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1

第128章 好像誰不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女兒養了一只貓 本章︰第128章 好像誰不會

    夜晚,安娜躺在李旭東懷里,“你說說你這幾年都干了什麼唄?”

    “我沒做什麼大事,就是在黑省找了座石油礦,現在還在勘探新的礦脈呢。你呢?你不聯系我,我還以為你結婚了,不要我了,我在你家門前都緊張死了,一會兒你要陪我!”撒嬌李旭東也會啊。

    “我沒干什麼,從瑞士回來我就知道自己懷孕了,所以我基本上都是做文職工作,偶爾去一趟瑞士,我也想踫到你啊,可是我怕我到了你們四九城,你的夫人在家里,那就不好辦了。”

    “我的夫人都在香江,只有你不听話,你要是在香江就好了,我有些歐洲的業務準備交給你,你願意接受嗎?”

    “什麼業務?不會是金融吧?那可是我的強項。”

    “除了金融,還有帶孩子的業務,你願不願意?我有些不記名債券需要打理,你要是願意的話就最好。而且我在法蘭西有座古堡也需要打理,在阿美莉卡也有個農莊,你可以帶著兒子去那里度假也行,長住也行,都依你。”

    “你到底有多少錢啊?這麼揮霍。”

    “我很窮的好不好,我窮的只剩下錢了。而且我對賺錢不感興趣,我只喜歡花錢。”李旭東這比裝的比那誰都要牛。

    “哈哈哈,你的話听起來可真帶勁兒,愛死你了,你別動,我來!”瘦弱的女人也可以擁有一顆彪悍的心靈。

    在海參崴呆了四天,其中兩天時間是在海上度過的,李旭東捕撈了很多魚獲,不管認不認識,全都裝在了空間里。其實也沒多少,只是把空曠了的冷藏車填滿了而已。

    馬上就是分別的日子,李旭東叮囑安娜,“你一定要先到安達縣的石油基地一趟,再去趟香江認認自己家的門,我把我的所有地址都寫給你,總有一個地方有我在等你。如果可能的話就和大家一起住,家里的三個夫人都各自有擅長的工作,但是家里只有你的文化水平最高,而且我們的李逸河你教育得非常棒,說心里話,我真的很想你不再分開了,要知道找你我找的很辛苦。等我再到香江的時候我們一起開家電視台,我寫劇本你拍攝,我寫歌曲你來唱,多好啊!”

    “那好吧,我會過去一趟的,但是我希望大家都公平一點,沒問題吧?”

    “沒問題,我先回黑省,然後我會調集一噸白酒給老爺子,他能喝了嗎?”

    “你可別小瞧俄羅斯男人的酒量,我們是什麼?我們是戰斗民族,明天的餞行酒你別喝醉了,走不了可不要怪我啊!”安娜深知戰斗民族對酒精的渴望。

    第二天的餞行酒果然痛快,一桌子的男人全都醉醺醺的倒在地上,李旭東沒事人一樣逛了一遍大街,順走了幾件毛皮大衣,吻別了懷中的愛人,瀟灑地開著老丈人送的伏爾加小車上路了。

    一路上既不帶火花,也沒有閃電,只有無盡的雪花伴隨,汽車在風雪中搖擺不定,李旭東也不敢開快了,平安是福,過關的時候李旭東也輕松得很,什麼護照之類的都不需要,直接給批條,所有的士兵都要敬禮。

    出了俄羅斯,就進入牡丹江地界了,李旭東只能慢慢得開著車,一個人出行就這點麻煩,想睡覺了只能找縣城的招待所,沒個能換手的司機。而且道路也不好走,車也沒有定制的越野好開,不過勝在皮實,打了幾次滑,車子照樣上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終于在十一月月底之前趕到了哈市,李旭東發誓這輩子能不踫方向盤就再也不踫方向盤了。哈市里面熟人就多了,找到省委辦公廳,領導們都認識李旭東這位大名鼎鼎的財神爺,好煙好酒好招待,李旭東痛痛快快的洗了個熱水澡,送了幾件商標都沒拆的毛皮大衣給領導們。

    這個年代,老大哥的東西就是寶貝,李旭東要一噸白酒送到邊境線上給岳父,沒啥說的,看在李旭東的面子上必須安排,至于李旭東要的飛龍那還不簡單,隨隨便便就湊了二十只,還安排最牢靠的司機把李旭東送到了基地。

    李旭東回到基地,馬上就有大量工作擺到了他的桌案上,首先是人員增加了兩倍,房屋不夠住的問題,然後是伙食標準明顯下降,再是安全問題,新來的同志沒經過專業訓練就違規操作機器,致使三位工友被倒下的桿子砸傷,其中一位受傷的還是鑽井隊隊長鐵人王。

