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微涼,李旭東摟著秦京茹的肩膀說道“據說光的速度是每秒鐘三十萬公里,只要能突破光的速度,就能返回到過去。可這個人要是回到了過去,必將改變一些歷史,那這被改變了的世界還是現在的世界麼?”
    秦京茹愣了愣,自家爺們兒說的每一個字她都能听得懂,可組合在一起,她就听不懂了。“爺,您說的是啥意思啊?”
    “就是說如果你自己莫名其妙到了古代,那麼你會對這個世界有所改變嗎?”李旭東訕笑著說道,這些秦京茹不懂的問題,他才會對她說,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發泄一下。
    和秦京茹探討這個問題,簡直和對牛彈琴差不多,秦京茹傻白甜的回答,也注定了她要穿越到歷史中去,注定活不過兩集。
    李旭東沒指望她能回答個滿意的答案。原本生物藥廠六六年招收一批望城的青年農民進單位,可歷史已經被他改變了不少,就連他父母是不是會相親相愛,都是一個未知數,何談他的存在呢。
    省委梓園的會議室里面,烏煙瘴氣的,好些桿煙槍都在不停地往外冒煙,討論的議題就是李旭東提出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建設問題。
    討論的結果不太好,大部分領導都在袖手旁觀,保持著隨大流的心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永遠都不會錯。在這個政治掛帥,經濟不值一提的社會里,又有哪幾個領導能冒天下之大不韙來明目張膽的支持這個計劃呢?
    李旭東要的不多,只要省里和市里能往上面提建議,國家同意建設,再撥出一部分款項,他還真不介意捐出一部分錢財,幫助建設自己的家鄉。會待見,李旭東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這麼多兒子,將來總有一個兩個到內地來發展。到了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候,自己的這番見解再被人提及,必定會有人支持。
    到了那時,李家幫助國家發展經濟,助力國家建設,未必比榮家差到哪里去。
    除了這個因素,李旭東還想趁著中緬關系最差的時候,把緬甸收入自己的棋盤里。
    至于是采取世襲制還是總統制,那就再說了,反正現在的緬甸和內地的關系幾乎降至了冰點,如果李旭東能夠趁著美甦在中東形成對峙的狀態下,再在內地吹吹風,舍棄部分利益,家里那個臭小子舉著內戰的名義拿下整個緬甸也未嘗不可能。
    再次醒來,十月小陽春的尾巴似乎被切掉了,老天開始變臉,看不見太陽,好在沒有下雨。
    李旭東看完昨天發來的報紙,一切都還在自己的預料之中,心里就有了決定。“京茹,你留在這邊吧,我和無忌去生物藥廠看看,你要是覺得煩,就到周邊玩一玩,青少年宮和烈士公園都離得不遠,你可以出去走走。”
    “我也想按您說的那樣做,可姐姐們出門就交代了,要和你寸步不離的,您當初既然答應了,就應該要做到。”
    秦京茹可不敢放任李旭東出去,這是姐姐們和自己達成的共識,不論是誰陪在李旭東身邊,都有義務和責任去阻擋近距離的刺殺,哪怕自己的命丟了都在所不惜。
    秦京茹雖然有些憨,但並不傻,昨晚她就感覺到了,老李的家絕對是在星城。
    或者說他肯定在這里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不然李旭東不會這麼熟悉這里的地名,甚至連公交車從哪里到哪里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不管怎樣,李旭東一行還是到了生物藥廠,領導還是那麼幾個老解放干部,身上也都穿著中山裝,不是深藍就是淺灰。
