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吏

第6章 馬蹄南向訪荀�/H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三國小吏 本章︰第6章 馬蹄南向訪荀�/div>

    就在王蒼等人一路煙塵時,洛陽城外十里亭舍的官道旁,一行車騎亦風塵僕僕的趕到這里。

    只見遠處趕來幾名騎士,還沒到到為首的輜車前,便遠遠的勒馬減速,然後躍身下馬,一邊步行,一邊牽馬往這隊人馬甚眾的車騎邊靠來。

    不消幾息,為首那位騎士走到近前,將馬匹交予旁人,快步走到輜車的車窗處說道。

    “僑兒姐,我已探听清楚了,前邊再走十里就是洛陽的上東門。在上東門外,左邊是洛陽三市之一的馬市,右邊則是一處里聚,喚作上商里,我等便去那邊買處宅院,等主公來洛陽。”

    輜車的車窗邊,一只素手掀開車簾,探出一名女子清麗的臉龐,只見其音如同玉珠落盤般清脆的說道。

    “大兄說了,一切由諸位兄長決定便是。”

    這名騎士略微怔了怔,但又馬上反應過來,回道︰“唯。”

    這時,另一名騎士從輜車後打馬而來,看著這人笑著說道︰“孟弼,吾等在這暫且歇息一陣,勞煩你再跑一趟,我嘴笨,不擅溝通。”

    “好。”

    說罷,高良點了點頭,準備返身時,就听到身後又有一道聲音傳來。

    “悶死我了,這輜車坐得渾身不適,高良,我與你一同去!”

    高良還沒回話,車旁那名騎士便急忙喊道︰“僑兒姐,這洛陽不比雲中,你還是在車里歇息一會兒吧。”

    “歇,歇,歇!”

    “小延壽啊,你這騎馬射獵的本事還是我教的,如今管教起我來了,這車里悶死了!”

    王延壽神情略微尷尬,面對如同長姐一般的僑兒,他不知該如何回答,在那里憋了半響,也沒說出一個字來。

    從此刻也能看出,這一行人不是他人,正是由王延壽和高良所率領的三百余義從與王蒼的親眷!

    與王蒼從並州折道冀州再南下豫州不同,王延壽一行人的速度不快,可他們不用繞路,與小黃門一般,順著大河的流向直接南下,在三月初四的上午,竟已先到了洛陽城外!

    加上王蒼早就叮囑過王延壽等人,如他們先到洛陽,便在東城門外買處大些的宅邸,再到更遠些的地方買處莊子,用以分別安置王霜、僑兒和諸多義從。

    可初次外出的僑兒管不了這麼多,自從在平陰津渡過了大河,自己便一直與王霜等女眷坐于車廂內,如今好不容易到了,怎可浪費這個透氣的好時機不是。

    雖然僑兒的一只手使不上力氣,可單論騎術,他比眾多義從還更加精湛些,將王延壽從馬上驅趕下來,僑兒用手在馬臀上重重一拍!

    “唏律律!”

    這戰馬吃痛之下,頓時邁開蹄子往前奔去,而僑兒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一邊邁開修長緊實的大腿,一邊打起 哨,看那樣子,是想將昨日一整天的憋悶都散發出來。

    隨著僑兒的一個翻身,不知怎的,竟然不靠馬鐙,也不靠韁繩,就已安穩的坐于馬鞍之上!

    “好!”

    “好!”

    “唳!”

    隨著這一手靚麗的上馬功夫,那些原是鮮卑俘虜,還有南匈奴人的義從見狀,紛紛大聲叫起好來,還有一些人也打起 哨,給僑兒喝起彩來。

    早就拍馬遠去的僑兒扭過頭來,往王延壽的位置瞥了眼,那小眼神中,流露的是一股天然的自信與一股英姿颯爽的味道。

    作為天下之中的洛陽城,其周邊官道上,自然不是人煙稀少的景象。相反,官道上人來人往,車騎眾多,僑兒的這手頗為俊俏的上馬功夫,也深深的映入了他們的眼簾。

    或許用不了多久,洛陽城的街頭巷尾,也許會有人議論這位英姿颯爽的女騎士吧。

    “孟弼,快些上馬追上去!別讓僑兒姐玩的太過了。”

    高良點了點頭,大聲招呼著剛才的那幾名騎士跟上,亦快速消失在了王延壽的視線中。

    車廂內,王霜清麗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對于僑兒,她苦勸許久,亦勸不動。而王霜對面,那位甄厲送來的舞姬和從梁詡那里“買”來的那位紅袖添香的侍女亦在此處。

    難怪僑兒不願在車廂內多待了,這三個女人一台戲的說法雖然在兩漢沒有傳播開來,可旅途勞頓,車上的眾女一坐就是一整天,那除了閑敘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輜車外,王延壽站在亭舍前,吩咐身旁的騎士將散在周邊的那些義從給招呼回來。而他自己,則手按刀柄,一邊神色警惕的盯著路過的行人,一邊不住的看著輜車後的諸多車輛。

    那些軺車上蓋著布篷,下面整齊的堆放著諸多兵器、甲冑、強弩和弓箭弩矢。而來源,正是之前甄厲所賣的黎陽營的武備!

