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

第574章 理海共織殊途網,常規籠中舞變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王芯芯 本章︰第574章 理海共織殊途網,常規籠中舞變章

    “嗡——!”

    丹田內,金色道花輕輕一震,花瓣邊緣那絲不易察覺的“浮氣”被悄然滌蕩,靈力的流轉變得更加沉靜、凝實。原本略顯“疏松”的道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堅韌的“膠質”,變得更加密實、穩固。如同堤壩夯實了地基,足以承載更浩瀚的江河。

    沒有絲毫停歇,二人道心澄澈,攜手踏入中間那扇散發著深邃、睿智紫色光暈的“至理共悟”之門。

    門後,是一片無垠而寧靜的“至理之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實體,只有無數半透明、如同水晶碎片般的“理之碎片”,在虛空中靜靜懸浮、緩緩自轉。

    每一塊碎片上,都以大道紋路銘刻著一句亙古流傳的至理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散發著奮進不輟的剛毅;“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流淌著包容承載的寬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閃爍著順應時勢的智慧;“大道至簡”沉澱著返璞歸真的純粹;“道法自然”蘊含著天人合一的玄奧……

    這些碎片看似獨立,彼此間卻有無形的“理絡”相連,構成一張覆蓋整個意識空間的、龐大而精妙的智慧之網。在這片理之海的中央,懸浮著一塊最為古樸、最為巨大的“理之基石”,其上以大道符文鐫刻著“萬物之理,殊途同歸”八個古樸大字。然而,這八個字中,有超過半數黯淡無光,仿佛蒙塵的明珠,等待著被智慧之光照亮。

    “‘至理共悟’,非是獨坐窮經,而是要與道侶共享智慧,交織心念,共同點亮這萬理歸一的基石。”葉昭鳳心有所感,伸出縴手,輕輕握住一塊刻著“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碎片。

    剎那間,無數關于“柔韌”、“不爭”、“潤澤”、“處下”的意境與感悟,如同清泉般流入她的識海,與她“涅�守護”道意中那“默默滋養、無私奉獻”的部分深深共鳴。

    楚凡亦探手取過一塊刻著“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碎片。瞬間,一股“革新”、“進取”、“生生不息”的磅礡意念涌入心神,與他“王道守護”中“勵精圖治、革故鼎新”的信念緊密相連。

    他們各自在理之海中徜徉,憑借著道心感應,收集著與自身秉性、道意最為契合的理之碎片。葉昭鳳身邊,匯聚的多是“厚德載物”、“仁者愛人”、“守靜致柔”等蘊含慈柔、包容、靜守之意的至理;楚凡周身,則環繞著“自強不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充滿剛健、奮進、變革精神的碎片。

    然而,當他們將各自收集的碎片力量引向中央的理之基石時,卻發現——葉昭鳳的碎片僅能點亮“萬物”、“之”、“同歸”等少數幾個字,而楚凡的碎片則點亮了“理”、“殊途”、“歸”等另外部分。基石依舊大半黯淡,光芒零落,無法連成完整的真意。

    “看來,獨善其身,無法窺見大道全貌。”葉昭鳳若有所悟,她將手中那塊蘊含著“水利萬物而不爭”真意的碎片,鄭重地遞到楚凡面前,“凡,試試感受這份‘不爭’與‘善利’。”

    楚凡接過碎片,閉目凝神。起初,他習慣性的強勢與“不爭”的柔韌格格不入,心神微感滯澀。但他放下成見,細細體悟那“不爭”背後的宏大與智慧——非是怯懦,而是不執著于一時得失的遠見;那“善利”之中蘊含的,是成就他人從而最終成就自己的格局。這與他以往認為守護必須依靠絕對力量和權威的觀念,形成了奇妙的互補。

    當他徹底理解這份真意,並將其融入自身道心,再引向基石時,那原本黯淡的“不爭”二字(雖未直接刻出,但其意已融入“歸”字真意),仿佛被注入了活力,使得“歸”字的光芒驟然亮起了一分。

    同樣,楚凡也將自己領悟的“自強不息”碎片遞給葉昭鳳。葉昭鳳靜心感悟其中那股永不滿足、不斷超越的奮進精神。她意識到,自己的“守護”若只停留在被動抵御和慈柔滋養,缺乏這份主動進取、自強不息的內核,終將在更大的危機面前力有不逮。

    守護,需要慈母的胸懷,亦需嚴父的脊梁!領悟至此,她道心中的“守護”之意更添剛骨,將這份真意融入,“自強”二字也隨之在基石上綻放光芒。

    至此,二人相視一笑,眼中充滿了發現新大陸般的喜悅與感動。他們開始主動交換彼此收集的、原本覺得與自身道意“不符”甚至“相悖”的理之碎片。

    葉昭鳳從“窮則變,變則通”中,悟到了守護之道也需與時俱進,靈活權變,而非一成不變的固守。楚凡從“大道至簡”中,領悟到治國理政、王道守護,有時需化繁為簡,直指本源,避免陷入繁瑣哲學的桎梏。他們互相講解,共同辯論,每一次思想的踫撞,每一次心念的交融,都仿佛在擦拭彼此的道心之鏡,讓那鏡面更加光潔,映照出更廣闊、更深刻的大道風景。

    隨著交換與共悟的深入,那中央的理之基石上的光芒越來越盛,黯淡的字跡一個個被點亮,如同星辰次第閃耀于夜空。當最後一塊代表“陰陽相濟,沖氣以為和”的碎片被二人共同理解、融入基石——

    “嗡!”