    有些干部一輩子都是一個職務,沒渠道上升,也沒能力調到另一個部門。
    “各位領導,我在廠里隨意走走,你們別管我,我自己在廠里走一走就好,省得工人們緊張,午飯的時候我自己到食堂就行。”李旭東是真不喜歡虛情假意的客套,除了幾個親近的人,他就是個平時情願把嘴巴閉臭了都懶得說話的人。
    拗不過廠里領導的熱情,廠里最終派出了他們認為最合適的一位中年婦女陪同李旭東一起“視察”。這女的李旭東認識,姓劉,叫劉尚德,管著工會和婦聯,還是副處級干部。
    “劉,劉同志,咱們就這麼走一走,我參觀一下二車間就行。”辦公樓旁邊是一個超大的涼水池,中間的涼水塔超大,抽上去的水淅淅瀝瀝砸進水池,噪音很大,說話得靠喊。
    “李旭東同志,這座廠建設的時候,我就來了,那時候我還見過你,只是你還是這麼年輕吶。”劉尚德操著一口星城塑料普通話和李旭東對喊。
    “現在一、二車間的生產情況怎麼樣?設備運轉正常嗎?”李旭東問道,這會兒已經過了涼水塔,聲音也漸漸恢復到正常。
    一車間生產動物疫苗,防治雞瘟、豬瘟的,二車間生產植物生長刺激素,三車間生產雌激素的衍生產品生根劑,四車間是動力車間,保障整個廠區運行的。
    “還行,工人們的積極性很高,生產挺正常的。”劉尚德還以為李旭東是過來調研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那就好,你莫陪我噠,我四處看看,等哈我找顧老師陪我就行。”李旭東用地道的星城話說道,他實在沒什麼可問的,和個女的尬聊,這場面還真不太好意思。
    “那我把你交到顧老師手上,我再回辦公室咯。”
    “不必了,我就在附近走走,能踫到顧老師最好,踫不到也沒事的,你走吧。”李旭東下了逐客令,顧老師是生物藥廠的總工,他可以從他口中知道很多廠內的事兒。
    近鄉情更怯。
    李旭東看著近在咫尺的化驗室,心生感慨,這里是自己記憶最深刻的地方之一,自己的童年除了鄉下,就是這里了。很多次陪著獨自上夜班的老媽一起來化驗室,互相壯膽。
    很多次被媽媽的那些同事叔叔們故意恐嚇,讓自己喊他做“爸爸”,還有幾個更是經常逗弄自己,用圓珠筆在手腕上畫手表,在臉上畫胡子,以至于洗都洗不掉。
    很多次自己無知的拿著化驗室里的各種化學藥品玩,還記得媽媽多少次警告過里面有很多標簽上帶著骷髏標志,寫著紅色驚嘆號有劇毒的氰化物,好在小時候還真是听話,那些劇毒藥品自己從未動過。
    高錳酸鉀是自己玩得最多的,一開始是放進水里,然後是用酸、用堿玩自以為是的變色游戲,直到越來越大膽,用這東西和雙氧水混合,由此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差點把自己和老媽給嚇死。
    還有很多次和媽媽一起分享她從廠里的深夜食堂打出來的各種帶肉的飯食
    不知不覺間,李旭東已是淚流滿面,腳步也踏進了實驗室門口。
    化驗室沒人,應該是取樣去了。李旭東洗了把臉,然後開始尋找考勤表,這個化驗室應該是四人的班組,一個做長白班的帶班長,三個做兩班倒的化驗員。自己的媽媽究竟還在不在這里上班,他比誰都要緊張。值班表找到了,可上面一個字都沒有。
    他忘了,這才月初,有些比較懶惰的班組長有時候到要交考勤表的時候才把考勤寫上去的,畢竟這個時代的工人可沒有遲到早退的,大家都兢兢業業的認真工作。
    好在化驗員去生產車間取樣的時間不長,當她打開門的時候,發現里面多了個男人,于是警惕的問道“你是誰?”
