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城主府的大廳內,氣氛凝重而壓抑。金帥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著站在下方的高麗使者。那高麗使者身著華麗且頗具異域風格的服飾,原本自信滿滿的神情,在金帥凌厲的目光下,漸漸有些局促不安。
金帥並未給高麗使者任何客套寒暄的機會,冷冷地開口道“回去,告訴你們的皇帝,限期30日,必須帶著你們的子民往遼國邊境撤離。若是逾期不撤,就別怪我大開殺戒。從現在起,仁川以西的百姓,便歸屬于本爵爺了。好了,你可以走了。”金帥的聲音堅定而決絕,仿佛不容置疑,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狠狠地砸在高麗使者的心頭。
在一旁翻譯的協助下,高麗使者听完金帥這番話,瞬間呆立在原地,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他的腦海中一片混亂,如同被投入了一顆炸彈,思緒被炸得七零八落。原本,他是帶著高麗王的旨意,滿懷信心地前來與宋軍談判,企圖通過外交手段,挽回高麗在此次戰事中的不利局面。可誰能想到,這年輕的爵爺竟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根本不給他開口闡述條件的機會,便直接拋出如此強硬的要求。
高麗使者有些懵逼的望著金帥那毅然決然離去的背影,嘴唇微微顫抖,幾次欲言又止。他滿心焦急,心里有一肚子的話想要說,試圖向金帥解釋,試圖爭取一些談判的余地。然而,金帥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強大氣場,讓他心生畏懼,終究是不敢開口挽留。無奈之下,他只能暗自嘆息,深知此事自己已無法做主,只能先返回王廷,將這里的情況原原本本地稟報給高麗王,再由王上與大臣們商議定奪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這棘手的局面。片刻之後,高麗使者神情落寞地轉身,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離開了仁川城主府。
東京城,巍峨壯麗的皇宮大殿內,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此刻卻彌漫著一絲凝重。金色的陽光透過殿頂的琉璃瓦縫隙,灑下斑駁光影,映照著眾人或嚴肅或憂慮的面容。宋仁宗趙禎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看向殿下的太子趙宗實,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與質問“太子,這就是你向朕推薦的人選麼?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竟出現這般狀況,你難道不給朕一個合理的解惑麼?”
趙宗實心中一緊,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就在剛剛,軍報傳來,猶如一道驚雷,打破了朝堂的平靜。顧廷燁率領的軍隊剛踏入吐蕃境內,便出現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眾多士兵紛紛出現頭疼欲裂、胸悶氣短、惡心嘔吐的癥狀,呼吸變得困難,全身更是乏力不堪,就連顧廷燁本人也未能幸免于難。每日都有士兵承受不住這般折磨而倒下,一些體質較為孱弱的兵士甚至因此丟了性命。面對父皇的質問,趙宗實一時語塞,腦海中一片混亂,竟不知該從何說起,嘴唇囁嚅了幾下,卻終究沒能吐出一個字來。
這時,一位身著朝服、神色恭敬的兵部大臣趕忙站了出來,微微躬身,開口為太子解圍“稟官家,據我朝史料記載,此前幾次進攻吐蕃,均出現過此等情況。多年來,我朝一直致力于探尋其中緣由,卻始終未能找到確切答案。此次出現這種狀況,實非太子與顧候所能預料。”這位大臣言辭懇切,試圖將責任往客觀因素上引導,希望能為太子減輕一些壓力。
然而,話音剛落,一位身著言官服飾的官員緊接著站了出來。他神色嚴肅,語氣堅定地說道“稟官家,劉大人所言雖屬實,幾次出征吐蕃確有類似情況發生。但此次派顧候出征吐蕃,事前並未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前車之鑒歷歷在目,顧候卻絲毫不知警覺,導致兵士無辜傷亡,實在令人痛心。智勇爵曾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依臣之見,顧候此舉實有冒進之嫌,並未對吐蕃的特殊情況進行深入了解與分析,便貿然進軍,實在難辭其咎。”言官的話語擲地有聲,猶如重錘般敲擊在眾人的心間。
此言論一出,大殿上頓時議論紛紛。大臣們交頭接耳,或贊同,或反對,各抒己見。有的認為言官所言極是,顧廷燁確實太過魯莽,應承擔相應責任;有的則覺得吐蕃情況特殊,難以完全避免此類狀況,不應將責任全歸咎于顧廷燁。整個大殿內,一時間充滿了嘈雜的討論聲,氣氛愈發緊張起來。
殿上激烈的討論持續了一會兒,各種觀點和聲音交織在一起。趙禎眉頭緊鎖,听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滿是無奈與憂慮。終于,他緩緩抬起手,輕輕擺了擺。身後的內侍心領神會,立刻上前一步,扯著嗓子高聲喊道“靜!”這一聲宛如洪鐘,在大殿內回蕩,眾臣們頓時收聲,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只听見眾人輕微的呼吸聲。
趙禎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的群臣,語重心長地說道“諸位臣官,如今戰事緊急,顧廷燁所率軍隊又遭遇這般困境,可有良策能解此難題,破此困局?”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期待,希望大臣們能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時,包拯微微皺眉,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他整理了一下朝服,邁著沉穩的步伐站了出來,恭敬地拱手說道“稟官家,對于此次對吐蕃用兵之事,臣以為應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
趙禎一听,原本有些萎靡的精神頓時為之一振,他趕忙坐直了身體,目光炯炯地看著包拯,急切地說道“包卿,快與朕詳細說說你的想法,朕願聞其詳。”
