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病︰瘋癲與文明

第5章 悖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格里布夫 本章︰第5章 悖論

    德軍與法軍的嘶吼聲哪怕隔著老遠都听的一清二楚,聲音充斥在耳邊,但往外一看,又空空如也。

    等天又亮了一些,混亂的嘶吼聲就小了,看起來,要麼是德國人死光了,要麼就是法國人死光了。

    萊曼覺得是法國人死光了,就站起身來,看到一個個灰色的身影翻出了戰壕,頭上戴著1916型鋼盔盡管在凡爾登戰役初期,這種鋼盔並未大規模裝備)。

    沖鋒又開始了。

    萊曼感到頭疼,她那精力旺盛的戰友啊,一個個瘋子。

    沒辦法,還是得跟著。萊曼搬來一個彈藥箱,踩著這個彈藥箱翻出了戰壕,跟在隊伍的最後面,向著法軍進攻。

    機槍的火力很猛,偶爾還會飛來幾發炮彈,把挨得近的德軍給炸上了天,有的甚至連器官都被炸了出來,腸子和肝髒流了一地。

    但德軍的士氣並不受影響,可能是在日記本上那個自稱“秩序病研究協會”的人告訴她“一切都是秩序病的影響,是欲望的作祟”。

    那麼,這些德軍士兵的欲望是什麼呢?幾近癲狂的殺敵而讓自己的祖國取得最終的勝利?又或者是為了一枚勛章而不顧一切?為了這兩個,有的人甚至是啃食手骨,痛飲血肉。

    萊曼又想到了那個詞“荒唐合理化”、“不切實際”,說的就是她的戰友們。

    在她思考的時候,德軍再次翻進了戰壕,用一切能致對方于死地的武器,將他們的腦袋砸爛、手骨砍斷,緊接著割下臉皮,弄得一身都是血。

    他們那副模樣,就好像屠宰場里的屠夫,但多了絲瘋狂,而且要比屠夫更加暴力。

    德軍一路過關斬將,所到之處,遍地是殘肢斷臂,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沾了血。

    戰斗打到凌晨,德軍還是沒有一點休息的意思。他們不知疲倦的進攻,也不管是不是一頭撞上牆壁弄得頭破血流。

    按長官的原話就是,他們要3月打到巴黎,4月打到倫敦,5月結束戰爭。

    德軍的鋼鐵之師已經不可阻擋,他們的步步緊逼將法軍弄得狼狽不堪,萊曼所在的部隊已經逼近了一塊可以俯瞰默茲河的高地,把那里佔領了,這場凡爾登戰役貌似就要結束了。

    于是,德軍長官開始急于追求勝利,命令德軍部隊加快進攻速度,為此他用盡了一切通訊手段告訴下面的軍官︰“進攻,進攻,再進攻,殺敵,殺敵,再殺敵。”

    打到23日晚上,德軍終于是踫上了勁敵。

    持續的進攻讓他們損失慘重,同時一次次的奔跑、揮刀也讓不少人出現了體力不支的情況。

    因此,即便面前的法軍是跟前面差不多的人數,差不多的武器,德軍也付出了很大傷亡才奪下陣地。

    弗里茨打得精疲力盡,他便向上級請示讓部隊暫且休整一晚,然後不出意外的得到了拒絕。

    “我們如果停下,法國人就有時間鞏固他們的防線,到時候我們再一頭撞上去,就會因為那銅牆鐵壁撞得頭破血流,我們應該不斷的進攻,讓他們來不及做出應對,哪怕代價是打到一個不剩!”這是德軍長官的原話。

    弗里茨灰溜溜的走出指揮所,在門口還能听到他用意大利語在大聲咒罵。

    在進攻的命令下發前幾分鐘,陣地後趕來了一支增援部隊,數量很多,密密麻麻的,但一跳進戰壕就又覺得數量根本不夠。

    這次增援部隊的長官倒是個正常人,他不同意繼續進攻,要求部隊休息一晚,這就讓指揮所內發生了爭執。

    主張進攻的指揮官的罵他是法國人的間諜,在這明明是最好的進攻時間里卻下令停下來休整,給了法國人鞏固防御的機會,這不是間諜是什麼?

    兩人最後是通過一場決斗解決的。

    他們在指揮所內擺好架勢,揮拳的力度也來到了最大,像是下定決心要把對方打的鼻青臉腫般。

    指揮所被兩人搞得一片狼藉,而這場勝負也分了出來。

    戰壕里的士兵們得到了一晚上的短暫休整時間。

    今天也是萊曼最開心的時刻了,她沒被安排站崗巡邏,就找了個存放彈藥的地下彈藥庫鑽進去。

    里面有著一盞燈,算不上明亮,只能稱得上弱光。

    在這個地方寫字看書很困難,得把本子貼在臉上才看得清一點輪廓,有時候還要睜大眼楮。

    不過比起外面,這里是天堂了。

    萊曼翻開日記本,打算寫點什麼,就驚奇的發現,昨天寫的內容沒了。

    “真神奇。”萊曼說。

    之後從衣服里掏出鋼筆,在上面寫道︰“拐角確實有個法國兵,我把她殺了,但讓我疑惑不解的就是她只有本能的喊叫,沒有持續不斷,而是斷斷續續的,在死前也沒有發笑或者是出現其他奇怪舉動。”

    萊曼把筆往旁邊一放,耐心地等待起回復。

    過了一會,日記本的空白處冒字了,但並未回復萊曼的問題,只是問她︰“你現在是否同意幫助我們記錄秩序病患者的癥狀?”