    “萬物之理,殊途同歸”八個大字,終于齊齊迸發出圓滿無瑕、璀璨奪目的紫色光輝!整片至理之海為之沸騰,無數理之碎片共鳴合唱!一道凝練了無窮智慧與共生真意的紫色光河,從基石中奔涌而出,浩浩蕩蕩地注入二人丹田。

    金色道花再次舒展,這一次,不僅僅是穩固,更添了一份“圓融”與“通透”。靈力流轉間,剛柔並濟,動靜相宜,對道法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更深的層次。道基仿佛被鍍上了一層溫潤如玉的光澤,韌性十足,可承受更劇烈的形變而不斷裂。

    帶著愈發圓融的道心,二人踏入了最後那扇散發著耀眼、仿佛蘊含著無限可能與變革之力的金色光門——“常規可變”。

    門後,是一片秩序井然而又顯得無比刻板的“常規之籠”。在這里,規則至高無上︰太陽嚴格東升西落,毫厘不差;水流必定由高向低,從無例外;草木嚴格遵守春秋枯榮的時序;甚至連天地靈氣的流轉,都沿著固定不變的軌跡運行,如同精密儀器中的齒輪。

    任何試圖挑戰、違背這些常規的行為,都會立刻引來“常規之力”的無情鎮壓——試圖讓夕陽回升,會遭金光反噬,靈力逆沖;試圖讓水倒流,會被無形壁障阻擋,寸步難行。

    “‘常規可變’……並非要我們成為顛覆一切的叛逆者,”楚凡嘗試以神識引導一縷靈氣,偏離其固有的運行軌跡,立刻感到一股龐大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涌來,迫使那縷靈氣回歸“正軌”,連丹田道花都為之輕顫,“而是在深刻理解、尊重常規的基礎上,尋找其中蘊含的‘彈性’與‘契機’。”

    “不錯,常規是世界的骨架,是秩序的基礎。妄圖徹底摧毀它,只會帶來混亂與毀滅。”葉昭鳳眸光流轉,仔細觀察著這片“牢籠”。她注意到,太陽東升,但其投射的光影會隨時間緩慢移動;水流向低,但遇到山石阻擋,會自然繞行,形成新的路徑。“變,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順勢而為,在常規的框架內,引導其走向新的可能。”

    她走到一條潺潺小溪邊,並未試圖讓溪水倒流,而是以精妙的靈力,在溪流中構築起數道微小的、如同琴鍵般的靈力堤壩。水流遇到這些並非完全阻塞的“障礙”,自然而然地分流、回旋、激起細浪,最終依舊奔向低處,但整個流程卻變得曲折生動,仿佛演奏出一曲靈動的樂章。常規未被打破,卻因這“順勢的引導”,展現出了不同于直瀉而下的美與變化。

    楚凡受到啟發,他來到一片秋日枯黃的草地。沒有強行逆轉時序讓草木返青,而是將自身一絲蘊含著“春日生機”道意的靈力,如同細雨般,溫柔地滲入土壤深處,模擬出初春大地回春的那一絲暖意與召喚。

    土壤中沉睡的草籽,在這股“似是而非”的春天氣息滋養下,竟違背了嚴格的枯榮時序,微微萌發出一點幾乎不可察的綠意!這並未顛覆“春秋更替”的大常規,卻巧妙地在其嚴格的“時間表”上,撬開了一道細微的縫隙,實現了局部的、暫時的“變化”。

    二人如同兩位最高明的舞者,在這名為“常規”的舞台上翩躚起舞。他們不再試圖對抗規則的洪流,而是尋找洪流中的漩渦與潛流,以自身之道為槳,巧妙地引導方向。葉昭鳳引導山風繞過峭壁,形成回旋的氣流,滋養背風處的植被;楚凡微調地脈靈氣的局部濃度,使得原本只能孕育普通藥草的區域,悄然提升了品質。

    每一次成功的“順勢而變”,都讓周圍那冰冷無情的“常規之力”似乎變得柔和了一絲,仿佛承認了這種在框架內的“創新”。他們對“常規”的理解也愈發深刻︰它不是枷鎖,而是提供了穩定平台的基石。真正的“變”,是站在這個堅實的基石上,去探索更遠的風景,而非拆毀基石本身。

    當他們成功讓一株本應枯萎的老樹,在不動搖其生命根本的前提下,煥發出一縷新的生機嫩芽,且沒有引來任何規則反噬時——

    “轟!”

    整個常規之籠,仿佛被注入了靈魂,所有的景象都變得更加生動、鮮活!那輪刻板的太陽似乎多了幾分溫情,流水多了幾分歡快,草木的枯榮仿佛蘊含了更深邃的輪回之意。無數道金色的、代表著“秩序中的自由”、“框架內的創造”的真意光流,從虛空中涌現,如同百鳥歸巢,涌入二人丹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方便以後閱讀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第574章 理海共織殊途網,常規籠中舞變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第574章 理海共織殊途網,常規籠中舞變章並對偷听心聲後,女帝愛我如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