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第7章 張誠不同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九指神蓋 本章︰第7章 張誠不同意

    張誠被催回長安,當然是住進圜陽侯府。

    圜陽侯府的規制,比淮陰侯府要小得多。圜陽侯的排名當然比淮陰侯靠後許多。四進的院落,加上前院有大量趙杏兒的助理幕僚之類,人來人往的,比淮陰侯府要擁擠很多。

    張誠這個鞏侯,當然有資格在長安城搞一個鞏侯府,皇帝給的府邸比淮陰侯府還要大上一些。但是張誠給拒絕了。

    搞什麼。兩口子在長安城,還得一個人住一個府?是搞我嗎?這個夫妻分別封侯,看起來就詭異,扶甦是不是沒憋著什麼好心?

    所以長安城只有圜陽侯府,沒有鞏侯府。小點就小點吧,又不是不能住。

    張誠帶了自己的長子張啟明來長安見見世面,也順便和母親團聚幾天。

    一家三口在三進院落的飯廳吃著晚飯。張啟明看到母親大了肚子,知道是又要添小弟弟小妹妹了,就有點害羞的安靜的和母親保持距離。

    兩夫妻的話題相當平淡,無非是圍繞著鞏邑當前治理和業務發展情況。很多內容趙杏兒是通過簡報了解,張誠親口所說的情況,就又不一樣。

    張啟明支稜著小耳朵仔細的听著。鞏邑的很多事情他當然也是見到听到的,但是自己父親對母親親自所講的,深度和水準又不一樣。這些對話包含著對產業的洞察、對未來發展的規劃,當然,這張桌子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不能對外面講的,張啟明給兩人做了很多年兒子,自然知道輕重。

    吃過飯,張啟明被帶到東廂房自己的臥室休息,張誠拎著一罐稠酒,隨趙杏兒到前院的圜陽侯的書房,兩個人要繼續聊一下。

    “兩件事,一件是匈奴使者要求陛下兌現劉邦簽署的白登密約。陛下已經召陳平回來問話,一方面了解密約的詳情,一方面了解一下匈奴的情況。”趙杏兒坐在自己的大辦公桌後面,調整著桌面台燈,桌上堆疊了好多文件檔案資料。

    張誠點了點頭。這件事有所耳聞。

    “第二件事,匈奴使者代表單于求娶長公主。”

    張誠抬了抬眼楮︰“長公主?”張誠久居鞏邑,對長安這面的稱謂了解不是很多。

    “趙。”

    張誠點點頭,公主是皇帝的女兒、長公主是皇帝的姐妹、大長公主是皇帝的姑姑。趙確實是長公主,不過自己對趙的印象,經常會停留在當初那個十四五歲的女孩闖入自己在咸陽城的那個二進小院的時候。

    “這麼急請侯爺回來,是這兩件事我拿不定主意,要听侯爺的意見。另外這兩件事都比較重要,估計陛下也要垂詢侯爺,所以早一點回來,事情沒有了解之前,侯爺就還是留在長安。”趙杏兒擺弄著桌上的紙筆。

    “你怎麼看?”張誠沒有說自己的想法,把球踢回來了。

    “白登密約我沒見過,有沒有這東西都不知道,漢臣很多人都說不知道這事兒。蕭何保持沉默,估計他是不想說。我還記得當初白登密約簽署之初,我們在張村以此為由起事。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陛下做了皇帝,大家該封侯的封侯,該拜相的拜相。就不知道陛下和大家如何打算了。”

    “你的看法呢?”

    “一場戰爭要花好多錢,匈奴幅員萬里,騎兵來去如風,打匈奴要比打百越難得多。如果從財務角度講,拿我們多余的糧食,去避免一場戰爭,似乎是劃算的。”台燈燈罩投射的陰影,掩住了趙杏兒的面孔,張誠只能听到她的聲音,看不到她的表情。

    “朝議是什麼樣的?”張誠覺得自己胸中堵得慌。

    “陛下沒表態,問我的意見。侍御史李憚插嘴說數十萬石糧食送給匈奴,總好過兩國交兵。”趙杏兒平靜的說。

    張誠覺得還有故事︰“皇帝問你,結果侍御史插話?”

    “嗯,我把一柄笏板扔過去,砸到他的額頭,開了道口子。”趙杏兒靜靜的說。

    “啊……”張誠張大了嘴巴。旋即大笑。“圜陽侯好威風。”

    “小小懲戒,朝堂之上,說話做事都要有規矩有次序的,沒輪到他他亂插話,居然敢插我的話,這種人不得給他長個記性?也要滿朝勛貴都長個記性!我這次生產,多多少少要休息幾個月,幾個月不在朝堂,怕他們忘了我的威風,所以找個機會立一下規矩。他算是倒霉。”

    張誠了然。也知道趙杏兒以女子之身立于朝堂,其實並不容易。要比一般男子更強悍才能不受欺侮排擠。用笏板砸人的操作,是有點過分,但是也實屬無奈。

    “所以你是怎麼回陛下的?”張誠關心的是趙杏兒在朝議上的口徑。

    “我說了,今年的預算都已經安排下去了,沒有多余的糧食給匈奴,一粒多余的都沒有。”趙杏兒在燈下看著自己的指甲。

    “朝廷險惡,要不然,這個計相咱就不做了?”張誠說。

    “大秦計相,我不做,誰做?”趙杏兒的聲音如鐵一樣又硬又冷。這是專業人士的自傲。“需要辭去的時候,我自會辭去,不過你我兩人總要有一人在長安朝廷上,還是我替你在長安做些事情吧。”

    “其他人怎麼說?”張誠問。

    “沒說。我揍了李憚以後,這個話題就打斷了。皇帝賞賜我一根新的笏板,我看了一下,手感還是不錯的。我提議加封趙湯沐邑,皇帝也準允了。散朝之後,蒙恬大哥一路陪我回到府門前才走,路上什麼都沒說。”

    “老狐狸怎麼說?”張誠問。趙杏兒一笑,知道老狐狸指的是張蒼。

    “我動手以後,張相就說了一句‘侍御史李憚君前失儀,請檢點言行,依序發言!’別的一句都沒說。”

    “皇帝賞賜你笏板之前還是之後說的?”

    “我動手以後說的。”趙杏兒莞爾。

    張誠也大致了解了朝廷的風向。和自己的態度相差並不大。包括趙杏兒的“一粒多余的糧食都沒有”這樣明顯的胡說八道,態度都是一樣的。

    幾位大人物就沒打算考慮白登密約。

    “趙和親的事情,你怎麼看?”趙杏兒還是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和親,當然不同意了!”張誠向後靠坐在大椅子上,很確定的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方便以後閱讀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7章 張誠不同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7章 張誠不同意並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