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1

第304章 跑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女兒養了一只貓 本章︰第304章 跑官

    “爹,還是我來和面吧,您負責看孩子。”

    巧兒倒不是不敢勞動自己公爹做事,而是有些不敢管自家的小叔子,這大冷天的,家里又不是沒吃的,屋檐下的冰凌他二寶都敢砸下來放進嘴里啃,也不怕生病。

    關鍵是公爹和小媽都不管,也不讓自己管,還美其名曰讓他接受教訓,等肚子疼了,下次他就不會這麼干了。

    李家的教育方式就是這樣,放養,純粹的放養。等犯過錯之後再來和他講道理,要是記不住自己的錯,下次再犯,那就得用自己的零花錢為自己的錯誤買單了。

    對于這樣的教育方式,劉巧兒很不解,學生不听老師的,難道真的對麼?還專門問過他的無忌哥哥。

    無忌哥哥告訴他,真正的知識是書本里沒有的。

    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教科書,都只會告訴人做順從人的道理,而那些可有可無的知識,只不過是在開啟人的智慧,篩選聰明的頭腦,為上位者服務而已。

    學校的教育方式確實是讓大家長得一般齊整,而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再者,老師講的就一定是對的?要是真理,那不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麼?就像是山海經里說的一樣,這個地球在古人眼里似乎沒有秘密,地形地貌放到現在都能對得上,難道古代真有超出人類認知的事情麼?

    包餃子還是得看北方人的,張無忌除了能吃之外,唯一的功用就是剁餡了,深海對蝦在他的手下被剁成了肉泥。就這,還被李旭東給教育了。

    “你是真的有勁吶!難道你就不知道把蝦拍爛,再隨便一搗麼?生活中和工作中一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動腦筋,不然費力不討好說的就是你。”

    李旭東倒不是真嫌棄張無忌,而是要剁的餡實在太多了。到了李旭東這個層次,送什麼貴重的東西去別人家拜年都不合適,還不如簡簡單單的送點吃食。

    送禮華夏的傳統,在任何時候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華夏是人情社會,每個人的人脈開拓維持,如何走的更近,雙方建立更強的粘接,有時候送禮就成了關系到位的轉折點了。

    送禮就是送人性,送禮就是要送到心坎上,送禮的講究透露出你個人的格局,眼光和見識,以及對收禮人的愛好,興趣,品味,檔次,價值的把握,合時,合適,又讓收禮人能夠在心里釋放對你的粘接,這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送禮永遠是回報最高的投資。

    送禮永遠是先舍,後得。不要等到對方給了你想要的,你再送禮。

    明白這一點,你才算是會送禮。

    “爹,您打算給哪位爺爺送禮啊,不會就送點餃子吧?”張無忌平時送禮,都是煙和酒。

    “給老領導送點餃子,足夠了。”到了李旭東這種層次,接受他禮物的層次一定不會比他低,家里該有的什麼都有,送什麼不如送心意。

    “您就送一份禮,咋還要包這麼多餃子啊?”

    “老子的領導多了,怎麼可能就送一份禮。那些老領導雖然不在台上,看著是失勢了,但他們背後的能量還是很大的,而且你應該听說過死灰復燃的故事吧。”

    “爹,您是說將來可能會有反復?”

    “窮則思變,咱們國家現在都窮成這樣了,再不想點辦法進行變革,咱就剩一張嘴咯。無忌,你覺得當初的三自一包和現在的自留地,哪個政策更好?”李旭東感嘆著問道。

    “三自一包”即保留自留地、自由市場,實行自負盈虧和包產到戶。廣大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為克服人民公社平均主義、瞎指揮等弊端,1961年前後在許多地方試行這一制度,使農民生產積極性迅速發揮,嚴重經濟困難迅速被克服,因而得到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人的重視和肯定。但這一做法被指斥為刮“單干風” ,後來又被誣指為“走資本主義道路”。

    “爹,自留地和自由市場肯定要有,但是著自負盈虧和包產到戶可能不太適合。咱們現在市場還沒放開,如果受到國外商品的沖擊,那些國有企業都會垮掉的。包產到戶嘛,可行是可行,但是沒必要。咱們這麼些年都是集體勞動,只要分配得好,集體致富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張無忌在農村的生活很愜意,沒什麼人敢給他穿小鞋,給他分配的活計都是比較輕松的,他也沒機會體會到喝水都塞牙的苦痛。

    “是的,現在關鍵問題是企業,企業需要技改,技術升級就需要引進國外的機器設備。而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拿著國家的錢去采購國外的機器,隨便收受點回扣,就是人一輩子也掙不到的金錢,財帛動人心吶!花高價采購了低價值的機器回來,受損的是國家,肥的是個人。”

    “爹,這事兒不算難,想要杜絕,就采取咱們家的方法,進行招標唄。”張無忌說道。

    “企業想要搞好,只提升機器設備,那還遠遠不夠,相關的技術人員、合格的工人,還必須結合大學進行新產品的開發。現在內地的大學是個什麼樣子,你是不知道,那些真正的大才還在牛棚里改造呢。他們十年沒摸過書本了,別說科技最前沿,就是你,我估計都不亞于那些大學教授的水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旭東搖了搖頭,哪怕在後世,國內企業和大學的合作都不太好,想要徹底改變目前的現狀,關鍵還是國家要相應的政策,不說要重理科、輕文科,至少要務實,少來些虛的。

    “爹,今年我就能回來了,您打算讓我做些什麼?”

