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種浩、張明遠、費無極,一同趕往京兆府,留下士卒給子午四人,讓他們獨自帶兵打仗。子午四人雖說心有余悸,可跟隨韓世忠、種浩,見識了兩位將軍的帶兵打仗,如若自己還無能為力,豈不令人恥笑,想到這里,四人熱血沸騰,在參軍的指導下,研習帶兵打仗的本領,還翻開城中兵器庫里的《孫子兵法》和《武經總要》兩本書。
子午回想完顏婁室與完顏兀術,感覺這二人非同小可,必定會卷土重來。就嘆道︰“這完顏婁室看上去城府極深,頗有韜略。恐怕他們會卷土重來!”
余下氣道︰“完顏婁室看上去也非匹夫之勇,這廝號稱女真戰神。”
普安冷笑道︰“戰神,他有什麼本事,堪稱戰神?”
武連也不以為然,叫道︰“戰神,我看天下人間沒有。”
劉參軍娓娓道來,細致入微地介紹道︰“完顏婁室的確不簡單,堪當此名號。我大宋元符二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完顏婁室,接替他父親任七水部的部長,我大宋崇寧元年,蕭海里舉兵叛遼,逃入女真部的所轄之地,派人見穆宗盈歌,說要與女真合兵抗遼。穆宗認為,當時不具備抗遼時機,怕因接納蕭海里而引火燒身,便決定助遼消滅蕭海里。為慎重起見,盈歌命完顏婁室探查虛實。完顏婁室帶尖兵,很快接近蕭海里軍駐地,完全掌握了叛軍的一舉一動。穆宗根據完顏婁室的密報,決定全線出擊。完顏婁室率其所部,一馬當先,沖入敵營,忽然一字排開,勁箭對準蕭海里齊發,蕭海里中箭落于馬下。完顏阿骨打馳馬上前,俯身一刀,即砍蕭海里人頭于馬下,蕭海里軍頓時煙消瓦解。穆宗盛贊婁室察敵之智,助戰之功。還記得高麗出兵侵佔遼之曷懶甸,並築九域威脅女真人時,完顏婁室奉命與原王一起反擊。完顏婁室見久攻不克,就對原王說︰“我們應阻遏敵之外援而殲滅之,並斷絕他的糧道,城可不攻自下。”原王听其言,終于攻克了高麗所佔的五座城堡,其它四城之敵,也不敢再侵擾女真邊境。隨魏王斡帶討伐叛軍時,其城一時難下。完顏婁室就率軍繞到城的東南角,乘敵人不備,身先士卒,登上城頭。揮巨斧砍樓柱時,飛來一箭,完顏婁室急避之,箭中其手,穿透斧柄,釘于柱上。完顏婁室以左手拔箭,血濺城堞,但他仍然攻城不已,其勇奪魂懾魄,叛軍見之而怯,完顏婁室勇往直前,立斬數人。隨他登城的士眾奮力拼殺,此城遂破。斡帶親自查看他的箭傷,稱他‘勇冠三軍,功居其最。’完顏阿骨打前半生為女真部族的統一嘔心瀝血,同時也為滅遼做了充分準備。但何時伐遼、如何伐遼?完顏阿骨打一時還下不了決心。于是問計于完顏婁室。完顏婁室說︰‘遼人內外交困,就像強弓射出的箭,已經到了末梢。可以攻伐它!’听了完顏婁室的這番話,完顏阿骨打才下了首先奪取寧江州的決心。後來完顏婁室俘虜天祚帝之事,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我就不多說了,畢竟世人皆知。”不知參軍如何知道的如此詳盡,好似親身經歷一般。殊不知,這參軍也是南征北戰的將軍,曾抓住投降的金兵,便得知了如此詳盡。
子午心里不覺好笑,畢竟完顏婁室俘虜天祚帝,自己與余下和師父張明遠可是親身經歷,頓時仰天長嘆︰“果然是戰神。”
余下瞅了一眼子午,見子午搖搖頭,示意不可說出來,就笑道︰“就是不知此人可有敗績?”
普安笑道︰“目下恐怕沒有他敗績的消息。就看此番如何?”
武連道︰“種師中老將軍在殺熊林被金軍打敗,我等也親身經歷了,是也不是?那一次完顏婁室又在何處?”
劉參軍驚道︰“當時完顏婁室在太原府四周,專門攻打我大宋各路援軍。完顏婁室厲害的不得了,他滅劉臻,殺韓權,敗種師中、姚古、折可求。石州諸地,不戰而降。真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天下無敵,無出其右。完顏婁室時常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完顏婁室好似天不怕,地不怕。他手下的一千人,對付我大宋一萬人,都是小菜一碟。他曾說,狄青在世,也打不過他。種世衡嘛,不好說。他最佩服種師道老將軍。這就太不可思議了。當時完顏宗翰和完顏銀術可,在太原府城外坐鎮指揮,完顏婁室就圍著太原府圍點打援,你們與種師中老將軍參戰過?”
