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士那擲地有聲的話語,仿佛一記重錘,狠狠砸在眾人的心間。話音剛落,只見那位平日里在國子監中備受尊崇的學究,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巨大力量擊中,脊梁仿若被一座巍峨的大山轟然壓下,整個人瞬間蜷縮成一團。
他的身軀顫抖得如同狂風中飄零的落葉,從肩膀到指尖,每一寸肌肉都在不受控制地抖動。那顫抖,急促時如暴雨中被狂風肆虐的樹枝,雜亂而劇烈;微微抽搐時,又好似心髒被愧疚一下下狠狠刺痛,揪心又難耐。他的雙手下意識地揪緊身前的衣角,指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泛白,青筋暴起,卻依舊無法抑制這身體的顫抖,仿佛要把內心的恐懼與懊悔都通過這雙手宣泄出來。臉上,縱橫的老淚肆意滑落,打濕了他胸前的衣襟,嘴唇不停地哆嗦,喃喃著自責的話語。整個人仿佛被巨大的愧疚壓垮,雙腿一軟,癱倒在地上,只剩滿心的懊悔與無助 。
趙禎听完文院士的話,胸口劇烈地起伏著,胸膛中好似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要將他整個人吞噬。他的雙眼瞪得滾圓,死死地盯著站在對面的這些大臣,那目光中既有憤怒,又有失望,仿佛要從他們的臉上找出背叛與怯懦的痕跡。
金帥看著眼前的場景,知道自己的目的算是達到了一部分,但還不至于徹底壓垮這些人。于是,他微微眯起眼楮,嘴角浮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開始補刀︰“各位,我族先輩所忍受的異族屈辱,你們可曾知曉?那是一段怎樣黑暗、悲慘的歷史!異族殘忍至極,他們抓住漢族年輕女子,白天肆意供他們享樂,將女子們的尊嚴踐踏在腳下;到了夜晚,這些可憐的女子竟被無情地烹煮,成為他們餐桌上的食物,何其殘忍!男子呢,則被充當奴隸,在白天黑夜不間斷地折磨中苦苦求生。我族有800多萬人死在他們的屠刀之下,這是怎樣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相當于8個東京城的人口啊!如此血海深仇,你們居然在此聲討我?你們如此包藏禍心,我看是想讓歷史的悲劇再度重演!”金帥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一字一句都像鋒利的刀刃,割在眾人的心上。
“沒有啊!我們沒有,請官家明鑒啊!”十幾位大臣紛紛“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大喊道。他們的臉上寫滿了驚恐與委屈,額頭緊貼著地面,不敢直視趙禎那憤怒的目光。這些平日里在朝堂上侃侃而談、指點江山的大臣,此刻在金帥的指責和趙禎的怒火下,如同驚弓之鳥,瑟瑟發抖。他們心里清楚,今日這場爭辯,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的政治紛爭,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大宋那寬闊而莊嚴肅穆的廣場之上,日光灑下,卻未能驅散彌漫在眾人之間的凝重氛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復雜的神情,眾人各懷心思,仿佛一幅無聲卻又充滿張力的群像圖。有的人低著頭,眉頭緊鎖,內心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掙扎與反思。他們開始重新審視那段與異族之間充滿血淚與屈辱的歷史,曾經被忽視的細節和傷痛,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頭,讓他們為自己之前的麻木和短視而感到羞愧。
而趙禎,站在廣場的高台之上,目光深邃而堅定。他的心境在這場風波中產生了巨大的升華。曾經,他一心想著守護祖輩們歷經艱辛開創的大宋江山,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安居樂業。但如今,目睹了這一切,他心中涌起了更為強烈的使命感。他深知,自己不僅要守護這大好河山,更要為在異族鐵蹄下慘遭屠戮的我族先輩討回一個公道,讓正義得以伸張。
冷靜下來的趙禎,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智勇爵,他們之中有異族之人吧!”
