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第70章 學術傳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九指神蓋 本章︰第70章 學術傳統

    散了會議,張誠去看望養傷的徐福。

    徐福是皮外傷,脖頸、手臂都有灼傷,好在張誠救治給力,沒有損傷皮下組織,但是表皮的瘢痕是永久留下了。多少影響了徐福仙風道骨的形象。

    徐仙人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的,要扮作神仙,首先就得有副好皮囊。哪怕徐福已經是個須發皆白的老人,也總是把頭發梳的整整齊齊,胡須修的漂亮至極,一雙手的長指甲都清洗的透明發光。

    但是現在,從腮角到脖頸,一塊長長的黃褐色的疤痕,看起來有點猙獰。

    “徐老,來看您了。”張誠把隨手帶來的甜點和一只燒雞放在徐福的床頭,對著坐在床邊一張小凳子上的陳破甲點點頭。

    “秉直……”徐福面露痛苦之色。

    “好好休養,听宮中的御醫和內侍說了,您的傷好的很快,再過些日子就可以恢復過來了。”張誠輕聲安慰。

    來到這個世界上,在七歲上認識了徐福,這些年和徐福竟然也多了那麼些糾葛。

    “多謝秉直你出手相救,不然我傷的會更重!”徐福說。

    “應該的,不值一謝。”

    “因為我受傷,很多研究都停下來了,耽誤了大家……”

    “沒有沒有,不要想太多,好好休息。破甲,你在這里照顧徐老嗎?”張誠側臉問陳破甲。

    “我只是陪徐老說說話,幫徐老整理些筆記。”陳破甲起身行禮。

    “這孩子不錯的……很能干。”徐福說。

    張誠接過陳破甲手中的筆記,翻開看,記錄的是氨氣生成硝酸的工藝過程。氨氣加熱的條件、催化劑使用情況、產生的棕紅色氣體如何通入水進行收集處理,這種棕紅色氣體的氣味和特性,硝酸的功能特性、硝酸和各種金屬反應的結果。

    字寫的很干淨,內容相當有條理。

    張誠深深的看了陳破甲一眼。你是要把徐仙人吃干抹淨嗎?

    “這個青年,小陳,很不錯。”徐福微笑著點點頭。

    “徐老對你是毫無保留啊!”張誠說。

    “小陳希望了解這種……你說叫硝酸吧?小陳希望了解硝酸的全部屬性,說我們一定能找到避免爆炸的方法。他心思很細密,正在和我一起一點一點還原這種硝酸有關的一切信息……”

    這是長城大學的一項學術傳統。

    在對百越的研究上,文法系的學生雖然對百越所知不多,但是通過把一切信息拆細,一點一點進行分解研究,竟然讓他們研究出越人語的大略,也用同樣的辦法撰寫了一部《越人百科》。而在這里,從未曾專門研究過化學的陳破甲,通過和徐福的交談,已經在紙上還原出硝酸制備的幾乎所有細節。

    “這種氣體有強酸性,會腐蝕環境中的很多東西……金屬、人的毛發皮膚、牙齒……所以你們在研究這種氣體的同時,要設法避免腐蝕。注意通風排氣,或者使用其他東西中和掉酸性。”

    “我們可以用堿性物質中和掉酸性氣體吧?”陳破甲已經對化學有了一些了解,听到強酸性這個詞,立刻做出了反應。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這些反應氣體泄漏出來。你們要重新設計反應環境,金屬……避免在金屬環境下進行反應……”張誠說。

    “校長對硝酸的了解似乎還要多一些?”陳破甲緊追不舍。

    “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的產物。”張誠嘆一口氣,隨手在筆記本上寫下氨氣和氧氣加熱生成二氧化氮的方程式、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的方程式。

    “氮是一種穩定氣體,空氣中的氮和氧不會直接反應,但是氨氣不穩定,氨氣高溫下和氧氣反應,就會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本身就有酸蝕性,對金屬材料腐蝕相當嚴重……你們要是走這條工藝線路,就要對制備的金屬進行研究,找到耐酸蝕的金屬來充當反應環境。”張誠把筆記本拍回到陳破甲的懷里。

    “非常危險的,必須要極為小心,不然炸死炸傷你們一兩個研究人員還是小事,要是造成泄漏,全鞏邑的人都會搭進去!”

    “是,學生明白。”陳破甲點頭。

    “徐老對你不曾藏私,但是你自己要心里有數,這些研究是屬于徐老的,並不是你的……”張誠盯著陳破甲的眼楮。

    “是。學生只是在幫助徐老整理細節,也借此快速了解一下以後的工作環境。”陳破甲並沒有任何反對的意見,對張誠所說的知識的歸屬,很平靜的接受。

    “按照你之前對我說的,你要做很細致的工作,向鞏邑理工申請一筆經費,用于實驗室的安全升級吧。”張誠說。

    “是的先生。”陳破甲平靜的說,作為長城大學機械系的學生,他也很熟悉這方面的操作。

    “多跑跑冶金廠、玻璃廠、陶瓷廠,找一找你需要的器具材料,如果你有興趣創辦實驗用品的生產車間,去找李靈,提交你的計劃和需要!”張誠說,話說的很冷淡,但是給出的條件卻很寬。他很喜歡之前跟著自己的機械系的學生去從事這些工作——機械工程師的好處是思慮細致、規劃清晰、目標明確。一旦他們提交計劃,這些計劃幾乎百分百都會成功。

    “是的先生。”

    如果一個學科靠不斷踫運氣求得發展,必然要花費無數時光。機械系的這些孩子有數學基礎、有機械系養成的習慣,有邏輯學和統籌學的知識,做起事來有條不紊,將把過去靠踫運氣獲得的知識,變成有計劃的探索。

    一個學科,只有能變成紙面上的計劃,才會迎來真正的大爆發。這是張村的學術經驗,已經成為一項全新的學術傳統。

    “多帶一帶這個年輕人,雖然他初涉化學,但是做事還算是細致有條理,能夠幫助實驗室完善工作規程,盡可能避免這樣的悲劇。”張誠彎下腰,握住徐福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方便以後閱讀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70章 學術傳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70章 學術傳統並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