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

第260章 走時躲躲藏藏,歸時鑼鼓喧天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青山曾見我 本章︰第260章 走時躲躲藏藏,歸時鑼鼓喧天

    和林祖輝想的差不多,錢給到位,什麼都簡單。

    此時也沒人會說,什麼環保不環保的。

    燒垃圾發電,也是火力發電的一種方式。無非就是從燒煤、燒天然氣,變成燒垃圾而已。

    1955年,我國就建成了第一座火力發電廠。

    相關的技術儲備其實不少,關于焚燒垃圾發電,其實這邊已經有想法了。

    只是暫時沒錢投入研發。

    深城的專家,甚至已經聯系了三菱。

    正在談技術引進,對方的條件不算太苛刻。

    無非還是拿市場換技術,這邊出土地、市場、人工。

    對方出技術跟管理。

    這種事當地政府能接受,反正現在什麼都沒有,土地人工也不值錢。

    現在林祖輝要搞逆向研發,那當然更好。

    相比于跟日本人做生意,有的選的情況下,自然是林祖輝這個香港人更好。

    合作研發的事一路綠燈,林祖輝出錢,當地政府出場地、人工、實驗材料。

    先弄個微型發電站試試,等比例縮小100倍的小型設備,花不了太多錢。

    林祖輝給了100萬的前期研發資金,又將戚京生的聯系方式給了對方。

    他派商業間諜打探消息,幾個合作專家都沒覺得奇怪。

    逆向研發,你沒實物也就算了,要是連照片、相關數據、情報都沒有,那就不叫逆向研發了。

    向都沒有,還逆什麼?直接說要求,從頭研發不就完了?

    他們沒覺得技術有多難,先用煤炭、天然氣點火,丟進去燒就是了。

    研發方向主要在排放和熱能利用率上。

    普通的熱電廠燒煤炭、天然氣,產生的熱量用來發電,還能供應高溫蒸汽。

    垃圾發電廠,燒的東西品類太多。

    焚燒後,怎麼利用殘渣?雜物焚燒必然會排放各種化學物質,能不能采集利用?

    不過還是承諾了,研究肯定能有結果,最多半年鐵定能建個垃圾發電廠。

    只是熱能利用率不好說,這得反復試驗,才能一點點改進。

    能建發電廠就行,至于利益最大化,環保?

    等以後再說吧,這會誰會在乎排放問題?

    總能比現在露天燒或者往地下埋,稍微強一點。

    順利談成了研究所跟研發團隊的事,林祖輝的省城之旅也告于段落了。

    港島事情太多,他這次考察,就準備了4天時間。

    明後兩天都得去海豐,除了確定承包的地塊,還得回去探親。

    沒時間在省城游玩。

    談完合作,晚飯也沒吃,就一路趕回深城。

    明天要從深城出發,走一趟深城到海豐的路線。

    考察下陸運方案是不是合適,真不合適,就研究海運算了。

    弄幾艘近海貨船,一樣能運。

    畢竟海運再慢,也就是100多公里。他又不用等著拼船,也沒多慢。

    等他們回到賓館,都已經晚上8點多了。

    王鳳儀他們早回來了,被省電視台的拉去參觀采訪,又拍了點風景。

    就早早回來了。

    他趕了一天的路,也沒心情跟王鳳儀、李添勝閑聊。

    吃完晚餐,就早早休息了。

    次日上午,一群人早早出發。

    今天都得去海豐一趟,劇組要去勘景,林祖輝要過去考察。

    昨天去省城,中間都是農田,兩邊遍布群山。

    此時往海豐去,沒有高速、隧道。不像後世,可以穿山而過,架橋而行。

    兩地被群山阻隔,暫時沒實力開山架橋。

    只能沿著海岸線,一路繞到汕尾,再從汕尾到海豐。

    直線百公里的路程,硬是被繞到近200公里。

    不過風景不錯,此時這里還沒工業化,加上今天天氣很好。

    天上是藍天白雲,道路兩邊,一邊是海灘,一邊是群山。

    路邊還有不少村莊,這里的建築很有意思。

    大多是白牆瓦頂的傳統鑊耳屋,但中間總夾雜著幾棟精美的別墅。

    這里自古就有下南洋闖蕩的習慣,很多人等年紀大了,就會回鄉。

    將畢生積蓄換成一棟棟別墅,向所有看見它們的人展示,房主年輕時的勤勞。

    這些別墅大多隨著老人的故去而閑置。

    因為年輕人還會繼續追隨老人腳步,也去出國闖蕩。

    有些人還會再回來,重新修繕祖宅。

    很多人都一去不回,空留一棟華麗的別墅豎立在鄉野之間。

    國人大多如此,我們的基因中就帶著爭強好勝。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豈能久居人下?

    只要看到比自己更強大的人,就會想著超越。

    這一棟棟精美的別墅,何嘗不是激勵著一代代粵省子弟?

    只要外面有機會,不管在地球的哪一片土地,都有粵省子弟的身影。

    很多國家,粵語甚至比普通話傳播更廣。

    潮州、客家、廣府,加上邊上的八閩子弟,佔了整個海外僑胞的一大半。

    幼時在群山環繞的窮山惡水中成長,青年時出國闖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幫工到創業,結婚生子後,將孩子送回來交給父母帶大。

    等到老了,帶著積蓄回鄉。

    修繕老宅、祠堂,再死于這片養育他們的窮山惡水。

    這樣人生,在這片土地循環往復了無數年。

    林祖輝想著這些,慢慢陷入了回憶。

    雖然兩世為人,但他一直記得,當初他穿的縫了七八塊補丁的褲子。

    上身是一件破破爛爛的汗衫,去跟林宗輝借錢的寒酸。

    記得他當初,爬鐵絲網,拼命游到港島的瘋狂。

    他的記憶中父親很模糊,對方在他5歲時就死了。只听說他是個可憐人。

    听老人說,他家曾很富裕,祖父當初在南洋發展,帶回大筆財產。

    回鄉後,不止修房、置地,還開了幾家米店。

    在十里八鄉都是有名的富豪鄉紳。

    等祖父母去世,家業傳到爺爺手里。

    爺爺一樣為人正直、善良,也被鄉民敬重。

    結果抗戰爆發,正直的爺爺選擇應征入伍,最終犧牲在淞滬戰場。

    可惜是國軍,不止沒好處,還全是壞處。

    奶奶沒幾年,也去世了。

    他們給父親留下來的財產,也被充公,還被扣上階級敵人的帽子。

    年幼的父親,只能靠拼命勞動,掙點工分糊口。

    後來有了他母親和他,父親就更得拼命勞動了。

    結果積勞成疾,沒幾年就病死了。

    他的母親靠著修網、洗衣,照顧他十幾年。

    最終也生病離世。

    林祖輝正回憶著腦海里的畫面,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傳來。

    車隊也停下了。

    他伸頭看了一眼外面。

    紅底大字報上寫著熱烈歡迎港商投資考察。

    下面還有個舞獅隊正賣力的表演,鑼鼓隊也敲的熱火朝天。

    還真是走時躲躲藏藏,歸時鑼鼓喧天。

    喜歡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請大家收藏︰()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方便以後閱讀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第260章 走時躲躲藏藏,歸時鑼鼓喧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第260章 走時躲躲藏藏,歸時鑼鼓喧天並對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