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第495章 行王道,不行詭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亂了方寸 本章︰第495章 行王道,不行詭道!

    楊廣都讓楊安這逆子行徑給氣懵了。

    好家伙,虧朕還擔心他的安全呢?

    誰曾想,這逆子居然悄眯眯將朕的獵物截胡了?

    這讓楊廣只覺得胸口堵的慌,就如同兒子白養了似的。

    但楊雄他們見楊廣發怒,卻趕緊勸慰說︰“陛下息怒,太子也是一片至誠至孝之心,擔心陛下兵馬不夠,難以擋住突厥南下而已。”

    “陛下何故發怒?”

    “就是啊陛下,太子這也是一番好意。”

    就連一直都沒敢說話的小狐狸裴宣機,此時也小聲附和。

    “好意?朕看他是不將朕氣死,好順勢登基,他就不甘心吧?”

    可楊廣卻冷笑看著眾人,隨後才無奈問︰“現在要怎麼辦?”

    “御賢王楊義臣已經率領數十萬大軍,在朔州城等著了。”

    “若是太子半路將突厥大軍給攔截了,御賢王豈非要白等一場?”

    “還有朔州城的百姓,此時朔州城的百姓,肯定也已經知曉了突厥南下一事。”

    “百姓都知曉了,結果突厥大軍被太子攔截了,這讓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朕?”

    “說朕昏庸無能,連一個戰事情報都打听不清楚?”

    “又或者覺得朕在兒戲軍國大事,拿數十萬兵馬的糧草輜重當樂子?”

    楊廣不擔心楊安會攔截不了突厥三十萬大軍。

    因為此事壓根就沒懸念,七十五萬隋軍,攔截突厥三十萬大軍,而且還有李靖,來護兒,秦瓊等一眾猛將相隨。

    如此優勢下,只要遇到,突厥那三十萬大軍,肯定有死無生。

    這一點,楊廣確信。

    可問題是,突厥大軍讓楊安滅了,他這皇帝干甚呢?

    數十萬大軍都做好準備了,結果敵人提前被滅了?

    這會讓他這個皇帝威嚴掃地。

    甚至就連楊雄他們,听楊廣如此問,也都眉頭皺了皺,然後楊雄才對楊廣行禮說︰“啟稟陛下,臣覺得,此事倒也並非無解。”

    “若是太子攔截突厥三十萬大軍南下的話,咱完全可以繞道雁門關,讓御賢王率大軍出雁門關,趁太子與始畢可汗酣戰時,先行抄了突厥老巢。”

    “給始畢可汗和阿史那咄來個後院起火,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對啊陛下,咱還可以兵出雁門嘛。”

    “如此一來,即便朔州城未遭到突厥進攻,咱也可以對外宣稱,說這是朝廷誘敵之計。”

    “目的就是為了一舉覆滅突厥。”

    甚至就連房玄齡,杜如晦他們也跟著附和。

    當然嘴上如此說,他們其實也和楊廣一樣,都很無奈。

    因為他們這就等于是被楊安逼著改變了作戰方案啊。

    可他們有甚轍呢?

    一邊是太子,一邊是皇帝,他們誰也得罪不起。

    既然得罪不起,那就只能幫著擦屁股了。

    不然還能真看皇帝與太子打起來嗎?

    那不可能,也不至于。

    “兵出雁門,抄突厥老巢?”

    楊廣也這才摩挲著下巴說︰“這倒也確實是個主意,不過不能朔州城守軍悉數前往雁門關。”

    “但凡兵事,必有變數。”

    “若是咱將朔州城數十萬大軍,都調往雁門關的話,一旦太子那邊發生變數,未能攔住突厥大軍,屆時,朔州城可就危險了。”

    “朔州若失,朕以及爾等這些內閣大臣,都將愧對天下百姓矣。”

    楊廣雖然對他兒子有信心,可戰陣之事,又豈能單靠信心行事?

    故此這會,他肯定要做好楊安失敗,未能攔住突厥南下的準備。

    這道理,楊雄眾人也懂。

    所以听楊廣如此說,楊雄也這才頷首道︰“嗯,確實不能將大軍悉數調往雁門關。”

    “那便抽調二十萬大軍,由御賢王親自率領,直撲突厥王庭吧。”

    “至于剩下的兵馬,就讓他們繼續鎮守朔州,以防不測。”

    “只是陛下,如今朝廷正缺猛將,剩下的這部兵馬,由誰來統領呢?”

    “要不讓老臣去?這或許也是老臣最後一次上戰場了。”

    作為南征北戰的武將,楊雄肯定想讓自己的一生圓滿。

    即便是死,也得死在沙場上。

    但楊廣卻拒絕說︰“不行,族兄年紀大了,若是有個閃失,朕豈不得悔恨終生?”

    “鎮守朔州的事,還是讓年輕人去吧。”

    “朕記得先前與裴宣機一起前往高句麗的張公瑾,此人好像能文能武?”