    “如果我不同意呢?”萊曼寫這段話的時候,是抱著試探性的態度的,想看看日記本那頭的回復之後再做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可能覺得自己躲過了一劫,我們開不出能讓你心甘情願為我們做事的條件了。”那頭像是在尋找用詞,在萊曼的目光中,空白處很快冒出了一大堆德文。

    “雖然在許多歷史事件上,我們不能通過原本基于那個歷史發展而來的21世紀的知識和經驗來為20世紀的人類提供幫助,但在關于個人死亡上,我們卻能夠進行幫助。這十分矛盾,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是有很多無法解釋的東西,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另外,你等一下,我翻一下你的檔案,它應該更新了。”

    那頭沒有再繼續寫字出來,萊曼就盯著這些德文看了一眼,但很明顯,她看不懂,寫的莫名其妙的。

    她也懶得看了,干脆翻了頁,盯著空白處看,沒多久關于她的檔案就再次被調了出來。

    “萊曼•科赫,更新後的死亡原因是在1916年24日早上6時55分被炮彈炸死,她死亡的周圍環境是一個大彈坑和一堆鐵絲網,彈坑里面還有些積水,里面躺著三具法軍尸體,兩具德軍尸體。”

    “你看你的死因就好了,我現在得把剛才沒說完的話補充一下了。”

    “這涉及了兩個悖論,一個是命運的可變性與預知的矛盾,一個是無限循環與因果混亂。”

    “如果未來命運)是可以被預知的,那麼它似乎應該是固定的、不可變的。但在你拿到日記本和檔案不斷更新後,未來拿到日記本的人的命運)卻可以被改變,這就產生了矛盾。因為一旦未來可以改變,那麼它就不再是原本可以被預知的那個未來了。”

    “你因為我們的警告而改變了命運,那麼21世紀所基于的歷史記錄死亡原因)就不再準確。這就導致我們需要不斷更新20世紀拿到日記本的人的記錄,而每次更新都可能引發新的改變。這樣,就可能形成一個無限循環,其中歷史和未來都在不斷地被重新書寫,導致因果關系的混亂。”

    寫到後面,日記本那頭的家伙甚至是用上了藍筆,在那重點標記起來︰“你可能會要求我解釋,但我只能告訴你,我也解釋不了。”

    “無法解釋的東西在當前是難以解釋的,從定義上看,‘無法解釋’指的是基于現有的理論、知識或技術,無法對某個現象、事件或事物給出合理的說明或闡述。”

    “你想要我解釋這些東西,我短時間內是給不了你答復的。你可以對這些失去興趣,也可以保持興趣,可能在你步入英靈殿前我可以給你答復,當然,那也只是可能而已。”

    日記本又被寫了一大串,這讓萊曼看的有些頭疼,直接在末尾寫上一句︰“你說關于我的檔案記錄會隨著我躲過原本的死因而更新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跟地獄搶人。就是說,你原本是要在那個拐角死亡的,但在我們的干預後你逃過了一劫,而你是必須要死的,所以每天都可能會出現置你于死地的事件。”

    日記本那頭詢問萊曼想活著嗎?萊曼寫下了“我不想死”。

    “那我們之間做個交易怎麼樣?你幫助我們記錄秩序病感染者的癥狀,而我們會提供你的死因,很多情況下,你只需要挪個腳步就能躲過了。當然,出現你自己無法應對的情況,我們也會給出解決辦法,你總是能躲過一劫。”

    萊曼沒有馬上答應,而是把自己的擔憂寫了下來︰“假設我要前往戰場中央記錄,那想要置我于死地的事件一定不止一個,我總不可能一直拿著日記本看吧?”

    “我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把防彈衣送過來……算了,不開玩笑了。”

    “在我們反復的實驗得知,在第一批拿到日記本的潛在人員中,你是最特殊的。”

    “首先,你不會輕易被秩序病感染,其次,雖然每天都會出現置你于死地的事件,但每個檔案在上有記錄的致命事件在一天內只會出現一次。”

    “我打個比方,有四發子彈向你飛來,當你躲過第一發會置你于死地的子彈後,剩下的三發子彈打死你的概率就變低了,哪怕全部擊中也不會導致死亡。當然,你也別想著靠著這個特性去做什麼危險的事情,你只是躲過了檔案上有記錄的致命事件,還是會有其他的致命事件出現。”

    “還有,你這種情況就出現了一個新的悖論,一方面,你似乎擁有某種程度的自由意志來選擇避免死亡;另一方面,你的命運又被某種超自然的力量所注定。我有空得研究一下,總之,你同意嗎?”

    “同意。”

    喜歡秩序病︰瘋癲與文明請大家收藏︰()秩序病︰瘋癲與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秩序病︰瘋癲與文明》,方便以後閱讀秩序病︰瘋癲與文明第5章 悖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秩序病︰瘋癲與文明第5章 悖論並對秩序病︰瘋癲與文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