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

第108章 是誰害死了高陽酒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九指神蓋 本章︰第108章 是誰害死了高陽酒徒?

    韓信的大軍開拔前往齊國的時候,漢王劉邦派出的使節說客已經到了田橫的宮殿。

    說客叫酈食其。

    如果沒有社會巨變,有些人一輩子如同草木一樣生死,寂寂無聞,在社會巨變的時候,卻總有一些人能抓住面前的機會,放射出光芒,在歷史上留下痕跡和名字、酈食其就是這樣一個人。

    陳勝吳廣舉旗的時候,酈食其已經六十多歲,在陳留擔任一個非常微末的官吏,已經走入了人生的盡頭,但是在這樣的亂世,酈食其還是不辭辛勞去向劉邦毛遂自薦,在劉邦非常無禮的接待之下,自號高陽酒徒的酈食其沒有浪費這次難得的機會,以言語折服劉邦,讓自己成為劉邦麾下的一位謀士。

    和蕭何這樣有治理實務經驗的人不同,酈食其沒有什麼治理地方的經驗和能力,也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但是年紀大、有文化、脾氣大、膽量大、嘴巴臭,根據自己的能力,給自己找到了說客這樣的發展方向,能夠孤身前往敵國游說敵國的君王,也就得到了漢軍中難得的一席之地,成了一個無可替代之人。

    在沛公劉季時代,酈食其最著名的功勞是孤身前往武關,說服秦將投降,讓沛公軍隊輕取武關直入咸陽。

    出陳倉後,酈食其最大膽的一次行動是在魏豹再次歸順項羽反抗漢軍的時候,前往魏國去游說魏豹,雖然沒有取得成果,卻帶回了魏國當前的軍事部屬情況和將領的安排,這些信息對韓信攻打魏國有所幫助,也算是一項功勞。

    但是對于信仰縱橫術的酈食其來說,這些許微末功勞,哪能滿足一團火熱的功利之心?甦秦能賺楚懷王入秦,酈食其就自告奮勇去齊地游說田廣,說派我去說服田廣,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齊國的疆土軍隊。

    自稱高陽酒徒的酈食其說這話的時候,自信滿滿。

    “那麼就派酈先生走一遭吧?”漢王的謀士張良在旁邊說。劉邦點點頭。

    最近劉邦對酈食其心里有所不爽,這事兒張良清楚的很。

    年初在楚漢僵持之中,酈食其自告奮勇找劉邦獻計,說能解決當下的危機︰“秦滅六國卻不給六國王室立足之地,這是導致六國遺民反秦的原因,如果王上願意分封六國後裔,使他們都接受陛下的印信,這樣六國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無不歸順服從,仰慕陛下道義,甘願做陛下的臣民。隨著恩德道義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稱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來朝拜了。”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很多人對天下的理解都還停留在戰國時代,不是每個人都能如始皇帝李斯那樣高屋建瓴,有天下一統的觀念。酈食其作為一個戰國時代的人,能提出來的也就是這樣的餿招兒。

    酈食其的口才沒問題,邏輯能自洽,忽悠的劉邦就相信了,就準備刻印信,派酈食其去尋找六國遺民,在各地發展偽勢力。

    這事兒被張良听說,把張良嚇了一跳,連忙來找劉邦︰“你怎麼誰的爛主意都听?”

    劉邦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張良就把事情掰開了揉碎了給劉邦說︰“項羽也分封了諸侯後裔為王,那麼大王您攻打楚國的時候,這些諸侯是幫助項羽了嗎?諸侯更在乎自己的富貴,還是在乎陛下您的安危?如果滅掉項羽,諸侯是就此永久臣服于您,還是找到時機就會反叛呢?”據說張良拉出來八條理由,逐條說明恢復六國諸侯的策略不可行,又拿項羽分封諸侯的結果和未來的安危來詳細解釋,劉邦大驚,這才知道老一套的戰國體系和自己想要的天下完全不同,這才說“特麼狂生害我,差點被這老小子忽悠了!”叫人連夜追回那些刻制的六國印章,拿回來當著自己的面銷毀。