    “朔州領兵之人,就他吧。”

    “大不了將陰世師留下,讓陰世師與他一起統兵,想來應該也不會有甚問題?”

    若是觀王楊雄再年輕十歲,楊廣肯定就讓他統兵了。

    但楊雄都已經七十多歲了。

    如此年紀,能安穩活著就不錯了,至于讓他帶兵這事?

    楊廣肯定不會允許。

    可楊雄卻擔心說︰“兵出雁門需要深入突厥腹地,若是只讓御賢王一人領兵,臣恐御賢王力有不逮。”

    “要不這樣吧,房玄齡和杜如晦也知兵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讓他們倆人過去一人,與張公瑾一起鎮守朔州,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對啊陛下,臣等也懂兵事。”

    “況且臣等深受皇恩,也該為陛下分憂。”

    楊雄這話一出,房玄齡和杜如晦頓時說道,說的楊廣也目光在他們倆人身上停留了許久,隨後才頷首道︰“行吧,既如此,那便房卿你與張公瑾一起。”

    “來人,傳朕旨意,加封張公瑾為虎威將軍,負責統領朔州兵馬,鎮守朔州。”

    “同時擢升房玄齡為山西道行軍大總管,總攬山西一切軍政要務。”

    “若是當真有意外發生,房卿也可自行決策,等候朝廷援軍到來。”

    楊廣說完就看向了身邊太監,那太監應聲,很快就去傳旨了。

    楊廣這才揉了揉眉心,然後對楊雄他們叮囑︰“御賢王那邊,就由你們內閣派人去通知。”

    “讓他接到旨意後,立刻大軍一分為二,親率二十萬大軍,趕往雁門關部署戰事。”

    “行,那就我們來通知。”

    楊雄眾人領命,楊廣嗯了一聲,然後才繼續道︰“那此事就先這樣吧,至于接下來,接下來咱說說西域各國的事。”

    “西域各國的事,裴宣機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楊廣意味深長看著裴宣機。

    “知道,還請陛下放心,臣一定讓那些西域小國自己反叛。”

    裴宣機重重點頭,惹的楊廣也笑了笑,隨後才頷首道︰“嗯,朕相信你有這本事,小狐狸嘛。”

    “各位愛卿以為,朕說的對否?”

    “哈哈哈,誰說不是呢?我大隋宰府家公子,有其父之風。”

    楊雄他們也立刻大笑了起來,就連裴蘊都笑眯眯的,只剩下老狐狸裴矩嘴角抽搐,然後才對楊廣幽怨問︰“陛下,臣是不是這輩子就洗不白了?”

    “怎麼老狐狸的名聲,落在臣頭上,它就拿不下來了?”

    裴矩是真不想被人當做老狐狸啊。

    因為大隋朝堂的老狐狸,可並非只有他一人。

    身邊站著的裴蘊也是,楊廣這位大隋皇帝,更是老狐狸的祖宗。

    憑啥只說咱老裴啊?難道看咱好欺負?

    “那肯定洗不白啊?渾身透著騷氣,如何能洗白?”

    但楊廣卻戲謔一笑,隨後才擺手道︰“好了好了,不開裴卿玩笑了。”

    “既然裴卿的兒子有信心,那西域使者的事,就交給裴宣機了。”

    “至于別的事,別的事好像也沒了。”

    “哦對了,還有一事。”

    “就是阿是那缽與托胡海那兩個突厥內奸。”

    “既然咱準備抄突厥老巢,那就將這倆內奸利用起來。”

    “我大隋的便宜可不好佔,想做異姓王,就得好好干活。”

    “你們說對不對?”

    楊廣這也就是剛想到了這倆人,但裴矩卻怪笑道︰“瞧瞧,諸位都瞧瞧。”

    “這就是咱們的陛下,方才還說我老狐狸呢?”

    “咱們陛下陰起人來,也是陰死人不償命啊?”

    “分明就是想讓那倆人死心塌地跟著大隋,還說甚利用?”

    “陛下您真是那意思嗎?”

    裴矩既然能被稱為老狐狸,就肯定明白楊廣的用意。

    同時也非常肯定,楊廣絕對不止是想將阿史那缽,以及托胡海這兩個棋子利用起來那麼簡單。

    畢竟此次的戰事,有沒有他們,其實都不重要。

    但楊廣卻沒打算放過那倆人。

    之所以如此,歸根結底,也只是楊廣想讓那倆人無路可退而已。

    因為阿史那缽與托胡海,若是當真幫大隋偷襲了突厥老巢,他們可就是突厥罪人了。

    罪人還如何能有退路?

    甚至就連楊雄他們也強忍笑意,但楊廣卻挑眉盯著裴矩,然後才搖頭否認︰“不是,朕可沒那意思。”

    “朕乃天下至尊,行王道,不行詭道,明白否??”

    喜歡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請大家收藏︰()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方便以後閱讀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第495章 行王道,不行詭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第495章 行王道,不行詭道!並對楊廣听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