包拯微微搖頭,臉上帶著謙遜的神情,說道“官家,臣不敢貪功。此前智勇爵剿滅西夏回朝之際,臣曾有幸與智勇爵閑聊。當時,臣心中疑惑,便問智勇爵為何不順道把吐蕃也一並拿下。臣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智勇爵當時說,吐蕃地處苦寒之地,物產並不豐富,且當地民風極為彪悍,極難教化。拿下吐蕃,于我朝而言,除了能讓版圖看起來大一些,並無太多實際益處,不過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地。吐蕃氣候苦寒,導致糧食產量極低,但當地的畜牧業卻比較發達。基于此,我們只需切斷通往吐蕃的商路,在關鍵地段設置堅固的關隘,同時建立榷場。如此一來,他們若想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拿牲畜來換取糧食。長此以往,他們必然會對我朝產生依賴。到那時,我們便可不費一兵一卒,僅憑糧食就能牢牢控制吐蕃,使其成為我朝穩定的畜牧場,源源不斷地為我朝肉食。如此做法,不比勞師動眾打下一個可能成為累贅的地方強得多嗎?”包拯言辭清晰,邏輯嚴密,將這一策略闡述得明明白白。
殿上眾人听了包拯的一番話,不禁陷入沉思,各自在心中權衡著這一策略的利弊。
大殿之上,氣氛隨著包拯的計策陳述而悄然改變。一位白發蒼蒼、德高望重的老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緩緩站了出來,向趙禎躬身行禮後,笑著說道“官家,此計當真是妙不可言啊!哈哈,長久以來,我們總是想著以武力征服四方,卻未曾想過這般巧妙的迂回之策。一處關隘,一座榷場,竟能讓那向來桀驁不馴、難以馴服的吐蕃,不得不低下頭來,乖乖俯首稱臣。如此一來,豈不比我們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無數精力去興兵攻打他們要強太多了嗎?不僅能避免將士們無謂的犧牲,還能以最小的代價達成掌控吐蕃的目的,實乃上上之策啊!”老臣的話語中充滿了贊嘆,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緊接著,戶部的一位大臣也站了出來,他神色莊重,有條不紊地稟報道“稟官家,若依此計施行,我們還可通過精準控制對吐蕃糧食的輸出量,來巧妙地控制吐蕃的人口數量。您想啊,吐蕃糧食產量本就極低,對我們的糧食依賴度極高。一旦我們控制了糧食供應,他們的人口增長必然會受到限制。人口數量減少了,他們能夠組建的軍隊規模也必然會隨之縮減。如此一來,便能從根源上防範吐蕃可能對我朝造成的威脅,真正做到防範于未然啊。”這位大臣從經濟與人口的角度,進一步闡述了此計的深遠意義,讓在場眾人對包拯的計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趙禎听了諸位大臣的發言,不禁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認可之色。他心中暗自思忖,此計確實周全,既能避免大規模戰爭帶來的損耗,又能實現對吐蕃的有效控制。然而,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神色嚴肅地站了出來,向趙禎躬身稟奏道“稟官家,顧候此次出征吐蕃,戰事進展極為不利,雖說事出有因,吐蕃之地確實存在諸多特殊狀況。但顧候身為軍事主官,理應提前對各種情況進行詳盡的洞察與分析。然而,他卻貿然突進,最終導致我軍將士出現傷亡。如此失職之舉,實在是難辭其咎。還請官家明察,予以裁決。”這位大臣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原本因計策討論而略顯輕松的氣氛,再度變得凝重起來。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趙禎,等待著他的決斷。
“臣附議!”“臣附議!” …… 幾位大臣紛紛出聲附和,他們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愈發加重了這嚴肅的氣氛。這些大臣們表情凝重,態度堅決,顯然認為顧廷燁此次的失誤不可輕易饒恕。
趙禎面色沉靜,並未馬上開口回應。他緩緩轉頭,目光落在太子趙宗實身上,語氣中帶著幾分探尋“太子,你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這看似簡單的一問,卻如同一把重錘,直直地砸向趙宗實的心坎。
趙宗實心里瞬間把顧廷燁罵了個狗血淋頭。他心里無奈的很啊!原本,他對顧廷燁寄予了極高的厚望,滿心期待著顧廷燁能在吐蕃立下赫赫戰功,為自己在朝堂上增添幾分威望。可誰能想到,最終等來的卻是這樣一個糟糕透頂的結局。哪怕顧廷燁只是與吐蕃對峙一場,好歹也能說得過去,不至于讓他在父皇和眾大臣面前如此狼狽。現在可好,父皇將這個燙手山芋拋給了他,讓他左右為難。他心里清楚,若不為顧廷燁開脫,以後誰還願意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呢?可問題是,該怎麼為顧廷燁找借口,才能讓眾人信服呢?就在他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內心焦急如焚之時,仿佛是上天听到了他的祈求。
一位大臣適時地站了出來,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這位大臣神色恭敬,有條不紊地說道“稟官家,顧候此次過失重大,但鑒于此事涉及軍事諸多細節,臣以為,應先將此事交于兵部,讓兵部詳細商議顧廷燁的罪責。兵部對軍事事務更為熟悉,能夠從專業角度做出全面且公正的評判。待兵部商議出結果後,再呈交官家聖裁,如此方能彰顯我朝律法的公正與嚴謹。”
趙宗實听了這位大臣的話,心中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趕忙接口道“兒臣也認為此議甚妥。父皇,兵部在軍事方面經驗豐富,由他們先行商議,必能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最後再由父皇定奪,實乃兩全之策。”
趙禎听了二人的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飽含深意的笑容。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趙宗實,似乎洞察了他內心的糾結與掙扎。稍作思忖後,趙禎輕輕點頭,同意了大臣的意見“既如此,便依卿所言,此事先交予兵部商議,再做定奪。” 大殿內眾人听聞,紛紛躬身領命,一場圍繞顧廷燁罪責的風波,暫時告一段落,卻又似乎在暗暗涌動著新的變數。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