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胡亥登基以後,朝廷斷絕了對身處百越的任囂所部的後勤補給,而任囂趙佗也封鎖了通往楚地的關卡,斷絕了和秦國的音訊。
五十萬秦人,就這樣消失在朝廷的檔案中。
除了柱下史張蒼偶爾會想起遠在楚國以南,還有這樣一支部隊、一些秦人以外,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忘記了他們。
任囂死後,趙佗接掌兵權,殺掉秦國在南海郡的官吏、使軍隊封鎖嶺南的關口、斷絕了靈渠水道上往來的船只,已經成為實際上的割據。
而去年年底,趙佗得知項羽戰敗、韓信被貶、劉邦稱帝等一系列消息,居然在百越自立為王,稱為南越王。
對蒙恬來說,這一支曾經的友軍,如今已經是叛軍。
消滅叛軍、誅殺叛臣,這是始皇帝臣子不可推卸的職責。
這也是蒙恬跪坐在這里的原因。
“天下混戰十年,國家凋敝,民生艱難,倉廩匱乏,在這個時候要發動南征之戰……”扶甦沉吟。
“難道要等到人民安定的時候,再去發動戰爭嗎?趁著我們還都在,把該打的仗都打完吧。”蒙恬道。
趙杏兒不知道是這麼沉重的話題,有些不知所措。
“隨我去太廟。”扶甦從丹墀上徐徐走下。
“是。”蒙恬單手支地就要起身,卻沒能站起來,呼吸頓時粗重了幾分。
“蒙卿……你的身體……”這下輪到扶甦緊張了。
“不妨事。是張誠那廝送我的鎧甲,太重了……”
這套炫金鎧甲,是尋常鐵甲的兩倍重。蒙恬在未央宮門外站了太久,又在大殿上跪坐良久,這一下居然無法起身。
“攙扶一下太尉。”扶甦吩咐。自有內侍上來扶,蒙恬卻揮手趕走他們,自己暗暗用力,終于站了起來,面色有些紅。
“張誠,那這就是所謂的炫金甲?”扶甦問。這個事情他從韓信和其它一些知道內情的人那里听說過。
趙杏兒听了也掩口而笑。
“趙杏兒,當心君前失儀!”蒙恬眼光掃過,哼了一聲。“是,陛下,是炫金甲。大殿門口的兜鍪和佩劍,也是炫金所制。”
“說是炫金極重,密度是鐵的兩倍?”扶甦對物理略有所知,炫金的用途特性也听到過一點。
“咳……有那麼重嗎?張誠不曾言說……”蒙恬的臉又紅了。
“既然此物痴重,有只不過是鞏侯和蒙卿開的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蒙卿為何要佩戴此甲上朝?”
“重是重了點,但是確實是好東西。”蒙恬嘆一口氣。
“好東西?好在哪里。”
“堅不可摧、無堅不摧!”蒙恬說。
堅不可摧說的是甲片,無堅不摧說得是佩劍。如果忽略它們的重量,確實都是非常好的裝備。
“朕听說,裝備宜輕不宜重……”
“就當是沙袋一樣穿著,平時可以強化體力,如若是奔襲,脫去盔甲,耐力更強、速度更快。”蒙恬說。
“我听說健身不是三分練七分吃嗎?”扶甦疑問。
“唉,有這個說法,陛下您走錯片場了,太廟要往這面走……”
太廟是皇家祭祀歷代帝王的地方,扶甦朝的太廟以始皇帝為先祖,空曠的大殿,居中是始皇帝的神主牌,在左面配殿的角落里,是胡亥的牌位——一塊都沒有漆過的白木牌子,體現了皇帝的態度——如果不是因為胡亥是繞不過去的歷史,這塊牌子早就該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去。
“收復百越是先帝的願望,我們在這里告祭先帝吧。”扶甦說。于是在神主牌前跪下,俯首。
蒙恬在扶甦身後不遠,跪伏在地上,良久,兩人起身。
“來人,扶一下太尉。”
走出大殿,在空曠的庭院,扶甦忽然回頭看向大殿。仿佛那里有一個熟悉的人在看自己的背影。
“蒙卿。”扶甦說。
“陛下。”
“當初趙高矯詔,我若是不肯自殺,而是起兵勤王,你還會和我在一起嗎?”
“會的陛下,您是監軍,本就有調度指揮臣下的權力。”蒙恬躬身行禮。
“是啊,陛下把什麼都想到了……”扶甦輕聲說。
次日,常朝。
所有人對前一日蒙恬入宮內幕議論紛紛的時候,趙杏兒目不斜視。皇帝在內侍的引導下緩步走上丹墀。大殿里的聲音才漸漸平復。
“奉先皇遺命……”丹墀之上的扶甦聲音低沉柔和。
所有人伸長了耳朵,先皇?先皇要回來了嗎?
“先皇遺命。普天之下,大海之濱,盡為秦土。夕者先皇派任囂趙佗領兵征伐百越。任囂病故于任上,趙佗未上表報任囂病故事,乃派兵封鎖嶺南諸關在前,擅殺南海郡官吏于後,天下叛亂,趙佗不思勤王,偽漢篡逆,趙佗自立為王。著太尉扶甦,舉大秦虎賁之師,南下諸越,平叛亂、復疆土、討逆賊。把朕的國土上再次插上大秦的旗幟,把遠征的士兵給朕帶回來!”
“臣蒙恬,謹遵先皇諭令。”蒙恬從自己的位置上起身出列,躬身向御座上的皇帝行禮。
諸大臣面面相覷。
朝議朝議,不是應該大家議論一下的嗎?怎麼興兵南征這麼大的事兒,台上皇帝一念稿,台下蒙恬一行禮,好像就完事兒了呢?
扶甦說這是先皇遺命?
先皇哪兒有這樣的遺命?
嶺南軍團是先皇派下去的,趙佗謀逆割據也都是事實,問題是,這是先皇駕崩之後的事情了,先皇怎麼能知道趙佗自立為王?
這篇什麼遺命,當然是你們君臣兩個自己捏造的,就為了用“先皇遺命”四個字堵我們的嘴罷了!
先皇遺命,我們還沒辦法插嘴,沒辦法質疑先皇是吧?我們要是敢質問,你就會送我去跟先皇理論是嗎?
扶甦你是個仁厚的人啊,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陰險了?
沒有人反對,皇帝頒賜印、符、劍、旗,任命蒙恬為征南大將軍,將大將軍營暫時設定在洛陽,全權籌備南下征討百越事宜。
皇帝給的是全權。
蒙恬花多少時間,花多少錢,用多少人,全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