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劉諶當然沒有說出口,只是在心里暗自吐槽一番。
每一個王朝的覆滅都不是單一的原因,而是無數原因繞成的一個麻線團。
季漢也一樣,前二十年靠著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個人魅力和提拔的一些人才維持住一個國家的運轉。
後面二十年就完全 是靠著一個 國家的慣性運轉下去,直到這台國家機器再也無法運轉為止。
如今的季漢就面臨著已經快要運轉不下去的局面。
雖然成都堆積了大量的錢糧,並且也差點被 鄧艾他們拿出來據城死守。
可是鄧艾才多少人,區區五千人而已。
這些錢糧軍械裝備五千人綽綽有余,但是放到整個益州,根本就不夠看。
還有季漢的財政,姜維等主戰派被反對不是沒有原因的,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季漢的國力幾乎快要被榨干了。
諸葛亮在的時候,就糧于敵,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糧草的問題,可是後任者卻沒有諸葛亮的能耐,只能從益州不停的籌集糧草。
姜維手底下那幾萬兵,說的好听點是兵貴精不貴多,不好听點就是以季漢現在的 國力,已經無法供養更多的軍隊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朝廷上的冗官冗員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劉諶看到那些官員的名字就感到頭疼。
踏馬的後世的大宋都不一定有這個冗官率吧!
往往一個官職,就有好幾個人同時擔任。一個人的身上,有好幾個官職。
這些官職雖然大多數都是榮官,可俸祿卻是 實打實要發的。
尤其是關張趙這幾家,當年是跟著昭烈帝一起起家的,那更是逢年過節必有賞賜。
更不要說還有諸多功臣後代蒙蔭入朝為官。
再加上各地官員,數量已經來到了驚人的四萬多人。
以益州一州之地,供養四萬多名官員,光是想想都感到一陣頭大。
怪不得董允會力辭劉禪賞賜的食邑,真要是開了這個壞頭,恐怕季漢會亡的更早!
看著劉諶緊皺的眉頭,姜維開口問道︰
“殿下可是在擔憂那些官員?”
劉諶聞言點了點頭,沒想到姜維居然一眼就看出來自己在擔憂什麼。
“這一點 殿下倒是大可不必憂心。”
“如今咱們擊退了鐘會,又殺了鄧艾父子,朝中那些官員就算是想投降,也得掂量掂量偽朝到時候會不會進行清算。”
“所以短時間之內,他們肯定不會弄出來什麼ど蛾子的。”
听到姜維的話,劉諶心中大哂,我還以為你能猜到我心里在想什麼呢。
搞了半天我說城門樓子,你說胯骨軸子。
不過姜維的話也算是打斷了劉諶的思路,這些糟心的事,畢竟還離的很遠,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如何處理好劉禪和劉 的身後事。
劉 倒還好說,不過是一個太子,到時候隨便上個謚號就行了。
麻煩的是劉禪,依著劉諶的性格,劉諶肯定要給他上一個真真的惡謚,什麼幽啊、煬啊的統統給他來一遍。
但是劉諶不能,因為劉禪雖然是被劉 殺死的,可再怎麼說也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沒有被敵人殺死。
惡謚肯定是不能上的,現在的季漢已經經不起一點折騰了,不僅不能上惡謚,甚至連平謚都不能上,得給他上一個美謚用來激勵人心。
統治者嘛,肯定是怎麼美化自己怎麼來,劉諶也不例外。
劉禪的謚號早就已經遞上來了,足足有十個之多。
有的是單純的拿來湊數的,比如端,恭,睿。
有的則是拿出來拍劉家馬屁的,比如德、仁。
不過這些劉諶都沒有選擇,最後敲定的謚號是孝康溫皇帝。
敲定謚號之後,由太史令挑選一個吉日下葬。
除了劉禪的棺槨之外,還有劉 的棺槨也一並下葬。
下葬當天,劉諶身披麻衣,在棺槨前三跪九叩。
在劉禪的棺槨即將下葬的時候,發生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一幕。
宦官黃皓為了表達忠心,也為了討好 劉諶。
整個人撲在了劉禪的棺槨上放聲痛哭︰
“陛下,您怎麼就這麼狠心,拋下奴婢一個人走了。”
“奴婢願意追隨您到九泉之下,永生永世服侍您!”
這番話听到樊建等人眼里冒火,要不是這個黃皓,蔣顯也不會死!
北地王殿下應該一入城就殺了此獠,居然還讓他活到現在。
劉諶冷眼看著黃皓,此人早就應該死了,但劉諶卻覺得不應該就這麼簡單的死。
原本是打算留著它祭天的,沒想到它居然主動跳出來找死。
也罷,既然你這麼想死,那我就成全你。
反正手里現在還有一個龐會,就是那天入城的時候,被五花大綁跪在一旁的那個人,足夠了!
