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雷洪汕決定了準備拉人打到恥辱柱上,但干這種事情,最好的辦法不是用拳頭,而是用一堆堆金燦燦的黃金。
幾天後,隨著河灘附近最後一批探坑完成探索,先前用推土機推出的一塊上萬平米的礦坑也推平到了中間層的礦面上。
黑鳥毛灘上的正式淘金作業開始!
“進料!!”
旁托尼在挖機中一聲高呼,一鏟斗包含著大量石塊、泥土和黃金的礦料送到了搓泥滾筒機里。
沒錯,搓泥滾筒機。
探礦的作用不僅是為了獲得地下黃金含量的數據,同時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掌握礦料的結構成分是什麼,從而有針對性的選擇淘洗作業方式。
在知道這里的礦料結構特點後,眾人在探礦的過程中可沒閑著,他們拼命的尋找各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在前期測試淘洗的過程中,這鬼地方坑爹的特殊土質和石質結構特點讓雷洪汕他們吃盡了苦頭。
大量的礦料泥土死死的凝結粘在石頭表面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水洗,可問題就在于這里的水資源賊特麼的昂貴,這個辦法在此無法使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群人紛紛出謀劃策,想盡了一切辦法處理這些泥料。
像頭腦簡單的羅根辦法就很簡單,直接將石料和泥土全部送到碎料機中,甭管是石頭還是泥土,全部通通粉碎干淨。
這個辦法倒是很直截了當,很符合羅根的性格。
可是在嘗試了一次之後,羅根就閉嘴再也不提這個這件事。
沒辦法,河道里的石頭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們的特點就是質地堅硬,同時在長年累月水流沖刷打磨下,變得十分的圓潤。
再加上它們成型的過程中個頭有大有小極為不統一,丟到碎料機中,大開口的軋輥無法打碎個頭小的石塊,而個頭超過軋輥能處理的石塊碎料機又處理不了,同時還很容易堵住料口導致送料不暢。
到這一步這個辦法還不算徹底失敗,因為可以通過增加專門的碎石機來處理這些令人討厭的石塊來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眾人並沒有著急購碎石機,因為眾人把碎料機能破碎的石塊和泥料收集起來繼續進行測試,而測試中眾人發現,礦料中的碎石粉末比重比泥土要重一些,在進行吹除作業時,很容易和黃金一起沉積下來。
“娘希匹的,如果是正常泥料,進行一次吹除作業,一噸泥料能吹走至少兩百到三百公斤的泥灰,現在吹除三次,一噸剩余粗料還能剩下半噸石頭!”
這是雷洪汕在測試過後的原話。
也就是說,太多的碎石不僅加速了碎料機的磨損,以及增加了碎料機的功耗,同時無數的碎石末也在下一步吹除作業中帶來了新的問題︰
——殘存大量的石渣無法吹除。
而這些超量存在的石渣雖然不再夾帶黃金,但它們的存在也給最後一步的水洗精選黃金作業帶來極大的麻煩。
即便是布萊克這樣老手,普通粗料他過水兩遍三遍就能將盤中粗料里八成的雜質給剔除出去。
可這些沉重的石渣不僅難以用水流沖洗出去,同時大量擠壓在盤底的它們也嚴重阻礙了剔選出里面黃金的進程,就連布萊克他這樣的老手,也不得不消耗大量的時間來重復重復再重復的進行淘洗作業。
效率一下子被拉低到一個很難看的程度。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石頭雖然吸水量小,甚至可以說不吸水!
可這些細小、且超量純在的石渣縫隙之間具有極強的鎖水能力,導致在最後水洗步驟中消耗的水量比普通泥料更大!
拍死!!
必須拍死!
這個辦法必須拍死!!
無法通過碎石來解決,眾人自然將目光落在了如何將石頭表面的泥土剝離下來的老辦法上。
用人工手搓這個辦法想都別想。
用機器……
可是好像市面上,除了使用大量水流沖洗的設備之外,就沒有其它設備來完成這種特殊的作業方式啊!
新手佩利給出了想法,就是將這些礦料進行粗選,把那些大塊的石頭挑選出來,然後浸泡到水中,再沖洗掉這些石塊表面上的泥料。
這個辦法看似有些麻煩,但操作起來並不算太復雜,無外乎過一遍篦子這樣的東西,大石塊留下來,小石塊和泥料跌落下來。
可測試後發現……
第一步就不行。
因為石頭上黏著的泥塊很堅實堅硬,沒有強力的震動和相互之間的擠壓,根本沒法破碎這些泥土使其分離。
同時即便解決上面這一個步驟,篩選出來大石塊也極為佔地方,一個專門挖出來的兩米直徑兩米深的礦坑沒扔多少這些石塊進去就能全部填滿。
這麼大一個坑,即便是里面的石塊體積佔據一半,那這里也需要三噸的水!
