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第128章 血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九指神蓋 本章︰第128章 血路

    南北兩路水軍就只是劃劃船開開炮,就這樣一路向西,破了沿途的所有城池。

    真正的激戰還是在叢林築路的這一支。

    雖然築路隊有油鋸這樣的強大工具,有數萬戰俘築路,也有裝備精良的一萬人規模的秦軍,這一路軍面對“南越國”的任何部隊,正面都有碾壓的實力。

    但是這是在叢林之中。

    叢林之中你很難看到敵人,尤其是那些熟悉叢林、生活在叢林中的土著人。對秦軍來說黑暗茂密的森林,對這些土著人來說,是縱越自如的庭前花園一樣。

    很多秦軍都有被人窺探的感覺。仿佛這密林中有無數雙眼楮在注視著這支築路的隊伍。

    這些眼楮是鳥?是野獸?是林間的奇怪樹木?是山野的精靈?還是不懷好意的土人?

    在他們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很難發現他們的。

    秦軍的職責就是負責這支築路隊的後勤,以及監督這支築路隊把道路一直修下去。

    道路修的已經有了一些模樣。這條道路並不寬。只有六尺寬。這麼窄的路只能容納標準的雙輪車通過。看起來和北方的馳道相差太遠。北方的馳道寬度達到50步,是六尺路的四十多倍寬。

    道路寬窄要看這道路的用途、施工條件和預算情況。50步寬的馳道,可以讓多少輛車雙向並行。但是在山林中的這種道路,本就不是為帝國戰車部隊快速通過而建設的。大秦在西南山嶺間建設的“五尺道”,耗資巨大,但道路寬度只有五尺,連車輛都無法通過。五尺道地形相當復雜,翻山越嶺,很多道路開鑿在崖壁之上,這種路就不是給車輛使用的,而是給步行的商賈和牛馬馱隊通行使用的。這些坡路、台階,根本不容有輪子的車通行。

    這條林間的驛道也是如此,這條驛道不是一條專門為行軍和商賈通行開闢的道路,而是為朝廷驛傳開闢的一條快速通行道路,六尺的道路雖然狹窄,已經足夠驛馬快速通行了。有這條路,就能方便聯通百越之地郡縣之間的書信訊息往來。

    大秦是最重視修路的國家,大秦是最重視修路的朝代。始皇帝一統六國,也開闢了通往六國的馳道。可惜的是,始皇帝去世後,這些馳道工程就被廢棄,在戰爭中毀壞嚴重。

    蒙鎧盯著自己所管轄的工程段的刑徒。

    修路是一項相當辛苦的工作,伐木、夯土、鋪路。全都是重體力勞動。百越森林中蛇蟲無數,刑徒很容易在工作中受傷或者被蚊蟲叮咬、被毒蛇、蜘蛛、毒蜂所傷。後勤管理再怎麼小心嚴格,刑徒因為受傷、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始終居高不下。

    一則是工作辛苦、一則是死亡率高、再加上你也是人我也是人,憑什麼戰俘就要冒著死亡的風險流汗修路,而你們秦軍就端著槍看著我們干活?

    所以一直以來,刑徒和看管刑徒的秦軍沖突始終不斷。甚至有一個工段上出現刑徒反抗,奪了看管他們的秦軍的矛戈刺傷秦軍的事件,結果被訓練水平高、武器精良的秦軍現場就鎮壓了下去,一個工段幾百個刑徒被就地槍決,直接就在路邊挖了個大坑埋在坑里。

    自這次事件以後,秦軍對刑徒看管的更加嚴格,當然給刑徒的待遇也有所改善食物和飲水確保充足潔淨,刑徒工作要發放充足的勞動保護用品,甚至每個刑徒都發了一雙新膠鞋、新手套,刑徒工作時間進行了嚴格規劃,確保他們有充足的休息和輪崗。同時,看管刑徒的秦軍士兵身上的武器也做了新的限制,在內圈距離刑徒最近的秦軍士兵,只在步槍上安裝一個充氣罐,隨身不得攜帶充氣罐,這就確保了步槍被奪,火力也被控制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但是這也不能阻止來自密林中土人的襲擾。

    經常在早上發現,刑徒或者秦軍士兵有頭顱被割掉的現象,這說明了在這片密林中存在一個有獵頭習俗的部落。

    之後的幾天,秦軍調整崗哨方案,設了一個埋伏,誘捕了幾名土人勇士,文化署隨軍的幾名舌人(翻譯)拷問了這幾個土人,弄清楚獵頭習俗的緣由,並且故意放走了一名土人勇士,秦軍的斥候尾隨這個土人摸到了他們的村子。

    之後秦軍編列一個突擊隊出擊,屠了那個獵頭的村子。把全村老幼的頭顱砍下,在村子周圍制造了一圈人頭樁。把無頭的尸身堆成了一堆,便宜了密林中的猛獸。

    這一路上,秦軍屠滅的獵頭村落也有幾十個了。但是出來獵頭的土人勇士卻層出不窮。

    這事最難的就是,難以和土人溝通。不光是語言不通的問題,就算有舌人居間翻譯,但是雙方理念不通。

    你很難讓一個崇尚獵頭的部族理解什麼叫做秦律,為什麼秦律規定殺人者必須死。

    土人倒是能理解有血仇的人之間報復的正當性,你獵取他人頭顱,就免不了死者家屬會把你作為報復對象,但是為什麼不能獵頭,他們始終無法理解。

    在土人的觀念中,獵頭是祖先傳下來的傳統,獵頭是稻谷豐收的保障,收割季節到來之前,如果村落沒有立起全新的人頭樁,這一年的豐收就沒有指望,所以為了全村老幼的生存,必須要出去割一個陌生人的頭顱回來。

    所以幾次沖突之後,秦軍干脆放棄了和土人交流的努力,在進軍的路線上,只要發現有土著試圖襲擾大軍,就直接派幾個百人隊追蹤屠滅那個村子算了。遇到了立有人頭樁的村落,也不需要審問這些人頭的來歷,不用去管這些人頭是土人還是秦人,就直接發兵去屠掉這個村子。

    既然土人听不懂秦人的法律和道理,那就用土人的道理說服他們

    如果陌生人的頭顱可以砍來保佑稻谷豐收,那麼獵頭部落的頭顱也都可以砍了,以確保一方安寧。

    在這樣的氣氛下,從番禺通往蒼梧的這條驛道,每一里路上都浸著鮮血。有修路的刑徒的血、有沿線獵頭部落土人的血,也有維護治安的秦軍士兵的血。

    這是一條血路。

    但是這世間哪一條道路沒有沾染過鮮血呢?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方便以後閱讀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128章 血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128章 血路並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