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

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國寶幫幫主 本章︰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

    翌日。

    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曹子建就已經起床洗漱完畢了。

    出了院子的他,閑庭信步的朝著山忠商會京城分部而去。

    每天來一趟,是這些天曹子建必不可少的‘工作’。

    站在距離山忠商會分部百米處,曹子建開啟了心如明鏡能力。

    而後將目光落到了院內右側的一處小房間里。

    其內,堆疊著一口口大箱子。

    而箱子里裝的,正是這些天山忠商會在京城收購的文物。

    曹子建清點著其內的箱子數量,暗道。

    “二十六口箱子,怎麼只比昨天多了一口?看來山忠商會昨天的工作進展的並不是很順利。”

    “還得繼續努力。”

    心中這麼想著,曹子建就在路邊找了家早點攤,吃起了早飯。

    隨著一碗陽春面下肚,曹子建也是朝著古雅齋而去。

    剛來到店里沒多久,張好好便是來了。

    “好好。”看著來人,曹子建開口道。

    “子建兄。”張好好微微點頭。

    “這一大早來找我,有什麼事?”曹子建問道。

    “這不看你最近都在收家具嘛。”張好好答道︰“正好,我認識一家木器店,想著你應該有點興趣。”

    “這家木器店,名為同木仿。”

    “在道光十五年就已經成立。”

    “是一位姓趙的木匠創辦的木器作坊。”

    “起初只做木器馬鞍,因此人稱‘馬鞍趙’。”

    “隨著清朝的覆滅,造辦處的一些能工巧匠們開始相繼流落民間,另謀生計。”

    “這木器店就將這批造辦處的木匠給招收了過來,開始改行做起了硬木家具。”

    “由于選料精細、技術精湛、做工考究。”

    “同木仿在京城上流階層聲名鵲起,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不僅有著自己的售貨門面,其內的木匠更是多達數百人。”

    “不僅我宅子里的那些家具是那里訂做的,就連京城的很多上流社會的人也都是在那家店訂做的家具。”

    “要不要我領你去看看?興許有子建兄你感興趣的家具也說不定。”

    “這家木器店主要以訂做家具為主?”曹子建問道。

    “是。”張好好點頭︰“不過,有時候也會有明清時期的老物件。”

    “因為趙五爺平時也收老家具,如果遇到保存完好的,他會對外出售。”

    “如果是一些破損不嚴重,但是能修復的,那麼就會將其修復好再對外出售。”

    “除非是那些實在沒有修復必要的老家具,趙五爺就會讓人將其給拆掉,作為材料。”

    “這還得看運氣。”

    曹子建聞言,開口道︰“那一起去看看吧,反正今天也沒什麼事。”

    “走。”

    隨即,曹子建便是同張好好離開古雅齋。

    同木仿,位于京城的魯班館胡同。

    這胡同名字的由來,跟這里一座“面闊三間,三啟山門”的魯班館有關。

    魯班,姓公輸,名般,“般”和“班”同音,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

    由于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

    所以魯班從小就跟隨家里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做為華國一位出色的發明家,他也被土木工匠們尊稱為祖師爺。

    南北名師巧匠一到年節或祭日,都會到來這里敬香祭拜。

    隨著清朝的衰敗,木匠師傅們為尋求庇護,在周圍扎堆營生。

    于是,魯班館胡同應運而生。

    曹子建和張好好走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終于是來到了魯班館胡同。

    這是一條近于南北向的胡同,全長也就五百多米的樣子。

    以北主要為四合院型式的居民住戶,以南則是有門臉的店面。

    “子建,就這家店。”

    在街上走了一會,張好好將腳步停下,指了指邊上的一間店面,開口道。

    曹子建聞言,舉目望去。

    這家店看著並不大,比之自己的古雅齋還要小上那麼一些。

    這讓曹子建都有些懷疑,這里面到底能不能放下十件家具?

