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吏

第133章 了卻雲中三兩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三國小吏 本章︰第133章 了卻雲中三兩事

    第133章 了卻雲中三兩事

    筆直的官道上,一眾騎士飛馳而過,過了不久,又有一黑面漢子從後方追趕而來。

    這騎黑臉漢子的下巴到脖頸上有一道猙獰的疤痕,看著便極為凶悍,只是臉上的喜色與其相貌似有不符,飛馬在一眾騎士中連續穿行,不一會兒,便來到為首那騎身旁,口中大聲囔道。

    “主公,交待給俺的事辦妥了。”

    為首那騎笑了笑,說道︰“好!辛苦你了,破奴。如吾等能在日落前趕到原陽,到時特許你飲兩杯酒。”

    “哈哈哈,謝過主公。”

    為首那騎看了眼左右,口中略微嘆息道︰“哎,可惜了那些財貨,閹人在那物上少了點什麼,在其他地方就會多要些什麼。”

    “哈哈哈哈!”

    這話一出,惹得許多還在策馬飛馳的騎士發出一陣爆笑,連剛才看劉破奴有些羨慕或是流露出幾分妒色的從騎都被吸引走了注意,跟著大笑起來。

    為首那騎沒有笑,用手中馬鞭指向遠處,只見出城時還是湛藍的天穹,此刻竟變得漆黑如墨,那厚厚的雲層似乎要壓在人心尖尖上一般。

    好一幅風雨欲來的恐怖場景。

    “速度再快些,不要吝嗇馬力,到時多喂些精糧就是。此時不走,等到大雨下起來就不好走了!”

    “唯!”

    一眾騎士紛紛正色斂神,手上馬鞭連連揮動,顯然對這騎極為畏服。

    而劉破奴已然登場,能讓他恭敬稱呼為主公的,除了王蒼便再無他人。

    三日前的夜間,王蒼讓自家族兄王賀等到天亮便趕著一千匹良馬,並帶著幾十義從去交付于宗家。

    不到日暮,王賀等人就回到家中,與之一同來的,還有宗家交付的一千枚金餅!

    還真別說,果然如王蒼所料,宗家確實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雲中王氏能搞到這麼多馬匹,本以為一匹良馬十萬錢,折算下來也就是五金。

    自己帶了兩百匹良馬的錢,也就是一千金過來,目的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雲中王氏確實能搞個幾百匹都不錯了,但他們忽略了一個人,此人便是王蒼!

    這一千匹良馬直接讓宗家那位負責管事的族父笑得連臉上的褶子都綻開了!因為,他們轉手便能將這十萬錢一匹的戰馬賣到百萬錢以上!

    一來一回之下,一匹良馬在祁縣宗家的手中就瞬間暴漲十倍的身價,那管事的族父如何能不喜?

    雖然此次只帶了一千金,但那位管事的說好了,不出月余,剩下的四千金會如數送至,讓王賀無須擔心。

    可惜這錢來得快,去得也快。

    昨日為了搞到袁敞手中的馬鎧,王蒼直接大手一揮,邀請了袁敞、梁詡和張楊等郡中大吏到家中飲宴。

    甚至還提前到梁詡家中走動了一趟,專門托他把家中那隊侍女、舞姬和樂伎借來。

    梁詡這老小子不知從何處知道了王蒼買馬的事,曉得王蒼此刻身家不菲,故而遲遲不肯松口。

    最後好求歹求,還是被梁詡訛去了五十金,不過效果還算斐然。

    他家那位紅袖添香的侍女被王蒼搞來了!

    王蒼心中安慰自己,這不是見色起意,這是家中既然有了匈奴舞姬和樂伎,那再湊個侍女,組個能唱相和歌的班子,這豈不美哉?

    嗯哼,說回正事。

    雖與袁敞私交甚密,可這位長史如梁詡一般,死活不肯松口。王蒼沒有辦法,只好拉著他從午間一直飲宴到夜半,最後袁敞不勝酒力,實在是喝不下了,方才略微松口。

    雖是松口了,可也足足用了五十金,才從袁敞那里“買”來了一副馬鎧和兩位熟悉鍛造和編織技藝的工匠夫妻過來。

    不過這些都是小頭,林林總總加起來,也就用了王蒼百金多些罷了。

    真正的大頭還是那位小黃門!

    剛才劉破奴急匆匆的追上了王蒼等人,正是為了給這位天使送禮去了。

    今日天還未亮,王蒼等人便收拾妥當,準備返回武泉塞。未曾想剛打開院門,院外的階上便放置著一個較大些的漆盒。

    王延壽走上前來將其打開,里面赫然是一個血糊糊的黑坨子!

