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垮著個臉干蛋?
    我又沒說不要你們的重卡!”
    修路就要架橋,西北確實有幾座橋需要動用不少重型設備才能建起來。
    所以張浩並沒有把買重卡的口子堵死。
    劉三友可能是在9108倉庫憋的時間太長了,看起來有些神經質。
    一听張浩同意買重卡,立刻把幾種部隊退下來的工程機械的資料塞到了他的懷里。
    “都是好東西,你好好看看,看中了我立刻給你運過來。”
    張浩無奈,只好翻看了一下這些資料。
    一看之下,他還真發現這些退役的老貨自己都用得上。
    尤其是架橋機和舟橋車。
    架橋機可以用來修那些中小橋梁,舟橋車拿來給坦克團用。
    西北大通道要過不少山地、河谷,需要的橋梁可不少。
    修路最耽誤時間的就是修橋了,有了這批架橋機,大部分的中小橋梁的修建就可以大大提速。
    舟橋車是張浩一直想買卻忽略掉的裝備。
    華北平原雖然一馬平川,但是基建水平只能說聊勝于無。
    59坦克那幾十噸的重量很少有橋梁可以承受,遇到豐水期的河流,過河都是個問題。
    打起仗來現修橋顯然來不及,用舟橋車正好。
    不然坦克團就只能在四縣附近逞凶了。
    另外還有不少攪拌車、淨水車、增壓機、打樁機等設備,他都用的到。
    再看劉三友給的報價,張浩卻有些猶豫了。
    “老劉,你這個報價是真的嗎?”
    他語氣中滿是懷疑。
    老劉給的報價實在太低了,幾乎和廢鐵價格差不多。
    張浩下意識懷疑老劉又在給自己挖坑。
    劉三友的臉有些紅,扭捏了半天也沒開口。
    “要是這些東西有問題,這單生意可就談不下去了。”張浩把資料扔給劉三友。
    劉三友見生意可能要黃,才不好意思道,“不怕你笑話,二好前兩天讓人來查賬,發現我這邊賺的有點多,二好親自打電話批評了我。”
    “這兩天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覺得那些舊裝備上不能賺你的錢,所以......”
    “所以你準備在新裝備上坑我一把是不是?”張浩嘴角勾起,“你啊,該精明的時候犯糊涂,活該挨批評!”
    “沒有沒有!”劉三友連連擺手,“我怎麼能坑你呢?只要你多買一些,絕對量大從優!”
    “說來說去你還是不想讓我淘舊貨唄!”
    “軍工口那麼多人呢,我又不是只為了我自己。”
    “得,既然你這麼說了,我不表示一下就說不過去了。”
    得知二好親自干預了雙方的交易,張浩頓時就安心了,立馬下了高達十幾億的訂單。
    劉三友統計了一下他下的單子,滿腦袋霧水。
    “張浩,你下的這十五萬輛自行車的訂單是認真的嗎?”
    “還有,你要這麼多鍋駝機、單缸柴油機和水泵做什麼?”
    “你怎麼還買起糧食和肉了,你那邊又不是不能生產,多浪費運力啊!”
    “最過分的是這兩萬台腳踏式縫紉機和十萬紗錠的訂單,怎麼,你打算搞服裝產業了?”
    張浩下的這批訂單里有很多他從來沒有買過的貨物,這讓劉三友有些撓頭。
    “你看清楚了,我要的自行車是載重自行車,是拿來給部隊機動用的,鐵腳板也不可能背著上百斤武器彈藥和補給每天跑一百多里。”
    “有了載重自行車就不一樣了,一個班的戰士就可以帶著至少五天的作戰物資進行長途奔襲。
    別跟我說什麼用汽車機動,你是沒見過那邊的交通情況,也不知道駕駛員、油料和機修工有多緊缺。”
    “讓部隊用自行車機動,靠譜嗎?”
    “怎麼不靠譜了?鬼子在雨林地區都能搞,我們在內陸地區為什麼不能用自行車行軍?”
    “照你的意思,自行車可不止要加貨架,還要不少其他配件呢!”
    “嗯,車燈、前杠上的水箱、儲物袋都要有,別提錢,錢不是問題!”
    張浩道,“我要那些鍋駝機和單缸柴油機是為了打井取水。
    我查過資料,雖然時空不同,有些差異,但1940到1942不管在哪里都不是什麼好年份,我得提前做準備。
    買糧食也是這個道理,我知道饑不擇食的人是什麼樣的。
    我得做到有備無患。”
    “我買縫紉機和紗錠自然也有用處,我不能讓所有人都去種地打仗,那邊的人也要賺錢過日子的。
    服裝產業還可以快速幫我培養出一批輕工業的工人,穩定地方的秩序。”
    劉三友豎起大拇指,“不錯,知道顧大局了!”
    “別拍馬屁,我要的東西你得盡快準備,糧食越多越好。”
    “對了,那些日系武器生產的差不多了,別讓那些廠家閑著,
    我再增加十萬支三八式步槍的訂單。
    另外,你要是想賺錢,就改一條6.5毫米友阪步槍彈的生產線出來,你生產多少我要多少。”
    劉三友差點跳腳,“怎麼還要這些老玩意兒,不干,給多少錢我都不干!”
    “我照53式全新彈藥的價格進貨,起步一億發!”
    “多少?”
    “一億發起步,上不封頂,就看你想不想掙這筆錢了。”
    “想想想!”劉三友一咬牙,“這筆單子我接了!”
    張浩一直在西北呆到1940年的二月底才返回總部。
    和三好交接了西北的工作,又把定制的武器彈藥運過來,他終于在三月初回到了十八屯溝。
    回到十八屯溝,張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辭去了村長的職務。
    他當村長這兩年,除了帶著村民們不停的搞大棚種植,基本上沒管過村子里的事情。
    可以說他這個村長當的相當不稱職。
    村子里的事情一直是馬連貴在負責,新村長自然是他來擔任。
    村民們很不舍張浩離開,不少人都勸他繼續當村長,都被他婉拒了。
    馬連貴安慰村民們,“老村長在世的時候就說過,張浩是落了灘的蛟龍。
    如今龍入大海,咱們應該替他高興才是。”
    “咱們十八屯溝這坑水太淺,強留他反而是害了他。”
    喜歡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請大家收藏︰()亮劍,沒有鬼子對我很重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