    帶著懷疑,曹子建和張好好進入了店內。

    首先映入曹子建眼簾的並不是家具,而是被擺在高台上一尊紅袍加身,慈眉善目,黑髯飄飄的魯班像。

    在魯班像的前面,有著一個香爐。

    三炷香正插在香爐之內,升起道道渺渺輕煙。

    曹子建收回目光,看起了店內的情況。

    果然如他所料,店內的家具並不多。

    兩張黃花梨圈椅,一張八仙桌,條案等七件家具。

    只一眼,曹子建就認出,這些並非明清兩代留存下來的,而是當下新作的。

    此時,一個看著年紀不是很大,但身體十分健碩的青年正在拆卸一張已經損毀嚴重的紅木椅子。

    看著對方使出吃奶勁都沒拆下的樣子,曹子建敢肯定,這絕對是這木器店新來的學徒。

    “這也太結實了吧?完全拆不開。”被整的滿頭大汗的青年自語了一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新來的吧?”曹子建笑問道。

    “你怎麼知道?”青年抬眸,驚詫的看著曹子建。

    “看你用蠻力拆卸的手法就看出來了。”曹子建答道︰“因為像你手上這張紅木椅子,單純靠蠻力是不行的。”

    “那怎麼辦?用錘子砸?”青年不解道。

    “去拿壺開水過來。”曹子建笑著開口道。

    “開水?”青年臉上疑惑更甚。

    “雖然說,這些家具都是用卯榫結構拼接的,但是也會用到膠水,起到更牢固的作用。”曹子建答道。

    “而以前的家具用的都是動物膠。”

    “這種膠是從牛、馬、豬等動物骨頭和皮革的煮熔而成,經久耐用,有很好的黏合效果。”

    “不過動物膠有一個特點,遇熱就化。”

    “所以,你在要拆卸的接縫處用熱水澆一遍,就不會像現在這般吃力了。”

    “還有這回事?”青年半信半疑的從炕上端來一壺熱水,開始沿著沿著縫隙開始澆。

    澆完之後。

    青年上去就動手。

    結果,剛剛使出吃奶力氣都卸不掉的腿足,這會一下就被他扯了下來。

    “還真管用。”青年忍不住開口道︰“謝謝。”

    曹子建笑了笑,問道︰“店里管事的在嗎?”

    “五爺剛上茅坑去了,馬上就回來,你倆先坐著等一會。”青年說著,便是給兩人倒了一杯水。

    幾分鐘後。

    連同店堂和後院的簾布被人給掀開。

    一個看著四十左右,穿著粗布麻衣,身材雖然消瘦,但看著卻是十分精神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趙五爺。”張好好看著出來之人,起身喊了一句。

    “是張公子您來了啊。”趙五爺聞言,笑著開口道︰“不知道今兒來,是要讓我為您訂做什麼家具?”

    “我今天並不是找您訂家具的。”張好好說著,便是指了指身旁的曹子建,道︰“先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我好朋友,曹子建。”

    “子建,這位就是趙五魁,趙五爺。”

    “原來是曹公子,幸會,幸會。”趙五爺朝著曹子建客套了道︰“不知道曹公子要訂做什麼家具。”

    “我也不是來找五爺你訂做家具的。”曹子建搖頭道︰“而是想問問你,手里有沒有明清兩代的家具要出手的。”

    听到曹子建是來收家具的,趙五魁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轉,道︰“有,最近剛好收了一批。”

    “請曹公子和張公子隨我入後院來。”

    說著,趙五魁做了個請的手勢。

    張好好和曹子建這就朝著簾布方向走去。

    不過趙五魁沒有急著跟上,因為他想到有些事還沒跟那位剛過來的學徒交代。

    “小勝...”

    一句話沒說完,趙五魁就看到那已經被拆卸下來的腿足。

    “不錯,我都還沒跟你說用開水融化動物膠這事呢,你居然自己就想到了,木匠這個活確實適合你。”

    “五爺,並不是我想到的。”青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嗯?”趙五魁不解。

    “是那位曹公子跟我說的。”青年這就伸手指了指後院方向。

    “哦?”