    “今年做什麼都不合適,只能探索在舊模式下的新發展,就像是秦家莊那樣,一點一滴的去改變,想在根本上做出改變,除非”

    有很多事情不是李旭東能決定的,領導人的思路決定了華夏未來的走向。

    十年的內亂,打斷了不少人的脊梁骨,沒有一個寬松的政治環境,壓抑得久了,難怪一些人出國後,感覺空氣都是自由的。

    如果要讓李旭東來評價這十年的經歷,那就相當于甦聯解體後,俄羅斯執行的休克療法。

    國外好不好混,那要看自己處在什麼地位上。阿美莉卡的排華法案還歷歷在目,即使到了後世,生活在阿美莉卡的華夏人也不過只有五百萬。

    華夏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從來都不是一個群體,而是有著嚴格的地域、宗族觀念。

    同姓的可以說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地域的可以隨意用家鄉話拉扯幾句,然後就能找到共同的熟人,南蠻子北侉子中間加個大傻子,自己內部都有歧視,又怎麼可能團結到一塊?

    “爹,您總不能一直讓我待在鄉下吧,改變那里的環境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做到的,需要的是全民覺醒,需要的是路線和政策的支持,只要給了政策,那些農民又不是傻子,總會有敢于吃第一口螃蟹的人,先富帶動後富,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張無忌也在摸索中前進,他雖然感受不到來自上層的政治壓力,但這兩年在農村的摸爬滾打,也讓他認識到了很多問題。

    “六月份的時候你就回來吧,到時候你就跟著我,還有不少事情要去做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時值多事之秋,很多事情雖然不需要自己操心,但自己當個狗頭軍師,還是很不錯的。

    大年初一,李旭東帶著秦京茹和張無忌開始了拜年之旅。

    老領導對于李旭東的到來並不意外,只是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到我這里敢送禮的,你是第一個,說吧,帶了些什麼,看看能不能打動我。”

    “嘿嘿,我們來給您拜年,以您的級別,還要我送您東西?您這里要啥沒有。這是昨晚咱們家包的一點餃子,帶給您嘗嘗,然後我還準備在您這里尋摸點東西,最好是值錢的老玩意兒,這樣我才不虧嘛。”李旭東笑著打了個拱手。

    “哼,我這啥都是舊的,你要找啥?我這還一把老骨頭,你要不要?”老領導笑罵著把李旭東帶到了書房里。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咱們國家亂了這麼久,也該還老百姓一個清平盛世了。”李旭東話里有話。

    “嗯,是該給老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了啊!你寫的材料帶來了沒有?給我看看。”千頭萬緒,一團亂麻,誰都想抓住主要矛盾,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老領導,寫材料哪有那麼容易啊,我又不是以筆桿子見長,好些內容都得斟酌再三才敢動筆不是。”李旭東搖了搖頭說道。

    “嘁,你以前一蹴而就的思路去哪了?你又不是要寫本書出來,當然是想到什麼問題就寫什麼問題,想到哪就寫到哪咯。”老領導沒好氣的說道。

    “唉,不敢啊,治大國如烹小鮮,我總結出來的主要矛盾有這麼幾個,第一是糾錯,第二是政策,第三是教育,第四是人口,第五是企業升級改造,第六個是解放農民,第七個是市場經濟充當計劃經濟的必要補充的,第八個是法律,一切要以法律為準繩,法律不完整,必須修改,第九是治安問題,反正都是重要的問題,但最先要解決的就是這麼幾個。”

    李旭東一口氣列舉了九個大問題,都是關于國計民生的。

    “嗯,都是難題啊!這些年我們犯的錯不少,政策上也出現了偏差,教育更是無從談起,我們內部的意見也不統一,想要說服眾人心往一處使,難啊!”老領導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但真要動手,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形成統一思想,都是難點。

    “再難難道還比你們當初干革命的時候難?老領導,別的事情我不擔心,就怕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這幾年我們的步子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等到上了正軌,再加快速度。”

    “國外的眼楮現在盯著歐洲和中東,對我們的警惕沒那麼高,但我們想要發展成工業國家,他們還是不會那麼輕易答應的,該使的絆子一個都不會少,拉攏、腐蝕我們的群體也是必然現象。老領導,華夏是個人情社會,請客送禮,收受紅包,索要好處的事情不會比以往少,我擔心我們的干部接受不住敵人送過來的糖衣炮彈吶。”

    對于李旭東來說,最大的擔心不是老領導如何上位,也不是政策的變化,而是後世的反腐倡廉問題。

    誰都有親朋戚友,誰都有沾親帶故,這個要照顧,那個要好處,到了最後,老百姓依然是什麼好處都沒有。

    “哦?你就這麼不相信我們的干部同志?”老領導反問道。

    “ ,我連自己都不相信,我還敢相信誰?又有幾個值得我相信?您知道現在城里孩子為了不去下鄉當知青,一份工作的價錢是多少嗎?一千二百元!一個正式工一年的收入是多少,滿打滿算,不超過四百元。這意味著前三年的工作都是白干的,還得帶錢吃飯,就這,還多的是人搶著求著這種好事落到自己頭上呢。”

    李旭東這話可半點都不夸張,雖然還些人都是退休之時賣掉自己的工作名額,但是一些工廠招工,那些名額都哪去了?還不是干部們做了順水人情,幾時能輪到普通老百姓排隊上崗了。

    “  ,看來你小子是真的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啊。你今天帶著你家小子過來,是什麼意思,真的只是走動走動麼?”老領導笑眯眯的看向李旭東。

    “嗨,我家這娃子,在陝北農村下鄉當知青,利用空余時間和知青們搞了幾百畝隻果園,他說今年就應該掛果了,我這不想著舉賢不避親嘛。”李旭東家的兒子,無論到哪個國家,那都是香餑餑,雖然沒有李旭東那麼搶手,但走到哪里,部長級別的領導還是能輕易見到的。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195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951》,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951第304章 跑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951第304章 跑官並對穿越1951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