    張良這才放下心來。

    酈食其的周游天下分封列國的計劃,也成為泡影。

    但是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與事業追求,正如張誠在小山溝溝里專心撰寫微積分初論、韓信厲兵秣馬準備一路戰勝天下名將一樣,酈食其從沒有放棄做一個說客,靠三寸之舌折服君王的追求。所以在楚漢僵持之中,酈食其再次請纓,說自己可以出使齊國,游說田廣,讓他歸附漢國。

    這事兒對劉邦來說沒什麼危害,反正派一個酈食其去齊國,比派夏侯嬰樊噲去攻打齊國花費更小,哪怕不成也沒什麼損失,而張良也無意掃了酈食其和漢王的興頭,反倒在這個時候大肆稱贊酈食其,這事兒就成了。

    就這樣,酈食其帶著自己的符節,來到了齊王田廣的面前。

    畢竟之前有過游說沛公、游說秦將、游說魏王豹的經驗,如今的酈食其在面對一個王的時候絲毫不怵,也能侃侃而談,加之劉邦韓信已經吞並了天下十八路諸侯中的十二個,有足夠的戰功來為自己的言語做背書,恐嚇誘惑齊王田廣並不困難,更何況酈食其還虛構了劉邦“立諸侯之後”的政策,又替劉邦做出了“王疾先下漢王,齊國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漢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的承諾——投降就保留你齊國的封國,不投降就滅了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于劉邦是不是這麼想的,不是有那句話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們說客在外,君命也有所不受,張儀都敢答應楚懷王六百里土地,等到楚懷王要清點的時候,才看到只有六里土地。說客夸大其詞,那才是應有之義,你信了是你蠢,不能埋怨人家說大話。

    田廣可就信了,于是答應要歸附漢王,然後扣留下酈食其每日宴飲,等待劉邦如何接受自己投降,如何兌現對自己的承諾。

    等來的是韓信,還有韓信出陳倉以來的無敵陣容——韓信、曹參、灌嬰這個鐵三角。

    田廣當時就炸了︰“酈食其你特麼忽悠我,把我當傻叉嗎?你前面答應我好好的,怎麼後面就有韓信大軍壓過來?韓信——這特麼誰能頂得住,酈食其你現在去勸說韓信收兵,不然老子就烹了你!”

    長著一副酒渣鼻的高陽酒徒酈食其這個時候並沒有使出縱橫家那套見風使舵的套路,而是表現出難得的尊嚴和固執︰“干大事業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不怕別人責備。你老子我不會替你再去游說韓信!”

    田廣勃然大怒,當眾支起大鼎,活活烹殺了酈食其。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說客,就這樣斷送了性命。

    酈食其的死,在後世引發過爭論,有人認為酈食其已經說服了田廣,齊國已經準備投降了,韓信貪功攻齊,害死了酈食其。

    也有人認為,劉邦並沒有撤銷韓信攻齊的命令,酈食其死後劉邦也沒有處置韓信,害死酈食其的是劉邦。

    其實酈食其的命運,在他進入齊地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入險地做人質,就要有被殺害的自覺,這是一個戰亂時期,人人都想殺死對手,誰會保持古人的風雅?

    縱橫家沒有好下場,在深入齊地之前,也許酈食其就有去死的自覺?最後面對沸水銅鼎痛罵田廣的時候,酈食其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即便田廣威脅韓信說︰“你要是敢進攻,我們就炖了你們的酈食其!”韓信也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

    畢竟,沒多久之後,當項羽對劉邦說︰“你快投降,不然我就炖了你親爹!”劉邦也只是說︰“這輩子我還沒喝過清炖活爹的湯,你要是做好了,別忘了給我送一碗下來嘗嘗!”

    酈食其又不是韓信的親爹……

    而放縱酈食其去齊國游說的劉邦和張良,到底是怎麼想的?歷史書上從來沒寫過,這種陰暗的東西,劉邦和張良也從來不會對別人講。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方便以後閱讀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108章 是誰害死了高陽酒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第108章 是誰害死了高陽酒徒?並對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