“嘿嘿。”金帥臉上閃過一絲神秘的笑容,從懷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些資料,雙手恭敬呈上。撩子迅速上前,雙手接過資料,轉身快步走到趙禎面前,將資料遞上。
趙禎接過資料,認真翻閱起來。一時間,廣場上安靜得只能听到紙張翻動的聲音。十分鐘過去了,趙禎的臉色變得鐵青,眼中閃爍著憤怒的光芒。他猛地合上資料,開口說道︰“智勇爵,朕命你全權負責調查此事,讓禁軍狄指揮使全力配合你,一定要把這些隱藏在我朝的異類清除干淨。”說罷,趙禎起身,準備回宮,他的背影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和決絕。
“官家,我們也是受人蠱惑,臣對我朝絕無二心啊!請官家明鑒啊!”一位大臣突然大聲喊道,聲音中帶著幾分焦急與惶恐。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伏地,額頭緊貼著地面,希望能以此表達自己的忠心。
“哼,朕平時太縱容你們了,受人蠱惑就敢往智勇爵身上潑髒水,其心可誅。”趙禎並未回頭,只是冷冷地拋下這句話,隨後拂袖而去。他的衣袖在空中劃過一道凌厲的弧線,仿佛是對這些大臣的失望與斥責。
趙禎的身影徹底消失在那紅牆碧瓦的宮牆轉角,隱匿不見之後,金帥臉上的神情瞬間起了變化,閃過一絲難以掩憤懣。他暗自搖了搖頭心里咒罵道︰“你可真他娘的狗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緊接著,金帥猛地轉過身,周身氣勢陡然一轉,宛如換了一個人。他眼中寒光凜冽一閃,恰似暗夜中出鞘的利刃,冰冷且銳利的目光,如疾風掃落葉一般,迅速地掃視著廣場上那密密麻麻、神色各異的眾人。旋即,他大手用力一揮,聲如洪鐘,冷峻且不容置疑地命令道︰“禁軍听令,將這些人全部給我帶走,嚴加審問,一個都不許放過!”他心里清楚,這些人卷入這場風波,此番下場必定極為淒慘,不死也得脫層皮。而他自己,絕不會對這些人萌生哪怕半分的憐憫之情。畢竟,既然他們心甘情願被人當槍使,充當這場陰謀的炮灰,那就必須得有承受一切後果的覺悟。
在禁軍如狼似虎般的高效行動下,不過片刻之間,廣場上的人便被一串一串地押解著帶走了。那些被押解的人,有的面露驚恐之色,雙腿發軟,幾乎是被禁軍拖拽著前行;有的則故作鎮定,可眼神中的慌亂還是出賣了他們。總之,在禁軍的強力押解下,他們都只能乖乖地朝著既定的方向走去。然後,金帥與狄破軍討論行動計劃,兩人一會就制定出了一份極為詳盡的計劃。
狄破軍領命而去,嚴格依照計劃行事。他將與此次事件相關的人等的家眷,不分男女老少,通通押入那陰森潮濕、暗無天日的大牢。而後,在牢獄中施展手段,采用讓犯人們互相檢舉揭發可以減輕刑罰的策略。牢房內,犯人們為求自保,在這威逼誘惑之下,開始了一場相互推諉、檢舉揭發的混亂戲碼。狄破軍心中篤定,就不信在這般強大的攻勢下,挖不出這背後隱藏的秘密。很快就收到了成效,禁軍在東京城的大街小巷展開了雷霆般的抓捕行動。他們身著黑色勁裝,腰佩長刀,馬蹄聲在石板路上敲出急促而有力的鼓點,所到之處,引得百姓紛紛側目,整個東京城都被這緊張而肅殺的氣氛所籠罩。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東京城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禁軍們分成多個小組,各自執行著不同的任務。有的身著便衣,混跡于市井之中,與百姓們閑聊攀談,看似漫不經心地打听著消息;有的則喬裝打扮成小販、苦力,潛伏在各個可疑場所附近,密切監視著一舉一動。他們明察暗訪,不放過任何一個犄角旮旯,每一個細節都仔細斟酌,十分盡心盡力。當然,這其中金帥施展鈔能力加以激勵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禁軍們各個干勁十足,眼楮瞪得如同銅鈴一般,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線索。從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到茶館酒肆里的只言片語,再到對關押人員供詞的逐字逐句仔細核查,禁軍們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頑強的毅力,將這些人的底細查了個底兒掉。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東京城里的一些異族開始人心惶惶,仿佛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便驚恐萬分,生怕自己被卷入這場可怕的風波之中。