    隨手將這令人作嘔的黑坨子提起來一看,不正是那日在太守府中收受了自己好處的小吏!

    與漆盒一同放置的,還有一個鼓鼓的布囊。其表面雖被污血浸透,可王蒼知道,這里面裝著的是那日自己送出去的碎金子。

    略微感慨一番,結合那日小黃門的異常動作,王蒼無須多想,便知道這閹人是個既有手段又極其貪心的。

    讓僑兒將這漆盒在水井旁洗淨並擦拭一番,王蒼親手拿著金餅將其塞滿。還真別說,待到盒子裝滿,不多不少,正正好是百枚金餅之數!

    這讓王蒼更加感慨了,好一個沒卵子的太監。

    說來更巧,今日也是這位天使出城的日子。只不過王蒼是回武泉塞,而這位是返回朝中。

    劉破奴在太守府中了解完這事後,便折返回來將此事告知王蒼。王蒼沉思了片刻,招呼僑兒再拿三百金出來,滿滿當當的裝了六個小些的漆盒,連那百金的事一同交予劉破奴去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不過其中的百金是給小黃門的,剩下三百金則是給曹節的!

    袁敞曾經說過,甄厲能當上這兩千石的太守,背後正是曹節在運作。而今辰那小吏也沒白死,那日在院門外,也將甄厲的事情與王蒼分說了一番。

    如今劉破奴在王蒼的授意下,在城南十里外的亭部附近將小黃門人一行人攔下,並將這些漆盒一並交予小黃門手中,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剛到手,還算熱乎的一千金用到現在已去其半,可是王蒼一點都不心疼,這錢,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想起僑兒那略帶幾分幽怨的眼神,王蒼不禁大笑幾聲,胯下的那匹踏雪烏騅似乎感受到了王蒼的心意,更加奮力的邁開了蹄子,不消一會兒,便將眾騎遠遠的落在了身後。

    一夜無話,待到王蒼等人能看清石城輪廓時,便來到了次日的上午。

    石城旁的河橋官道邊,呂布伸長了脖子往遠處瞅,看到遠處的黑點,臉上瞬間掛滿了喜色,沖著身旁的眾多官吏道。

    “終于把賢弟盼回來了!”

    1.羽林郎,羽林左右監,羽林中郎將︰與前漢的羽林孤兒不同,本朝末期羽林郎的兵源相對固定,即常選西北邊郡的北地、上郡、安定、漢陽、隴西、西河六郡的良家子為之。

    至于前期,多是以軍功授羽林,而且有一部分父死子替的現象。

    能從文獻中得知的是,羽林郎的人員是常駐的,即128人也。

    《後漢書•百官志》︰“羽林中郎將比兩千石。本注曰︰主羽林郎。

    羽林郎比三百石,本注曰︰無員。掌侍衛戍從。常選漢陽...西河凡六郡良家補。本武帝以便馬從獵,還宿殿陛岩下室中,故號岩郎。”

    關于岩郎這個宿岩下室中的這個居所,即德陽殿前的御陛之下。也就是通常影視劇中那條長長的台階之下。

    但這個觀點,在荀綽的《晉百官表注》中不同的解釋。

    即︰言其嚴厲整銳也。案此則為岩郎,與志不同。

    但根據整個漢末的羽林郎來看,能叫得出名姓的也不過是一個董卓罷了,而且其當羽林郎的時間還很早,在漢桓帝末期。自他之後,終靈帝一朝,再無有名有姓之人入眼,故而荀綽此言,吾不取之。

