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之所以拒絕,是因為前世听說過太多有去無回的例子了。
最後還美其名曰捐贈了,這都是後來的托詞罷了。
好不容易搞來的鎮館之寶,怎麼可以輕易借出去呢?
中科院的人吃癟,然後開始百般游說。
怎奈王強是听不進去,但還是安排人好茶好煙的招待著。
海洋研究所的人自然是手眼通天,很快就聯系到了縣長。
縣長親自帶隊往這邊趕,鎮長劉建設作為馬前卒最先趕到了。
“劉鎮長,好久不見啊!你怎麼來了?”
王強上前握手,他從心底里還是感激這位鎮長的。
明知道劉鎮長是為魚而來,王強也要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王總,我的王總啊!”
劉建設拉著王強走到了角落里,擺明了利害關系,“縣長已經快到鎮上了。”
“啥?縣長也要過來?”
劉建設看了一眼海洋局的人,說︰“上邊一層一層的壓過來的,這事兒要辦的圓滑一些。”
王強現在是納稅大戶,更是鎮上的商業新秀,劉建設自然是站在王強這邊的。
變異的哥布倫大鯊魚要是留下來,那就是一個金字招牌,不知道可以吸引多少游客到來。
“鎮長,這魚我是想進咱們博物館的,現在要我交出來,憑什麼嗎?”
“我懂,我明白,等下縣長來了,咱們可以想個折中的辦法。”
王強今天是真的有點不爽了,關鍵是這魚出去了,回來的可能性不大。
很快,縣長大人就來了,還有當地派出所的人開路。
領導們坐在一起商討,好在縣長也是爭取把魚留下來。
王強提出了一個方案,研究可以,在當地的研究所里研究,不能把魚帶出縣界。
大家都心知肚明,出了縣界就不一定回得來了。
“這樣,我有個折中的辦法,這魚呢,我們簽個協議,做完研究一定給你們送回來!”
王強抽了口煙,手機鈴突然響了起來。
“你們先喝茶,我接個電話。”
電話是王林打來的,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二哥,這事兒還把你給驚動了?”
“三兒,你在外邊等等我,我馬上到家了。”
不一會兒,王林開車到了村口。
“這事撤不扯淡,說是借魚,不如說是過來搶魚。”
“三兒,這事兒你得往長遠看,你要是想整博物館,得跟海洋研究所搞好關系。對方都聯系到我單位領導了,讓我回來給你做思想工作。”
“真踏馬惡心。”
一番討論之後,王強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借魚要簽協議。
第二,魚只能借兩個月,因為兩個月後博物館要開館了。
第三,還魚的時候必須保證魚的完整度。
听了王強的要求後,海洋研究所的人也能理解,畢竟物以稀為貴。
王強還留了一個心眼,他特意把記者們叫了過來,全程拍攝了借魚的過程。
記者臨走的時候,王強還特地給了一個大紅包,讓他們好好的宣傳一下。
“這事必須得播出去,但凡要點臉就要還。”
劉建設呵呵笑了,然後在博物館里轉悠起來,跟王強交流未來的發展方向。
“王總還是有情懷,有遠見,我是真沒想過在咱們這弄一個海洋博物館,這兩年我是光想著弄政績了。”
“鎮長,我沒有那麼高尚的,回頭我要收門票的。”
“哈哈哈!我支持!”
博物館不收門票怎麼搞活經濟,這點兒雙方達成了一致。
劉建設遞給王強一根兒煙,問︰“還有哪些需要鎮上支持的嘛?趁著我還在。”
王強暗笑,領導說話就是有水平,這話听著怎麼感覺要致悼詞,明明就是在催自己搞點經濟給鎮里。
“要說需要您幫忙,還真有一件事,我想申請一個馳名商標,建立咱們這的一個地標。”
“說的具體一點兒。”
“海產加工我想全面搞開,以前沒有這個底氣說這種話。罐頭啊,魚肝油,凍粉啊,海帶食品啊,這些全部上線,全部打上我們集團的標志,把咱們鎮上的資源宣傳出去。”
劉建設心潮澎湃,這一點兒與他的規劃不謀而合。
劉建設的任期還有三年,他也想著搞活經濟,手里有牌仕途往上走走。
“咱倆想到一起去了,原來我想著是把鎮上的一些小廠都合並到一起,鎮政府給一些金融優惠,成立一個新的品牌。
現在你有這個打算,我很支持你的想法,整合多家不如和你一家談啊!”
王強搖搖頭︰“金融政策我不要,鎮長,你知道我最擔心的是什麼嗎?”
“條件只要不違規,你可以隨意提。”
王強引著鎮長走到了沙灘上,指著遠處的海灘說︰“多年前,海水污染,我們這的海域受到了嚴重污染,養殖業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
劉建設摸不準王強的脈絡,沒有接話。
王強繼續說道︰“我是靠這片海吃飯的,我想建立一個綠色商標,你得保證咱鎮上的廠子排放都是達標的。要是游客們到咱這來玩,在十里八村看到水污染,還有人買咱這的海產品嗎?”
劉建設推了一下眼鏡,跟面前的這個小伙子過招,還真的有點招架不住。
王強說的這些過于高屋建瓴了,劉建設長出一口氣。
“有些事,不是我一個鎮長所能決定的,就像借魚這事兒,縣長都來了。”
王強拍著胸脯子說︰“我保證我的加工廠排放出來的每一滴水都達標。”
“強子,我也表個態,只要我在咱們鎮上為官一天,就不允許那些化工廠亂搞。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王強和劉建設緊緊握住雙手,倆人笑著往村委會去了。
王強為什麼突然提到污染這件事,那是因為他知道信息化時代馬上到來了。
甭管企業做的多大,因為一些負面影響,都可能發生地域性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