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輝听張總這麼問,就知道,前戲算是結束了。
自己的需求,對方有沒有猜測?
大概率是已經猜到了,如果沒猜到,干嘛帶華瑞萬家的負責人過來?
林祖輝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華瑞萬家的李經理,反問了一句。
“張總,華瑞萬家開張也一年多了,一直就那兩家店。”
“傳聞一直是虧損狀態,港島的零售市場不好做吧?”
當然不好做,零售市場現在被和黃佔據。
旗下的百佳超市,佔據整個港島商超市場的七成以上。
華瑞萬家的經營一直非常困難。
倒不是沒辦法,而是他們顧忌很多,對方又沒底線。
他沒法通過降價傾銷,砸錢搶佔市場。
因為這麼做了,市場可能佔下了,卻會將很多商人推向對立。
華瑞要是不斷進入新市場,再通過類似手段,直接擠兌這些私企。
和黃都扛不住,還有幾個人能扛住?
和黃呢?通過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倒逼很多供應商二選一。
要做百佳的供應商,就不能再跟華瑞萬家合作。
他們甚至沒法反制,對方這麼做,是商業競爭,他們這麼做呢?
那就是獨裁、專制、不自由。
他听說林祖輝要華瑞入股,推測林祖輝的動機時。
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害怕百佳背後使陰招。
現在林祖輝問起華瑞萬家,他的意思不言自明。
“林先生,我們確實能幫點忙。但很多事,還是要靠你自己。”
“很多事,你們可以做,我們是不能做的。”
“希望你能理解。”
林祖輝當然能理解,直白來說就是能防暗箭,防不了明槍嘛。
背後的手段可以化解,正常的商業競爭,他們也愛莫能助。
要是有辦法,華瑞萬家也不會一直半死不活。
“呵呵,我自認還是有點生意頭腦的。”
“只要沒人走下三路針對我,公平競爭我可不怕。”
和聰明人談合作,就是簡單。
林祖輝聞弦知雅意,讓張總很滿意,他們全程沒提李首富,沒提和黃、百佳。
卻處處都是李首富。
李首富現在是港島商界的旗幟之一,就算他跟英國人不清不楚。
那也是需要盡力去團結的目標。
他們面對李首富企業的擠兌,只能束手就擒。
林祖輝可不一樣,他的永輝也是私企,還拉了不少議員、社團大哥做合伙人。
面對同行擠兌,他想怎麼鬧都行。
“那就沒問題了,我會讓負責談判的團隊盡快推進流程的。”
兩人沒再聊具體的細節,投資方案、估值、金額都還沒確定。
雙方團隊還得交鋒幾輪,試探出底線再說。
林祖輝這邊還有絕招,因為現在的融資是三方一起談,王鳳儀也組了個投資團隊。
王大小姐這會可真是自己人,吉米做的估值,林祖輝看著都離譜。
她全認了,協議隨時可以簽,錢都準備好了。
你問吉米怎麼算的估值? 他以港島全境覆蓋的門店數,總計300個門店。
再用現在的單店月收益,計算年收益,最後計算估值。
根本不考慮中間的投資風險、發展時間。
誰來談融資,都得直呼離譜。
你現在開業的門店不過三五家,準備開業的門店也才幾十家。
現在就算全覆蓋?
這合理嗎?
總店月利潤,和全境覆蓋後的門店平均利潤,有什麼關系?
不過談判嘛,都是漫天要價,否則對方怎麼還價?
只要大家都抱著談成的目標去,總能談成的。
談判細節雙方不用聊,不過業務邏輯可以聊。
這里面沒什麼秘密,稍微打听下,就能弄清楚。
林祖輝說了下,他的三級承包方案。只經營平台,重運營,輕資產的發展路線。
這種發展方式投資極低,張總听的頻頻點頭。
華瑞萬家是他力排眾議創立的,之前華瑞一直經營大宗貿易。
雖然生意做的大,但利潤不高。
商品在b2b模式下,都是以量取勝。
想賺取更多利潤,直接切入零售市場最方便,畢竟華瑞本就是巨型批發商。
港島現在確實舉步維艱,那干脆在國內試試。
復制林祖輝的輕資產模式,應該不用進行多大投資。
取經也差不多了,畢竟輕資產模式就是犧牲利潤,增加更多合作伙伴。
沒什麼很難理解的。
此時差不多10點了,張總準備結束會面。
但告辭的話到了嘴邊,又變成詢問了。
他對永輝超市,其實興趣不大。
持點股,給李首富上點眼藥。哪怕最後虧了,他也能接受。
不過林祖輝手里的另一門生意,他真的很有興趣。
“林先生,還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適不適合現在說?”
林祖輝眼神都變了,你都知道是不情之請了?還說出來干嘛?
不過肯定不能這麼說,听听到底想干嘛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直接說就行,說不準合則兩利呢?”
“我們想入股輝全控股,不過你放心。絕不讓你吃虧,價格可以談。”
林祖輝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看來是被這位張總盯上了。
環保公司現在股份看似復雜,其實都是分公司的股份。
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很簡單,林祖輝佔39,王冬過給王鳳儀31,還有30和聯勝的公司代持。
幾個分公司,控股公司都有絕對控股權,那些股東都只能分享收益。
引入華瑞?他們只能提供錢,環保公司又不需要去對岸采購什麼,根本沒價值。
而且現在不能跟左派綁定太深,華瑞自己現在都過的不算舒服。
回歸還有10來年,左派勢力現在其有限。
“張總,環保公司不缺錢,至少現在不缺。”
“真想入股,後續我要通過上市,集資建發電廠。到時候你直接買就行了。”
張總沒有再糾纏,其實這就是拒絕。
環保公司能不能上市?不清楚。
就算能上市,林祖輝能拿多少股份做流通股?
正常是15,就這點股份。就算全收購了,也沒多大用處。
“呵呵,那就到時再說吧。”
張總站起來,該聊的聊完了,想聊的被拒絕了,今天就談到這吧。
“林先生,時間不早了,不如我們改天再聊?”
林祖輝一路送他出門,一起上了電梯。
等張總要出電梯了,林祖輝才提了一件事。
“張總,出門在外。難免有些閑言碎語,希望你不要在意。”
張總止住腳步,這是提醒?
“哦?比如說呢?”
林祖輝也不繼續打啞謎,省的消息傳出來,張總多想。
“比如通過限制我的進口渠道,強制入股什麼的。”
張總先是有點錯愕,馬上又恢復正常。
林祖輝這是想做牆頭草?用華瑞限制李首富,又不想跟左派牽連過深?
“有點惡名無所謂,反正我的名聲也就那樣。”
“不過有名無實可不好,看來你的報價得降低點了。”
喜歡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請大家收藏︰()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