    李旭東大手一揮,所有剛到基地的同志全部參加軍事訓練,為期一個半月,由警衛營負責操練,白天訓練,晚上听課。伙食照舊,房屋不好解決就大通鋪,男女宿舍分開,免得出現什麼不好的事情,同時組織警衛營圍獵,還是老規矩,除了食草動物母的和小的不能打之外,別的都可以打。另外加大采購力度,草原上的牛和羊可以多買些,冬天肉不會壞。

    新來的同志按正常的工資標準發放,是學徒就拿學徒工的工資,補貼不變。消息一傳出來,新來的同志們雖然有些不開心,但是他們沒資格評論。李旭東的海魚也找了個機會拿了一部分出來,太好的材料李旭東還是舍不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北風呼嘯,陰風怒號,條件雖然艱苦,但是變化還是挺大的,大家轉戰第二口井,專家們開始積極尋找第四口、第五口油井的位置了。

    同志們的熱情還是挺高的,偶爾大家也聊聊工作和生活,盡量說說自己的獵奇生活,地質專家王樂說的是野外的經歷,李旭東說的是自己如何走運,實現了人生的重大轉折,一路上貴人扶持,平步青雲,他連自己拿幾級工資都不知道,只曉得上了三百,眾人看向他,只覺得自己這把年齡都活到狗身上了。

    他們對李旭東的升級史十分感興趣,听他耐心的說完,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是什麼神仙手法啊,從四十九元伍角的辦事員直接成為一百七十多元的教授,雖然沒有那個學校承認,但大家都是這麼叫他的啊。

    大家想說不合理吧,又覺得他的貢獻這麼大,即使拿最高的工資,子子孫孫要拿多少代才拿的回捐贈給國家的錢啊。心里甚至還隱隱為了這位小兄弟感到委屈,覺得李旭東真是個好同志。

    人就是這樣,你比我年輕,比我工資高,那好吧,拿成績出來比一比,看看誰的功勞大,如果功勞只比我大一點點,那沒啥說的,該妒忌還是妒忌,但是如果不具備可比性了,那也沒啥說的,咱有自知之明,只剩下羨慕和崇拜,不會有半點的妒忌之心了。

    李旭東知道鐵人王的事跡,這人是個拼命三郎,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下,因為缺少重晶石粉,所以不得已在第二口油井打到七百米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帶著工友們跳進水泥漿池,用身體當攪拌機用,十足的狠人一枚,當然跳進水泥漿池的不止他一個,但歷史就是這樣,只記住第一個人,如同歷屆世界杯一樣,誰記得亞軍和季軍是誰麼?

    工人中需要樹立典型,干部里也要有帶頭人,專家也需要一個這樣的榜樣,突出一些事跡,才好宣傳,所以李旭東並沒有干涉政工干部的工作,到時候出了什麼事情該追責就追責,該表彰就表彰。

    為了不能讓英雄鐵人王過早地因為胃癌而凋謝,李旭東決定要把後勤工作抓起來,讓工友們吃好的,喝好的,酒定量供應,堅決不能讓工友們放肆喝酒,要知道東北的冬天凍死的酒蒙子不在少數。

    身體檢查也是必須的,向領導申請醫療團隊不是什麼難事,派封電報到四九城,領導輕松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協和醫院馬上組織了醫生進行援助。

    伙食供應商是李旭東本人,還是免費的那種,只是定制三十台冷藏車,還改裝兩艘拖網捕魚船耗費了一些時間,三位夫人把能裝的高科技都裝上了船,只需要油料足夠就可以實現自動追蹤大魚群,捕魚、打撈、取水、解魚、罐裝、冷凍為一體,只是很多方面還需要人工流水線操作,遠遠達不到後世的標準。

    肉類進口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大量篩選過的牛羊豬肉經過冷凍,直接裝上運輸船送到大連,大米和小麥也是香江倉庫里的,都是精米和好面,李旭東還把庫存的所有肉食和魚類全部拿出來給大家分享。小菜的問題無法解決,只能是蘿卜、土豆、大白菜為主,想要蓋溫室大棚都蓋不了,塑料薄膜根本就沒法用,要用也只能用玻璃陽光房,成本大的驚人不說,玻璃都得是雙層的,不然兩面溫差太大,玻璃凍裂都有可能。

    對于石油基地的好吃好喝,不知情的人都很羨慕,人情往往就是這個時候起作用,誰家的孩子馬上要畢業了,需要提前物色一個崗位,最好是又輕松又福利待遇好的單位,這些人家沒有太大的本事,只能是托關系,這里條件雖然艱苦了一點,但找到李旭東這里的也不少。畢竟在石油基地,有李氏家族的全力贊助,都可以衣食不愁,每個月的工資都不用花,也沒地方需要花錢不是。

    尤其是每年還有額外的年休假,可以和探親假連在一起休,這可是這個單位才特有的福利,關鍵是工資獎金和補貼還照發。

    好些小領導的子女都想進來,就比如林業局的孩子,你不是需要木頭做房子麼,好說好說,我家崽子或者是佷兒你不得安排個崗位?

