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王強成了丈母娘的投喂對象,韭菜鱍魚水餃,一個接一個的投喂。
王強吃的接連打嗝,韭菜那小味兒直沖腦門,感覺就要血脈覺醒了。
“娘,行了行了,我吃,吃不下去了!”
“那我給你留著晚上吃!”
眾人笑的合不攏嘴,丈母娘做到這份兒上,也是沒誰了。
袁娟和劉雪蓮收拾完碗筷,也坐下來休息,臉上帶著忙碌後的愜意。
王根生打著飽嗝,眯著眼逗弄懷里開始犯困的小孫子。
王強覺得這會兒需要點東西順順氣,溜溜縫兒。
他起身翻出從家里帶出來的精致茶罐,里面是上次去印度洋帶回來的斯里蘭卡紅茶。
“來來來,趙師傅,嘗嘗這個,正宗的錫蘭紅茶,養胃解膩。”
王強熟練地燙杯、洗茶、沖泡。
很快,一股濃郁醇厚的茶香便彌漫開來,別有一番風味。
王強給趙國強遞過去一杯橙紅透亮的茶湯,自己也捧起一杯。
“趙師傅,這趟南下,除了玩,其實還有個事兒一直琢磨。”
王強放下茶杯,聊起了正事。
“咱那黃河鯉魚,品質是沒得說。等到了粵省,跟陳老大那邊接上頭,這北方來的硬貨,能不能在南方市場也闖出名堂?”
趙國強端著茶杯,細細品了一口,點回道︰“說實話,我也害怕砸了王總的招牌。”
不過趙國強又不緊不慢地說道︰“
魚嘛,說到底看的是品質和新鮮度。咱們的黃河鯉魚,肉質和味道擺在這兒,底子好,這是硬道理。所謂水土不服,更多是飲食習慣和口味上的差異。”
他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
“你想啊,粵省人吃魚,講究原汁原味的鮮,清蒸、白灼是主流,蘸點醬油姜絲就吃了。
咱這一魚八吃,又是紅燒又是干燒,又是糖醋又是醬燜,味道重,花樣多。直接端上去,可能有些老廣會覺得味道太復雜,搶了魚本身的鮮味。”
王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是這個理兒。那照你看,該咋整?”
“我覺得,得兩步走。”趙國強顯然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首先,咱得入鄉隨俗,適當改良。
可以推出一兩款更貼近粵式口味的吃法。比如,選最肥美的魚腩部位,搞個古法蒸黃河鯉,就用最簡單的豉汁、蔥絲、姜絲來蒸,突出咱這魚肉質緊實、鮮甜無腥的優勢。
用魚頭魚尾熬個濃醇的奶白魚湯,廣東人最愛喝湯了。這叫先讓他們認可咱的料好。”
“第二步呢?”王強听得入神了,看來趙國強對各粵菜還是有研究,對老廣食客也很了解。
“第二步,就是保留咱的傳統藝能!”
趙國強笑道︰
“粵省可是打工大省,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多少北方老鄉在那打拼?他們就好咱北方這一口濃油赤醬、味道十足的老味道!
這一魚八吃,對他們來說,就是家鄉味,就是解鄉愁的靈丹妙藥!所以,傳統的做法不僅不能丟,還得做得更地道,作為招牌主打。
咱們可以雙管齊下,本地口味和傳統風味都上,讓客人自己選。時間長了,沒準還能吸引一些喜歡嘗鮮的本地食客來試試咱的北方風味呢!”
“高!實在是高!”王強一拍大腿,滿臉佩服,“趙師傅,你不光是廚藝好,這嘴巴子能說會道的,以前對你 不了解,現在我是佩服的無敵投遞啊!”
趙國強連忙擺手謙虛,端起茶杯喝茶。
午後大家都有了困意,王強發現袁娟有點萎靡不振,便問︰“媽,您是不是有點不舒服?”
袁娟擺擺手,勉強笑了笑︰“有點…有點悶得慌,頭有點暈乎乎的。”
“哎呀,肯定是暈船了。”王強連忙起身,“媽,您快帶孩子去房間里躺會兒,睡一覺就好了。房間里穩當。”
袁娟便抱著已經睡著的小孫子,在柱子的攙扶下回房休息去了。
劉雪蓮卻搖搖頭︰“我還好,就是有點悶,不想睡覺。”
王 強看她確實不像特別嚴重的樣子,眼珠一轉,有了主意︰“不想睡?那咱找點事兒干?”
“你要干啥?”劉雪蓮想起那鱍魚韭菜餃子就害怕。
“要不,陪我下層甲板釣魚去?吹吹海風,透透氣,說不定就好了!”
“我不會釣魚。”劉雪蓮搖搖頭。
“我教你啊!”
王強不由分說的拉著劉雪蓮的手往下走︰“媳婦兒,老坐著也悶,下層甲板涼快,咱去那兒甩兩桿?這會兒說不定有黃腳立靠邊找食兒呢。”
王強拿了一根兒魚竿,幫劉雪蓮掛好蝦肉,調整好阿波漂,手把手地教她怎麼拋投,怎麼看漂相。
出來玩,也是夫妻倆培養感情的絕佳機會。
王強之前總是斷斷續續的出海,倒是有點疏遠劉雪蓮了,倆人聚少離多,適當升溫回暖挺好。
原本是教釣魚,王強這手就開始不老實了。
從後面環住劉雪蓮,美其名曰糾正姿勢,下巴蹭著她的發頂,溫熱的氣息噴在她耳邊。
“對…就這樣,手腕輕輕一抖…哎,對了…” 他嘴里說著釣魚,一只手卻悄悄從握著她的手,滑到了她的腰間,輕輕摩挲著。
劉雪蓮臉一紅,用手肘輕輕頂了他一下︰“哎呀,你別站在我後邊,等下魚竿頂到你了!”
“沒事,我躲你屁股後邊。”
王強嘿嘿壞笑,非但沒松開,反而得寸進尺地把她摟得更緊了些,腰身也往前抵了抵,緊密地貼在她身後。
“媳婦,你看這海天一色,良辰美景,爹娘催得那麼緊,咱倆是不是真得努力努力,給瀚瀚整個妹妹了?”
劉雪蓮被他弄得耳根發燙,心跳加速,羞惱地跺了他一腳︰“沒個正形!教釣魚就教釣魚,扯哪兒去了!再這樣我回屋了!”
“回屋好啊!反正魚也沒口,魚沒口,我有口,走走走,回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