    作為天下之中,洛陽城周邊的關卡眾多,帶些兵器尚能理解,可強弩甲冑,這些就不方便攜帶了。

    如被人發現,就算王蒼身為列侯,也免不了被責問一番。這五百副甲冑的問題大不大,君不見,前漢的周勃與周亞夫父子的事跡嗎?

    可王蒼作為一個深感火力不足的後世人,盡管容易出事,還是讓王延壽將其帶在身邊以防萬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故而他們沒有走大名鼎鼎的孟津渡,反而走的是平陰津這等小渡口。借著護送王蒼這位雲中侯家眷的身份,這幾百副甲冑安然無恙的到了洛陽城外。

    至于那三百余義從,也不是一起出發的,而是分散開來,由諸多親信義從分別帶領。如今洛陽已至,也該將他們一一召回了。

    見僑兒等人沒有這麼快歸來,王延壽又打發劉恢領著十幾騎義從去洛陽周邊的平縣、偃師等城邑看看,有沒有大些的莊子願意相讓。

    過了大概幾個時辰,在王延壽愈發擔憂的神情下,僑兒終于領著高良等人回來了。一見到王延壽,僑兒就張牙舞爪的凶道。

    “小延壽,這洛陽城外的房屋都是金子修的不成,那一處五進的宅院,竟然要足足兩千金!”

    “他們怎麼不去搶!”

    “還有,還有,那上東門外的馬市可真大啊!這一個市的佔地,就快比整個雲中縣城大了。里面還有許多西域而來的胡商在販賣馬匹...”

    “我遠遠的看了眼洛陽,但沒有敢進去。小延壽,什麼時候你帶著我和霜兒進去逛逛?”

    見僑兒說話如同倒豆子一般,王延壽也不知該怎麼回答,只能報以苦笑回之。

    僑兒看王延壽和木頭一般,也就沒有調笑他了,只是口中嘟囔著諸如王蒼怎麼還不來之類的話語。

    又過了個把時辰,前去尋找莊子的劉恢也回來了,並告知在平縣與洛陽中間有一處莊子願意相讓,而且看規模,比之前買的武川鎮還要大些!

    王延壽臉上一喜,但想到那五進的宅院都要兩千金,這莊子豈不是要更貴?當即問劉恢作價幾何,听到只要五百金,王延壽那顆提著的心頓時松了下來。

    看來,也就洛陽及其周邊的物價貴些,其他的城邑倒是正常些。

    看著遠方正在徐徐落下的太陽,又看了眼周邊的一眾車騎。趕著天黑前,王延壽將僑兒等女眷安置在上商里那處新買的宅院中,並安排高良帶著幾十義從在院中護衛。

    而他自己,則是讓劉恢帶路,領著浩浩蕩蕩的近三百義從,自往那處莊子奔馳而去。

    次日清晨,潁陰城外。

    兩名縣卒剛將東城門打開,一些早就在此等候多時的商賈和小販見著,或推車,或肩挑,手腳麻利的將一筐筐沉重的瓜果時蔬和貨物送入城中。

    跟在這些人後面的,還有一些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男女。對于這種相同穿著的人,縣卒們早已見怪不怪了。

    這些人趕在這個時候入城,其實是來走親訪友的。

    不過他們也不是空著手來的,手上或挽著個竹籃,或提著些不知名禽畜的肉。如你掀開竹籃上蓋著的那塊破布,興許能從中看到三兩片青菜葉子或是幾根蔥韭。而那些不知名禽畜的肉的來源,就不為人所知了。

    此時深秋播種下去的麥苗還沒成熟,雖然長勢不錯,已經結出了麥穗,可想等到成熟,還要一兩個月。

    上次收割出來的糧食經過一整個冬天的消耗,已經吃得差不多了。這些人進城來,便是希冀能不能從那些家中富裕些的族中親屬手中討來,或是借來些許糧食,好捱過這段青黃不接的時期。

    這時,遠處的官道上,忽然有點點馬蹄聲傳來。

    那些入城的商賈、小販和黔首們耳中听到了,便略帶好奇的扭頭來望,見是一眾披掛齊整,還頗為陌生的騎士,頓時面帶驚恐,奪路就往城中跑。

    縣卒也是戰戰兢兢,唯一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就剩下手中那桿長矛了。而身邊亂糟糟的城門洞,他們已經沒有心思去管了。

    “主公,昨夜歇息的那處西鄉的有秩嗇夫看著還算機敏,竟然舍得將自己住的屋舍讓出來,自己去住前院的破屋。”

    “嘿,主公此來是拜訪潁陰的荀家,听那鄉中的書佐說,這位新來的有秩好像姓荀?”

