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第152章 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九指神蓋 本章︰第152章 坑

    戰爭和生意其實沒多大區別。

    都是資源兌換,都是精打細算。

    用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收益。

    單以兵力計,林塵戰役雙方軍力一比二,蒙恬佔優。

    但是加上1000戰象的兵團,強弱勢態就逆轉。

    趙佗想的當然是戰象前突,斃敵于左江江岸。

    蒙恬想的自然是困住越軍全軍,以最小的犧牲全殲這支無敵的象軍。

    在沒有找到戰勝戰象的武器之前,蒙恬做好了拖下去的準備。

    哪怕拖十年,讓周邊的友軍清理掉百越其它地區,把趙佗活活耗死在這座城里,讓大肚皮的戰象把林塵吃光,這都不是事兒。

    只有年輕的愣頭青總想著沖沖沖,真正的國之大將,最重堅忍。蒙恬守上郡,領兵十年,不動如山,壓得整個匈奴不敢靠近,年輕時代舊有這樣的耐心,更何況經歷了生死。

    所以落下大營,就把最主要的工作放在強化後勤通道上,把運糧道修的又寬又平。

    看到這條路,趙佗的心都涼了。蒙恬修這條路的用心是什麼,趙佗這個老兵頭自然能看得懂,看得懂才會覺得驚恐。

    無法戰勝象軍,蒙恬就要拼國力?雖然不知道蒙恬哪兒來的底氣,不知道千里運糧的成本蒙恬是如何解決的,但是看起來,秦軍的糧秣充裕,而自己……

    林塵本來就不能算是一個多麼大的城,加上七萬客軍和要命的1000戰象,崇左的糧庫已經快要見底了。

    番禺、蒼梧、合浦城連續被破,百越疆土大半落入秦軍之手,林塵周邊能夠征集的糧食很有限,如果不快速取得戰果,這七萬大軍崩潰就近在眼前了。

    所以手握強兵的趙佗,反倒是更急躁的一方。

    幾天來,趙佗也智慧象軍發動了幾次佯攻,但是幾次都是戰象在陣前受傷跌倒,被對方俘獲斬殺。

    幾次下來,趙佗也發現了秦軍克制象軍的工具就只是簡單的鐵蒺藜。破鐵蒺藜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派幾個人用竹耙子清掃一下,也就能清理出適合戰象沖鋒的戰場了。但是這些鐵蒺藜卻都在秦軍武器射程範圍之內,派人上去清掃,還沒抵達鐵蒺藜布撒區,就被射殺。

    鐵蒺藜是有四根刺,對戰象有效,對秦軍也有效。秦軍實際上也被鐵蒺藜所困,無法沖殺出來。蒙恬和趙佗這樣的當世名將對這些看得都很清楚。兵法這東西沒什麼奧秘,對于大將軍來說,戰場的資源信息就這麼些,可能的應對方法就那麼幾個,困人困己,就只是消耗吧?

    不過秦軍的結構和越軍的結構完全不同。蒙恬軍中除了裨將和千人長之外,還有各種軍司馬、長史和工匠。還有一個看上去沒什麼作用的文化署,里面似乎都是書生。

    文化署的人最喜歡的就是幻想,一天到晚捏著個書本,仰天發呆似乎是常態,而這一天,一位軍司馬扭著一個文化署的書生前來見蒙恬。

    日理萬機的大將軍哪耐煩見這等閑人?但是文化署的書生三言兩語分說了自己的方法,又拿出三尺長的工具給蒙恬看的時候,蒙恬的眼楮就也亮了。

    這個書生所說的方案,和當初韓信所說步兵對戰坦克的方案有幾分相似,但是顯然更猥瑣一些。

    不過大將軍從來不在乎猥瑣不猥瑣。戰場上的手段有幾樣不猥瑣的?

    這三尺長的工具,就也是軍中尋常所備的工具,用這樣的戰法,可以把防御象軍的策略執行得更徹底,甚至把防守本身變成一種進攻。

    進攻就是防守,防守就是進攻,戰場之上,沒有絕對的攻守。

    趙佗醒來吃過早飯第一件事就是登上林塵城牆,看一下戰場勢態,看過之後才是處理當日的軍務政務。

    過往登城,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十里外秦軍軍陣,看到中軍的旗幟和各個營地的分布,根據這些約略猜測一下蒙恬下一步策略。

    但是今天從城牆上望下去,卻看到很不相同的景象。

    林塵城外的這塊平原,原本都是蒼翠的草地,此刻卻已經千瘡百孔。

    挖出一個又一個四尺方圓的洞。

    每個洞子里分明都有兩三名手持步槍的秦軍士兵。頭戴鋼盔,步槍瞄準向前方。

    這些洞子分布也沒什麼規律,洞和洞之間距離也只有十步到十五步。這個距離上,士兵之間可以互為援奧。因為距離比較大,數萬秦軍分布範圍竟然超過二十里,最近的洞子距離林塵城已經只有十里!