    《蔡質漢儀》曰︰羽林郎百二十八人,無常員,府次虎賁郎。

    根據吾之觀察,漢承秦制,雖不斷革新,但仍十分臃腫。

    如最初的高祖開國時期,郎官負責戍衛侍從,後武帝時期,始由羽林、期門後改虎賁)戍衛侍從,而到了東漢,則是由中黃門冗從和羽林共同戍衛。

    根據吾之觀察,到漢末之時,虎賁郎最根本的戍衛侍從的職能,更多的變成了戍衛宮廷,因其多是父死子代,人員臃腫不堪用。

    加上公元161年的賣官蠰爵,虎賁郎、羽林郎、關內侯等官職和爵位可以買賣,讓民間的低劣之人充斥進了虎賁郎中,這讓其更加不堪用。

    且由于郎官系統的改革,大量郎官充入內庭,其根本想法也不過是借此來做一個跳板,希冀轉任他官,當一個資歷來用,這就喪失了漢武帝設置期門軍後改為虎賁)的初衷。

    雖然以郎官和虎賁郎作為近身武裝侍從的職能缺失了,但羽林郎的人員變動不大,這一點從西漢武帝時就居住在岩下,東漢遷都洛陽後,其居住地和需要戍衛的地方不變來看。

    竊以為,作為居住在離天子最近的地方的一類侍從,其戍衛侍從的職能沒有太大變化,雖與上文三者的職能並列,但含金量還是挺重的。

    而且,虎賁郎和三署郎的駐地不在宮城之內,甚至可以理解為住在城市里的公務員,每日去通勤打卡上班。

    雖然在台閣區給他們安排了臨時休息的場所,甚至還有部分餐食供應,但終究不是住所。

    而後,五官中郎將和左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的辦公區域也被搬離出了南宮,遷往了洛陽城南外的太學附近,而具體的搬遷時間,史書上沒有資料記載。

    竊以為,應該不在桓靈之際,但猜測有無限可能,可能是鄧太後時期,也可能是光武時期,亦有可能在明章時期,具體就看個人理解了。

    根據上述資料,皇帝出行負責隨從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中黃門冗從和羽林郎了。

    中黃門冗從屬于宦官,但品秩不高,目前在歷史文獻中的品秩不可考,根據論斷,應是普通小宦官。

    此處略微細講一點。

    許多人對于小黃門和中黃門的認知可能有些許誤區,例如小黃門的“小”字,並且許多人對小黃門的認知應該是在演義中出現過的小黃門左豐,即向盧植索賄不果,然後將盧植給誣告的那位,認為其品秩應該不高。

    實際上,這是一處誤區,小黃門其實並不小,甚至除了兩千石的中常侍之外,整個禁中就屬小黃門的地位最尊崇!

    小黃門的品秩為六百石,但他能管地方就特別多了,如張讓便是由小黃門升任的中常侍。然後小黃門日常還能隨侍天子左右,故左豐能誣告盧植也實屬正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受尚書事!

    其一定意義上,屬于是分割走了侍中的權利。且中常侍與小黃門能夠受尚書事,便直接參與到了尚書台的日常工作決策中。

    根據資料,竊以為,三公在整個東漢更像一個榮譽職稱,具體工作事務,還是由尚書台中的尚書令、尚書僕射和六曹尚書來負責具體事務。

    這是前者,由其衍化而來的三省六部制,大家應該不陌生。

    話題有些扯遠了。

    中黃門雖比小大,但其品秩只有比三百石,這還是後面增長而來,最初時不過比百石而已。

    至于負責統領中黃門冗從的中黃門冗從僕射,則是六百石。可他負責的也不過是領著可能幾百甚至近千人的小宦官日常護衛天子及後宮。

    由于其工作內容的特殊性,日常是可以攜帶武器的,故而也可以稱他為武裝宦官。相比于比三百石的羽林騎,這些不入流的中黃門冗從,似乎有些不夠看。但請看下文。

    《後漢書•竇武傳》︰營府素畏服中官。

    這七個字的主角,便是宦官。

    當時所在的時期是漢靈帝即位第一年,竇武是當時漢桓帝托付給漢靈帝劉宏的輔政之一。

    當時他的官位是什麼呢?

    竇武,太傅,位三公之上。大將軍,掌天下兵馬。錄尚書事,掌天下事務的決策。且持節將漢靈帝迎入殿中即的位!這樣一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便被宦官弄死了,可想而知當時宦官的權勢,且越到漢末,宦官權勢越大。

    雖然中黃門冗從這種小宦官在羽林郎面前不夠看,但小黃門肯定是絕對夠看的,故而小黃門看輕王蒼也實屬正常。就算盧植這種海內名儒兼比兩千石的某中郎將亦是這般。

    這便是當時畸形的宮內政治環境。

    羽林左監右監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左騎右騎,丞一人。

    羽林左監與羽林右監則是六百石的中層官吏,手底下各自掌管著一支八百人和一支九百人的羽林騎。

    這個官職和具體事宜暫且不表。

    羽林中郎將的話,也沒有什麼說頭,也如前文字面意思一般,此處暫且不表。

    喜歡漢吏請大家收藏︰()漢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吏》,方便以後閱讀漢吏第133章 了卻雲中三兩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吏第133章 了卻雲中三兩事並對漢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