“黃皓,你是不是對父皇忠心耿耿?”
黃皓聞言心中暗喜,但是臉上卻不露聲色,眼淚鼻涕糊了一臉對著劉諶哭道︰
“殿下,奴婢對陛下忠心耿耿,恨不得陪陛下一起到九泉之下相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諶點了點頭︰
“難得黃常侍如此忠心耿耿,當為眾臣楷模。”
“既然如此,孤怎麼能不滿足你的心願呢。”
“來人,將黃常侍連同先帝棺槨一起封入陵中,以表其忠心!”
黃皓听到劉諶的話,第一時間居然沒有反應過來,而是依然哭著對劉諶說道︰
“多謝殿下!”
可是話一出口,黃皓就 反應過來劉諶在說什麼了。
黃皓只覺得一桶冰水從頭灌下,直直的把人澆了個透心涼。
“殿下饒命啊!奴婢知錯了!”
黃皓在地上瘋狂的磕頭求饒,很快額頭便一片血跡。
眾人听到劉諶的話,先是一愣,然後又忍不住想笑。
但又想起來這是在皇帝的葬禮上,立刻想要憋住。
結果就是這些人臉上的表情極其扭曲,模樣也怪異至極。
劉諶盯著正在磕頭的黃皓說道︰
“怎麼?你不是說願意去九泉之下侍奉父皇嗎?”
“孤現在給你這個機會,你又不願意了?”
“難道說你的忠心是假的嗎?”
說話間,站在劉諶身後的姜維已經將腰間佩劍半出鞘,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斬了黃皓的準備。
黃皓此時臉色灰敗,知道自己肯定是活不了了。
沒想到自己為了活命用盡手段,到頭來還是一個死字。
“奴婢願意陪侍先帝左右,謝殿下恩賞。”
黃皓一臉絕望的說道。
劉諶點了點頭,立刻有人把黃皓拖進劉禪的陵墓當中,吉時一到,便立刻封了墓室的門。
再次三跪九叩後,劉諶在一眾朝臣的悲哭聲中返回了長樂宮。
等到劉諶再次坐定後,譙周主動站出來說道︰
“殿下,臣以為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朝堂上下,皆賴殿下維持。”
“臣等俱以為,殿下應該早日即位,以解天下萬民之望!”
譙周出場,在所有人的預料當中,作為朝中為數不多的元老級人物。
雖然譙周在劉諶的眼里印象不好,可是對于一眾朝臣來說,還真是個不折不扣的領軍人物。
听到譙周的話,劉諶搖了搖頭說道︰
“父皇剛剛安葬 ,孤正該為父皇守孝,即位之事,改日再議!”
譙周對此也毫不意外,親爹這邊下葬,兒子那邊就迫不及待的登基。
這可不符合大漢以忠孝治天下的根本。
于是姜維也站了出來︰
“國中大事還仰仗殿下操持,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請殿下為國家計,還是早點即位的好!”
劉諶再次搖了搖頭︰
“父皇駕崩,孤心中早已亂如團麻,只想遁入後宮為父皇和兄長祈福。即位之事,不急于一時。”
姜維聞言也退了回來,不再說話。
但是事情還沒完,三次三讓,這是規矩,如今才第二次,哪能就這麼結束了。
果然,又一個蓄發皆白的大臣站了出來,對著劉諶說道︰
“臣宗預請殿下為天下黎民著想。”
“北有偽朝佔據社稷,荼毒中原,東有吳國割據一方,對抗朝廷。”
“天下百姓無不心盼王師,殿下怎能因一家 之私,廢國家大事。”
“臣冒死請殿下繼承大統!”
宗預同樣作為為數不多碩果僅存的老臣,是一個堅定的主戰派。
只是因為看透了朝堂上的蠅營狗苟,對大漢感到失望,才會選擇閉門不出。
就連鄧艾進成都,也沒有任何動靜,鄧艾也知道這個老臣是招惹不得的,所以也很識趣的沒有管他。
如今再次出現在朝堂之上,也不是因為看好劉諶,而是覺得大漢既然暫時沒亡,那就得有個人出來帶頭。
偏偏宗室死的只剩一個劉諶,那這皇帝的寶座也只能劉諶來坐了。
所以宗預就成了那個最後出場勸進的人。
在宗預說完這番話之後,朝中百官紛紛站出來說道︰
“臣等請殿下早日即位!”
到了這個地步,劉諶也不需要再推辭了。
“也罷,既然眾卿都如此,那孤便不再推辭!”
眾人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意外,因為這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緊接著太史令出列,對劉諶說道︰
“啟稟殿下,臣已算得三天後乃是黃道吉日。”
“請殿下于三天後行登基大典!”
劉諶點了點頭說道︰
“準奏!”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