同時坑爹的,是這些泥料被水浸濕之後,要麼曬干進行吹除作業,要麼……就直接拿來水洗淘金。
費水、費工,過程也非常的麻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多地方都需要大量人工的進行干預處理,極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佩利的這個方案想法很自然的也被拍死!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搞得大家都沒脾氣了。
不過佩利的想法雖然被拍死,可他的步驟和靈感卻給了塔克這個機械師靈感。
只是要將這個靈感實現,他必須要解決第一個難題。
如何快速將粘結在一起的石頭和泥塊分離。
他在佩利的失敗測試中,看到石塊落下時撞擊在地面和其它石塊的過程中來了靈感。
辦法也很簡單,用混凝土的攪拌機啊!
只是一查資料才發現,混凝土用的攪拌機使用的石頭倒是不挑石料,但挑尺寸。
使用的都是尺寸相近的碎石,直徑在2——4厘米之間,最大通常不會超過5厘米。
可現在礦料中的石塊從一厘米到十幾厘米甚至二十幾厘米的都有,那些超過十公分的就不說了,直接剔除出去,但依舊有大量大于這個尺寸的鵝卵石。
這樣大尺寸的石塊很容易對攪拌車的運行產生阻礙,同時也會增加攪拌車的運轉負荷降低其壽命。
畢竟塔克的想法,就是用攪拌車的那個大罐子,把石料和泥料塞進去後咕嚕咕嚕的不斷轉動、摔落,如同滾筒洗衣機那樣不斷的翻轉、拍打里面的泥料,使其不斷的和金屬艙壁以及相互之間的踫撞完成泥料和石塊的分離。
發現這個bug的塔克頓時沒了信心,但他神色的變化被雷洪汕給注意到了,一詢問……
“�砥@業筆鞘裁次侍餑兀 瘓褪翹 漣杌 鎩 嫠唚闥 耍 灰 芙餼鑫侍猓 鷙囊倉皇羌撲愕匠殺局械囊桓魴 侍舛 眩≡偎盜耍 柿仙細 鏊鷙ι璞鋼皇欽胝 ㄉ璞附窈笠讕梢﹤絛 漣杌炷 潦褂茫 晌頤欽餑亍 垢 筒豢悸撬 絛 厝Л漣杌炷 粒 br />
只是小鎮上沒有攪拌車這玩意,而且在確定這個方法是否有效前也不好貿然買一輛回來。
這時候,淘金客身上那種遇到問題就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優點立刻顯現出來。
沒條件,大家自己創造條件啊!
礦場里還有不少用來蓋房子的瓦楞薄鐵皮,雖然這玩意薄了點不經用,但這是測試,也沒指望它能當傳家寶用一輩子!
很快,一個直徑七十多公分,長度達到兩米多,外形極為丑陋難看的滾筒便出現在礦場中。
為了增強薄鐵皮的強度,外面裹了一圈骨架來增強它的剛性,骨架是用角鋼和鋼管焊接的,而且因為是測試所以就沒有考慮動力傳輸,而是直接用人力來手搖驅動。
半鏟斗礦料送進去,羅根和雷洪汕這兩個力氣最大的人一左一右的開始搖動這個丑陋的滾筒。
只見里面的石塊在逐漸開始轉動的滾筒中,隨著重力的作用在高處開始跌落下來撞擊到鐵皮板上,薄薄的鐵皮立刻被撞擊出一個個的凹坑。
但是它們身後間隔一英寸就設置的一條鋼鐵骨架梁迅速的分擔分散了這些撞擊沖擊力。
這些混合礦料在兩個大力士的手搖轉動下不斷的在里面叮鈴 當的翻滾著,每一次和鐵皮的撞擊,每一次和自己同伴石料的摩擦踫撞,都讓它們身體表面粘附著的泥塊迅速的剝落。
更美妙的,是這些泥料在這樣的撞擊摩擦中,也迅速的分解著自己的身體,變成無數細小的碎泥。
“哈哈哈!!成了!成了!!沒有問題!!”
當第一筒測試礦料被傾倒出來時,羅根甩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開心的大叫著,那模樣如同一個孩子一樣!
