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廠的進度不如人意,蔣震廷一頓光火後就和徐正海一起去考察組裝廠的情況。
除去解碼芯片和激光頭,dvd里也沒多少值錢的東西了。
大都是一些緊固件、外殼、按鈕之類的低附加值的東西。
別看這些東西不賺錢,可是投入的機器設備依舊不便宜,而且因為門檻低,競爭優勢基本都在規模化的成本上。
可紅星電子對于這些零部件的使用規模並說不上多大。
所以雖然是個增加積分的好途徑,但是紅星還是不準備自己做,只想要引進一些配套企業來供應。
自己則是把資源集中在制作核心部件和組裝上。
組裝廠名字叫做組裝,其實除去設備組裝業務,還要負責設備的檢測和包裝。
是電子設備出廠的最後一道工序,所以這一部分蔣震廷當然要自己來把控。
組裝廠需要使用的設備不多,這時候的自動化設備也少,主要就是組裝流水線,靠的是人工手操。
現階段組裝廠的核心還是管理,因為涉及到大量的零部件,各個零部件又對應不同的供應商。
正式生產階段,每天都會有原材料入庫、出庫,這些都是考驗管理的地方。
包括組裝階段,良品率的控制,組裝完成後,檢測階段,問題元件溯源問題。
在這個電子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這些都是要靠著人工管理來完成的。
如果這部分管理能力不足或者管理者馬虎,那就很有可能有人從中獲利。
傳統供應商抬價、偷偷原材料、倒賣次品元件、偷賣檢驗不合格的成品,甚至是故意檢驗不合格然後拿出去賣。
這些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別說是在這個年代,就算是在幾十年後擁有電子管理系統、遍布攝像頭的富時康,這樣的情況也是時候發生。
這些管理問題都是可能造成產品品質受損,甚至影響到紅星的品牌。
所以蔣震廷派來的陳浩南和潘迪聲、邵一夫派來的人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在組裝廠。
剛一進到組裝廠,就看到潘迪聲派來的嚴岳在和人吵架。
“給你說過多少次了,進廠要檢驗,這樣的東西怎麼能行。”
楊岳一手拿著一個零件,對著一個女士大為光火,又似乎考慮對面是女性,盡力壓制自己的火氣。
“可是,這已經是我檢驗完,挑選過的了...真按你那個標準來,哪里還有材料能用。”
楊岳對面的倉庫經理一臉委屈,看到徐正海一群人過來,她又覺得有些羞,眼淚都要掉出來了。
“楊經理,怎麼回事?”蔣震廷趕忙過去了解情況。
“蔣先生,徐書記,你們怎麼來了?”
楊岳轉身看到一群人,也是驚訝,沒想到大老板今天來了。
不過馬上反應過來,老板什麼時候來,還需要向他匯報?
于是馬上把事情解釋道︰“這邊庫房同志接收的材料不符合我們的標準。”
楊岳旁邊的中年女子也是驚訝的看著蔣震廷,他沒想到她的老板,那個報紙上的愛國商人居然是這麼年輕的一個帥氣小伙子。
要不是看到旁邊的徐正海和剛才楊岳的話,她怎麼也不會相信的。
“可是按照楊經理的標準,1000件的零件里也只能挑選出10件來啊。”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倉庫經理也是說出自己的苦衷。
她本來也是國企的庫房主管,還是吳錫政府出面把她挖到紅星電子廠的。
哪想到換了地方工作,難度變得這麼大了。
“這零部件做不達標,為什麼不換供應商?”蔣震廷疑惑的問道。
潘迪聲是這電子廠的第二大股東,楊岳作為他派來管理的人,實權是非常大的。
邵一夫派來的寧阿牛在這邊主要做行政管理,陳浩南現在則是處于瘋狂學習的階段,輕易不做決定。
換一個零件的供應商,他一個人就能做主。
楊岳尷尬的摸摸了頭發,旁邊的倉庫經理見狀繼續解釋︰
“供應商都換了一個遍了,楊經理定的標準有些太高了。”
听了這話,楊岳也急了,馬上解釋道︰“不是我的標準高,而是我們的產品是要出口的,要求就是這麼高啊。”
“你看這兩個零件,這里,弧度差距多大!甚至連厚薄都不一樣,人眼都能看出來的區別,怎麼用?”
“賣不出不就是砸自己的招牌嗎?”
楊岳把手上的兩個零件往前遞了遞,指出他說的差異部分。
蔣震廷接過一看,確實是有肉眼可見的區別。
旁邊的徐正海也看出了問題,不過還是覺得正常︰“人工做出來的,有點差距不是很正常嗎?”
“一個零件有問題還好說,如果每個零件都有差距,那最後產品的品質如何保證?”
楊岳是跟著潘迪聲做奢侈品的,對于品牌是極其看重的,而品質就是一個品牌的基礎。
如果一個不斷出現問題的產品,那根本都走不到談品牌這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他提出的問題也是正常的。
“李教授,麻煩您來看看。”蔣震廷對于電子產品也是個門外漢。
更別說是電子產品里面的零件了,這東西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他都搞不明白。
不過好在,徐正海這次陪同考察團隊里剛好有一個機械領域的教授,前期也是他幫忙做了一些設計。
在考察團隊里,李教授離得有些遠,里面的事情沒有听真切,蔣震廷又是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
李教授听完瞬間就明白︰“我們現在主要都是采用的機械化加工設備,說白了就是都靠手工,靠工人的經驗。”
“要是想要達到楊經理說的效果,恐怕得上自動化設備才行,但是這些設備現在基本全靠進口...”
進口就意味著貴,進口就意味著要外匯。
蔣震廷也听明白了,這問題還是得自己掏錢解決。
可是零件加工全靠自己掏錢,那恐怕自己也掏不起啊。
“人工就完全不能達到這個水平?我記得剛才那個女同志不是說1000件里能挑出10件嗎?”徐正海這時出言問道。
“人工當然也可以,就是效率太低了,而且成品率也難以保證,成本會高很多,而且產能恐怕也是個問題。”
“成本不是問題,產能的話,徐書記能不能幫我們協調一下。”蔣震廷望向徐正海。
“沒問題。”徐正海一口答應。
現在的華夏可能缺錢、缺技術,但是最不缺的就是產能。
喜歡讓我接管洪興?我轉手成立黨支部請大家收藏︰()讓我接管洪興?我轉手成立黨支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