    李旭東很不習慣這種吃拿卡要,統一回復道︰“要進來可以,但是有條件,先體檢,再軍事訓練三個月,晚上上技能培訓課,然後考試,合格者錄取,不合格的想留下也可以,白天干臨時工的活兒,晚上繼續上課,直到考試合格才能上崗,所有人一視同仁。”

    堅持軍事訓練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保家衛國,更是鍛煉下屬的服從能力,做到令行禁止。

    沒有誰覺得不公平,畢竟這個年月都是要臉的,自家孩子如果不行,那是自己也沒臉。咱不能跟那些落下殘疾的傷殘軍人比,只有他們能被李總指揮特批進基地上班,東北這片地方讀書是真趕不上南方,但是招工指標多啊。而且距離招工還有小半年,這時候不逼著自家娃上進,還能干啥。

    基地的副總指揮老靳剛來沒多久,李旭東和他不熟,這人很注重宣傳,大廣播里天天播送報紙上的新聞和工人們、戰士們的光榮事跡,這些都是正面的,積極的,他的宣傳很好的改變了很多人的思想,讓大家都以苦為樂,積極進取,李旭東也積極響應,寫下了《我為祖國獻石油》和《小白楊》的歌曲,老靳還特意找了樂隊來伴奏,還別說,听了這樣的歌曲,工友們干活都比以前有勁頭,士兵們也覺得自己的站崗放哨是有價值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是副指揮老靳有些思想理念和李旭東有些沖突,他覺得這麼好的米面糧油和大量的肉食不該就這麼吃了,號召大家憶苦思甜,一日三餐不能都吃干的,至少要改成兩干一稀,而且他還號召大家三天吃一頓憶苦思甜餐,並把這個事情當做先進事跡獨自匯報了上去。

    國家宣傳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李旭東知道自己即使反對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畢竟這是為了更好地宣傳艱苦樸素。

    這事兒要是擱在一般人身上也就這麼地了,可李旭東卻不這麼認為,天寒地凍的極寒之地,大家連睡覺都睡不好,工地上日夜不停的打夯聲和各種卡車經過的噪音混雜在一起,那些老專家們多多少少有些神經衰弱的癥狀,要是再吃不好,建設祖國的意義在哪里?何況這錢是香江愛國商人出的,這些機器設備和肉食都是他們指定供應給基地的,根本不需要工友們節省這筆開支。

    沒有誰天生願意吃苦,但是大家還是選擇了接受現實,現在的吃食已經比在家的時候好很多了,經常能吃到肉,還有什麼脾氣呢?當然大家即使有脾氣也不敢說出來。

    石油工業部的領導也覺得這事李旭東還真不佔理兒,好吃好喝的都被你們安達縣的石油基地給佔了,別的基地咋辦?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們就沒想過這些東西都是李旭東弄來的,部里就簡單的出了些專家和勘探隊,其他的啥也沒有出。

    李旭東的認知錯誤被抓住,他成了反面典型,認為他這是浪費愛國商人的糧食,消耗愛國商人的熱情,李旭東自己家里捐獻的食品都不能隨意消耗了。

    基地里的人都知道李旭東是一番好意,暗地里為李旭東加油鼓勁,李旭東也不著急,表示讓子彈多飛一會兒,眾人也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只能眼睜睜看著李旭東挨批。

    一船新的物資運到安達縣,隨車的還有一位美嬌娘陳雪茹,她就輕飄飄的說了一句話︰“我家在香江的工廠里算是一般偏上的,水平也就這樣了,難道內地的工友們還比不過香江工友們吃的喝的?再說吃飽了吃好了才有力氣干活,你們憶苦思甜是沒錯,但是有吃的還不讓吃,你們腦子里是不是進水了?還是腦容量太小了?容不下工友們過上好日子?”

    上綱上線好像誰不會似的,要不是李旭東在這里,陳雪茹才不會這麼賣力的贊助呢。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穿越195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1951》,方便以後閱讀穿越1951第128章 好像誰不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1951第128章 好像誰不會並對穿越1951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