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坎只是一個沿海小鎮,連個城市都算不上,並不是一個適合建立軍港的地方。
這里太冷了,海洋水體處在大洋暖流的尾部,海面一年中有近半年的封凍期。
而且當地地形復雜多樣,幾乎被高高的山脈阻隔了對外的陸上通道,狹小的平原上大半時間覆蓋著厚厚的冰雪,時不時還有活火山來一兩次的噴發。
總之,這里在毛子和鬼子眼中唯一的價值就是一個在夏季為凋敝的北方航線提供淡水補給的、算不上補給港的小漁村。
毛子的遠東艦隊和北冰洋艦隊覆滅之後,安特坎就再也沒有外來的船只到過港了。
鬼子的注意力全在資源更加豐富的南部地區,安特坎連個駐軍都沒有,只在這里建立了一個三十六人的警察局,維持當地的治安。
黑土豆接手這里後,鬼子干脆連警察局都撤銷了,把這座小鎮留給黑土豆當做據點。
黑土豆的總部就設立在赤塔,鬼子才沒閑心關注一個靠近北極圈的濱海小鎮會有什麼變化。
張浩選擇在這里建立造船廠和泊位就是看中了當地的閉塞,誰都不來的隱秘性。
他在9108定制的艦船已經通過了測試。
分體建造的艦船測試的結果相當不錯。
這些船雖然無比簡陋,無法承擔遠洋作戰任務,但完全可以下餃子,在近海搞搞巡邏威懾還是很不錯的。
9108那邊看中了武庫艦,計劃建造四艘放南海鎮宅。
四個飄在海上的中程導彈發射基地,就問周邊的小鄰居們,你們怕不怕?
這種低成本的威懾手段效果相當好,因為西南戰事唧唧歪歪的家伙見中程導彈直接懟到了自己家門口,瞬間老實了。
不過張浩訂購的驅逐艦和輕型航母就有些實在拿不出手了。
因為不能使用重量超過八百噸的重型動力系統和一體成型的大型裝甲板材,要技術沒技術,要速度沒速度,要防護沒防護,防空範圍不到十五海里,放到八十年代根本就是飄在海面上的鐵棺材。
樣船造出來只是做了驗證就拆掉了,等著張浩接收。
但海軍方面還是得到了不少啟發,開始完善軍艦的分段建造技術,極大的提升了造艦能力,海軍受益頗多。
言歸正傳。
張浩拿到安特坎的控制權之後,立即將從漢斯手里弄來的造船工人轉運過來,並把國內的技術人員和工人通過黑土豆的名義弄過來,建立組裝艦船需要的船塢等設施。
當地本身就有一個毛子建立的幾個泊位,在此基礎上使用定制的船塢模塊改建簡易船塢並不困難。
國內提前就準備好了相關的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團隊,張浩提供生產所需的一切設備和技術,照著設計圖搭積木的技術難度並不大。
對張浩而言,組建一支海軍最大的難點其實是人。
國內的海軍根本沒有操作過什麼先進的戰艦,人員數量也不足。
為了解決海軍的人員問題,張浩才接手了漢斯滯留鬼子本土的六艘輕型驅逐艦,以及米國的四艘二手戰艦。
這些戰艦都是第一次全球意見交流大會結束到漢斯崛起前這段時間里建造的,是漢斯為了保存自家海軍火種的無奈舉措。
漢斯就是靠著這些分布在海外的軍艦,培養了大批的海軍人員。
如今,這些戰艦落入了張浩的手里,照方抓藥就行。
十艘戰艦,其中七艘是排水量只有一千噸左右的小船,兩艘排水量兩千五百噸的驅逐艦,剩下的一艘是用一艘商船改裝的水上飛機母艦,簡單改造一下就可以當做訓練航母使用。
這些船確實不怎麼樣,防火、火力、機動性要啥啥不行,否則漢斯和米國佬也不會在世界大戰打得正激烈的時候把船賣給張浩。
不過這些船足夠拿來訓練真正的海軍了。
張浩把海軍的訓練地點放到了一片歲月靜好的南美。
在那里,只要肯出錢,有的是人願意把港口租給張浩。
河防團一分為二,團長張金山帶著一千來人前往安特坎,副團長林深和政委程紹南帶領其余的三千余人前往智利,接收戰艦,進行訓練。
張浩估計海軍還有兩到三年的成長時間。
他得給海軍爭取時間。
趙剛被調到了安特坎,全權負責這里的事務。
張浩則回到了華北。
遠東戰場打得熱鬧,華國戰場也不消停。
鋼鐵大叔為了牽制住華國戰場的鬼子,減輕東線的壓力,一再讓步八爺。
僅僅幾個月時間,中亞聯通西域,直接匯入華國鐵路網的鐵路便打通了。
盡管這條鐵路西段還是單線,但已經暫時夠用了。
八爺擁有了一條直接連通和內地的陸上鐵路線,無論從哪方面,都是意義非凡。
隨著貝加爾湖會戰的戰局越來越不利于毛子,鋼鐵大叔有了把一部分遠東的工廠遷到中亞的想法。
鬼子打下伊爾庫茨克後,圖倫、布拉茨克、阿巴坎、比斯克等地便不再安全,毛子又暫時沒有能力打敗鬼子,這些地區的工廠處在鬼子的兵鋒威脅下,根本無法安穩生產。
總部在與毛子接洽,希望遠東的這些產能可以轉移到西域來。
不過毛子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根本沒把總部的提議當回事。
相比八爺的雄心壯志,國府的表現就只能說是相當的拉胯了。
他們趁著鬼子大量兵力北上的東風,主動出擊奪回來不少戰略要點。
但是這些戰略要點並沒能守得住。
鬼子華中方面軍和華南方面軍為了不讓國府添亂,集中了五十多萬兵力,對國府發起了一次大規模作戰行動。
國府軍與鬼子的鏖戰從三月份打到七月份。
國府軍再次被打回西南,部隊損失超過了四十萬,徹底喪失了反攻能力。
山城防線岌岌可危,鬼子中南軍團還對騰沖等地發起了進攻,搞的國府首尾難以相顧。
要不是銷聲匿跡了幾個月的遠征軍突然出現,擋住了中南軍團的東進兵鋒,很難說遭遇前後夾擊的國府會不會直接投降。
遠征軍的出現讓常某人異常緊張。
他發現自己竟然無法指揮這支部隊了。
而且這支部隊的兵力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從十萬出頭,變成了驚人的二十五萬!
他們換了裝備和軍裝,甚至連個部隊的番號都變了,唯一沒變的只有遠征軍這個國府授予的名號。
喜歡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請大家收藏︰()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