布萊克撿起一塊鵝卵石,鵝卵石在滾筒里的摔打已經剝離了幾乎所有的泥土,露出了它圓潤的外形和身軀,只有部分異型的石塊上殘存著一些泥塊在做著最後的掙扎。
丟下石頭抓起一把泥料,這些泥土在經過無數摔打踫撞摩擦後甚至大部分已經變成了細小的碎塊和粉塵,雷洪汕剛才在搖動時,威風吹過滾筒,里面就能飄出大量細密的灰塵。
如果往滾筒里加入鼓風設備,甚至在這一步就已經可以開始進行吹除作業了。
對于這個結果還能說啥呢?布萊克面露喜色的說道︰
“boss,非常棒的分離!”
“嗯哼!確實不錯。”
雷洪汕用脖子上的多用手帕擦了一把汗水,這才檢查起經過處理後的石塊和分離出的泥料。
和其它沉浸在成功喜悅的眾人不同,雷洪汕立刻想到了下一步的流程和步驟,同時還要對現在這一步驟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更高的改進需求。
將手中的一塊鵝卵石遞給旁邊的布萊克,指著上面還殘存的一塊泥料說道︰
“再送一批礦料進去,這一次大家輪流搖動,上一次轉動兩分鐘,這一次轉動五分鐘,統計出最佳的轉動作業時間。”
听到命令的眾人立刻又往滾筒中送入一批礦料,然後眾人興奮的輪流開始轉動起來。
只是這一次……失敗了一半!
並不是剝離失敗,而是滾筒的瓦楞薄鐵皮無法再經受得起這樣的反復撞擊,多處骨架之間的那一英寸位置出現了破裂的裂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裂口小則幾毫米,大的長達十幾公分,大量細密的泥土從這些裂口處甩落出來。
“不要緊,我要的是剝離泥土的數據,繼續搖!”
雷洪汕見狀也知道問題出在了哪,繼續讓人搖動滾筒進行測試。
而想明白這點的礦工們也不在意跌落出來的泥土礦料,繼續搖動著。
當經過五分鐘攪動的礦料倒出來之後,里面存留的泥土明顯比第一次測試要少一些,畢竟部分泥料已經掉落到地面上。
經過五分鐘的攪動摔打,石塊上的泥土剝離的更加徹底,只有部分異型石塊里面的泥土死死的躲藏在縫隙、凹坑中。
不過這些石塊,雷洪汕已經決定利用人工進行目測檢視,那些外表已經沒有泥塊的石頭直接可以當廢料丟棄。
而那些還存留部分泥塊的石頭則是可以匯聚起來單獨的給它們再來一次滾筒洗禮,或者是扔到水里泡軟泥塊後剝離,如果實在太費工時的話就放棄這一步操作,損失上面這點黃金也能接受。
可以說,剝離實驗是基本上成功了,但為何說成功了一半而失敗了一半呢。
因為破裂的鐵皮失去了密封存留泥料性能,導致在工作中跌落出部分泥料。
但是!!
但是啊!!
偏偏是這部分跌落的泥土,給了雷洪汕更妙的想法。
“boss,抱歉啊,我這就換上新的鐵皮。”
塔克看到雷洪汕盯著那些大小不一的裂縫,以為是老板有些不滿意這樣的結果,但是沒想到雷洪汕一拍塔克。
“換個屁啊!拆掉!全都給我拆掉!這麼好的天然吹除法,為啥我現在才想到呢!!有這玩意,還要啥攪拌車啊!!”
被雷洪汕大力一巴掌拍過來的塔克差點沒被拍趴下,只能齜牙咧嘴揉搓著自己的肩頭,不明白自家老板為何突然要讓自己把所有的鐵皮拆掉。
“瘦猴,去扛一個工作扇來!”
但是下一句話,就點醒了布萊克,他不等塔克動手,便沖上去,用工具拆掉滾筒中的鐵破鐵皮,只留下骨架。
“笨蛋,我們要的是含有黃金的泥料,它從高處掉落下來的過程中,風就能把那些粉塵直接給吹走了!”
布萊克的解釋讓現場所有人明白了老板的想法,紛紛上前幫忙。
很快,清除掉鐵皮的滾筒骨架便第三次送進去一批礦料,旁邊的三葉工作扇也開始工作起來,強勁的風迅速的吹動著滾筒里不斷破碎的泥土粉塵遠去。
這一次眾人只轉動了三分鐘就停了下來。
石頭上附著的泥土在三分鐘的摔打滾動中掉落不少,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跌落的泥土卻並沒有達到雷洪汕心中需求的那種程度。
“縫隙太大了,導致泥塊很容易掉落出來,風扇吹不動這些泥塊。”
眾人也不是傻子,立刻分析出了問題的根源。
找到問題根源那還不好解決嗎?
