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場。
    姜淤泥盤膝而坐,雙目輕闔,緩緩調整著自己體內的氣息。
    同時,腦海里回憶著關于靈式「光鑄聖壁」的具體運用細節。
    昨晚購買了兩部靈式後,他便已然知道在使用該靈式時,體內的神力應該如何去運轉了——
    使用該神式時,體內神力的運行節奏呈“聚—壓—沖—凝”四步遞進,如同呼吸般張弛有度。
    聚集時需柔和如攬月,壓縮時需堅韌如束絲,沖擊時需迅猛如破竹,凝固時需沉穩如磐石。
    而神力運行方式說明上提示,初期練習時可能會常因某一步節奏失衡導致靈式釋放失敗。
    或聚而不凝,光壁剛成型便化作光雨消散。
    或壓之過甚,神力在經脈中滯澀結塊,引發短暫的行動僵硬。
    唯有讓自身意念與神力完全同步,如同用意志“編織”光線,才能使聖壁堅如壁壘。
    隨後。
    姜淤泥也是按照購買該神式後,貢獻商店給出的方法練習起來。
    他先是沉息凝神,將散落在四肢百骸的光屬性能量錨定至丹田。
    此時神力如細碎星芒,在經脈中微微震顫,以意念為引,像收攏飄散的螢火般將其聚集成束。
    這一步最忌急躁,若發力過猛將導致能量潰散,輕則光壁稀薄易破,重則反噬經脈,留下灼熱刺痛感。
    這是靈式說明上的說法。
    可姜淤泥卻極其順利,完全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待神力在他的丹田中凝聚成一團暖金色光團後,姜淤泥便引導其沿著經脈上行。
    神力團自丹田出發,經羶中穴分作兩股支流,沿雙臂內側經脈向掌心涌去。
    且在過程中不斷地壓縮能量密度,讓原本流動如液態的神力逐漸變得粘稠如熔金。
    這一步像是在用意念“鍛造”光流,讓每一寸推進都伴隨著經脈被暖意充盈的漲感。
    若控制力不足,能量會從毛孔溢散成細碎光屑,削弱最終強度。
    可姜淤泥卻完美地把握住了能量光團,讓其逐漸凝實,並緩緩向雙臂上移。
    他不禁好奇,為什麼靈式說明上要讓練習者這般小心翼翼。
    他覺得這個靈式大抵是光屬性尊者創造的。
    但這位尊者在引神者階段中可能不是完美級,也許是高級光屬性引神者。
    因此他不太清楚完美級光屬性引神者對自身神力的掌控程度是什麼情況。
    所以他就按高級光屬性引神者對體內神力的掌控程度來進行估計。
    而當兩股神力在姜淤泥雙掌交匯的瞬間,他驟然提升自身精神集中度。
    接著以掌為“模”,在身前劃定菱形範圍。
    此時。
    他的丹田內猛地釋放出一股核心神力,如光柱般沖破雙臂經脈,與雙掌的支流融合。
    然後在體外炸開成一片光霧——這是最關鍵的“鑄壁”環節。
    姜淤泥控制著自己的意念將光霧瞬間壓制成固態,讓神力分子間的斥力轉化為凝聚力。
    最後驅動能量在壁面刻下符文紋路。
    一面光屬性壁壘赫然出現在姜淤泥身前3尺處。
    只見那面菱形壁壘懸浮在半空,通體由純粹的光屬性神力凝聚而成,沒有絲毫雜質。
    表層流淌著柔和卻不容錯辨的金色光暈,像是將正午的陽光揉碎了鎖在里面。
    其中每一寸菱面都泛著瑩潤的光澤,連邊角都因為神力的充盈而顯得格外地飽滿。
    它也並非是死寂的靜態。
    光暈流轉之間,能隱約看到無數細微的光粒子在壁壘內部輕盈躍動,如同被馴化的星火。
    既保持著活躍的生機,又嚴守著壁壘的形態。
    姜淤泥默默地感受著身前這面光盾。
    與純粹由神力凝聚而成的光盾相比,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由靈式戰技形成的光盾確實不太一樣。
    存在其獨特之處。
    兩種凝聚光盾方式的核心區別在于神力的“有序性”和“聯動性”,具體可從幾方面去區分。
    其一是體內神力的運行邏輯不同。
    單純依靠體內神力去凝聚,更像是一種簡單的“直接抽調”。
    即將體內神力簡單直接地引出體外,依靠濃度去堆砌形成壁壘。
    神力在護罩內呈無序流動狀態,如同雜亂堆疊的光粒,彼此間缺乏關聯。
    可按靈式戰技凝聚而成光盾是“系統調度”。
    神力需要先在體內按特定軌跡循環,通過經脈的引導形成有規律的“光脈”。
    相當于給神力提前“編好程序”,再向外釋放時,神力會按照體內預設的結構凝聚,壁壘的紋路就是這種有序性的體現。
    其二是防御效果的本質差異。
    倘若單純依靠體內神力去凝聚,光盾的防御能力依賴于“量”。
    換言之,光盾強度全看能量濃度,遇到沖擊力只能硬抗。
    一旦超過光盾承載上限就會分崩離析,且對不同屬性攻擊缺乏針對性。
    例如面對黑暗屬性的神力時,也許也只能被動消耗。
    而按靈式戰技凝聚光盾,其防御能力依賴“序”。
    神力在體內按照特定軌跡循環讓神力形成了“傳導網絡”,能將沖擊力通過紋路分散卸力,類似于物理結構的受力設計。
    同時,神力之間形成關聯,會讓整個光盾渾然一體,而不是單純地由無數光屬性神力排列在一起。
    其三是神力的穩定性與消耗。
    單純依靠體內神力去凝聚的話,光盾的穩定性較差,神力容易因外部沖擊出現局部潰散。
    並且對自身神力的消耗相對較大,為維持光盾持續存在,就需要持續補充能量,如同往漏水的桶里加水。
    而按靈式戰技凝聚而成的光盾,其穩定性較高,光盾的防御能力較強。
    這也意味著會對體內神力的消耗減少,光盾能更持久地維持形態,
    並且神力循環形成的“閉環”可部分回收潰散的神力,消耗相對可控,更適合長期防御。
    而該防御靈式不僅與正常的神力凝聚之間存在差別。
    與他昨日施展的防御靈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