    草地上還有無數的士兵,手持三尺長的工兵鏟,正在吭哧吭哧挖坑。

    看他們工作的情況,這樣一個散兵坑,也只需要小半天時間就能完成。

    這樣的坑,比天下所有盾牌都更強大。就沒有能刺穿散兵坑的槍矛和弓箭。這些士兵使用的武器是步槍,射程數十步,根本不需要與人近身肉搏。

    蒙恬是要靠這樣的坑一個一個推進,實現快速合圍嗎?

    趙佗揮手,一隊戰象土著混合的軍隊出營推進,向正在挖坑的秦軍沖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看到出營的越軍,挖坑的秦軍撒腿就跑。這種慫樣引發了越軍的哄笑。趙佗也在城牆上露出微笑。

    在另一側,蒙恬也在望樓上盯著戰場最前線這片區域。雙手緊握,也有一些緊張。

    步兵對象軍沒有任何優勢,看到象軍接近,散兵就必須第一時間後撤,跑的越快越好。這不算是逃兵,而是最新的條例。

    蒙恬並不因為這些士兵逃跑而憤怒,就只是擔心這些士兵跑的不夠快,被敵軍追上出現傷亡。

    就只是工兵土工作業而已,犯不上丟下姓名的。

    士兵們都只是抓起工兵鏟發足狂奔,甚至還有人丟下了手中的工兵鏟的,有的士兵跑著跑著想起來丟掉工兵鏟會受懲罰,想回去再取,回過頭來看到越來越近的巨象,感受到大地的震顫,就只是一猶豫,就立刻向秦軍營地逃跑。

    跑到已經挖好的散兵坑附近,在同袍的招呼下,迅速跳入散兵坑,從同袍手中接過長矛,深深喘氣,平復一下狂跳的心,看著越來越近的戰象,還是忍不住尿了出來。

    但是已經開始狂奔的戰象忽然就放慢了腳步,在挖了一半的散兵坑前停步,開始繞開散兵坑前行。這一放慢,戰場的氣氛就也沒有那麼緊張。

    蒙恬露出微笑。

    散兵坑中的士兵不需要任何命令,自己就已經開始向靠近的土著士兵射擊。威力有限的氣槍彈丸,對這些光膀子的土著,還是非常有效的。奔跑的越軍士兵一片片倒下。戰象皮糙肉厚,被彈丸擊中引發了怒氣,開始沖向散兵坑。但是靠近散兵坑後,這些戰象卻開始猶豫,就只是圍繞散兵坑繞圈,用長鼻子去抽打坑中的士兵,而士兵舉起的長矛和鋒利的腰刀,對象身象腿傷害有限,但是對敏感的象鼻,卻還是很有傷害。矛桿抽到象鼻,大象都會發出嘶吼。

    蒙恬用力拍了一下望樓的欄桿!

    散兵坑克制戰象是有效的!

    大象身體笨重龐大,在林間和平地上所向披靡,但是爬坡就吃力,而一旦大象落入坑中,就很難爬出來。

    而秦軍的這種直徑四尺的散兵坑,又裝不下一頭大象,如果大象無意踏入,就只會一只腳陷進去,然後就會被永久的困在這個坑中。

    大象是非常聰明的動物,雖然凶猛,但是絕對不肯輕易冒險,雖然大象無法發現鐵蒺藜,但是這麼大的散兵坑有什麼看不見的?每一頭大象都繞開散兵坑,在這平地上小心謹慎的前行。

    但是這片戰場上所有士兵都蹲進了散兵坑。找不到對手的大象,再勇猛又有什麼用?

    散兵坑充分發揮了秦軍遠程攻防的優勢,又能完全克制戰象。

    之前蒙恬和韓信面對裝甲車的時候,共同的看法是用塹壕降低裝甲車在戰場上的速度,設法靠近裝甲車以柴薪火油點燃裝甲車,就能克制這種巨大的武器。

    此刻,在林塵戰場上,蒙恬簡化了這個方案,用單兵和作戰小組的散兵坑來對抗巨象,效果更好。

    這種戰法沒有赤膊上陣揮刀沖鋒那麼熱血,這是工兵作戰的方法,整個大秦,最擅長使用工兵的將軍就是蒙恬,他修過長城修過直道。

    跑到這五嶺之南的蠻荒之地,蒙恬指揮大秦士兵滿地挖坑。

    整片戰場開始響起噗噗的氣槍發射的聲音。

    成片成片的越軍士兵倒下。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方便以後閱讀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152章 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152章 坑並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