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依舊沉默。
顯然,墨予安的話語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在生死存亡面前,人心便是如此。
低階引神者們自知自己在引神者階段出勤中死亡的概率相對比較大,他們不願成為炮灰。
墨予安只是靜靜看著底下的眾人,沒有接著開口。
對于眾人的反應,他其實沒有感到意外。
因為上一屆的引神者在出勤前也是這個樣子,低階引神者們死氣沉沉。
他很清楚底下的引神者們雖然經過了一年多的出勤,但他們和久經訓練的士兵還是存在很大區別的。
在實力方面,引神者自然要比普通士兵強大得多。
士兵經過系統的訓練,只是身體素質比較強悍的普通人而已,甚至連覺醒者都遠遠不如。
而論紀律和心性,看台底下這群二十出頭的少年則是遠遠不如那群經過層層篩選且訓練有素的士兵。
因為部隊里的軍人都是經過嚴苛訓練形成條件反射的。
他們不僅通過專業訓練提升自身戰術能力。
更是通過模擬實戰場景讓軍人在危機中形成“先行動、後反應”的肌肉記憶與思維慣性。
例如高壓環境下的戰術演練、心理抗壓訓練。
這種訓練也可以稱之為高壓環境的“心理脫敏”訓練。
主要通過主動制造接近實戰的恐懼場景,降低對危險的敏感度。
例如模擬戰場環境,利用煙霧、爆炸聲效、閃光彈、模擬傷員等元素,還原戰場的混亂感。
讓軍人在視覺、听覺、嗅覺的強刺激下完成任務,逐漸適應“危險信號”,避免因環境陌生而慌亂。
再例如極限生理挑戰,在饑餓、寒冷、睡眠剝奪等極端狀態下開展戰術訓練,如連續48小時高強度行軍。
當身體達到極限時,恐懼會被放大,此時士兵們仍要求完成指令,這能鍛煉在生理疲憊時的心理韌性,避免因狀態差而放棄。
這些訓練使軍人們在真正面對生死時,他們心中的恐懼雖依然存在,但長期訓練賦予的專業素養會優先觸發執行任務的本能,而非慌亂。
再加上內心堅定的信念與使命感的驅動。
他們早已經把“守護身後的一切”作為自己的目標,讓他們將個人生死置于集體利益之後。
這種信念並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日常教育的價值認同,讓“完成任務”成為比個人安危更優先的選擇。
可倘若想要按照軍隊的方式進行訓練覺醒者和引神者...
這其實是不現實的...
因為這種訓練方式的時間成本極高,要不然怎麼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如今暗夜在社會中肆意蔓延,每天都有人被暗夜的成員殺害,並沒有過多的時間供他們這般訓練。
所以低階引神者會出現這種心志不堅的情況,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但理解不代表會縱容...
片刻。
只見墨予安的聲音中蘊含著神力,在2000名引神者的耳邊鄭重地響起。
“既然你們其中有些人心中存在恐懼,害怕自己死在出勤中,那我便給你們兩個不能退縮的理由!
其一,暫且不說國家需要你們、人民需要你們的保護。
就說大家身邊的親人、家人,他們同樣需要你們,你們可以做到放任自己的家人不管不顧嗎?
只有你們每個人都堅守好自己負責的出勤區域,人民才會安全,你們家人的安全也會跟著得到保障!
這是于情!”
墨予安停頓片刻,然後接著開口,他的聲音就像一把重錘敲在眾人的心髒處。
“而于理!
你們如今身上的能力和神力,是神大、國刃,以及國家給予的。
入學時,大家也已然簽訂了生死狀,學院明確地告知了你們——
只要你們選擇進入神諭大學,就要做好隨時會犧牲的準備,這是神諭大學的要求!
另外,還在國刃部門的紀律——
出勤期間,無論是覺醒者還是引神者,在沒有接收到任何指示的情況下,逃走或者拒接任務,一律都視為逃兵!
與戰時臨陣脫逃罪同罪!
其具體內容是——神大學子在出勤期間,因貪生怕死拒絕接受任務或者畏懼戰斗,擅自逃離戰斗崗位的行為,構成戰時臨陣脫逃罪。
臨陣脫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戰斗、戰役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好了,現在我再問一遍!
你們...準備好了嗎!”
隨著他話音落下,一股龐大的氣息從其體內猛地釋放而出,籠罩住整個操場,連同整片空間都泛起絲絲漣漪。
場中的每一名引神者都感覺周身的溫度驟然降了下來。
不是天冷,而是因為那股威壓帶著冰碴子似的寒意,刮得人骨頭縫都發疼。
無形的壓力順著他們脊梁骨往上爬,帶著沙場的肅殺氣息沖擊著他們的神經。
讓他們眼前忍不住晃過一片尸山血海的戰場。
這並不是幻境,只是受傷墨予安釋放出來的氣息影響。
眾人不禁抬眸看向看台上那道身影。
此時墨予安的臉上沒有絲毫溫和之色,有的只是冷峻和鄭重。
如同一位鐵血無情的司令一般,但凡有人想要違抗命令,就會受到嚴重的懲罰。
低階引神者們紛紛低頭看向身前的地面,因為他們已然清楚自己沒有退路。
他們內心對死亡的恐懼被無情的條文戒律禁錮住。
他們明白了一個不得不認清的現實——
就是從他們踏進神諭大學的那一刻起,無論是于情還是于理,他們都應當承擔起保護國家、保護人民的責任。
即使他們進來神諭大學之前,並不認為自己只能成為一名于同等級超凡者而言,相對弱小的那一個。
但如今結果證明,他們確實就是同等級引神者中相對弱小的那一個,但他們依然得承擔起自己的義務。
哪怕履行這個義務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