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大隊,晨曦還未徹底驅散黑夜的濃稠,整個村莊尚被靜謐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時候,一聲嘹亮清脆的雞叫,刺破了夜的寂靜帷幕。
緊接著,村里此起彼伏的雞叫聲紛紛響起。
葉衛東本就睡得不踏實,雞叫聲乍起,他瞬間一個激靈,不假思索地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下意識地望向窗外。
可映入眼簾的唯有濃稠如墨的夜色,一絲光亮都吝嗇給予。
屋內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黑暗悄無聲息地吞噬著周遭一切,靜謐得讓人有些心慌。
葉衛東皺了皺眉,本想點燈照亮這漆黑,可轉頭看向鄰床,只見周學文鼾聲如雷,睡得那叫一個香甜,連翻身的動靜都沒有,就像周遭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葉衛東無奈地嘆了口氣,緩緩躺回硬邦邦的床鋪,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黑漆漆的天花板,思緒卻似脫韁的野馬,肆意奔騰起來,睡意全無。
直至第三輪雞叫聲悠悠響起,清脆悠長,帶來了破曉的訊息。
葉衛東等這一刻許久了,他不再有絲毫遲疑,如敏捷的獵豹般從床上迅速爬起,雙手麻利地拿起疊放在床頭的衣物,三兩下套在身上,動作干淨利落,沒有絲毫拖沓。
穿戴整齊後,他並未急著喚醒周學文,而是輕手輕腳地來到外面的房間。
清晨的寒意撲面而來,葉衛東打了個哆嗦,搓了搓手,彎腰拿起火柴,“嗤啦” 一聲劃亮,微弱的火苗在黑暗中搖曳,映照著他專注的神情。
他湊近柴禾堆,將火苗湊近干燥的柴禾,瞬間,跳躍的火苗 “ 里啪啦” 地躥了起來。
小小的空間里,暖意緩緩彌漫開來,驅散了清晨的徹骨寒意。
葉衛東他簡單洗漱完畢,正欲張口呼喊周學文起床,就見周學文睡眼惺忪,一邊揉著眼楮,一邊打著哈欠,慢悠悠地從房間里晃了出來。
“衛東,你怎麼起得這麼早?”
周學文的聲音帶著初醒的慵懶與迷糊,好像還沒從睡夢中徹底清醒過來。
“學文,不早了!”
葉衛東微微提高音量,語氣沉穩而堅定,目光誠摯地看著周學文說道,“農村可不比城里,出工的時間向來較早。
咱還得洗漱、吃早餐呢,可不能第一天出工就遲到,給人落下話柄。”
周學文一听,困意瞬間散去大半,趕忙跑去洗漱。
葉衛東則趁著這會兒功夫,環顧家中存糧,眉頭不自覺地皺成一個 “川” 字。
只見角落里僅有那一小袋少得可憐的米,混著些許紅薯絲,再有就是兩棵蔫頭耷腦的白菜,看著著實寒酸。
他心底暗忖,一定要去一趟食品站,哪怕只能弄點面條回來,這早餐也能稍稍豐盛些,好歹能填飽肚子,應付一上午的繁重勞作。
可眼下時間緊迫,無奈之下,二人只能像昨天一樣,簡單煮了點米飯,混上紅薯絲,又薅下兩枚白菜,很快就算做好了早餐。
囫圇吞棗般匆忙吃完了早餐。
剛放下碗筷,生產隊哨子聲響徹整個村落。
在這青山大隊,哨聲就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生產隊有個雷打不動的規定︰哨聲一響,全員們就要迅速到生產隊的隊屋坪集合。
一時間,村子里熱鬧起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紛紛從自家屋里魚貫而出。
大伙大都穿著打了補丁卻洗得干淨整潔的衣服,肩上扛著、手里拿著形形色色的農具,朝著生產隊的隊屋坪快步走去,參加今日的集體勞動。
隊屋,堪稱農村生產大隊的核心樞紐,是集體所有的重要場所。
屋內,各類農具整齊劃一地擺放著,鐵鍬、鋤頭、鐮刀…… 一應俱全;一旁還堆放著一些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物資,這些可都是來年豐收的希望,由生產大隊統一采購、精心分配,只為確保農業生產有條不紊地進行。
隊屋還是臨時倉庫,每逢收獲時節,黃澄澄的稻谷、飽滿的玉米等糧食,都會暫時存放在這里,滿滿當當,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隊屋的外面,是一片寬闊平整的大坪。
收獲時期,這兒便成了天然的晾曬場,金黃的水稻、顆粒飽滿的玉米鋪滿一地,在日光下熠熠生輝;
平日里,這兒則是大伙集中、開會的場地,承載著諸多關乎生產隊發展的討論與決策。
知青們初來乍到,深知今日是第一次參加集體勞動,誰都不敢懈怠,一個個在第一時間便趕到了隊屋坪。
生產隊隊長夏旺財站在人群前,先是大手一揮,示意會計一一點名,洪亮的嗓音在人群中回蕩,確保每位隊員都準時到位。
點完名後,夏隊長親自操刀,安排今日的工作任務 —— 修渠道。
這可是關乎來年農田灌溉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知青們滿懷忐忑地站在一旁,豎著耳朵听著安排。
果不其然,夏隊長高聲宣布︰
知青們第一天來參加這樣的集體勞動,男同志負責下到水渠里面清淤,把那些淤積多年、散發著腐臭氣息的淤泥清理干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同志則負責刨草皮,鏟除渠道周邊雜亂叢生的雜草,為後續修繕打下基礎。
知青們領到的任務路段足有兩百米長,望著那蜿蜒漫長的一段渠道,幾個知青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底都有些發怵。
雖說他們滿懷一腔熱血,可真面對這實打實的體力活,一時還真有些膽怯了。
好在隊長心思縝密,特意給他們安排了四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旨在手把手教會這些城里來的知青如何勞作。
這四個師傅的帶頭人,正是家里與知青點相鄰的大隊民兵連長夏光輝。
夏光輝身姿挺拔,眼神堅毅,舉手投足間透著軍人的干練與豪邁,往那一站,便給知青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知青們與四個師傅結伴,一同來到了任務點。
一位老師傅滿臉和藹,走到女知青們跟前,拿起鐵鍬,耐心示範,講解如何發力、怎樣精準除草;
另一邊,一位老師傅則蹲在水渠邊,手握鐵鍬,親自給男知青們演示如何高效清淤,一招一式,沉穩有力。
渠道里,雜草叢生,如同一片荒蕪的小型叢林,肆意瘋長;
渠道邊上,不僅雜草肆意蔓延,還有些枝椏橫生的小灌木也湊熱鬧般長了起來,愈發增加了清理難度。
反觀那四個師傅,卻仿佛瞧見了一場輕松的游戲,一個個喜笑顏開。
在他們眼里,加上知青,總共十二個人呢,完成這兩百米的渠道簡直是小菜一碟,輕松至極。
喜歡重生76,偏心父母後悔了請大家收藏︰()重生76,偏心父母後悔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