了。

    為了應對油荒,大部分礦區的設備已經關閉一半,或者降低處理速度來保持最低運營力。

    設備都停工不少,那麼自然也不需要那麼多人。

    很多礦區便立刻解雇了大量臨時工,來減少隊伍的開支和日常消耗。

    如此一來,很多礦區不僅燃油、食品消耗迅速下降,連淡水消耗也迅速縮減。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小鎮唯一的供水單位的送水壓力就減輕不少,原本三天就要送一次水的礦場光現有存水就能繼續消耗一個星期,原本預定需要三五噸礦用水的礦場也就訂兩噸慢慢用。

    礦用水的訂單一下子銳減,導致水店的礦用水一下子產生大量的庫存,這水沒有經過處理無法提供給小鎮居民使用,水店為了緩解壓力就只能降價,趕緊消化掉這些庫存。

    訂單減少,原本的緊張的運力也得到了緩解,而騰出來的運力和多出來的水資源庫存,正好就便宜了雷洪汕的礦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既然礦用淡水價格下降供貨速度得到提高,雷洪汕沒理由不利用起來啊。

    水淘法雖然費水,但它不費油啊!!

    而且臨時調整的采金淘洗流程也讓這里的礦隊空閑出部分人手,這些人沒理由讓他們閑著啊!

    都特麼的給我去洗礦!!

    甚至這些淘金工們,還用現有的材料和設備,手工制作出了一個十幾米長的水槽,在缺水的這里奢侈的使用耗水量極大的水淘法大批量處理黃金粗礦!

    可以說,面對油荒,小鎮絕大部分礦場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產能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甚至影響了一些礦場的正常運作。

    只有幾個礦場由于應對及時,調整迅速,減小了負面的影響。

    說到這里,就要提及一下雷洪汕另外一個礦場的情況了。

    黑鳥毛灘那邊也同樣遇到了油荒,

    不過和卷角谷這里相比,那邊面臨的壓力就少很多了。

    雷洪汕的河道主礦場在此前就已經完成主礦區的基礎開挖,而且由于定位準確,礦脈分布也已經通過幾十個礦坑完成了摸排勘察,再加上開采和淘洗流程已經趨于穩定,所以不會出現計劃外的施工項目,油料消耗並不需要太大。

    而且雷洪汕在第一時間獲悉即將出現油荒的情況後,自然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布萊克,讓布萊克也有了充足的時間提前做好的了應對手段。

    同時和卷角谷這邊一樣,油荒帶來的水費下降和供應量增加,布萊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趕緊采購了一大批礦用水用來減少油料的消耗,兩人在這一點上完全是同樣的操作。

    唯一影響的是洛瓦他們的隊伍。

    但這個影響也有限。

    洛瓦他們隊伍之前已經是上游河道自采金和鏟地皮雙管齊下作業,河道作業消耗的油料並不算大,只要暫停鏟地皮作業,儲備的燃料即可保證整個隊伍自采黃金的消耗和運轉。

    至于沒法鏟出新地皮……

    目前已經開闢出來的新地皮已經基本滿足那些散戶淘金客在上面摸索,臨時停工一下並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更不用說,這些散戶淘金客們在獲悉出現油荒後,也會自行選擇留在現場或者返回小鎮,甚至是去其它地方踫運氣。

    畢竟淘金客是個相當自由的行業,哪里更合適生存,哪里有更多的黃金,他們就會往哪里跑。

    只要油荒一過,鏟地皮的工作再次開始後,這些淘金客們就會聞著味的又跑回來。

    可以說,壓根就不用太為這些散戶們操心。

    因此現在因為油荒,小鎮大批礦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雷洪汕的兩個礦場……

    肯定是影響最小的那幾個之一!!

    喜歡荒野淘金客請大家收藏︰()荒野淘金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荒野淘金客》,方便以後閱讀荒野淘金客第238章 油荒帶來的改變和影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荒野淘金客第238章 油荒帶來的改變和影響並對荒野淘金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