    雖然說,凡是從事木器這一行的都知道開水融化動物膠這事。

    但是這卻是從一位看著像公子哥的嘴里說出,還是讓趙五魁感到有些驚訝。

    畢竟有些事,你不從事的話,永遠都不會知道。

    來到後院,曹子建發現,這里很大。

    估摸著佔地足有一畝左右。

    而且做事的人也很多,五六十個的樣子。

    有人在加工新家具,有人在修復老家具,有人則是在拆卸一些破損嚴重的家具。

    活脫脫的一個木工車間。

    在這五六十人中,上了年歲的,僅僅只有三人。

    其他全都是體格看起來十分健碩的年輕人。

    “還真是,老先生,少木匠。”曹子建暗道。

    木匠這個行當,就是一件體力活。

    像刮、拉、鑿、砍、錛,沒有力氣可不行。

    所以健康且強壯的身體是成為一名優秀木匠的基本條件。

    忽然——

    曹子建听到了張好好的驚咦聲。

    “咦,那人站那麼高干嘛?”

    曹子建順著張好好的手指方向看去。

    只見不遠處的一張椅子上,一個青年正雙手托舉起另外一張椅子。

    “應該是在檢驗這張椅子的質量。”曹子建解釋道︰“我听說,有些木器店在制作桌椅時,不僅用料考究,而且流程非常嚴格。”

    “每做完一件活兒,都要檢驗一下。”

    “如果摔打幾下,桌椅還能完好如初,說明質量過關。”

    “反之,這需要重新制作。”

    “原來如此。”張好好露出恍然之色。

    而曹子建的這番解釋,正好讓後進來的趙五魁給听到了。

    “這位公子,好像對于家具門清。”趙五魁暗道。

    就在他這麼想著的時候,曹子建扭頭,看向了趙五魁,開口道︰“五爺,那些老家具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那房間。”趙五魁這就指著院子里的一處平房,開口道。

    隨著門被打開,趙五魁把曹子建和張好好讓了進去。

    曹子建先是粗略掃了一圈,其內對方著大量的明清家具。

    當然,也有仿古硬木家具。

    這一切,都需要自己的眼力去判斷。

    一會的功夫,曹子建的目光被一張通體泛著紫黑,看起來十分古樸典雅的八仙桌給吸引住了。

    所謂八仙桌,就是用于吃飯飲酒時可以圍坐八個人而得名的桌子。

    當即,曹子建抬腿朝著那張八仙桌走去。

    簡單的一番查看,曹子建發現,這八仙桌乃紫檀老料制作,四邊攢框。

    桌面由三塊紫檀板拼攢而成。

    牙條下裝頂羅鍋棖,四腿及棖子均用大料。

    粗壯的四腿,使桌顯得穩固質樸,內翻馬蹄足,飾回紋。

    單單看下來,這桌子雕琢工藝精湛。

    看著曹子建盯著這桌子在看,趙五爺開口道︰“曹公子,這八仙桌可不得了,看這形態方正,結體牢固,算是家具中最實用的了。”

    “也是能上得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

    “看著確實像那麼回事。”曹子建微微點頭。

    不過他並沒有急著問價格,而是將手放到桌子底下,往上輕輕一抬。

    這一抬,讓趙五爺表情微變。

    同樣變化的還有曹子建。

    因為這紫檀八仙桌給他的手感不對。

    這所謂的手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掂紫檀物件的數量超過八百件後,這手感就有了。

    所以,這所謂的手感,就是對紫檀物件的重量一個判斷。

    而這張紫檀八仙桌給曹子建的感覺,輕了。

    出現這種情況,無外乎一個原因。

    夾層。

    就是看得到的地方用了紫檀料,但在看不到的地方,卻不是紫檀。

    出現這種工藝,大多數是古代一些人好面子導致。

    因為硬木家具在明清兩代,尤其是清朝,被視作財富的象征。

    一般階層是消費不起的。

    但有些人好面,于是乎就想出了這個辦法。

    桌面上下兩層用一層薄薄的紫檀料,中間夾一塊別的木材。

    為了確定心中的這個猜測,曹子建心念一動,發動了心如明鏡能力。

    “果然。”看著桌面底下的木料,曹子建暗道。

    這就將目光從桌子上收回,準備去看看其他家具。

    而就在這時。

    一道聲音從平房外響起。

    “老趙,做事了。”

    這聲音,不僅讓趙五魁一愣,同時,也讓曹子建愣住了。

    因為他听出,這是繆俊的聲音。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方便以後閱讀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第338章 一家木器店並對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