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輝說到這,舉起酒杯潤了潤喉嚨。
在坐的幾人此時都專心听他講故事,連隔壁桌的人都被吸引,沒人說話。
港島是移民城市,絕大多數人都是內地移民,當年神州巨變。
很多滬市,江浙、粵省的商人舉家移民港島避禍。
很多港島巨富、政客其實都是對岸大家族的分支。
要說鄉愁,他們或多或少都有。
不是自己出生在對岸,就是父輩從對岸逃難來港。
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不會不懂。
“時間會改變一切,從掙扎求生,到結婚、生子、養育孩子。”
“10年,20年,30年,高大哥一直記得誓言。他經常在夜深人靜時夢到母親,夢到他討厭的水蜜桃。”
“可時間也會沖淡一切,他漸漸不記得母親的樣子了。”
“只記得水蜜桃的香甜,記得它吹彈可破。輕輕一吸,入口即化。”
“他說,這幾年他總夢到母親,但母親總是背對著他。他已經記不清母親的容貌了。”
“對水蜜桃的憎恨,漸漸變成想念。”
“不是多想吃,而是想再看到這種水果,甚至嘗嘗這種水果。”
“說不定再見一次水蜜桃,就能想起母親的容貌。”
“所以他經常去逛水果攤,就是想再看到這種水果。”
故事講完了,幾人都心生感慨。
誰的心里,沒有鄉愁?
田北華本就是浙省人,當年也在對岸長大,陽山水蜜桃他當年也吃過。
作為女性的周林淑儀,更是眼中帶淚,連忙問追問。
“後來呢?這位高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本來就是編故事,哪里還有後續?看來故事編的不錯。
“後來我們沒再見過,但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里。”
“南北行在港島一直很發達,長白山的人參、各種干貨、香料都有的賣。”
“但從沒有人,想著把遠在2000公里外的一種易壞的水果,運到港島來賣。”
“高大哥要是不能抽時間,回去探親,恐怕永遠都見不到水蜜桃。”
“但今天我做到了。”
林祖輝看著幾人一臉好奇的神情,一邊轉著手里的酒杯,一邊解釋。
“三天前,我聯系了浙省的司機。定制了一批箱子。又讓他們在箱子里鋪滿稻草。”
“之後將車開到果園,現場采摘水蜜桃,現場放進鋪滿稻草的箱子。”
“一輛9米6的大貨車,只裝了1000公斤水蜜桃,其它都是包裝跟稻草。”
“之後三個司機,人停車不停。花了兩天一夜,一路趕到港島。”
“之後我派人打開箱子清理,剔除中間爛的、破損的。”
“1000公斤水蜜桃,能拿出來賣的不過100公斤。”
“我來之前,讓人挑了品相最好的16個,裝了兩盒,待會送到台上去拍賣。”
“水蜜桃不值錢,地里收購不過幾分錢一斤。”
“100公斤水蜜桃,真要算收購價,不過百十塊錢。這點錢,掉地上大家都不會撿。”
“但我花了比收購價,高百倍、千倍的人力、物力,可以說費盡心思。”
“終于把這種港島從未有過的水果,運到港島來了。”
“我運來的不再是一種水果,這是一種鄉愁,一種思念。”
李文斌听他講完故事,直接給他鼓掌。
他就是浙省人,故事很感人。
但是,後續呢?就弄點水蜜桃過來,還能做成什麼大生意?
“故事講的不錯,可以說是現代版的千里送鵝毛,也能肩比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故事了。”
“但是呢?你之前說,你的超市要開遍全港。這麼大費周章,能開幾家店?”
簡奧偉卻有不同想法,sandy是他徒弟,自然要幫忙說幾句。
“李sir,別著急嘛。”
“別說肯定有下文,就算只是水蜜桃。這種水果都能運來,再運其它的自然不難。”
林祖輝端起酒杯,敬了簡奧偉一下。
“當然不止水蜜桃,現在我就可以運很多商品進來。”
“我開的生鮮超市,已經在油尖旺開了3家店。專營果蔬,每天能賣出10噸各種果蔬。”
“新鮮、方便、快捷、健康就是我們的招牌。”
周林淑儀是農業協會的,對這種果蔬售賣其實很有經驗。
其實她答應李文斌見面,是想勸林祖輝知難而退,他要大規模引入對岸的商品。
對農業協會是個打擊,對岸的商品便宜,都去買對岸的。
港島農業怎麼發展?新界的那些農民種的菜賣給誰?
“林生,你能引進這些商品很好,豐富了港島市民的餐桌。”
“但你想過沒有?你要是越做越大,都在你的超市買菜,你的商品全來自對岸。”
“港島的農民怎麼辦?”
林祖輝早想到這個問題了,李文斌介紹她是農業協會的議員時,就猜到會問這個。
“周夫人,我的生意跟底層農民沒什麼競爭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決定做這個生意之前,其實我有時喜歡下廚做菜,因為做菜是種樂趣。”
“周末時,叫上三五好友。自己動手做頓大餐,大家一起喝點酒,聊聊天。”
“可是呢,慢慢我不再下廚了。”
“穿著我這身衣服,去市場買菜,難免被當成肥魚宰客。”
“錢倒是無所謂,但被人當傻子的感覺不好受。”
“就算捏著鼻子,買了菜回去。”
“可是呢,也不會挑哪種比較新鮮。買到的菜,難免成色不好。”
“擇菜、洗菜也很麻煩,後來漸漸就不再做菜了。”
“我做生鮮超市,就是為了類似我這種人準備的。”
“我的超市售價比菜市高不少,但我的菜都是經過清洗、包裝的。撕開包裝,直接倒鍋里都行。”
“明碼標價,不存在宰客的說法。”
“超市都有環境標準要求,絕對沒有魚腥、也沒有臭水溝。”
“蒼蠅,蚊蟲就更是不會有了。”
“下了班,就跟逛服裝店一樣逛超市,買點想吃的菜。”
“沒有指指點點,沒有宰客,沒有臭氣燻天。拿回家也不用其他處理。”
“只是售價相比菜市高一點,你說你哪天要是,想下廚犒勞下尊夫。會不會光顧?”
周林淑儀點點頭,她被說服了。
價格相比港島農民沒優勢,只是在標準和服務上下功夫。
這對港島菜農、果農影響不算大。
本來港島果蔬就是進口佔大頭,本地種植的果蔬佔比不高。
只要他不打價格戰,基本沒影響。
喜歡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請大家收藏︰()港綜之一個大佬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