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面前神奇寶貝也是弱小的,某一處森林因為有暴風雨一群七夕青鳥在樹上保護青綿鳥。
因為雷電樹木著火大量青綿鳥和七夕青鳥逃走但有一只青綿鳥未能幸免。
清晨
小智一行人在這座森林里迷路了
“為什麼又迷路了?”
“這不是已經成慣例了嗎?”
“可每次都這樣。”
“要折回路口嗎?”
“要不要回去也是個問題但越是這種時候,填飽肚子才是第一位的。”
眾人放出身上所有的神奇寶貝
小智的水躍魚已經進化成沼躍魚現如今等級34級
皮卡丘找到了那只受傷的青綿鳥
小智用自身能力安撫了青綿鳥那害怕的心並用常磐之力為其治療
森田跑了過來他是森林保護官,他的搭檔是一只長鼻葉
“你們為什麼會在這里?”
……
木屋內
小剛給青綿鳥準備食物
圖鑒青綿鳥,綿鳥神奇寶貝喜歡干淨看到骯髒的東西就會用棉花般的翅膀去擦拭。
小剛準備的食物讓青綿鳥吃的非常開心
“小剛還真是厲害。”
“他可是以世界第一的飼育家為目標呀。”
森田端來熱牛奶
“昨晚的暴風雨非常大森林里很多巢穴被毀,這只青綿鳥也是離群的一只吧。”
“離群的嗎?”
圖鑒七夕青鳥,哼唱神奇寶貝是青綿鳥的進化形會用高昂美麗的聲音唱歌…
“應該是樹木倒下時受了傷所受到驚嚇了。”
“難怪這個孩子會這麼害怕。”小瑤抱著青綿鳥說道
“這孩子我會照顧好的,你們不是在旅行的途中嗎?”
“我們正打算前往橙華市。”
“要不我們等青綿鳥徹底恢復再走吧?”
“贊成。”104
“那麼就交給你們了,這個房子就當自己家用吧。”
“非常感謝你。”
木屋外的樹上
“那只神奇寶貝是什麼?”
“是青綿鳥。”
“翅膀軟軟的,很舒服的樣子。”
“那就把他抓起來送給老大吧。”
“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頭靠在他柔軟的羽毛上,听著她唱歌睡覺一定很舒服是很高級的枕頭。”
“老大平時為了那些不中用的部下操碎了心,所以需要好好休息有了青綿鳥後這些問題都能解決,火箭隊的事業就能突飛猛進。”
“升級當干部,上任當副部長,好棒的感覺呀!”x3
小智四人發現小瑤很用心的在照顧青綿鳥
“姐姐醒醒。”
“嗯,我睡著了嗎?”
“是啊,睡得很熟的樣子。”
“可以換人了,小瑤去好好休息吧。”蒂雅說道
“沒關系,我能繼續堅持下去。”
“真的沒問題嗎?”
“姐姐這個時候就是很不听勸,勉強過頭的話小心把自己累倒。”
小瑤希望把小勝的嘴堵住不讓他繼續說下去並讓他們放心
“真的不用太勉強了。”
“沒關系的,我可以的。”
“那就麻煩你了。”
“讓她再休息一晚上就好了,常磐之力還是非常有效的。”
“等她醒了之後給她換繃帶。”小剛遞來繃帶說道
“我知道了,這些我早就看過了。”
小瑤照顧了青綿鳥一個晚上
“已經沒事了,太好了。”小瑤高興的說道
“努力已經有結果了,青綿鳥回到你的族群里去吧”
經過常磐之力和小瑤的悉心照料,青綿鳥已經能飛高了,可是飛出屋外前往更廣闊的天空還是做不到。
“她這是在害怕,心病靠藥物可沒辦法,就看她自己了。”
大王燕展示飛行,巨鉗螳螂利用出來的風也能在天空飛,狩獵鳳蝶帶著飛
三管齊下效果很好青綿鳥鳥已經在慢慢的克服了
夜晚
“效果還是太慢了,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她徹底克服?”
“那只能用魔法了。”
“這怎麼可能?”
狩獵鳳蝶的粉假裝是魔法之粉,在心理上打上興奮劑讓狩獵鳳蝶誤以為真有魔力
青綿鳥已經完全能和大王燕在天上飛了
“我已經查到七夕青鳥他們的聚集地了,現在去還來得及。”
一行人坐在車里穿梭在森林中前往前方的湖,突然輪胎爆胎了
“青綿鳥,你自己飛過去看看吧。”小瑤抱著青綿鳥說道
突然一道機械臂抓住了青綿鳥
哈恰
巨鉗螳螂一擊金屬爪劈開了機械臂
“就差一點了。”
“火箭隊!”x5
火箭隊說起開場白
毒粉蝶、沙漠奈亞、雙彈瓦斯、阿柏怪、飯匙蛇
“巨鉗螳螂全包了,使用破壞死光。”
一道威力十分巨大的能量波打飛了火箭隊三人組
好討厭的感覺呀!x3
索南斯~
“那些家伙到底是干什麼的?”
青綿鳥朝著族群所在的方向飛去,很快便看到了那群七夕青鳥。它在空中盤旋著,眼中滿是糾結。
下方的七夕青鳥們發出歡快的鳴叫,歡迎它歸來。
然而青綿鳥卻緩緩飛回小瑤身邊,落在她的肩頭。
小瑤驚訝地問道︰“青綿鳥,你為什麼不留下?”
青綿鳥蹭了蹭小瑤的臉,表示不想離開她。
這時一只體型較大的七夕青鳥飛過來,對著青綿鳥叫了幾聲,像是在勸說它回歸族群。
青綿鳥搖了搖頭,堅定地站在小瑤身旁。
小瑤感動得熱淚盈眶,拿出精靈球,輕聲問道︰“青綿鳥,你願意成為我的神奇寶貝嗎?”
青綿鳥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觸踫了一下精靈球,化作一道紅光進入其中。
小瑤緊緊握著精靈球,開心地說︰“以後我們就一起冒險啦。”
那只七夕青鳥尊重青綿鳥的決定帶領著剩下的七夕青鳥和青綿鳥離開了
“青棉鳥想家人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七夕青鳥們都會回到這個片森林的,到時候我還是樂意幫忙的。”森田說道
“非常感謝你,森田先生。”
小瑤收服了青棉鳥之後,小智一行人繼續前往橙華市。
喜歡神奇寶貝世界旅程請大家收藏︰()神奇寶貝世界旅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