子午道︰“不錯,可惜還是戰敗了。”頓時點了點頭,懊惱不已。
普安心有余悸︰“完顏婁室當時跟隨完顏宗翰帶兵打仗,我好像見過他,過去許多年,差點忘記了。”撓了撓後腦勺,尷尬一笑。
武連也想起來了,驚道︰“原來是他,居然叫做完顏婁室,那年我們在殺熊林見過一位金將,智勇雙全,勢不可擋,原來是他。”
余下哭笑不得,馬上嘆道︰“他的名字,原來叫做完顏婁室。”
劉參軍數著手指頭,神情肅穆開來︰“這人是金國開疆擴土的急先鋒,征高麗、滅大遼、破太原、攻洛陽。目下威震關中,勢不可擋。來潼關之前,我大宋西軍早已與他交戰過,這洛陽淪陷,不過三日之內,帶頭攻破洛陽的便是這大名鼎鼎的完顏婁室。這廝絕對是我大宋的死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子午追問道︰“將軍,完顏宗輔又當如何?可否介紹一番金太宗的手下大將。”
劉參軍淚光點點,介紹道︰“這女真人里,皆是一介武夫。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完顏吳乞買幫助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國。完顏宗望別的不感興趣,就是喜歡帶兵打仗,號稱女真人里的武痴!完顏宗望最厲害的便是滅了我大宋東京江山社稷。靖康恥與其說是完顏宗望的大軍勢不可擋,莫如說咱大宋自己斷送了自己。完顏宗望都打算撤軍了,咱大宋朝廷卻派人來求和。金軍一時也打不下汴京,欽宗偏偏要用郭京這樣的人。完顏宗翰是名副其實的金國副皇帝,他是元帥府的最高長官,這是決定金國決策的最高機構。完顏宗翰長期在太原府把持軍政大權,對境內官員有生殺之權。他是國相完顏撒改的兒子,成名很早,年齡不大的時候就受到重視,地位比較高,吳乞買都以禮相待,凡軍國大事,必與他商議,再做計較。完顏婁室實乃金國戰神,完顏宗輔是個英明神武之人,要說這年齡不大,本事不小的便是兀術,他也叫做完顏宗弼,只不過世人皆稱之為兀術,故而完顏宗弼這般漢人名字就不為人知了。至于完顏宗干、完顏撒改就不多說了。對女真人,中原人恨之入骨,提他們做什麼。”
余下素知中原人對女真人恨之入骨,自靖康恥後。想到此處,嘆道︰“靖康恥,歷歷在目,如若不是朝廷亂臣賊子作祟,焉能至此?也不能怪金人,只恨咱大宋無人。”
普安噓唏不已︰“張叔夜大人也未能挽救時局,這是為何?”
武連罵道︰“欽宗皇帝居然用郭京對付金兵,可見他都不相信張叔夜,你看他多混蛋。”
劉參軍一怔,可感覺罵也就罵了,大宋黎民百姓早已痛心疾首,不知罵過二帝多少次了。為何就不信任種師道、張叔夜、李綱、宗澤!如若信任其中一位,靖康恥就不會存在。可惜他們偏偏就不听。莫非是太祖皇帝的錯了?想到這里恨恨的道︰“罵也就罵了,反正欽宗是回不來了。當今大宋天子也听不見,想必听見了也不管。太祖皇帝如何會想到他的子孫是不肖子孫呢?太上皇與欽宗,二人也非完全昏庸無道,偏偏就不任用張叔夜,讓他到海州做什麼知州,實乃大材小用。李綱本可力挽狂瀾,偏偏就貶黜。宗澤也不錯,可還是一個地方官。種師道老將軍更是厲害的不得了,偏偏被活活氣死。我也算看明白了,咱大宋在二帝手中時,有本事的文臣武將都在地方,這蔡京、童貫之輩都作威作福。連高俅這般蹴鞠的街頭潑皮都做了大官,可見朝廷有多稀里糊涂。且不說太上皇的‘花石綱’導致方臘與宋江造反,就拿欽宗來說,受命于危難之際,本可力挽狂瀾,可偏偏害怕太上皇復位,就搞起內訌。這下好了,太上皇被欽宗軟禁在東京,跑不了了,和欽宗一道被俘虜而去。欽宗本要逃跑,可李綱勸阻了。李綱勸阻不無道理,可欽宗偏偏不听李綱的,把李綱貶黜 。世人可能會埋怨李綱,你看人家欽宗皇上要跑,你干嘛攔著不放,結果成了階下囚。這話就冤枉李綱了。世人皆知,沒了李綱的東京,欽宗待著就危險,如若有李綱,自然萬事大吉。太上皇與欽宗都留在東京,本沒什麼不妥,既然張叔夜來了,就任命張叔夜拒敵便可,偏偏就害怕張叔夜尾大不掉,偏偏用郭京裝神弄鬼。自然就功敗垂成了。被金人俘虜的欽宗居然想起李綱,可為時已晚,如之奈何?想一想看,太祖皇帝當年告誡後代防止尾大不掉,這是對內,好在太祖皇帝他是武將出身,如何知道子孫後代皆是文質彬彬的文人墨客呢?太上皇整日舞文弄墨,金兵一到,他就慌了神。欽宗之所以唯唯諾諾,瞻前顧後,也是太上皇的原因。做太子的,提心吊膽就怕自己的太子不保,畢竟太上皇喜歡鄆王多一些。這長此以往,欽宗便成了唯唯諾諾。臨危受命還是害怕太上皇復位,他想與金人議和,可保自己的帝位。為何不信任張叔夜、李綱等人,便是害怕尾大不掉。”
子午听了這話,頓時恍然大悟,可為時已晚,不覺嘆道︰“如今明白這些又有何用?靖康恥早已過去,二帝在金國度日如年,雖說日子不至于忍饑挨餓,可階下囚的日子能好過麼?也是得過且過了。”
余下低下頭,不再回想,如若這般就越想越生氣了,馬上話鋒一轉︰“不說這個了,沒用。一切都回不去了。”
普安道︰“不錯,為時已晚,如之奈何?”點了點頭,淚光點點。
武連早已淚流滿面,突然又想起趙香雲︰“不知他們還好嗎?”
說話間眾人神情肅穆,都喝了杯酒,愈加惆悵無比。
喜歡兩宋傳奇請大家收藏︰()兩宋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