很快,更多角鋼出現在現場,布萊克操刀拿起焊槍,滋滋滋的往空隙的位置縮減縫隙,而機械師塔克並沒有干這活,他趕緊去倉庫找來儲備的電機和皮帶,在其它人的幫助下,在旁邊臨時增加了一個動力架,成功的將手搖滾筒升級為了電動機械滾筒。
第四次的測試在一個多小時後再次開始,有了電動機這種無須人工費力的設備,滾筒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不過新的問題也馬上出現。
電機轉的太快,而皮帶輪的減速不過多,導致滾筒轉的過快,很多小體積的碎石和泥塊在轉動中甚至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壓在了滾筒壁上,嚇得塔克趕緊停下設備。
這個可不開玩笑。
且不說無法翻滾摔落的石塊沒法進行破碎分離泥土,大量碎石產生的離心力會讓筒壁產生巨大的壓力,這玩意本來就是倉促焊接而成的,就這麼點時間,一些虛焊、沒焊牢的角鋼直接和筒體崩脫。
再多轉這麼一下……
這玩意搞不好就要散架,到時候里面的碎石和鋼條到處亂飛,四周還站滿了人……
臥槽,那畫面絕對和戰場一樣血腥!
發現問題不要緊,淘金客們從不怕面對問題,他們可不是只會哭唧唧的等待別人來幫忙解決問題的二貨。
一號原型搓泥滾筒機至此正式結束了它的測試生命。
雖然它只存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但它為礦場做出的貢獻被牢記在現場每個淘金客的心中。
當天晚上所有礦工們都沒有休息,他們連夜加班趕制出二號原型機。
有了一號機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二號機設計之初就避開了一號機的各種缺點。
首先人力是不可能再人力手搖的了。
電動設備必須是標配,塔克用鋼管和大號角鋼焊接出了一個堅固的底座,並調整了滾筒的直徑和大小自重,優化了電機的傳動和減速比,讓整個過程又穩重又安全還省力的進行。
而最核心的滾筒骨架采用的是鋼管和角鋼的交錯結構。
就是一根圓形的鋼管,一根角鋼交替放置,形成了滾筒的主體結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利用了鋼管增加了結構強度,但全用鋼管又會讓整個筒體自重太大難以讓電機帶動;
間隔放置角鋼既能減輕重量,更妙的是角鋼立起的那個部分,會在筒體內部形成一個天然的波浪板,從而輕松的撥動那些石塊在滾筒里轉動,甚至還能有一定的刮削作用。
而稍微細小的石頭以及泥土塊也能在這樣的波浪板中被夾帶到最高點從筒體上方最高點掉落下來增加撞擊破碎能力。
但是二號機在經過一天的測試後就和前身的一號機一樣,結束了它的使命。
在二號機身上出現的問題和缺點,被三號機給解決。
三號機和二號機工作機制上沒有什麼變化,但最大區別在于滾筒的角鋼和鋼管不再和二號機一樣是和軸線水平放置的,三號機的角鋼和鋼管就如同龍夏國南方花都那個建築物小蠻腰一樣,有些形成傾斜,甚至有點扭曲的狀態。
不僅在滾筒上采取了傾斜設計,塔克還參考了攪拌車滾筒的斜向設計,整個滾筒也傾斜放置在鋼架上,
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滾動中,角鋼天然的波浪板能夾帶著部分礦料碎石逐漸送到更高的位置掉落下來。
同時也方便了進料和出料。
送料時直接從上方倒進去,出料時就打開下方的封口讓里面的渣料掉落出來。
而破碎的泥料會通過兩個位置從滾筒中出來。
大塊未能破碎的泥料,則會跟著滾筒里的石塊,甚至是大塊頭的黃金,通過下方的出料口一起掉落出來。
在這里,會有礦工目測檢視這些石塊,將石塊和混雜來里面的泥料分離,各自進入下一步操作。
另一個就是鋼管和角鋼之間的縫隙,在經過前面的測試中,眾人發現縫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不僅泥塊破碎的程度不足,同時一些小顆粒碎石也會一同跌落下來。
太小了也不行,減少泥料的自然掉落,同時也增加了混合礦料在滾筒里翻滾的作業時間。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更是在浪費寶貴的黃金!!
而這個開口大小最終的數據,直到四號機時,才最終確定下來。
沒錯,眾人經過兩天對三號機的各種測試後,三號機比它的前兩位前輩僅多存活了一天。
更完美的四號機便取代了它,成為了最終成品機。
從人力手搖的一號機,到四號機,現場的淘金客們就用著自己的智慧,以及汗水和雙手,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從低效到高效。
用一次次的測試試驗,用一次次的改進,用一點點的智慧和努力,自己創造出了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殊設備!
這就是淘金客們的智慧和創造力!
喜歡荒野淘金客請大家收藏︰()荒野淘金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