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仲始帶著隨員,從橫浦關一路北上,過長江淮河黃河,來到真定,拜謁修復先祖的墳墓。
一路上,趙仲始算是看到了一個龐大帝國的氣象,看到了十年戰爭對這個國家的損害,看到了北方完全不同于嶺南的草木風貌,也看到了長江滾滾,黃河滔滔。
听到了熟悉的北音,雖然听起來這些言語和自己已經習慣的百越鳥叫一樣的話是那麼的不同,但是回到趙地,這聲音環繞著自己,一下子就熟悉起來,異樣的情緒就涌起。
趙仲始離開北地的時候還很小,隨著父親一路南下,在百越之地成長,對故鄉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是此時此刻,卻有一種陌生的熟悉之感。
這就是父母之邦嗎?
面食的芬芳、羊肉的豐腴,這北地濃重的口味,和南國是多麼不同啊!
當然,這一路北上,也並沒有見過如番禺王公那樣華麗雄壯的建築,但這不需要奇怪,父親曾經說過,世間最雄偉的建築在咸陽,是大秦皇帝的宮室,和咸陽的宮室相比,番禺的那座王宮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茅屋。
就這樣,一路來到了真定。
趙姓在趙國是大姓,是趙國國姓,實力強大、影響深遠、親族眾多。趙姓和秦國的嬴姓還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趙佗能得到始皇帝的重用,和這個趙很可能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始皇帝身邊趙姓人得到重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做內官的趙高,甚至被誅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