    “咦?姓荀,那豈不是城中的荀家子?”

    “這就不知了,興許是旁支遠親吧。”

    “不過宋喜你發現沒,那處西鄉鄉亭的治安還算不錯,那些鄉中輕俠竟然對這位荀姓有秩的話俯首帖耳的,看來這人是個有手段的。”

    “嗯,也是。還有那些輕俠中有個疤臉漢子,看著精瘦,可臉上還蒙了塊布,觀其他人對這人的態度,似乎頗為恭敬。”

    “是啊,沒想到這內地郡國不僅人口多,這小小的一處鄉里間竟然隱藏著這等人物。可惜主公幾次相邀,這位荀姓有秩嗇夫也不願放棄嗇夫之位,反而想把這百里之地給治理得井井有條。”

    “誰說不是呢,今晨我還做了回惡人,將主公給的錢袋直接丟給了荀姓有秩,誰讓其死活不肯要!”

    “噤聲!”

    “下馬入城了。”

    隨著高寶的一聲低喝,劉破奴和宋喜的閑聊戛然而止,抬頭看了眼前方,潁陰縣的城門已然浮現在眼前。

    對于剛才劉破奴和宋喜閑聊中的那位荀姓有秩嗇夫,王蒼沒能將他招攬于麾下,亦覺十分可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通過對這位普通荀家子的觀感,心中對于潁陰荀氏和荀𨘥@々髫飭轎晃蠢吹耐踝糝 牛 鬧杏殖瀆似詿br />
    在王蒼等人出示了符傳之後,守門的縣卒將緊握矛桿的手暗自松開,恭恭敬敬的將這群衣甲華麗的騎士請了進去。

    待到王蒼等人走遠,一名縣卒來到另外一人身邊低聲道︰“看這些人騎的馬普遍都有七尺以上,身上穿的盡是縑帛制成的錦衣,不知這些人是來咱們潁陰城作甚?”

    另外一名縣卒敲了下身邊這名同僚,罵道︰“你忘了咱們高陽里的荀氏了麼?看這些人的符傳,竟然是從並州來的!俺滴個娘親咧,這怕不是有幾千里吧?”

    “嘿嘿,咱們潁陰除了荀氏,連這幾千里外的人都慕名而來,哼哼!”

    就在城門口的縣卒喜氣洋洋的自得自樂時,王蒼等人也來到了高陽里的里門外。

    高陽里的里名原先不叫高陽,而是叫西豪里!

    故潁陰令,出身于渤海郡的苑康首創高陽里之稱。其以從前的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世人稱其為荀氏八龍之緣故,將西豪里改為高陽里!

    而說起荀氏,雖其祖上為戰國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

    可荀子自戰國之後,到潁陰荀氏顯跡,還是在荀𨘥@ 娓杠魘韁 輩畔約!W攢魘韁 攏 鐘邪俗櫻 閌巧廈嫠檔能魘習肆br />
    而荀淑的佷子荀昱,在當時亦列為黨人八俊之一,時人稱其為天下好交荀伯修。荀淑本人,則是號為神君!

    具體內容,太過冗長,此處暫且不表。

    王蒼等十幾騎雖然下馬,但站在高陽里的里門前,依然給里內進進出出的里民極大的壓迫感。

    扭頭和陳寬使了個眼神,陳寬會意,面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自往里監門的塾旁走去。

    “敢問老丈貴姓?”

    里監門看著年紀有些大,顫巍巍的回道︰“不敢,我姓鄧。你們來高陽里做甚?”

    “俺們從並州來,是來拜訪里中荀氏的,老丈能否行個方便,放俺們進去?”

    這姓鄧的里監門搖了搖頭,回道︰“里中半數都是姓荀的,也不知你要找的是哪一位荀氏郎君,不行不行。”

    听到陳寬與里監門的對話,王蒼直接來到附近,說道。

    “我們找的那位荀氏郎君叫荀𨘥@ 魑娜簟!br />
    關于潁陰荀氏的細料,這個寫出來太佔篇幅了,怕讀者不喜,故而未寫。

    喜歡漢吏請大家收藏︰()漢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吏》,方便以後閱讀漢吏第6章 馬蹄南向訪荀𨘥@蟺母鋁 
如果你對漢吏第6章 馬蹄南向訪荀𨘥@ 院豪粽陸謨惺裁唇ㄒ榛蛘咂纜郟 牒筇  畔 芾碓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