    這個大著肚子的女同志李旭東很熟,李立蘭,七零年進廠的,老公是動力車間鍋爐房的黃佑二,她家的大兒子黃穎是自己的小學同學,比自己小兩個月。“你好,我是四九城來的,特意過來看看,張樂平同志和顧金伯老師都認識我的。”
    能報出廠長和總工大名的,那就一定不會是外人了,很可能還是大干部。李立蘭挺著大肚子,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剛取樣回來,馬上就要化驗,實在無法招待你,要不,你去廠辦吧。”
    這就被下逐客令了,這事兒弄得,李旭東都不知道說啥才好了。訕訕的走出化驗室,莫名的有些尷尬。隨即腦子一轉,真是笨吶!和女同志不好打交道,直接找動力車間的男同志就能打听到很多人和事了。當年和老媽一起進廠的又不止一個兩個,只要找得到他們中的任何一個,自己老媽在不在廠里,一目就能了然了。
    動力車間人不是很多,除了鍋爐房,還有空壓機房和制冷室以及配電和維修這塊兒,從小在這里長大,李旭東就沒一個不認識的,只是他認識別人,別人可不認識他。
    一支煙遞過去,李旭東就和鍋爐房的範金社聊上了,範金社老家就是望城的,還和自己老媽一個公社出來的,找到了熟人,李旭東心里有底了。自己打小就喊範金社叫叔,他家倆閨女,大的叫範偉,比自己大一歲多,小的叫範佳,比自己小半歲,只是這小的,此刻還在她媽的肚子里,估計比顆葡萄大不了多少。
    “小範哥,你們望城招收了多少個進廠啊?你們公社招了幾個?”李旭東的問話帶著目的性。
    “我們嘎一批人不少,光我們公社就有十幾個。領導,你也是我們公社出來的?”
    “我就問問,看看招收的男女比例正不正常。你們公社招了幾個男的,幾個女的?”李旭東不願意和單位上的領導打交道,自己小時候調皮,廠領導沒少批評自己老媽,尤其是那個張樂平,李旭東是真不喜歡他。當然,落到最後,還是自己挨揍,還是混合雙打的那種。
    一番套話,李旭東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老媽的名字還真的在這個廠里,只是周末不上班才沒踫到。李旭東知道了答案,心里不再七上八下的,塞給不會抽煙的範金社兩盒萬寶路走了。
    李旭東雖然改變了些許歷史,但並沒能力改變政治環境,于是歷史的車輪隨著政治活動的走向,依舊頑固的走回了原來的車轍。李旭東笑了,也不知道自己站在老媽面前,還帶著大孫子回來,這個比自己還年輕的老媽會是個什麼樣的表現。
    古希臘哲學家 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找到了又如何,不過是增添了自己的煩惱,這世上會有兩個我麼?我還是那個我麼?李旭東傻傻的待在煤坪里,獨自凌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生物藥廠的食堂在宿舍區和廠區之間,更靠近宿舍區一些。這家單位作為農業系統的標桿工廠,又是專門生產農用藥劑的,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來自于農業本身,單位上還有專門負責喂養兔子和荷蘭豬、小白鼠的班組,就連藥物原料需要的豬、羊和黃牛也有專人喂養,工廠需要的原材料一部分就取自這些動物身上的肉,至于肉上的筋膜是一點都不能有,丟棄是不可能的,只能作為福利發給廠里的職工,這樣的待遇比那些八大員還要好上不少。
    “這小缽子的粉蒸肉不錯,京茹,你試試。”盡管是招待灶,李旭東還是讓人打了一份食堂的飯菜,這里的廚師手藝雖然比不得那些廚師大佬,但這大鍋菜比北方的味道好多了。肥肉李旭東基本是不吃的,也就這粉蒸肉,雖然帶了些肥肉,但架不住這小缽子蒸出來香啊。小時候李旭東就饞這一口,肥而不膩的感覺實在是太好啦。
    “這個芹菜炒香干不錯,老公,您也嘗嘗。冬天的小菜很嫩,到了北方,就只有那幾個看著都厭煩的小菜了。”秦京茹也給李旭東碗里夾了一筷子。北方不比南方,老是蘿卜白菜和土豆,南方的小菜一年四季都有,只是想吃牛羊肉的話,就有些費勁了。
    “嗯,張廠長,看來咱們廠沒什麼需要我幫忙的了,對吧?”李旭東隨口問向張樂平同志。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195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