隨著調查範圍如漣漪般不斷擴大,一個隱藏在東京城深處、勢力龐大且能量驚人的異族勢力逐漸浮出水面——“鐵屑樓”。這座酒樓遠遠望去,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其裝修之精美奢華,絲毫不亞于東京城聞名遐邇的樊樓。門口車水馬龍,達官顯貴們的馬車絡繹不絕,是東京城眾多達官顯貴常來消遣娛樂的高檔場所。金帥這段時間費盡心機,步步為營,實際目標就是劍指這些隱藏在背後的人。原來,這里是希伯來人,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猶太人開設的產業,是他們在東京城的核心聚集地,同時也是他們收集情報、拉攏腐蝕宋朝官員的重要據點。金帥對這個以精于算計、自私自利著稱的民族沒什麼好感,自從此次謠言事件爆發之初,他就隱隱覺得背後必定有他們的影子。如今一番深入調查下來,果不其然被他猜中了。所以,他打算借朝廷之手,讓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回溯歷史,這些猶太人最早在唐玄宗時期,便懷揣著對東方財富的向往與憧憬,通過陸上絲綢之路,踏上了中國這片神奇而富饒的土地,開啟了他們漫長而傳奇的經商之旅。彼時的陸上絲綢之路,駝鈴聲聲,商隊絡繹不絕,東西方文化與商品在這里頻繁地交匯、融合,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然而,時光流轉朝代更迭,到了十世紀末,西夏李元昊叛離,北宋與西域之間的局勢變得動蕩不安,北宋對西域地區的控制力逐漸喪失,曾經繁華無比的陸上絲綢之路也隨之衰敗,往日的喧囂與繁榮漸漸落幕,只留下歷史的塵埃在風中飄散。與此同時,在眾多商賈的不懈開拓與努力下,海上絲綢之路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漸漸興起並日益繁盛。一艘艘巨大的商船乘風破浪,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等東方瑰寶,駛向遙遠的國度,開啟了新的貿易篇章。
公元998年,一群來自波斯地區的猶太人,搭乘著阿拉伯商船,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歷經數月的漂泊,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遠渡重洋抵達中國。他們先是在泉州靠岸,而後,他們沿著水路繼續前行,途經繁華的揚州,最終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東京城。這些猶太商人的到來,仿佛一陣清新的風,為北宋百姓帶來了琳瑯滿目的異域珍品,有精美的香料、華麗的珠寶、獨特的織物等等,每一樣都制作精美,巧奪天工,引得百姓們嘖嘖稱奇,大開眼界。同時,他們還將自身獨特的宗教文化和日常風俗介紹給中國民眾,從宗教儀式,到別具一格的服飾飲食,再到獨特的語言文字,都引發了廣泛的好奇與關注。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與摸索,為了在宋朝獲得官方認可並能永久定居東京城,這批猶太人絞盡腦汁,通過禮部向宋真宗獻上珍貴無比的西域寶物。這些寶物精美絕倫,凝聚著異域的智慧與工藝,成功討得宋真宗的歡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手一揮,頒布詔令,允許他們在卞京城長期定居並開展商業活動,同時準許他們保留原有的宗教信仰和生活風俗。得到許可的猶太人欣喜若狂,他們付出高昂的代價,購置了所居住街道及其周邊的土地,一磚一瓦地建造起自己的房屋,精心規劃著社區的布局。他們在這里建立起猶太會堂,作為宗教活動的中心;還修建了集市,方便商業往來。逐漸地,一個獨特的猶太人社區便形成了。最初來到此地的猶太人嚴格遵循本國獨特的宗教禮儀和社會習俗,他們在社區內定期舉行宗教儀式,虔誠地祈禱。在婚姻方面,實行族內通婚,嚴禁與外族通婚,以保持民族血統的純正。開封當地居民對這群長相、風俗都與眾不同的人充滿好奇,將這條街上的猶太人稱為“一賜樂業”人,這是對“isrea”一詞的音譯。
後來的宋朝皇帝對這些猶太人的態度更為友善和包容,還進一步賜予他們漢姓,其中甚至包括尊貴的國姓“趙”,這無疑是對他們身份的高度認同。不僅如此,宋朝還允許這些猶太人參加科舉考試,使他們有機會入朝為官,踏入仕途,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在當時宋朝重農輕商的大背景下,這無疑是他們融入中國上流社會的關鍵一步。因此,長期居住在中國的猶太人家庭都極為重視子女的中文學習,他們不惜重金聘請當地的大儒為師,在家中設立私塾,購置大量的書籍。期望子女能夠更好地融入新的社會環境,通過科舉考試,光耀門楣,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立足。
在中國儒家思想和社會風俗的長期燻陶下,猶太人群體逐漸減少了對傳統猶太習俗與宗教信仰的執著。為了讓後代在中國社會站穩腳跟,許多出身商人家庭的猶太人選擇讓子女通過科舉制度謀求仕途發展。猶太人向來以熱愛讀書和重視教育聞名,他們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始終教導子孫將教育放在首位。即便生活困苦,家中一貧如洗,也每日堅持學習,從不間斷。汴京街道上,時常能看到猶太兒童坐在窗前,手捧《四書五經》,搖頭晃腦地誦讀,他們被中國官場上的讀書人所吸引,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科舉入仕的種子,努力鑽研中國文學,期望能與眾多中國讀書人一同踏入科舉考場,開啟人生新的篇章,在這個古老而偉大的國度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