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

第134章 要命的試帖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又道西風一瘦馬 本章︰第134章 要命的試帖詩

    北關將士有個傳統,出征殺敵之前必飲燒刀子。

    李根祿端起了酒碗一仰脖就是一大口。

    江風一臉壞笑的正等著看笑話呢,果然不讓他失望。

    李根祿嗆的差點沒背過氣去,但是口中的酒沒舍得浪費一滴。

    嘿嘿嘿……

    “根祿哥這酒還成”?

    “能飲此酒生死無憾矣!”

    李根祿把氣喘勻了這才放下酒碗。

    “放你娘的屁。打了幾場仗,殺了幾個狼崽子,你在這嚎給誰看呢”?

    熊大膽嘴上沒有把門的說罵就罵。

    這下可惹到了小馨兒。小馨兒可不慣著,上來就要捋熊大膽的胡子。

    熊大膽連忙端起了酒碗咕咚就是一口,這才掩飾了過去。

    山本,安倍和川島圍著小馨兒腳邊打轉轉。

    小馨兒吃著鹵味,順便連骨頭帶肉扔在了地上讓三只狗崽子瘋搶。

    江姐看不下眼起身就要訓斥。大花此時也不高冷了伸著大紅舌頭截住江姐。

    江姐無法想要求助公子。但看著林澤祖那寵溺的眼神也只好作罷。

    大花就護在小馨兒的身後。小馨兒也時不時的把大骨頭往大花嘴里丟。

    李根喜和李根財也想蹭著喝上兩口。但是沒有人理搭理這倆貨。

    富貴瞅著他倆就樂了。

    “根喜根財你們想喝口酒不”?

    想

    兩貨異口同聲。

    “想個屁,嘿嘿嘿…想也沒有”。

    “這酒只有熊大爺說賞誰,那誰才能喝上兩口。就你們倆以為洗了一下午這豬下水幫著打個下手,就能喝到這噴香臨江醇了?想得美!”

    “看見你富貴哥沒有?我也只是能聞聞這味兒,知道為啥不”?

    不知道

    “這你得問問你們的江先生……”

    啪

    富貴的話音還沒有落。就被熊大膽甩了一大耳刮子。

    哈哈哈……

    笑聲滿小院。

    …………

    林澤祖終于又回到了松山私塾。

    備考童生試的甲班一共只有五個人。

    大水村的王家家族十五歲的王繼學。

    河壩村李家家族十五歲的李本道和十四歲的李本典堂兄弟兩人。

    還有鎮上開榨油作坊謝家十五歲的謝有生。

    他們四人以前也跟林澤祖是同班。但僅限于認識,一年下來說不到三句話。

    這四人當中就數王繼學家境貧寒,其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人。

    王繼學在上族學時就開始嶄露頭角了。

    最後王家族長力排眾議,舉全族之資把王繼學送進了松山私塾。

    王繼學人也爭氣,不但人聰穎好學而且還相當刻苦。其深得朱夫子的喜愛和認可,

    記得朱文昌在的時候也常吃王繼學的飛酷。甚至總懷疑自己是不是朱夫子的親孫子。

    私塾舍間有限不能做到一人一間。

    朱文昌沒走之前就跟王繼學是一個房間。

    朱文昌走後林澤祖回歸剛好填補了空白。

    朱夫子已經給甲班上緊了發條。

    辰時準時開講四書五經。期間還穿插著童生試五言六韻試帖詩的答題技巧。

    一堂大課就一個時辰。中間也就休息一刻鐘。

    休息之後又接著講解八股文和駢文的書寫方式和方法。

    朱夫子不辭辛苦真是掰開了揉碎了講。

    林澤祖自以為憑著好的記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半天課听講下來這才如夢初醒。

    別的不論就光說這五言六韻的試帖詩就讓他的抓耳撓腮。

    科考命題出的試帖詩,只是擷取前人詩中的一句,或擇取一個典故、一個成語。

    應試者如果不知命題的出處,也就無從著筆。

    就算知道命題的出處。寫出來的試帖詩的內容必須嚴格依題寫作。

    試帖詩不能隨意抒發情感,而是要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試帖詩除了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必須對仗工整。

    試帖詩用韻方面一般用四韻、六韻,八韻,每兩句為一聯稱為上下聯,下聯押韻稱為一韻。

    出題用經、史、子、集的詞語,或用前人詩句或成語;韻腳在平聲各韻中出一字,故應試者須能背誦平聲各韻之字。

    詩內不許重字,語氣必須莊重,題目之字須在首次兩聯點出。又多用歌頌皇帝功德之語。因此試帖詩詩體名也稱賦得體

    考童生試用五言六韻而且限用官韻,用的全是仄起格。

    所謂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兩個字用仄聲,第二句前兩個字用平聲,叫做“仄起平收”,簡稱“仄起格”。

    反之即為“平起格”,這實際只決定于第一句第二個字,因為第一句第一個字是可變的。

    詩的前兩聯全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以下第三四聯、五六聯和七八聯依次循環往復。因第一句不用韻,所以只用八韻就叫做“五言八韻”。

    除首聯和末聯不用對偶外,其余各聯均要求“銖兩系稱”的對偶。

    在用韻方面,要嚴格遵守“八戒”,即出韻、倒韻、重韻、湊韻、僻韻、啞韻,

    更可氣的是同義韻和異義韻均不能用。

    考秀才、舉人、進士的試帖詩所以采用八韻排律的形式,就是為了符合當時八股文的結構。

    每韻上下兩句為一聯,首聯“破題”次聯“承題”。

    三聯“起股”四、五聯“中股”,六、 七聯“後股”,結聯“束股”。

    每聯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轉、合。

    試帖詩除要求對仗工穩外,最難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了。

    就是要求所用之辭要有出處,或是歷史典故,或為前人用過的辭句。

    用典還切忌牽強、堆砌和冷僻,講究正用、借用、明用和暗用,要求熟事用之生,新僻語用之無跡。

    另外還要避諱,歷代皇帝和孔孟的名字全不能寫出。

    抬頭和日常書札的抬頭不同。日常書札對于平輩只用平抬即空一個字。

    對尊長用高抬也只是另起一行,叫做抬一頭。

    高出一個字的位置叫做抬兩頭。

    試帖詩遇到與皇帝有關的字時要抬兩頭,如果直接拍馬屁稱謂皇帝時便要再抬一頭,否則就是大不敬了。

    一篇五言六韻或八韻的試帖詩下來。就是一篇小八股文。其中的關鍵一個也不能少。

    喜歡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請大家收藏︰()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方便以後閱讀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第134章 要命的試帖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第134章 要命的試帖詩並對剛穿越沒了爹能科舉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